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节
作者:青猫团      更新:2023-05-30 05:34      字数:5236
  季鸿问:“那是如何?”余锦年道:“你可知道青鸾公子?”季鸿微微一顿,道:“略有耳闻。”余锦年略有所思地又将他观察了几眼,道:“世人都道,青鸾公子是天下第一美、天下第一仙,天下第一的文采卓然,你说……你和他比,怎样?”“这如何比得?”季鸿似笑非笑地看着他,好像这个问题真的是非常好笑了,能叫他这个冰块精也能露出这样绷不住的表情来,“总不至于让季某自己大言不惭地说,我比天下第一的人物还要美、还要仙、还要文采卓然?”余锦年道:“那也说不定,指不定那公子其实嘴歪眼斜,羞于见人,只因为诗写得好,便被人讹传出许多风流韵事、是谪仙下凡……你看,前朝许多雅士不就是这样讹传出来的么?不然为何只闻其诗,不见其人。”季鸿真的好险要绷不住脸皮了,他想了想,道:“惭愧,我也不知。”“知道你不知,逗你玩罢了,毕竟也没人真的见过青鸾公子长什么样。”余锦年笑眯眯道,他收了碗勺,要去给季鸿煎药。季鸿懒绵绵地说:“或许曾经与你擦肩而过,也说不好呢。”余锦年回头看看他,耸耸肩膀笑道:“也许呢。”季鸿没有说话,望着他的眼神颇有些意味深长。* *季鸿这一病,倒是让余锦年猛然间体会到了他的好处,虽说季鸿此人基本算是个生活能力上的九级残废了,但帮着端端盘子、传传菜,或者收账买单、招呼客人还是挺顺手的,这几日他忽然病倒,真是让余锦年累得够呛,晚上睡觉时都要先朝他拜一拜,乞求他快快好起来。这日季鸿终于退了烧,好了大半,只还有些余咳,便走出来在院中静站。余锦年正在厨间与他做一道有止咳定喘之效的杏仁豆腐,和能够敛肺补亏的白果鸡丁。杏仁豆腐也算是道名点了,南南北北都是常见。上午余锦年就已经将二两甜杏仁用热水泡好,撕去红衣,和半两白米一齐在甜井水中浸泡着,眼下便直接拿来磨浆,再去滓滤渣,只留下顺滑的浆液。然后起锅,小火,用少许清水煮化白糖,再慢慢将白浆一点点倒进去,随倒随搅,以防落锅,也不能搅动太快,否则就要起沫,如此充满耐心,搅至浆液渐渐浓稠,散发出熟杏仁的香味。此时,就可以盛出,随后晾凉食用。若是在炎炎夏日,还能做成冰碗,甚是消热解暑。只不过季鸿眼下最沾不得凉,就是用井水镇一下,余锦年都没敢。将白果鸡丁所用的鸡丁都切成小指头大小,用粉浆、酱、蛋清稍裹腌渍上。他到院子中取白果,抬头看见季鸿在院中,白衣烟氅乌靴,仰头望日,神色恬淡平和,真有些仙人遗世的孤绻风姿,当即双手合十又拜一拜。季鸿垂目看来,不由笑道:“经你一拜,季某怕是要折寿三年。”余锦年摆手:“不会不会,有我呢。之前那大和尚不是说吗,我福德圆满,是前世有大功德的,分你一点,肯定能续回三年啦!”季鸿莞尔,心道还是头一回听说,有人要将自己的福德分给别人的。他道:“那倒是要全仰仗余先生了。”“好说,好说。”余锦年老神在在,又指了指厨间,“我做了杏仁豆腐,这正要炒白果鸡丁,你自来吃,我过会儿要去药坊再抓些药。”季鸿以手抚腹,道:“这些日子动得少,吃得多,腹上平白添了二两。”“胖了好胖了好!”余锦年也上手在他肚皮上一通乱摸,确实比之前手感好了不少。季鸿低头看着少年的发顶,忍不住又抬手揉了下。余锦年大叫:“你又摸头!”“礼尚往来罢了。”季鸿眯着眼睛,微微勾唇。余锦年气得回去将白果鸡丁胡乱炒好,便揣着袖子上街去抓药了,季鸿虚虚倚着门框目送他远去,氅下白衣掩映,不过他这衣也不是惨素的白衣,仔细看来,衣角袖口都隐隐绣着层叠小叶,迎着日光有些发亮,仿佛是裹着银线般,且腰间悬系着一枚卵圆玉佩。他的私物余锦年向来是不过问的,以前季鸿还掩着些,只穿看上去平常不打眼的青衣,后来余锦年隐隐约约猜到他背景不凡,二人虽没说破,但也算得上心生默契,各不拆穿罢了,于是季鸿也不如何费心遮掩了,发冠玉佩纷纷拿出来带。可见他虽是个离家出走的小可怜,却还是面子里子一个都丢不掉,很是注重仪表。且回回晚上脱了衣,都必要叠得整整齐齐,哪里像余锦年恨不得扔的漫天都是,就差第二天上房攀梁地去捡衣服。余锦年怀疑他是不是有整理癖。正揣着袖子勾头塌肩地游移到平康药坊,抓了季鸿需吃的汤剂,又买了些常用的药材好做菜,听见隔壁寿仁堂不知道在闹什么,他拿手指头勾勾着药包的小提绳儿,出门去溜了一眼。从众人前言不搭后语的说法里,他听得好像是县中一户乡绅富豪家中姨娘生了病,指明要寿仁堂一位老先生诊看,然而药僮却道老先生已经辞诊北上,是被县令派人送去了京城,给那位郦国公家的小公子瞧病去了。结果病人不依,药僮也不饶,这才争吵起来。余锦年看了会儿热闹,心道,那郦国公家的小公子可真是好大的阵仗,他生个病,能令当今天子广发善帖,招天下名医齐齐北上,如此劳民伤财,这位小公子可真是贵不可言。家中那位季公子也是姓季的,之前百般掩藏自己身份,还哄骗他说郦国公姓王,想来也差不离是这位郦国公家的什么子侄亲戚,总之定然也是贵族世勋,人中龙凤,却不知他为何要偷偷摸摸跑到南地来,为了蹭吃蹭喝,还骗他说遭遇流寇无家可归。余锦年腹诽道,哼,长的仪表堂堂,其实是个说谎精。又说,这人最重要的就是长得美,所以就算是说谎,也总能让人轻易地原谅他……如此云云,他将季鸿在肚子里翻来覆去地褒贬了遍,最后顿了顿,又咕哝道,不过他虽然说了两回谎,人其实还是不错的。路上旁人见他一路走,一路嘟嘟囔囔自言自语,宛如神志上有毛病,纷纷躲开了。但就有那天不怕地不怕的,非要跑上来与他“打招呼”。“哟,小美……咳,小公子,一个人上街买药?最近啊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这指不定道儿上就打哪儿蹦出来个不怀好意的歹徒抢匪,前两日就有个姑娘,就自这长街上被人掳走了,至今还未破案呢,真是令人痛心疾首啊!”说话者仿佛真的十分痛心,还拿扇柄用力锤了锤胸口,之后又说,“在下姓姜名秉仁,敢问小公子如何称呼?哎,如此看来,你我二人去处相同,不若姜某伴你一程?”什么,姜饼人?余锦年噗嗤一笑。姜秉仁一愣,更是神采奕奕,还以为是小美人娇羞之举,愈加得意地将手中金丝雪梅扇扇得飞快。余锦年脚下一迟,抬头看了看这位姜饼人小少爷,约莫也就十六七岁,穿着宝蓝色绣如意纹的织锦缎箭袖,脚踩红靴,神色飞扬,一双杏眼盯着他眨啊眨。余锦年担忧他怕是还没将别人的魂儿勾出来,先将自己的魂儿从眼皮子里眨出来了。他愣了会,盯着这位看了半晌,并不认得。心道,这光天化日的没蹦出别人来,就蹦出您一个了,这不怀好意、人心不古,说的岂不就是您自个儿么?那人见他不言不语,摇开扇子,继续趁热打铁道:“就这么定了罢!走!你去哪儿?”“……”余锦年觉得,这种人,你越是理他就越是麻烦,索性不理不睬地往前走,谁料那小少爷仿佛是个没眼力见儿的,一路从城东跟他到城西,还好几次险些就将“小美人”三个字给喊出口了,可见轻浮功力非同一般。他虽是受七大姑八大姨的喜爱,整日被夸清秀、俊俏,还三天两头地想给他说姑娘,却也知道这里头恭维成分较大,当不得真,但他确实还从没遭遇过被一个男人厚着脸皮纠缠上一整条街的际遇。余锦年不由反省,难不成我与那美人季鸿相处了一段,还能潜移默化地变漂亮不成?不然我如此弓着背走,也能有人老眼昏花地上来搭讪?就如此拖着个喋喋不休,自作风流潇洒的尾巴,走了一路,余锦年忽然停下脚步,扭头问道:“姜、姜少爷……您吃面?”他努力忍了,才没真的笑出声来。那人一顿,抬头一看,一碗面馆。嗯,好像有点眼熟?季鸿见少年出现在面馆门前,正与什么人说话,那人被另半扇门板挡住了,看不真切,他眼下已脱了烟色大氅,仅穿着荼白色长衣走出来,墨发披散,眉眼低柔,迎出来时衣袂翩动,掩着衣下两条笔直修长的腿,真真然是姿容卓越,俊美非常。那跟了余锦年一路的姜饼人仰头一瞧,顿时眼中光彩四射,继而唰得一声推开折扇,道:“这不是……”顿了会,实在是没想起来人家叫什么名儿,又或者是压根忘了问他叫什么了,总之无所谓了,便轻咳一声,十分不自然的跃过了这一段,道,“那什么……咳,公子吗,别来无恙呀?”余锦年乜他一眼,心道,谁跟你别来无恙?又抬头去瞧季鸿,无声问道:你跟他别来无恙了?季鸿无言,脸色却垮的厉害。而姜饼人大兄弟却丝毫没有发觉有什么不对,今日叫他撞了大运,一连碰上两个美人儿,怎能说走就走?于是大跨步迈进面馆,挑了个还看得过去的地儿坐了,张口就道:“不是吃面吗,来份鲍丝蟹黄面。”“……”余锦年忍住翻白眼的冲动,道,“不好意思,小店没有鲍丝,只有肚丝。”姜饼人兄一下没反应过来,傻望着他:“肚丝?”余锦年抱臂道:“就是猪的肚胃——啊,也就是姜少爷吃罢饭,肚子里头盛东西的那块儿,这猪肚也在猪身上差不多的地儿。这生肚割回来以后哇,先拿剪刀剪了,翻出里层,刮掉血水和肚壁上的黄色粘液,然后拿盐、醋和面粉,反反复复地揉搓,不然肚上又腥又臊难以下咽,之后烧热水,煮后要再洗,还要切去脂污和秽物……”姜秉仁忙道:“打住、打住。”“怎了,马上就说完了。”余锦年疑惑,无辜地看着他,仿佛是在诚心诚意地介绍吃食,“这秽物啊……”“停!”姜秉仁捂住耳朵,他简直想拔腿就走了,可就这样走掉实在是没有面子,只好硬着头皮说,“那个,我就要一碗葱油面,葱油面好吧?”余锦年刚要张嘴。姜秉仁崩溃道:“我不要听油是怎样造的,也不要听葱是怎样来的!千万不要告诉我!”“哦。”余锦年本来也没想说,只是姜饼人兄都这样讲了,他也就顺风扯旗,勉为其难地道,“那好吧。”走了一半,回头看了眼姜饼人,仿佛是受了莫大的摧折般,正垂头耷脑,奄奄一息。他又转眼看了看季鸿,朝他招招手,笑道:“季先生,你过来。”季鸿见了他的笑容,觉得后脊发凉,双脚沉重。作者有话要说:——余锦年:青鸾公子搞不好是嘴歪眼斜不敢见人……季鸿:等会你再说一遍???——余锦年:呵呵,别来无恙什么意思?季鸿:……姜饼人:那个,不关我的事啊,我只是个姜饼人而已,我真的只是个姜饼人……——本台吃瓜记者青阿毛嗑瓜子道:饼兄,你也是没谁了,一调戏调戏一对儿。厉害厉害,佩服佩服,该给你发个大勇无畏的锦旗。第23章 葱油面季鸿跟着走进厨房,余锦年正在剥香葱。小香葱去掉葱白,只取水嫩鲜绿的那截葱叶,切作段,入油锅中熬至葱叶焦黄。之后将酱油、糖以一定比例调和,慢慢倒入油锅中,边搅边熬,使得酱与油熬制混合在一起,只有如此,香葱的味道才能融入到酱液中,成为上好的葱油浇头。因为做也做了,索性就多熬了些葱油,也一起挂出去卖。之后下面,捞出,过水,团于碗中,浇上葱油汤头,撒上葱花,就是一碗简简单单、色泽油黄的葱油面,面嫩葱碧。余锦年这才努努嘴,漫不经心道:“外面那个,你与他认识啊?”“不算认识。”季鸿靠着门,观察着少年有些别扭的模样,似乎是非常想转头看他,又犟着脾气不愿意看过来,于是他先自退一步,将擦手的手巾与他递过去,反问道,“你与他是怎么遇上的。”“就买药回来路上随便碰上的,非要跟我回来。”余锦年朝他斜乜一眼,顺手又用热骨汤冲了一锅鸡蛋茶,这样鸡蛋茶可以与葱油面搭配在一起做套餐,譬如某沙小吃就经常这样卖,应该挺好卖的罢……七七八八随便想了一堆,手下东西全部弄好,他才擦擦手,看看季鸿,道:“可人家与你道别来无恙呢,你何时与这种人有过恙?我看他不像什么好人,当街就敢调戏人呢!”季鸿想起上次在面馆被姜秉仁搭讪的事来,没想到今日那小子竟然纠缠到少年身上来了,不由眉心一皱:“是不像什么好人,你与他远一点。”“你都管起我了?”余锦年嘴角勾起一点点,去看季鸿,一扬头,鬓边有些许碎发垂落下来,他随手勾了一下,没勾住又滑了下来,索性不管了,继续道,“还没说,他把你怎么着了,我怎么不知道?他也与你光天化日、路遇劫匪,再做你护花使者了?”原来是这么回事,季鸿心下有些想笑,他这还没说什么,少年却先将这一路遭遇倒了出来。季鸿将手指沾了沾清水,将少年那绺碎发拨到耳后,视线低垂,轻抿唇道:“哪里有什么护花使者,不过是前几日他来面馆点菜,言语交谈了两句。”什么言语交谈,想必又是“小美人儿”、“小公子”的一通乱叫,还要不怕冷地扇他那把金丝扇!余锦年顿时心有灵犀般的明白了,气呼呼地呸道:“该往他汤里加点辣根!”季鸿无奈道:“少惹他,那是春风得意楼的少当家,姜府独子。”“春风得意楼?”余锦年想了想,这周邻说大不大,三县二十二村,就属信安县城最是富裕,且又居南北枢道之间,城里行商坐贾数不胜数,是故酒肆食馆、逆旅客栈之业便落地生花,异常兴盛,而这其中,又以城东百花街上的“春风得意楼”最是生意兴隆,百年不殆。要说这春风得意楼,也是有些渊源的;而它所在的百花街原本也不叫百花街,更为落俗,名为“进宝路”,取招财进宝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