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节
作者:青猫团      更新:2023-05-30 05:35      字数:5898
  “待你哥哥病好了,再叫他还我就是。”余锦年将阿春推了推,“好了,快去吧!”阿春用力点点头,拔腿就跑去抓药了。此时余锦年再向院中看去,季鸿竟已不在了。他心中一惊,忙快步往外追了追,翘着脚四处洒看,可若是真要追出去,又着实放心不下屋里那个随时会惊厥抽搐的荆忠——从医多年来,前世与现世算在一起,他也没遇到过如此纠结的状况。去追季鸿,是对病人不负责;不管季鸿,又觉心中哽噎难受。余锦年在卧房门前左右踟蹰,竟是觉得胸口仿佛被一块大石压住了,堵得喘不过气来。正如此纠结间,他抬头一瞥,无意间见到之前紧闭的西厢房门似乎开了一缝,其中隐隐约约透出些微弱的光亮,仿佛是跳跃不断的烛火。余锦年方想着,此院只荆忠和阿春两个住着,未免也太宽敞了些,剩下如此多的空屋是要做什么用?再一醒神,不知不觉已经走到厢房门口了。一阵冷风灌进来,将那本就微开的门缝扇得更大了些,余锦年杵在门外,借这门缝看到房内零星半点的构造——竟然是一间摆满烛台的祭堂,当中正对设有一张案几,罗列着几盘点心并时下瓜果。堂中只有孤零零一尊灵位,在偌大的房间里显得有些寂寞。而此时,那牌位前正静静伫立着一个笔直修长的身影,他背对着余锦年,双手垂于身侧,定定地望着那牌位的方向,看上去竟是比任何时候都要孤单冷清,仿佛连冷风都能直接穿过他的身体。余锦年傻愣愣地站在门口,半天没挪窝,如此大个人耸在门口,拖进长长的影子去,自然早就露馅了。季鸿明明知道余锦年就站在那里,却仍旧没有回头,任他站在门口吹风,直到听见少年“阿嚏”一声,还捂着鼻子使劲抽了抽的动静,这才忍不住微微侧首,回眸淡淡地乜了他一眼。只不过这一眼却是让季鸿心生动摇,他明知道余锦年容易心软,一心治病救人,心无杂念,他却企图逼迫少年在他与病人之间做抉择。而抉择的结果明明是余锦年赢了,可此时,那少年脸上却露出这般失落难过的表情,仿佛被抛弃放弃的不是季鸿,而是少年自己。真是何必,不过是两败俱伤罢了,谁也没讨到好处。更何况,十几年前的事情,又如何怨得了余锦年。“嗯,我不是故意偷看你……”余锦年两手交握,不安地攥着,见他没反应,忙退了两步扭头要走,“我知道你不高兴,这就走了,不碍你的眼,你不要生气。”他原地挪了挪脚,又说:“这里很凉的,你不要站太久——”“回来。”季鸿突然打断他道。“啊?”余锦年一怔,又做贼似的走回来,“什么事啊?”季鸿顿了顿,终于让开了半步,露出了台上所供奉的灵位的全貌。他侧站着,半张脸庞隐在昏暗之中,也看不出脸上究竟是何表情,他朝余锦年伸出手去:“你不是一直想知道我的事情吗?”看了看那只白而修长的手,余锦年缩了缩脖子,胆怯道:“其实也不是特别……想知道……”季鸿却说:“那就进来知道知道罢。”“……哦,好啊。”余锦年往前迈了两步,跨过了门槛。他虽并不知那灵位之上所奉何人,却心中没来由地一阵阵紧张发怯,故而一直闷着头朝前走,连地上青砖翘起了一角也没看着,所幸季鸿手快扶了他一把,否则他还未走至蒲团面前,就要跪在地上先行一个大礼了。他这被绊倒的双膝还没站稳,便听季鸿低柔的声音自耳畔传来。“礼也不必如此大。抬头看看罢,这应当就是我二哥了。”作者有话要说:——季公举:今天的我没有亲到年年,不开心。第36章 水晶菊花糕一听说头上这位就是季鸿的二哥哥了,余锦年心中很是吃惊,他一直以为季家二哥是出门远行,却不想,原来竟是已经不在人世了。他立时恭敬起来,也没敢直接抬头去看,先自香案上取了三支线香,点燃了举在额上比一比,老老实实祭拜三回,这才小心翼翼地抬头打量。他起先还以为自己眼花看错了,闭上眼睛再睁开,又仔细审视了一遍,不禁心生纳闷:这灵位上为何没有名位,却只刻着一朵菊花?季鸿也知他疑问,冷嘲道:“二哥身份高贵,岂是荆忠这类人能擅自立牌供奉的,怕是他也不敢直刻二哥名讳,故而以菊替代。”“二哥生前最是爱菊,父亲曾赏他一座带水塘庭榭的别院,他竟是改名叫金幽汀,一入深秋便铺满菊花,凭岸倚阑,自饮自斟,好不自在。府中也难免受二哥这喜好连累,也好用梅菊装点,寡淡清素,害得众亲众友皆以为府上自诩高洁,不与世俗合污,纷纷高看一眼。”提起这位二哥哥时,余锦年有些摸不清季鸿的心思,这人看上去嘴角微扬,眸中却黯淡无光,似喜又似悲,想来这位二哥哥应当是季鸿很重要的人罢。只不过,二哥哥和荆忠又是什么关系呢,竟能叫一向冷淡自持的季鸿那般雷霆大发。余锦年正犹豫着自己该不该问,还是等着季鸿慢慢讲与他听——这时,阿春却跑回来了,那傻小子跑了满头的汗,脸上膝上沾了好些泥土,怀里牢牢抱着几包药,进来便着急大喊:“哥哥,哥哥,阿春回来了!”季鸿见他回来,便闭口不言,只道:“我出去走走。”余锦年知道他不想见也不想听有关荆忠的事,是故也不敢多说话,一步一送地踩着他的影子跟他到门口,微不留神,便一头撞到了男人的背上。季鸿问道:“跟我做甚么?”余锦年贴在他背上像只趴墙的壁虎,季鸿方想回身,就被余锦年拿头顶了顶,不叫季鸿转过来,而他心里正七上八下,也丝毫不觉得这姿势如何暧昧。“这又是要作甚。”季鸿上身未动,只轻轻回首,余光瞥见一颗糊在自己后背上的绒绒脑袋。余锦年闷声问:“你……你出去走走,还回来不回来?”他从没见季鸿发过今天这样大的火,很是忐忑,他甚至往前回溯到早上,心想若是没有去鱼市就好了,如果没有碰见阿春,不知道荆忠生病,也许就不会牵扯进这桩事里来,惹季鸿生这样重的气。可眼下他该如何是好,一面是病入膏肓的荆忠,一面是勃然盛怒的季鸿。这人本就神秘,不知来处不知去向,就像是偶然间翩跹而至的白蝴蝶,只因他这朵不打眼的野花会产些好吃的蜜,就引得蝶儿多停留了一阵。可蝴蝶终究是要飞走的,世上也不只一朵花,或许某一天,季鸿吃腻了他的蜜,就会像他来时那样,悄无声息地飘离远去。更何况,今日他这朵野花还不知好歹地反蛰了季鸿一口。他等了好久,季鸿却反问道:“你希望我回不回来?”余锦年道:“我自然是,自然是——”本来很是说不出口的话,放在眼下这个场景,却着急地往外蹦,他抿抿唇,仰头看他,小声说:“想让你回来……那你回来不回来?”季鸿转身,单手托住余锦年的脸,拇指在他干燥的唇角来回摩挲,让余锦年想起来在帽儿山的那个夜晚,也是这样黏腻的气氛,他不由踮了一点点脚,微微张开嘴,似乎等着什么。而季鸿却在此刻向后一退,手掌从少年脸上滑落至肩,轻轻一捏,道:“我也不知,你等等看罢。”说着便走了。余锦年愣在原地,看他身影消失在窄巷尽头,就像梦里的白蝴蝶一般飞走了。“哥哥,哥哥,呜……”后面阿春哭起来。余锦年呆站了片刻,回过神来朝房间跑去,荆忠又在呕吐,胃袋中早已没有食物,呕出来的尽是酸液,这样吐下去可不是办法,他提了茶壶,兑了盐水,让阿春清理了荆忠口中秽物,再喂他一点点盐水漱口。接着便去亲自熬药。通腑泄热的药大都甚苦,更易致人呕吐,却也没办法。且荆忠需要降低颅内压,而喝水愈多,愈容易加重水肿——不能不喝,亦不能饮多,只好浓汤重煎少饮多次,呕了便歇会重新再喂,并令阿春守在榻旁,教他常常用冷手巾给荆忠擦身降温。喂了药,荆忠稍稍稳定一些,余锦年便跑到院落门口,踮着脚四处张望,见季鸿仍没回来,便又垂头丧气地进屋去。过不了多久,便又跑出来看,进进出出如此几回,他索性搬了凳子,直接坐在门间等。可等到夕阳西斜,也没见那朵白蝴蝶飞回来。余锦年忽地站起身,撒腿往一碗面馆跑,窜了几条街巷,还险些撞了人,远远望见自家面馆门前,清欢正挑着竹竿挂灯笼,回头看见他正如疯狗一般狂奔,惊而笑道:“年哥儿,跑这么急做什么哪?后面有野狗追呐?”余锦年也不答,扎头就往面馆里进,前前后后看了一遍,连厨间角落都没放过。清欢疑惑道:“找什么呢?”“阿鸿回来过没有!”余锦年问。清欢更加奇怪了,道:“季公子不是与你一起去的么,你们没一起回来?没见到季公子呀!”余锦年脸上一阵失望,他掀开锅盖,见锅里汤水已经不甚热了,忙又吩咐清欢:“加把柴,把水烧起来。若是阿鸿回来了,给他备些吃食。还有面没有?面要煮得软一些,他不喜欢夹硬的。”清欢一愣,忽地笑道:“这是怎么了?季公子的吃食不是一向由年哥儿你亲自操持么,向来不假手于人的,怎么今日却叫我这外行人给他煮面。”她说着连连摇头,“快饶了我,季公子的嘴可挑,吃了我的面,定是要拿冰脸冻我了。”余锦年心道,我倒希望现在即刻就能看见他那张冰脸。在面馆坐立不安地等了一阵子,他又担忧季鸿会不会已经回阿春那儿了,又忙告别清欢,往槐花胡同去。气喘吁吁地跑进院子,里面静悄悄的,院子里一个人影没有。余锦年感觉像是被人扔进了冷凉的湖水里,奔回来时他还很有一丝侥幸,想着季鸿也许真的只是出去走走,如今这心情顷刻间全沉甸甸落了底,他蹲在菊圃前看花,伸手拨了拨花瓣,咕哝道:“真是只无情的蝴蝶!”阿春跑出来,捧给他一碗煮芋头:“吃吗?”余锦年接过碗,发现里面芋头冰冰凉,也不知是放了多久的,他问阿春:“你就吃这个?”“阿春只会做这个,哥哥最爱吃了!吃了芋头,还可以喝芋头的汤。”阿春点点头,眼睛盯着他,似乎很是舍不得这碗芋头。荆忠少说病了也有三四天,也不知这几天傻阿春是怎么过的,纵然荆忠不是什么好人,阿春却是无辜的呀,余锦年拍拍衣裳起身道:“别吃这个凉的了,我去给你做一些,有什么想吃的吗?”阿春脸上露出期待的表情,吞吞吐吐地问他:“那个,阿春想吃馄饨……可以吗?”余锦年道:“好,给你做馄饨,等着去罢。”阿春蹦跶跶跑回去,要跟他哥哥说今晚可以吃馄饨的事。余锦年见他欢天喜地的模样,心道,还是小傻子好活,什么烦恼都没有。他摸去厨间,见有两三个灶口,只可惜锅冷灶空,厨台子上虽说有不少食材,却仅有些极耐放的菜蔬还能用,其他的多多少少都已生霉了,再打开手边一个瓦罐,里头还有煮好的冷芋头,另一只坛子里放着酸齑。他粗粗捡了几样能用的,又去街口买了块豆腐,便起锅烧菜。阿春点的馄饨倒是好做,制面擀皮都不在话下,只来不及去买肉了,便与他简单做了个菘菜香蕈豆腐馅的,菘菜放得有些蔫儿了,却也不怎么影响口感。四四方方的面皮对折一捏,包成最简单的莲花形状,煮时汤里搁些蕈丝提味,出锅点上浮椒香油,也很是鲜美。馄饨之后,余锦年又打算将这冷芋头改造一番,做成芋头米粉汤。他先将芋头剥皮切块备用,蒜瓣横刀拍碎。煮馄饨的汤水也不浪费,直接烧热了再入蒜碎蕈丝干虾米,待虾米煮软,再入米粉。煮米粉时,他便另起一小锅,锅底薄薄刷油,将切好的芋头块稍炸,煎至表面发黄发酥,便一一夹出来转入米粉那锅里去。过一时片刻,芋头煮软,便缀上几丝菘菜绿叶,盛出即可。将这芋头米粉汤、菘菜馄饨并一碟酸齑做小菜,送到房里去。阿春见了十分高兴,捧着碗坐在床边,一边跟他那烧得迷迷糊糊的哥哥讲话,一边小口的吃馄饨,还一直礼貌地朝余锦年点头说谢谢。厨下火还旺着,他左右闲得发慌,又怕过会季鸿回来了没菜吃,便又回去做了个素扣肉。素扣肉此菜,与素黄雀有异曲同工之妙,据说是以前寺庙里传出来的发明。寺中清苦,修行艰难,僧侣们纵然是严守着诸多清规戒律,也难免会有个口腹之欲,于是也不知是哪朝哪代,便创了这道素扣肉出来,聊以自慰,却没想由此流传下来,竟成了一道名菜。这道菜很是有看头,仅瞧皮儿,确实如扣肉一般油红肉黄,再尝味道也是鲜香油嫩,实则里面却是全素的,一丝肉腥也无。实际上,素扣肉是用东瓜制成的。余锦年也不是清心寡欲的佛子,不需顾及五辛之说,便籽油起锅,自行切了姜泥葱末煸炒出香,将切成肉片大小的去皮东瓜入锅热炸,至色泽金黄。再将花菇切碎,炒香,切不可过火炒老,否则香气溢散,这道素扣肉就失去了其鲜美之意。又取个圆碗,把煸好的东瓜沿着碗沿碗底绕圈厚厚铺几层,再倒入花菇碎,撒上八角、茴香、白芷、蒜片等调味之物,之后以油酱、黄酒、糖盐、花菇水调制一个酱碟,浇入碗中。然后上锅,大火水蒸一炷香的时间。还有一道工序便是铺盘了,余锦年将菘菜叶过水微焯,使其绿意更艳,就将叶片夹出,一一展开铺在白盘上。蒸透的东瓜碗滤其汤汁,压实后快手反扣于菜片上。最后其滤出的汤汁则做成浓芡,勾淋增色,撒上葱花即可。这菜观有肉色,嗅有肉香,汁美异常,即便明知这实属自欺之举,望瓜品肉,却也难能不使味蕾大开。素扣肉摆好盘,又煮了酸齑粥,外面天色已暗了,余锦年这下又无事可做,兜兜转转徘徊一阵,便溜进了西厢房,他将香案两旁的烛心挑亮一些,看看当中的牌位已经微微蒙了灰,便仔细捧下来擦了擦,无话找话道:“也不知你叫什么,我也叫你声二哥哥好了。”二哥哥总之是不会回答他的,余锦年抱着牌位坐在蒲团上,自言自语道:“二哥哥,你在天之灵一定看得见阿鸿,你快叫他回来吃饭罢。”也不知是不是这木牌年久失养,余锦年刚说完这话,空荡荡的祭堂里传出咯嘣一声,吓了余锦年一跳,他细细一看,竟是牌上裂了条细缝,正裂在那朵菊纹上。“二哥哥你也饿了?”余锦年忙跳起来,把木牌位端端正正放回去,又拜一拜,“今天头一次见二哥哥,却是连个贡盘都没准备,失礼失礼。二哥哥稍等,这就去备。”带上门,余锦年又不由纠结,也不知二哥哥喜欢吃什么?他视线落在花圃当中的小白菊上,又想到荆忠的厨间似乎有一袋干洋菜,便心生一计,决定做个水晶菊花糕。他采了十数朵小白菊,洗净了入壶烹水,再用煮好的菊水熬化洋菜。洋菜是来自海里的东西,实则是一种海藻,又名石花菜,鲜时参差怪状、晶莹透明。石花菜吃法简单,泡发洗净后焯水,再据口味上的不同,用油盐酱醋并蒜泥姜末,调来凉拌即可食用,生脆爽口。若是将洋菜热火久煮,则又是另一番景象了,而视洋菜与水的多少,又能制成凉粉、凉糕等物。这洋菜味甘咸,能清热润燥,是夏日极好的消暑之品。余锦年慢慢搅动着勺柄,适时加糖,看洋菜在菊水中一点点融化成胶状,待锅子一沸,便立时抽火。这时,再取两朵小黄菊,扯碎了花瓣,撒进融化了的洋菜水里,略微搅拌,使其分布均匀。如此,待糕成时,里面便会有丝丝金菊花蕊,好不漂亮。所以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等待它凝固了。等待凝固的时间漫长而无趣,余锦年守在炉灶旁边昏昏沉沉,也不晓得究竟是过了多久。总之再一睁开眼时,菊花糕已凝得差不多,而外面更是黑蓝如墨。他将素扣肉和酸齑粥重新热了一遍,愁道:“天都黑了,怎么还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