第155节
作者:青猫团      更新:2023-05-30 05:43      字数:7382
  院中一棵老槐树,翠绿翠绿的叶,带着圆圆的一点尖,随着风扑簌簌地响,叶间簇簇米白小花散了架来,飘摇着落在男人的肩头。那朵花像是凝在了他肩上,落了霜般纹丝不动,季鸿看了眼余锦年,抬手将槐花拂去,酒也还到他手中,道了句:“随便罢。”余锦年看他竟然就这样走了,连句多余的责备都没有,一时间也愣在了树下。段明既不敢随季鸿而去,又不敢丢下余锦年一个人,只好瑟瑟地退到一旁,左右不是。槐香落了满袖,余锦年才回过神来,把酒往段明怀里一塞,追了过去。连叫数声“阿鸿”,季鸿都无动于衷,好似已入了无我之境。余锦年推门进去,他也没个反应,只沉默着翻阅案上的公文,仿佛眼里已经没有余锦年这么个人了。他老鼠似的探头探脑,殷勤地帮他研磨、推纸,只差没上去捏肩捶背、嘘寒问暖了,可惜季美人八风不动,是死水翻不起一点波澜。季鸿是真的生气了。余锦年想了想,起身要走,忽觉胃里泛起一丝隐痛,于是蹲在了案旁。季鸿笔下一顿,迟疑了片刻,手都伸出了一半,却见他转瞬又没心没肺地站起来往外跑,那一丝迟疑很快也消失不见,季鸿手指攥了攥,垂下眼,无言,只当眼不见为净。余锦年踱出去,吆喝上还在院中杵着装木头的段明,让他上树薅了一秃噜开盛的槐花。这槐树生叶时吃尖儿,努苞时尝蕾,全盛时品花,入了夏秋,全叶全花皆可入菜,就算是萎了,还能晒一晒入药。段明爬上爬下摘了一筐开得正好的花,又任劳任怨地帮他洗干净。炉上烹了热水,余锦年将洗净的槐花放进茶炉,煮出香味,又在茶汤之中捻了些微一点白檀末,檀香清爽行气,白槐清热入肝,烹来茶汤雅香扑鼻。余锦年低下头嗅了嗅,却隐约闻到一股肉汤的滋味,他吃了好几天的米粥,肚里缺油少脂,最是受不得这些荤腥东西了,遂循着味儿摸了过去,瞧见厨娘守着一炉瓦罐,手里捏着几个馄饨。“炖的是什么呀?”他问。厨娘摇了摇蒲扇,顶着红彤彤的脸蛋笑道:“莲藕排骨汤。东家嘱咐的,说是您爱吃呢!不过这白藕和排骨都不容易炖烂,这不,东家又叫包几个好克化的馄饨,到时用排骨汤一浸,那是既能尝到汤里的鲜,也能吃到馄饨的香!”余锦年想及那天他嚷嚷着要吃排骨汤的事来,怔怔地哦了一声,转回到自己的茶炉前,手里捏着张槐叶。段明将那桶惹事的葡萄酒存在了柜中,踱过来小声道:“小公子,别怪世子生气,实在是那天你病倒的时候太吓人了,世子守了你一晚上,我们叫都叫不动。如今天下大疫,你又病倒,他是怕了……”“……”余锦年撇了撇嘴,把才要提起来的茶汤放了回去,又拖出剩余的半碗面粉来,用茶汤和了面团,刻出花形和心形,放在锅中煮沸了。又叫厨娘舀了一勺排骨汤,浇在槐花面片儿上头,原本要烹的是槐花清茶,这么一捣鼓,径直做成了一道槐花汤饼。他再端着去骚扰季鸿,老老实实地等季鸿批完最后三道文疏,才趴到案边,小心地去拨弄他的手指。段明又尾巴似的跟进来,面不改色地夸大道:“小公子给您做这道汤,手指险些烫着。世子您尝尝?”“多嘴。”季鸿道,“退下。”段明讪讪地退出去,站到廊下仰头看天,深觉自己已从随身护命段侍卫升任成了操心操肺段公公。好半天,季鸿才置下笔,余锦年见状赶紧把碗递上去,那献殷勤的模样好似屁股后头生了尾巴,正讨好地朝季鸿哗啦啦地摇。季鸿也不看他,端起碗来吃了几口,朵朵面花儿滑入口中,有着槐花的清甜和白檀的醇洌,淡淡的正符合他的口味。一勺舀到底,竟舀起片骨头来,骨头上依稀刻了三个字,道是“我错了”。季鸿见此,脸色一沉,将碗放回桌上,起身便走。余锦年心头一跳,心道这家伙这回怎的这么不好哄,自己也没做什么,不过是想偷偷藏一坛酒罢了,他就生这般大的气,可是脑子里却想不出什么好辙来,更怕季鸿一气之下将他扔出门外,于是一个激灵扑了上去,屁股拍在他的膝头,抱着不撒手。季鸿寒着嗓音道:“下去。”余锦年:“我不。我下去你就要把我关外头了!”季鸿:“下不下去?”余锦年好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表情,拨浪鼓似的摇头:“不下!”“行。”季鸿点点头,抬手抓住了他扣在自己肩头的手腕,狭长的眸子狠狠一眯,“这可是你自找的,过会儿胃疼起来,可不要怪我。”余锦年没明白过来,就被季鸿摔到了床上,幔帐似两片宽大的落叶,簌簌地合拢下来,压住了一榻风光。没多大会儿,余锦年就哼唧唧地往外逃,结果自然是被抓回去,锁在一道温润的身躯与结实的榻板之间,腻了满身的汗渍。因为扭动得厉害,胃果然疼起来,隐隐的往外冒,但是和巨大的畅快混杂在一起,渐渐地反倒不是那么明显了。但正如某人事先宣言的那样,直到了结,他也没依着余锦年的性子停下来。“不是什么事都能依着你。”季鸿道,“我将你惯坏了。”娇弱的小余花,被折磨得奄奄一息扔在凌乱的榻上,是零落成泥碾作尘,谢了春红无数。余锦年觉得自己像是花苞被掏去了蕊,树干被凿穿了芯,内里空空,骨散肢软,被人摆成各种靡艳而匪夷所思的形状,成了刀俎上软趴趴的肉,是季鸿碗里的排骨。被嚼碎了反反复复地碾过一遍,余锦年再也不敢说“我错了”三个字了,因为他发现自己多说多错,季鸿就是因为这三个字而生气的。犯罪还有未遂一说呢,更何况他只是嘴馋了,想藏酒而未遂,竟平白无故惹了这么一遭罪,被人双面煎了烙饼。但煎烙饼的时候他也反省了,好像真的不能怨季鸿太凶,委实是自己前科太多,头一天信誓旦旦说再也不敢了,翌日就大摇大摆顶风翻浪的事儿他干得太多了,“我错了”三个字就跟哄小孩似的,张口就来,还每次都说得特虔诚,真怪不得季鸿这般动怒。余锦年在煎锅上反思了自己,深刻地做了检讨,请季大人给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其实,他又何尝不明白,季鸿是真真切切担忧自己,而爱之深责之切罢了。这些天,他喝的是养胃治病的米粥,季鸿入口的也都是同样的粥水,他嫌苦不愿喝药,季鸿就备了红枣和蜂蜜,自己尝一口,再来喂他。都是为了让他不那么难受,吃苦也都有人陪着。最终季鸿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入了夜,躺在身边抚着他的发鬓摇头叹息了两声,替他揉弄腰间,抚慰他隐隐作痛的胃脘……总之到了第二日,他又是活蹦乱跳的大好青年一个了。院子里传他俩闹别扭传了才一夜,姜秉仁都没来得及笑话他,天一大亮,就看见两人一前一后体贴万状地走出来。姜小少爷锤了一下老槐树,咬牙切齿道:“他俩吵架?不可能的!”而早已忙得焦头烂额的御医司众人,见余锦年终于病歇回来,只差感恩戴德含泪迎接了。余锦年叫人抬过去了一只箱子,箱中正是几块从番商那里讨来的石盐,取来一验,果真如先人丹师所言,“以火烧之,紫青烟起”,算是比较纯净的了。他命人将盐煮化了,与之前的糖盐水混合,从浓度较低的开始试验,试探地给一些吐泻严重的病人喂了下去。因为没办法做到精准补充,更没办法剔除石盐当中含有的其他杂质,这一碗制法粗陋的补液盐喝下去,究竟是福是祸,余锦年自己也不能确定。他所能做的也只是尽己可能,试图挽留更多病患的性命。至少对那缠绵病榻的燕思宁来说,这碗微微苦涩的盐水,的的确确成了他的救命符。第155章 绿豆凉糕“嗒、嗒……”是水珠滴落在地的声音,清脆如珠玉般迸碎开来,豆影星烛之下只影摇曳,一少年歪歪斜斜地躺在罗汉榻上,腰间半垂着一条薄薄的小毯,光裸的足踝白莹莹地支在榻尾的木栏上,晃来晃去。他手里拽着只白玉酒壶,屋内的滴答声正是从倾倒的酒壶中发出的,价值千金的醇洌酒液就这样一点点地飘散在空气中了。墙上忽地一明又一暗,不多时,便有另一道脚步声沉沉地走了下来,行至一半,听到榻上之人醉醺醺地念道:“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来人脚下一顿,恍惚地朝前看去,淡青色的衣角垂落在榻沿,露出一只腕上微闪银光的手。他踱步过去,从少年手中取下了已漏空的酒壶,唤了声“阿九”。“阿九”闻言抬起眼睛看了看,见是他,又看了看桌上的烛头,算了算,才不过四更天,便忍不住笑出声:“气客于肺梦金铁,阴阳俱盛梦相杀。大人今次是梦见了什么,不如让阿九来解一解。”燕昶四下扫了一眼,床上尽是堆散的医书,还有些针谱脉籍,许多被酒浸湿了,墨迹晕成模糊的一片。而床上之人口吐医文,张嘴便来,昏昏沉沉之间,他揽醉自笑的模样已与那人有了七八分相似。但还是差一些,至少那人是很爱惜书册的,也不会有这般自暴自弃之相。那人便是被自己囚着,也总有让人意想不到之举,活泼得不可思议。……到底还是差了一点。燕昶将榻上书籍收起,躬身坐在他身边,问道:“这么晚了,为何不睡。”余旭也说:“大人不也没睡,难不成是思念我吗?”燕昶静静地看着他,没说话,仿若默认,过了会才招了招手。余旭想了想,还是翻身坐起,乘着昏暗靠了过去,也不同他说什么,只是蒸着满身的酒气玩弄着腕子上的银链,魔怔似的兀自小声背道:“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君王众庶,尽欲全形……”燕昶听他嘀嘀咕咕背了不下四五十句,是一会儿笑两声,一会儿又皱着眉头抱怨头疼,不禁伸手摸了摸他的头发,低声说:“再是喜欢,酒也不能饮太多。书看过了便放回去,不然下次再看时便找不到了。”他随手翻了几本,“这些都看过了?还想要什么?”“是啊,我可真喜欢。”余旭熏熏然快要睡去,听到燕昶问他话,他木然地摆了摆手,“随便吧,随便。”燕昶抬手抚在他的肩头,哑室多寒,即便时值盛夏,此处也渗着丝丝凉意,他取来小毯盖在少年身上,轻轻地拍了拍,体贴至极道:“睡罢。”若非余旭心里明白,怕是也要被这人的温柔细致所俘获,以为自己当真成了人家朝思暮想的情人。可实际上,他什么也不是,能得今日的绫罗绸缎、美味佳肴和百依百顺,不过是因为他把自己活成了另一个人的模样。可这又如何,比起在外头风餐露宿、提心吊胆,被人豢养的日子也没什么不好的。他深知自己离了这人就只是个小乞丐罢了,所以即便是做替身,也不愿出去再过处处被人嫌弃追打的苦日子。只是偶尔想起来了,记起自己是顶了余锦年的壳子,心中还是有些怨恨和不甘。周凤走下来,燕昶低头查看少年已经睡了,才容他禀报。周凤道:“绥远将军一行已奉命离京,返回了西北驻地;闵家那个已按计划,将他在奉城牵绊住了;季家的老国公称病不出,不问朝事,季家世子则被南方疫情所累,一时半会也回不来。今年北边大旱,前些日子,北雁关外的异族异动频频,据线人报,主战的折子已在御案上堆了数十道,还有礼部数人主张以昭华公主和亲,天子闻言大怒,御笔都摔断两根。”燕昶笑道:“我这七皇兄是极其的护短。昭华年不过十二三,是皇兄跟前最宠爱的公主,先前皇兄本是打算过两年就将她许配给季叔鸾,可见爱护之意,奈何那姓季的不领情。如今礼部贸然奏请昭华去和亲,岂不是触了皇兄逆鳞,他如何能不发怒?”周凤不解,顿了片刻犹疑道,“主子,您真要请战?”燕昶手下抚弄着少年的袖口,仿若抚弄一只温顺体贴的猫,他扫了周凤一眼,若无其事地说:“我便是请了,皇兄就能准么?他眼下最怕的就是这些。前几日进宫时,皇兄言语间提到父皇忌辰将至,似是有让我去守陵的意思。”周凤忙道:“敬陵远在岚城,可是进易出难,那儿驻扎的都是赤阳将军的亲兵。赤阳一脉乃是早先季家蔷薇军的属支,如今也与郦国公府关系密切,您若是去了敬陵,可是被扔在了他们的眼皮子底下。到时便是想传封书信,恐怕都难……”“这些你都知,皇兄会不明白?这春猎已过数月之久,本王奏请回越地的折子却迟迟没有批复,眼下本王只是在府中逍遥度日,尚且不能让门外那些探子打消疑虑,如今又想让我去守陵。”燕昶冷笑两声,微微摇头,“皇兄怕是已将我当做眼中钉,肉中刺了。我若是竭力请战,他或许能巴不得我赶快滚回越地。”他抬头看向周凤:“叫你去办的事,办的如何?”周凤垂眼看了看燕昶膝头熟睡的少年,谨慎道:“定北侯仍是那句话,当年如何,如今还是如何,他说自己不敢多求,只要雁北四府,朔东五城,图个安居乐业。至于南边……自是一切妥当了。”“安居乐业?”燕昶不由讽笑,“那老家伙干的事,哪一桩算得上是安居乐业了。雁北四府,他胃口倒是不小,下次是不是想把地界直接划到京畿来,与本王分一杯羹?”周凤拱着手,不敢作答,半晌又说:“十二爷,还有件事。”“说。”“冯大监传话来说,因着京中闹疫的事,宫里想请天子移驾辅京避疫。”周凤垂着头说。燕昶点点头:“前朝就曾发生过疫病传入宫中的事,险些伤了皇脉。宫中心有余悸。想着是该有人提了。”周凤小心翼翼地从怀中掏出几封密信,递给燕昶,低声道:“越地传信,康南来人投诚了。”尽管声音压得极低,却也掩盖不住他脸上的暗喜之情,他衣袖一振,伏跪拱手贺道,“恭喜十二爷,南方十三郡已全是我们的人了!以越地和南部十三郡为基业,加上定远、昌武等南派将军的势力,统共精兵三十万、轻骑十万、水军五万,尽可为我们所用。属下以为,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便是不成,也可与北边划江而治。”燕昶看罢密信,心中也难免澎湃:“好!”“不过滁南那边,据说大殿下在转好,怕是过不了几日就该痊愈了。”周凤轻轻瞄了燕昶几眼,欲言又止道,“说是随行医官中去了位小神医,用了世间罕见之法,妙手回春,眼见着大殿下都一脚踩进了黄泉,竟是叫他给拉回来了……若是此番让他们回京来,不仅季家的势越发地大了,那季鸿也不是个好对付的人——属下该如何做,请十二爷做主。”燕昶抚弄怀中少年的手不自主地顿了住,凝滞片刻,才又缓缓地摩挲起来,极轻地皱了皱眉头:“是么。”周凤本以为他会多问几句的,谁想竟是再也没多提这事,只是低着头,若有所思地把玩着怀里那个赝品的手指。周凤一直不喜这个自称阿九的赝品,尤其是他变得越来越像那小神医以后。后来多心查了查,竟然查出这少年当真与那小神医有点不远不近的亲戚关系,还是因为之前手脚不干净,被季家赶出来的。这事燕昶知道以后,也没个表示,依旧是娇养着,除了不给自由,什么珍奇异宝都毫不吝啬地送他。周凤不是很明白自家主子到底在想什么,有时候甚至觉得,他们十二爷跟捡破烂的似的,净天儿地往府上捡些人家小神医不要的东西。他不好说什么,于是默默躬下身,将散落在地上的书册捡起来放好,正想退下,却又被燕昶叫住了。他突然问:“周凤,你为何要跟着本王。可知此一去成王败寇,生死难料。”周凤被问得莫名其妙:“殿下曾救过属下一命,属下自当誓死追随。”“誓死追随……”燕昶将这几个字搁在舌尖上碾了碾,垂在身前的右手展开又握紧,反反复复,但每每用力到一定程度,右肩便会传来一阵钻心的疼痛,他眉心深深地皱起。除却那时余锦年的治法让他轻松了一些以外,往后燕昶的肩疾是越来越重了,尤其是阴雨天气,更是疼得连碗筷都拿不起来,以至于近些日子他自觉好不了了,连药也不肯再吃,只在疼时用余锦年教的办法,用艾条熏一熏,能多少好受一些。若不是见识过那小神医的性子,知道强求不得,否则就算是绑也要将他绑来给主子治病,周凤道:“就是寻遍四海,周凤也一定为主子找到能治这肩疾的神医。”燕昶叹口气,挥挥手,叫周凤附耳过来吩咐了几句什么,便叫他下去准备:“过些日子回越地,轻装简行,只带上重要的东西。”周凤走后,他坐在哑室的榻上,手指逡巡在余旭细软的脖颈上,听着烛花噼破爆裂的声响,突然眸底一暗,对着面前的一团空气说道:“你又能随本王多久呢……”他指下忽地一重,余旭冷汗骤出,知道自己装睡被人发现了,匆忙一个骨碌翻下榻来,口中呛咳几声,跪在燕昶脚边瑟瑟发抖,语无伦次地学着周凤道:“大人!大人饶了我吧!阿九也一直追随大人,阿九也誓死追随!”燕昶似是听到什么有意思的东西,垂眸在余旭脸上扫了一圈,眼神又渐渐地拉长,仿若回忆起了过去,想到自己十几岁的时候,沙场征战,身边追随了无数号称要与他“死生不弃”的将领们。当年相逢意气,天地为衾壮志为枕,可惜到头来,燕飞林惊,只能俯首称臣。而当年死守誓言以至于站错了队的,如今有多少已化成累累白骨,又有多少与他一样,苟且在南方一隅之地,浑浑噩噩度日。余旭不知他在想什么,生怕他是在想如何处理自己,忙情真意切地哀求道:“大人,您带我走罢!大人去哪里,阿九跟到哪里,阿九一辈子伺候大人,给大人做牛马。”燕昶闻言笑了,手指在他下巴上捏了捏,俯身沉声说道:“给本王做牛马,死得快。”“阿九不怕!阿九什么都会,可以洗衣做饭铺床,能伺候大人睡觉。”余旭听到了周凤与燕昶的对话,知道了他们究竟是什么人,听到他们说要离京,说有多少兵,说要如何举事。可他来不及感到惊悚,看样子燕昶是绝对不会将他放了的,可若是自己被燕昶留在这哑室里,要么是被人遗忘而饿死,要么是被官府的人搜出来而杀死——留在京城,左右都是一个死字,而且死得更快!那只能求燕昶将他带上,能苟活一日是一日。更不说外面听说还闹着疫病,出去了谁说得好会不会染病?万一燕昶成了呢?万一成了,他说不定也能混上点什么。余旭忽然后悔自己之前怎么没对燕昶再上心一点儿,若他早知道燕昶是这样的身份,一开始就该将他伺候得舒舒服服的,还管他什么替身不替身、什么宠侍不宠侍的,至少该为自己搏得一点说话的权力,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战战兢兢地求他网开一面。他用脸颊蹭着燕昶的膝,楚楚可怜:“大人带上我吧,阿九不想死在这里。”燕昶是想要余锦年,哪怕是拥有一个与他有几分相像的赝品聊做安慰。虽说之前与那小神医相处得不太和谐,但他久违地感受到了轻松和愉悦,人就是如此,贪求自己没有的东西,而且越是得不到,就越是想要。可他也不会因为这个而耽误筹划多年的大计,更何况是为了一个假货。燕昶袖中藏有一把匕首,此时抽出来,便可以利落地将这个可能会给他带来麻烦的赝品解决干净。但或许是余旭说了句“不想死”,让燕昶思及自己,一念之差,他松开手起身而去。哑室重归寂静,余旭瘫坐在地上,觉得周遭发寒,他惶惶恐恐地跪在地上,摸了摸脖子,后背的冷汗尚未消去,还能体会到方才颈脉上那一瞬间的束缚感,那仿佛要被人掐死似的感觉。他坐在地上,手指碰到了床下的一册医书,恐惧渐渐化成愤懑,余旭当即将那书拽出来,狠狠地撕成了碎片,扔得满天都是——若不是余锦年,他何苦沦落到这种境地!如今还要和一个乱臣贼子捆在一条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