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节
作者:青猫团      更新:2023-05-30 05:37      字数:6237
  这话说得姜秉仁更动心了一些,他踌躇道:“这药膳……不会吃死人罢?”余锦年说:“我自然还会教你们一些简单辨认食客体质的办法,届时你们根据食客体质,向他们推荐适合的药膳即可,况且我教你们的仅是一些性质平常的药膳菜肴,便是食不对证,也不会如何的。”姜秉仁犹犹豫豫。余锦年喝了口茶,斜乜他一眼道:“莫非……是姜小少爷说话不顶事?”此话是踩着姜饼人兄的痛脚了,他最是受不住激将法,当场拍桌子道:“谁说的!我的话在春风得意楼不顶事,还有谁的顶事?!”“哦。”余锦年点点头,试探道,“那合同……?”三句两句的就将姜饼人哄得签了张纸儿。余锦年挥着手绢送他出门的时候,那姜少爷手里握着个余锦年友情送他的鹅肝夹馍,冒着瑟瑟寒风,还颇是一愣一愣的,仿佛是还没明白过来发生了什么。季鸿轻笑一声,道:“莫笑得若奸计得逞了似的。”余锦年歪倒在柜上,哼道:“我哪有奸计?你算算,可是我亏了!”“是是是,你亏了。”季鸿摇头。*余锦年跑去春风得意楼,教会了他们的点心师傅如何做姜饼人,并改良了配方,还着重讲了烤制的火候,春风得意楼里有专门用来烤制酥点心的大炉,这些小饼干是一炉一炉地往外出,效率比他们用热锅干烙不知高了多少倍!试验了两日口味,他又教着点心大师傅在姜饼人里加些杏仁片、核桃片、葡萄干之类的小物,使得饼干口味愈加香甜丰富,比当日一碗面馆里卖得还要更美味一些。姜秉仁起初还怕余锦年耍花招,不肯将真菜谱教给他们,故而时时刻刻在后厨里盯着,直到他亲自尝过改良版的小人炙、金铃炙,简直赞不绝口,也登时对余锦年有所改观,对他的信任也多了一些。而且春风得意楼财力丰厚,不仅着人打造了各色铜制小模具,还应余锦年的要求,专门做了个圆圆的小拇指大的小烙铁棒,上头印章似的刻了个圆咕隆咚的碗的形状,代表着“一碗面馆”,并在每块小人炙的背面都烙上个印花。姜饼人自然也不甘示弱,又着人同样刻了个春字,代表自家,挨着一碗面馆那个碗印上去。这样每块小饼干背后,都有着两枚印迹,既能防伪,又是广告。又三日后,春风得意楼开张,来来往往众食客都见着他们墙上多了块写着“各色配茶炙饼”的菜牌,有人点了一盘尝尝,果不其然与前些日子一碗面馆做的味道一模一样,且还多了不同的口味、形状和颜色,甚至还能用细绳串起来,拎在街上边走边吃。姜家长辈起先很是不满,认为姜秉仁初接手酒楼的生意,就做出这样的决定,且对方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面馆,委实是不靠谱,后来见这些炙饼卖的如此红火,也便不好再说什么。好容易消停了的金铃炙热潮,一时间又在信安县风靡起来。只是谁也没想到,由此开始,那个余锦年突发奇想搞出来的“小碗”印章,竟在日后成了象征着他“余锦年出品”的特殊标志……第56章 甘荀薄脆因为新改良的金铃炙卖得好,让姜秉仁尝到了甜头,倒也不是他有什么要发扬自家酒楼的大志气,而是纯粹地爱上了数银子的乐趣,毕竟姑娘们顽来顽去也没什么新意,银子却是源源不断的东西,于是打那后花街也不逛了,三天两头地往一碗面馆里跑。姜家上辈自然不乐意他与穷酸人相交,姜秉仁可不管那,他只管自己乐呵就行,以往混花街柳巷也是如此,除了他那个脾气暴躁的爹,还没人说得了他。今儿个又往西城门跑,也是先听满了两耳茧子才出来的。知道的明白他到一碗面馆是取经来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又瞧上了面馆里头那个俏郎君了呢。虽然郎君够俏,可姜秉仁还真不是来欣赏季美人的,他在面馆前堂装模作样地点了碗鹅汤面,斜着眼瞧见余锦年出来,便立刻高兴地放下筷子追上去,跟着余锦年从前堂到后院,让余锦年再指点指点春风得意楼的厨子们,教几种新点心。因着眼看就要到小雪节气了,虽然信安县地处偏南,这个时节多半是下不来雪花儿的,但姜秉仁想就着这个由头,在楼里办个品茶会,他们春风得意楼怎么说也是跟前朝状元沾了个边儿的,每年总免不了弄些酸腐的酒会茶会,附庸一下风雅。这会儿姜秉仁初掌酒楼经营,正是新官上任烧三把火的时候,兴致大得很,人家店里有了些好想法,都是掖着藏着,唯恐同行的知晓了去,姜小少爷却恨不能将肚子里的念头一股脑地倒出来,让余锦年给听判听判,他主意多,比外头那些老迂腐强不知道多少倍。余锦年自厨间拌了麦糠,端着盆子出来喂鹅,先前的大鹅已经宰了几只,圈子里有些空敞了,能容得那几只小黄鹅到处乱跑,嘎嘎呀呀的,颇是欢快。姜秉仁挨他身边儿,说着用什么茶、取什么水,讲前些日子都进了哪些山珍海味,又盘算着品茶会那天要请哪些公子和诗客来捧场面……余锦年蹲在圈子外头托着脸看小绒鹅,姜秉仁说得口干,心里急他怎么不说话,不由推攘他两下,微微愠恼地道:“我与你说话,你听见了没有?”余锦年终于开口道:“这事问你爹就好了么,问我作甚?我若是操办得了这么大的场面,还会在这西城头的小面馆里当伙计?”姜秉仁被呛了一口,听他又说:“想要新的点心吃食,没问题,带着上次那样的合同来就成。”这回可真是噎死了,姜秉仁年纪小,府上没有能谈得拢的小子,那些子旁门亲戚家的子侄更是与他说不上话,同县里的纨绔们一块儿也净是说些漂亮妓子的事儿,很没意思。不过余锦年有意思,他自认姜家虽只是末流商户,却也是能和县令攀得上关系的,与余锦年这样的白丁交往是绰绰有余,可余锦年偏偏不买他的账,张嘴就要呛他。姜秉仁气得将他手里喂鹅的盆子一撅,叮铃咣啷一阵响儿,跟打了仗似的,外头季鸿闻声,撩开帘子穿过来,便看见那小少爷瞪着眼睛,发脾气道:“我作甚么来找你聊天儿!无趣,回去了!”季鸿手上还挑着帘子,被姜小少爷裹着一阵风擦过去了,他回头看了看,似乎也有些不理解,问余锦年:“这是怎的,突然闹了起来?”余锦年弯腰去捡被姜秉仁掀翻的盆子,也一头雾水,他以为自己没说什么大不了的刺儿头话,也不知道那姜饼人小少爷怎么就突然闹起了脾气。他这边费解着,因蹲得久了腿脚有点麻,正拽着圈鹅的栅栏要起来,季鸿的手就伸了过来。男人的手掌白皙而宽阔,手腕间的皮肤薄而透明,下头隐隐流过蓝紫色的细细血管,他指头很长,指尖窄窄的收起来,像是琴客的手。余锦年将手递给他,季鸿一只攥住,另一只则绕到少年背后去,或紧或松地撑着他,少年脊背清瘦,但起身时又会用力地绷住,显得很有力量,季鸿感觉到手下那只蝴蝶骨猛地收紧了,似乎要扎出翅膀来,他动心地揉了一揉,低头道:“既和他定了生意上的约,就相互顺着些。”少年点点头,也不知听没听得进,季鸿在他面前躬下来,弯得很低,去轻轻扑打余锦年身上洒到的麦糠鹅食:“我来扫,你进去换件儿衣裳。”余锦年顿时苦了脸,嘟囔道:“我没衣裳了。”季鸿奇道:“怎么会没衣裳?”余锦年指指院子另个角落里的竹杆衣绳儿,上头挂了几件灰扑扑的衣裳:“清欢说进了冬,会一直阴蒙蒙的,以后约莫还要有些雨水下来。今儿个天气好,她非说我橱里的衣裳有些霉味,便将我衣裳都拿去洗晾起来……”他抬头看看季鸿,苦恼道:“真没了,还剩两件儿亵衣。”“只这几件?”季鸿走过去搦了搦绳上的衣,料子并不好,但都已穿得发软。余锦年闷头:“本来也不过三四套而已,我来时是两袖空空来的,这些衣裳还是二娘捡了他以前男人的旧衣给我改的,挺好的……我身上这件儿是才洗过,干净着呢,还能穿好久,谁知道那姜饼人突然掀我盆子。”少年衣裳一色儿的灰扑扑,样式也是差不多的陈旧老套,季鸿这样见惯了云绸彩霓的人实在是分辨不出其中有什么分别,今日叫清欢全部拿出来一晒,原来只这几件。他扭头往房间里去,唤少年一同进来:“过来,穿我的。”余锦年惊异了片刻,摸摸索索地跟到屋里,一探头,果然瞧见季鸿在自己的包袱里翻衣裳,他站在桌边,见男人在一片云彩似的好料子里拨划着,不禁说道:“不用了,我套两件亵衣先凑合着就成,大不了不往前堂走动……”季鸿蹙眉:“仅着亵衣像什么话。”他从衣物堆里提出一件水青色的,又提出一件玉色,正是初见那日季鸿穿着在身上的那套,很浅淡的颜色,像是和田玉里微微透出来的水头,他问余锦年喜欢哪个。余锦年匆匆看了一眼,想起那天桂花巷里一枝独秀的季鸿,鬼使神差地探出根手指头,朝那件玉色的指了指,愣晌儿又回过神来,摇摇头说:“还是算了罢,给你穿坏了不好。”“有什么穿不穿坏,喜欢就好。”季鸿将他拖过来,揽在身前,将少年腰间系衿挑开,灰麻布的衣裳不似绫罗绸缎,没法自己顺着肩膀滑下来,得上手去脱。光天化日的,他与少年窝在房里剥衣裳。窗纸间格影摇动,日光偏移,晃得人眼里一会儿亮一会儿暗,恍恍惚惚一会儿是少年那张俊而不艳的脸,一会儿又是他乳白亵衣底下紧贴着的腰。季鸿眼神有些错乱,剥了两下没剥下来,余锦年就自己攥着袖子,布与布之间粗糙地呲的一声,便给拽了下来,扔在脚边的地上。里头薄薄的亵衣掩着胸口,季鸿在他领口看了两眼,乳一般白腻,因未见风吹日晒,比脸上要嫩一些,他半晌收回视线,抖开那件玉色长衫罩在少年身上。这衣穿在季鸿身上时不显,换到了余锦年身上却格外轻飘空荡,大了一圈,像是偷穿了大人衣裳般,袖子长了一截,衣摆拖在地上,他抬脚往前一走,整个儿被下摆绊到,趔趄着扑进季鸿怀里。床头的小柜上立着一只用来梳头的铜镜,余锦年扭头一眼,视线正好撞了进去,看见自己这幅狼狈模样,和季鸿一比,简直是个丑角小鬼,他将头往季鸿胸上一埋,恼羞成怒道:“丑死了,快脱了。”“哪里丑。”不仅不丑,稍加打扮一下,便是个清清秀秀的小公子了,季鸿抓住他扒自己衣裳的手,朝外喊道,“清欢,进来!”余锦年抬头:“叫她做什么?”季鸿说:“给你改改就好了。”清欢应了声跑进来,问什么事,季鸿捏着长出来一块的衣袖:“给年哥儿改改衣裳,这儿短一些,衣摆往上收一点。”小女娘听罢点点头,飞快地跑去拿来了针奁。余锦年攥着袖子往后躲了几步,缩在床上,急道:“这么好的衣裳改了多可惜!清欢,别听他的,不许改!”清欢见两人僵持不下,年哥儿约莫是心疼季公子的好衣料剪了可惜,季公子约莫是心疼年哥儿不肯穿好料子,两个人明面上看着实在怄气,实则上都是对彼此好着呢,她楞楞站了会儿,打断他俩道:“其实可以不用剪,稍微往里收些就好,外头看不太出什么来的,只是里面儿可能不太好看……”季鸿将躲在床帘里头的小老鼠揪出来,扔在清欢面前:“随意你怎么改,合身即可。”余锦年也动心,他还是想穿季鸿衣裳的,这会儿听见不用剪料子,装模作样地踌躇了一会儿,就抿出来个笑来,欢欢喜喜伸手过去,让清欢给仔细缝缝,这一番乍怒乍喜得简直令清欢哭笑不得,她捧着衣裳收线,余锦年在一边踢踏着腿,目不转睛地指挥道:“袖口长一点点好罢,我看人家公子都是只露半个手掌出来的,很贵气的样子。”季鸿端着茶,不由说:“你不碍事么?”“可是好看啊。”余锦年忽地蹦下凳子,钻到橱子里翻箱倒柜,季鸿问他找什么,他也不说,过了好大一会儿才不知道从哪个犄角旮旯翻出一把素扇来,是月夕日时季鸿投壶来的,他将素扇打开铺在桌上,把笔塞季鸿手里,求他给“随便写一个”,末了又补充:“要好看的。”季鸿想了想,抿墨于扇上题道:半帘烟雨斗酒满,十里长街一碗香。最次的羊毫笔,最贱的烟墨小锭。因笔墨之贵,余锦年向来是斤斤计较着用,这回墨也研得有些稀了,季鸿收笔时习惯性地停顿了一下,便不小心将一小滴墨甩溅在了旁边的空白上,他思索片刻,又由着那个墨点,随手撇出了一支墨梅,还好没有将整扇面都作坏。余锦年捧着扇小心地吹干了墨迹,掖在怀里,眼角眉梢都透着笑意。他见清欢改衣裳还要有一会儿,便提出去做点小食来犒劳他们,于是拔腿就往外面去了。清欢针下娴熟,望着余锦年的背影笑道:“年哥儿真是好哄呢。”季鸿置笔停墨,也和煦地“嗯”了一声。没多大会儿,余锦年就端着一碟甘荀薄脆片回来了,即是切薄片的甘荀用盐腌去水,再下油锅猛炸,硬脆后捞起控油,装盘便是,与薯片是一个做法——白瓷青纹的大白碟子,里面小山一样装着红彤彤的甘荀片,翘着首尾,吃起来清清脆脆,咸中透甘,配上一盏清茶,当做午后小食吃最是惬意。待说着笑着干掉了一碟薄脆,清欢也将衣裳改好了。余锦年迫不及待上身来试,合身得不得了,只要不仔细去看就十分完美,他直夸清欢手艺神奇,穿上了更是不愿意脱掉,幸好时近傍晚,食客不多,否则他这般小心翼翼、生怕弄脏了衣服的姿态,别说是在厨间干活了,便是提个水桶、喂喂鹅子都束手束脚的。晚上又对着镜子孤芳自赏良久,最后是被季鸿给拐到床上去的。他转过身,拿脚踩了踩季鸿的小腿肚,好声道:“阿鸿,再借我穿两天,好不好?”季鸿见他喜欢得紧,本来也没打算再要回来,只是听少年绵柔柔地说话很受用,便刻意僵了一会儿才答应他,余锦年半撑起身子,吧嗒在季鸿脸上嘬了一口,乐开了怀。衣服放在床头,素扇摆在枕边。过了会儿,听他在背后仍不消停,季鸿回过身去,见他还在看那柄并不如何精美的扇,齿间小声地念着上头的字,他捋起少年的一缕发丝,轻道:“因为一件衣服就这样高兴?过几日陪你去买套新的。”“才不是因为……”余锦年咕哝了两句什么,声音太轻了,季鸿一个晃神没能听清楚,他是不爱强求什么事的,放在以往,听不清便自当是没缘,不听也罢,此时他却微微有些意动,好像听见了、又好像没听见,遂想确认一下那究竟是什么,于是扳回少年的肩膀,捧着他的脸,想叫他重新再说一遍:“没听清楚,乖,再说一次。”余锦年大喇喇的本没觉得有什么羞臊,被季鸿拿“乖”这样暧昧的字眼温柔地哄了几声,便禁不住脖颈烫了起来。枕席间总觉得潮乎乎的发热,是被湿暖呼吸喷熟了的那种感觉,房间里远远地点着一支黄烛头儿——是余锦年想出的新花招,因为燃一整夜的烛火太贵了,他便估算好了季鸿入睡的时间,剪短短一截的烛头来点,这样等季鸿睡着了,烛火也刚刚燃尽。今夜因为衣服的事闹得比平常晚些,此时烛头将尽,微弱火苗瑟瑟地跳着,时明时暗,季鸿在一片灯影摇曳中亲了亲他的鼻尖与脸颊。所以说习惯是可怕的——季鸿常在睡前这么干,索一个轻吻,或者一个搂抱——余锦年也自然而然地轻抬起嘴角,朝前凑了凑。季鸿捉弄似的轻笑了下。余锦年登时拿被子蒙住他的脸,气急败坏地道,“不说了,睡觉!”只不过他的气是气不过一夜的,第二天,自己的衣裳干了,便又换上自己的旧麻衣,将季鸿那身依旧摆在床头,跑到春风得意楼去教课去了。没瞧见姜秉仁,下头人说是后头院子里要造个假山,姜少爷在后头督工,说话间欲言又止,躲躲闪闪,似乎是想套点八卦出来听听,约莫是那小饼人督工是假,在生他的气是真,托词不肯见他。余锦年费解,想不通,不明白自己到底哪句话招人不痛快了,能叫那混不吝生这麽大的气。春风得意楼要办小雪品茶会的事这就传开了,余锦年进出后厨时,便见到来来往往的伙计仆役手里捧着隽秀的豆绿色小帖,有条不紊地到各府上去拜会,有些名气大的诗客文士,还顺手送去一盒扣门小礼。那姜饼人兄虽说是气得连见他也不想见,等他告辞回家时,却还是派了个小厮追出来给了他一张小请帖。一样是豆绿色,不过没有余锦年见的那些精致,像是随手扯来匆匆写的,里头的话也小气吧啦,约莫是说:我们春风得意楼小雪日要办品茶会,礼节性地给你发了张请帖,你看看就罢不用非得来,你要是想来,我们也只好随便招待招待。余锦年:“……”做姜饼人非得这样傲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