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节
作者:青猫团      更新:2023-05-30 05:35      字数:5815
  听见驴叫,余锦年仿佛是身上被装了什么按钮,顿时清醒道:“驴?驴找回来啦?!”钱大笑道:“是啊年哥儿,找回来了。你瞧,吃得肚儿都圆了。”余锦年跑过去围着驴子看了一圈,从头到脚检查了一遍,确认一点伤口都没有,这才失而复得地抱着驴脸,使劲摸了摸,感激道:“太好了,钱大哥谢谢你!”季鸿扶着树干,慢慢活动着被余锦年枕麻的双腿,心中郁闷道,果然还是驴子比他重要。三人沿路返回,钱大在前头带路,余锦年喜滋滋地骑在驴背上,季鸿则无奈地牵着驴。回到木屋,林乔也迎出来,担忧道:“都没事吧?”钱大忙说:“么事么事,年哥儿他们迷路了。”林乔连连点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快进来吧,灶子上做了朝食,暖和一下身子。”所谓朝食,其实是农家常吃的稀饭糊,并咸菜疙瘩,以及昨日剩下的黍米饼。但余锦年吃得津津有味,且向林乔讨教了咸菜疙瘩的做法,他与林乔聊得热火朝天,季鸿则又被钱大拖去看母鸡抱窝了。吃过朝饭,余锦年口述了一张固冲汤药方,令季鸿写下来,又与钱大说了说林乔的饮食事项,这才准备下山回家。钱大自告奋勇道:“我去与你们赶车罢,且正好去城北码头上,捎带一篓鱼儿回去吃!”余锦年一听自然高兴,面馆里给小叮当备的虾米鱼干早就吃完了,他正想有空去码头鱼市上转转呢,也顺道买些什么花鲤鲫鲢的回家去吃,昨日单给林乔做了鱼,把他自己肚子里的馋虫也勾出来了。几人一拍即合,当即牵驴下山,在山脚套上车,便直奔着平津码头而去。——今日码头鱼市上格外热闹,各色吆喝沸反盈天,钱大一边牢牢拴好驴车,一边笑道:“今日是十五,早市晚市都很热闹!指不定还能淘出些好东西来呢!”二人跟着钱大来到他自家的摊子前,那鱼摊后头已坐了个看摊的少年,正是钱大的儿子,他也曾是余锦年的病人,故而见了余锦年很是热络地招呼道:“年、年哥,好久,好、好久……不、不、不见呐!”这少年是个结巴,一激动就说不出话来,余锦年问道,“你都大好了么?”少年忙小鸡啄米般点头:“大、大、大好……了,多亏、亏……多亏了……年,年,年哥!”余锦年微笑:“慢点说,不急。”少年害羞地红着脸,也不好意思多说话让人笑话,忙帮他阿爹往篓子里抓鱼去了。余锦年便四处转转,想看看能不能买到些新奇玩意儿,这么一转都是发现了不少好东西,还有家渔农在兜售拿盐渍过的海带,还有已经晒干了的海星,约莫是从东边海口港进的海货。此地有不少这样的海货行船商,都是自海边进了鲜货沿途卖过来,然后再从里面进了山货土产一路卖回去,若是没什么天灾人祸,这样满船满载地走一趟,就能赚够一家人数月的口粮了。海带倒是好东西,不过海星这种玩意鲜活的倒也能吃,只不过余锦年不爱吃,也懒得弄,而时人更是以为海星有毒,从不入口,只串来做装饰。他问了问价,觉得还挺实在,便将剩下的几斤海带全部兜圆了,那行船商又送了他两只干海星玩儿。余锦年这边掏钱时,忽地被人一撞,登时手里的铜板子哗啦啦撒了一地。他气得一抬头,却见撞他的是个个头比他还矮半分的娃娃脸少年,眼睛大而灵动,一脸的稚气,白嫩可爱,若不是他衣着寻常,且肘上又挎着个装满绢花儿的篮子,余锦年都要以为他是哪家出来赶市游玩的小公子了。少年见自己撞了人,一时惊恐地退开两步,他下意识想逃跑,可一想跑了被捉住肯定要挨打,顿时站住了脚,瑟瑟地挪回来,想哭又不敢哭,唯恐哭出声来惹贵人不高兴,只好瘪着嘴巴使劲忍着,一双好看的眼睛忍得似小兔子一般,真是楚楚可怜。这样无辜的小可怜,任是谁也不忍心责备了啊。余锦年虽是受害的那个,却反过头来安慰起对方来:“好了好了,你别哭。”少年听了安慰更是委屈得不行,泪珠子断了线般地往下掉,把余锦年慌得手忙脚乱,不知如何是好,他从自己的兜子里掏出个海星,放他篮子里道:“这个给你玩,你不要哭了好不好?”对方看着海星终于止住了哭,他似乎很是喜欢这个五角的小玩意,捧在手里左右把玩。他得到了好东西,于是也从自己的篮子里抓了两朵绢花儿,捧到余锦年脸前:“给你。”余锦年:“给我?”少年用力点头:“嗯!”说罢他也抓了一朵,踮着脚送给季鸿:“你好看,也给你!”余锦年哭笑不得道:“这是你要卖的吧?怎么好送人呀?”少年皱着眉头,想了半天才明白这个理儿,忙把送季鸿的那朵要了回来,可他因为得到了余锦年送给他的海星,哥哥曾经教他,别人送他礼物他一定要说感谢的话,还要礼尚往来,于是忍痛良久,才没有要回送余锦年的那两朵。他小声嘀咕着:“不能送人了,阿春卖了绢花,要给哥哥治病的。”“哎……”余锦年没叫住,少年已经一溜烟儿跑掉了,“唉,算了。”那少年跑走以后并没有离开,而是躲了起来,偷偷望着余锦年二人的方向,他搓着手纠结着什么,绕身边的小树苗转了好多圈,终于跺着脚笃定道:“是他,就是他!”说罢就撒腿追了上去。余锦年买了海带和其他零散东西,又提了钱大送的鱼篓子,便与季鸿赶着小驴车回家去。进了城门,快至面馆门口时,余锦年察觉到一点异样,于是回头看了看,可后头只有宽敞街路和零零散散的行人,一切如常。真是奇怪。他皱了皱眉,拽了下季鸿的衣服,犹豫了一会道:“阿鸿,你觉不觉得……我们被人跟踪啦?”第34章 虾皮面一碗面馆门前,余锦年在解车卸驴,正与季鸿说被跟踪一事,清欢听见了,卷起袖子便说:“年哥儿,这事交给我,准将那小浪蹄子捉给年哥儿下酒吃。”这一不小心,将勾阑里的粗话说了出来,她抬头瞄了眼季鸿,见他一脸冷淡无情,连忙眨着眼睛躲开了。余锦年笑了笑,拎着鱼篓海带走进面馆,便见前堂已洒扫明净,桌桌角角也都擦得光亮,柜上一只细长颈的瓶儿里插着三两支野花,整个面馆里充溢着热和的食物香气,他们身上裹卷的寒气被这熟悉的暖意筛过几遍,觉得舒畅极了。因今早余锦年不在,清欢便自作主张蒸了馒头,煮了清粥小菜,她自知不及年哥儿手艺,更生怕砸了一碗面馆的招牌。没想今日刚开门没多久,竟来了不少人,观衣饰都是清一色儿的蓝灰色仆装,打着绑腿,说话间语速微快,听口音参差不齐,但大多偏北。这伙人动作利落得很,什么也不挑,对清欢做的粗口小菜也点头说好,有这些人在,倒是显得没那么冷清了,也算是勉强撑住了一碗面馆的门面。余锦年看了看这群人,清欢忙解释道:“昨日福来客栈新住进了一队车马,排场很大,都道是京里来的大人物,也不知究竟是哪位。总之是那家的主人在福来客栈落着脚,底下的跟仆闲来无事,便出来觅食儿了。”“原来如此。”余锦年点头,也不再乱看惹事,匆忙钻进后院去准备晌午的生意。季鸿随后走过前堂,看到这群仆役,眉间微微一皱。一碗面馆擅长做面,自然后厨常常备着一锅骨汤,做杂酱剩下的猪骨之类都用小火慢炖着,撇去上层浮油,底下尽是鲜美非常的白汤。方才在鱼市上他还买了一大兜细虾皮,这东西因肉少味腥,远不及红虾青蟹之属肉质饱满,更不如鱼贝之类汤肥味鲜,时人多不以为好物,但凡有些家底的人家也不想买它来吃,本就不擅食海货的内陆诸城更是如此。然而虾皮实则是一味提鲜美物,有了这个和骨汤,余锦年便想做个虾皮面来卖,如此盘算着,他又忍不住偷偷捻了一指虾皮来生吃。嚼着虾皮,他便同时切了葱花,入油锅煸香,后又抓了几把虾皮进去翻炒。因虾皮中自有咸味,便少加盐粒,稍点老酱油增色,粉白色的虾皮经此一炒,酥软金黄,鲜香四溢。炒好的虾皮出锅时,季鸿换了衣裳进来帮忙。余锦年嘱咐季鸿排开空碗,各舀半勺骨汤进去,便出去取了白菜,洗净置于案板上切丝。季鸿走来,突然挡住了他面前的光,余锦年抬头叫他让一让,却见得季鸿垂首,抬手将他下巴扣住,两人唇瓣又黏了起来,吮得黏绵异常。他冷不丁被来这么一遭,又似个呆头鹅般愣住不动,因齿间微张,便给了季鸿这厮蹬鼻上脸的机会,竟是伸舌进来肆无忌惮地逛了一圈,末了在他上颚舔了一舔,退出去道:“腥。”余锦年猛地回过神来,捂住嘴往后跳,觉得嘴巴里像是被毒蛇舐过一般,酥得他从嘴巴到喉咙麻软成一片,全是季鸿的味道。季鸿面色如常,全然不觉得自己偷袭有什么不对。余锦年斜觑着正在盛骨汤的男人,愤愤道:“你不要突然来亲。”季鸿目中含笑,问道:“不突然就成了么?”“……”余锦年一噎,转头不与他交谈了,闷声剁白菜。他这厢刚将白菜下锅焯水,前头清欢便蹦跶过来——她腿脚已好了个大概,却落下了个跛脚的毛病,毕竟此时技术条件均有限,余锦年却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好在清欢开朗,并不甚在意——清欢跛着快走而来,兴冲冲道:“年哥儿,捉住了!”余锦年一愣:“捉住什么了?”清欢道:“跟踪你们的小家伙,哝,就是他咯。我出去转了一圈,就见他在对面胡同口鬼鬼祟祟,朝我们这儿张望。”余锦年这才注意到清欢背后还藏着个少年,战战兢兢地躲着不敢露面,他留意到少年手中的提篮,才恍然大悟地想起来,奇怪道:“是你呀?”正是早晨在鱼市上撞见的卖绢花少年。少年把脸埋在清欢身上,一手揪着她的衣裳,他个头虽矮,又生得可爱,却也是实打实是个男人,如此黏糊在清欢背上,成何体统,不怪清欢羞恼道:“兔崽子占姐姐便宜不是?”“没、没有占便宜。”少年竟是比她更羞涩,愈加埋着脸不肯抬起来了。明明是个和余锦年差不上几岁的少年,说话动作却仍似个懵懂孩童,余锦年只好放软了语气,微微曲下膝问道:“你不要躲着了,我们都看见你了。你叫什么名字,作甚要跟着我们?”少年瑟瑟缩缩地露出双眼睛,眨了眨,回答道:“春。”余锦年感到奇怪:“你就叫……春?”少年点点头。好吧,春就春吧,余锦年耐心道:“那你说说,为什么跟着我?”小春抬头看了看清欢,仿佛是在观察她的表情,清欢不由好笑道:“你看我做甚么,我脸上还能有字不成?”清欢语气也不如何重,小春听了却脸皮一皱,说着眼睛一眨,往下掉起了金豆子,连手上挂的篮子也不要了,里头的绢花儿散了一地。清欢吓道:“哎你,我有这么凶吗?”余锦年头疼死了,他究竟是怎么招惹上这么个祖宗似的小哭包啊,可放着人哭也不是回事,他回厨房盛了碗热乎乎的骨汤,里面洒了一撮虾皮和几根白菜叶,便哄着少年到院中圆凳坐下:“好了,再哭就不好看了。早上吃东西了没,给你喝汤。”一听自己不好看了,他立时止住哭泣,抽抽嗒嗒地捧着碗,小口把汤喝光,问道:“阿春不哭了。阿春要是不好看,哥哥就不开心了,哥哥不开心,阿春也不开心了……阿春好看了吗?”余锦年也不知自己到底哪里来的耐心哄哭包玩儿,他道:“好看好看,阿春最好看了。”终于将人哄笑,他腰也躬酸了,是时背后绕来一只手,在他腰间轻轻一揉,便搬来个凳儿扶他坐下。他朝季鸿一笑,又去问少年:“阿春开心了,该与我说说了吧?”少年眨巴着大眼睛,仔细盯着余锦年看了会,懦懦道:“你能给人治病对吗?”他唯恐余锦年否认,又急匆匆地抛出证据:“我看见了!你在河边,救活了一个人!那个人都不能动了你都能救活,我哥哥他还会动,你也一定能救活,是不是?”“这……”余锦年心想,他原是来是想请我治病的吗。少年见他犹豫迟疑,便以为他不愿去给哥哥治,忙跳下来去捡他的绢花,满地绢花一个不落地拾进篮子里,又将篮子推给余锦年,严肃道:“阿春做的绢花最好看最值钱了,哥哥说一花千金呢!阿春不要了,这些都给你,你去给哥哥治病好不好?”余锦年抬手道:“等等,你这花儿多少钱一朵?”少年寻以为常道:“一花千金呀!哥哥说的。”“……”余锦年问,“你卖出去几朵了?”说起这个,少年就皱起脸来,不高兴道:“一朵也没卖出去……”这就对了!谁家的冤大头土大户能中这邪,买你一朵价值千金的绢花啊!余锦年打量着这少年,不由苦恼起来,心中也渐渐有了个想法——这少年,大抵真是个傻的,且傻得不轻。可看他衣料绵软,又吃得白嫩,手腕也圆圆的不似吃过苦的模样,又听他三句不离哥哥,想来家中也是有些底子的。莫非他哥哥真的重病卧床,才就叫他一个傻儿跑了出来,卖绢花赚钱。余锦年虽不是爱心泛滥的人,却也做不到熟视无睹,不能眼睁睁地放任这个小傻子满街乱跑,况且他又生得这般清新可爱,指不准哪天绢花儿还没卖出去,自己反倒被人落入了人伢的手里,那可才真是造孽了。他接过少年的花篮,放在手边的地上,先好言好语地把人安抚住,至少让他不要再那样大咧咧地左右冲撞,又或满大街跟踪人玩啊,他道:“你告诉我,你哥哥在哪里住?”“在槐花胡同。”少年惊喜地站起来,兴奋地去扯余锦年的手,道,“你要去吗,给哥哥治病!我带你去,现在就去!”余锦年无奈地笑了笑,道:“现在不行。你看,我还有许多生意,得忙完这会儿,下午人少了才行呢。”少年回头看了看熙熙攘攘的前堂,竟是难得没有哭闹,反而点点头,格外懂事道:“我知道,有很多人来买东西,很忙。哥哥以前也忙着卖东西,阿春就坐在家里等。如果阿春乖的话,哥哥晚上就会亲亲抱抱阿春。”他得意洋洋道:“不过阿春都很乖的,哥哥每天都会抱抱阿春,还会和阿春在一起睡觉!”这么说,他哥哥也是个做生意的。不过兄弟之间亲亲抱抱……是不是太别扭了些?又或者,他们莫非不是亲兄弟?他又拍拍屁股底下的凳面,认真道:“阿春也坐在这里等你,你快点卖,卖完了一定要叫阿春呀!如果阿春不小心睡着了,也一定要叫醒阿春呀!”“好了好了,知道了,一定记得叫你。”余锦年想不通,只好摸摸他的头,转头对清欢说,“留意他些,别叫他乱跑。”“好的,年哥儿。我多照看他些就是。”清欢应道。余锦年于是又回到厨间,叫季鸿把虾皮面的招牌挂出去。未多时,前头便传来了清欢的喊菜声。他在厨房中盛好新鲜热乎的白面条儿,每碗浇上半勺骨汤,几片白菜叶儿,再一勺炒好的葱花虾皮——一碗虾皮面便兑好了。一碗面馆时常有些新菜色,哪怕是面,也总比人家多不少花头,今日的虾皮面的香味便引来了不少饕客。余锦年将一盆炒虾皮、一盆清烫白菜都摆好,又教会清欢如何兑面后,便端着碗面亲自到前堂去,自从二娘不掌事了,他好歹也算是半个老板,也得听听食客对他的意见才行。前头倒是热闹,那伙仆役仍没有走,早上吃过馒头小菜竟就地聊起天来,俨然是将他们面馆当做茶肆了。好在快至晌午时,他们终于有了些愧疚心,又各自点了一份今日的当家虾皮面,就着辣子,吃得热火朝天。一人吆喝道:“没想到这不够塞牙的虾皮也能做出如此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