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276
作者:然君O      更新:2022-03-26 11:04      字数:5177
  只要一搜雍正皇帝便出来一堆的百度百科。

  雍正帝是整个清朝最勤勉功绩最多的皇帝,也是整个清史上大变革的提倡者,被称为天选之帝,同其元后被恭称为天母的纯元皇后年氏瑾瑶成为民间的信仰。

  其后上百年民间仍有部分民众贡奉其二人,求得平安富贵。

  尤其元后善敛财被誉为“财神”,许多商人尤其喜欢贡奉。

  被人当成财神来拜瑾瑶有些无语。

  直接跳到年限上,上面写的四爷在位时间和他退位时一模一样,退位给弘智,后来的天宝皇帝。

  退位后的事迹也记载了,成为太上皇带着太后游览河山,并没有如她所知道的历史上记录的那般早逝。

  这……这是怎么回事?

  瑾瑶彻底懵了。

  她敢保证,在她穿越前她所学的历史上四爷的皇后还是那拉氏,下任皇帝还是弘历,如今怎么会这样?

  瑾瑶所受打击不轻,整个脑子都是晕的。

  四爷显然能理解她受到的刺激,也不打扰她,任她慢慢消化。

  于是一整天瑾瑶都是晕乎乎的状态中。

  晕乎乎地跟着四爷去用晚饭,晕乎乎地跟着他去出席慈善晚会,晕乎乎地被人恭喜着,问什么时候结婚,这才清醒过来。

  结婚?她什么时候说要结婚了?

  四爷在她耳边轻道:

  “终于在最合适的年龄合适的时机寻到了你,这一辈子只我们俩个,再没有旁人,我们重新开始好不好?”

  瑾瑶突然眼眶有些发涩,除了点头她还能说什么?

  五十多年的相扶持,生儿育女,说没一点感情谁能相信?

  如此也好,在这全新的世界重新开始。

  是的,瑾瑶能确定了,她以为回到后世其实是错觉,这是一个平等世界,与她所在的后世相似的平行世界,在这里也有一个她,也有一个她的家,只是历史变了,是真正属于她和四爷的。

  正在这时她电话响了,接起来一看竟然是她妈打来的视频。

  瑾瑶点开,画面上出现一个人慈爱地看着她:

  “怎么都没和妈商量就要结婚了?”

  瑾瑶瞪大了眼:

  “妈、妈妈?”

  年母也就是孙嬷嬷开心地笑了:“总算是回来了,我的儿!”

  回忆录

  天宝六年

  一处知名的大山脚下结了几间茅草屋,一行人搬了进来。

  瑾瑶无语地看向四爷:

  “怎么还跑到山脚下来了?这是要隐居?”可是够偏僻的了,离附近的村子都有不近的路程。

  “你曾经不是很喜欢山中的气息么,带你住一段时间清静一下,什么时候烦了再离开便是。”

  瑾瑶想了下:

  “那也行!”

  于是每日起来后在侍卫的护从下,在山林外围转一转,摘野菜,采蘑菇。

  山里不敢去,有大型野兽。

  在吃了两个月野菜和各种蛋类后,四爷当先受不住了。

  “我瞧你也感受过了,之前不是羡慕皇额娘在五台山领略的风光么,不如咱们去五台山拜一拜,顺便瞧瞧熙哥儿?”

  去五台山瑾瑶没怎么动心,但说到瞧瞧熙哥,瑾瑶心动了,她也有好几年没瞧见熙哥儿了。

  六年前熙哥儿出了孝弘智便将他派往山西任巡抚,如今已是连任了。

  二哥已经六十多岁了,瑾瑶不放心他在外,于是在丁忧期满后,弘智将他二舅舅留在京中,任职兵部尚书。

  原兵部尚书,他的外祖父年遐龄告老了,只在府里荣养着。

  于是年羹尧开始在京侍奉老父及同老父抢着教育孙子。

  去年弘智的次子,皇后富察氏所出的永琏大婚,娶的福晋是熙哥的长女。

  此前弘智专门写信问过瑾瑶的意见,瑾瑶只不许亲表兄妹、表姐弟结亲,隔了几代的却是管不着。

  也不在意年家能否再出一个皇后,一切全凭弘智自己的意思来便是。

  自打弘智成了皇帝后,瑾瑶和四爷已经很少管他的事,便是被问到了,也多是叫他自己拿主意,并不干涉他的做法。

  只是弘智自幼和熙哥儿一起长大,如同亲兄弟一般,再有和两个舅舅及外祖母的感情在,他舍不得年家没落,便叫看中的儿子娶了熙哥儿的女儿。如无意外,下任后族仍是年家。

  在二人商量着要去五台山还未成行,便收到京里来信,年遐龄寿终正寝了。

  九十多的年遐龄是喜丧,即使如此,做为儿女们仍是笑不出来的。

  对父亲,瑾瑶没有像贾夫人走时那么肝肠寸断,伤心却是难免的。

  即使如此,也将身旁的人吓得不轻,眼珠不错地盯着她,生怕她受刺激挺不住,毕竟瑾瑶的年纪在当时也不算小了,如果不是有孙嬷嬷在,她哪能有这么长的寿元。

  也不用去山西瞧侄子了,熙哥儿做为嫡孙要回来奔丧加丁忧的,需在府里待上一年。

  瑾瑶和四爷并没有回宫,而是去了瑾瑶的庄子上落脚。

  弘智想阿玛、额娘,几次接他们回宫都被四爷拒绝了,他的理由是“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宫里只能有一个皇帝,他这太上皇哪里不能住非要回宫里住。

  孝顺的弘智便将朝堂搬到畅春园,离瑾瑶这里稍近一些,每日有空了还能出来请个安。

  倒是另外三个儿子,带着家小直接搬进瑾瑶的庄子上,没有顾虑。

  一开始还是母慈子孝的,看到满地的孙子、孙女瑾瑶还是挺开心的。

  但过了不到一个月,瑾瑶说什么都不在京里住了,拉着四爷催着他赶紧离开。

  这些小猴儿们也太烦人了,她年纪大了,可受不得烦,还是安静地两个人在一起比较舒坦。

  于是二人跑去太湖边上钓鱼去了。

  还有一个原因,也是瑾瑶不愿意在京的主要原因,那便是不止她年纪增长,朋友们也是一样的,但不是每个人都能长寿的,芳荠格格、佟佳敏儿、十三侧福晋富察氏、三侧福晋田氏这几年都陆续没了,这次回来奔丧又得到消息,五侧福晋刘佳氏也不大好,还有林表妹,她去瞧了一次,再也不能瞧第二次了,那种感觉真的很难形容。

  看到她们,瑾瑶才能意识到,自己的大限怕也是不远了,更加珍惜眼前的人和事了。

  所以她选了一处风景秀丽的地方居住,想在此安享晚年。

  期间还有一个消息,前些年薨逝的太后这回真的没了。

  燕叠早就和四爷讲过,她死了不想和康熙葬在一起,只随便寻个风景秀丽的地方便是。

  而陪着她的那个男人竟是送走她便消失了。

  这些看来白莲教再没出来活动过,说没有他们的功劳,瑾瑶是不信的。

  越是临老,瑾瑶越是不安分,更想争分夺秒地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

  可她觉得自己也没什么才能救世,唯一能做的也只是扩大她的女子学校,广授弟子。

  和四爷一合计,无聊的二人组决定去瑾瑶书院做夫子,男校、女校都去,这样也能比较着教导。

  于是江南的书院多了两个老头老太太,别看年纪有些大了,可知识却比一般的夫子强上许多倍,书院的学生们都喜欢来听他们的课。

  直到他们得了功名后,有幸见到太上皇和太后娘娘的画像后才知道,原来他们竟然都是天帝、天母门生!

  弘智果然没叫四爷失望,用了不到十年,就将周边不安分的小国全部平定了。

  并且由一些新生的武将及宁楚格带领着的娘子军们开疆辟土,将大清的扩大了五分之一,征服了一些海域,收拢当地居民为子民。

  得到这个消息后,四爷高兴得难得多喝了几两玉泉酒,醉了后说了半宿的醉话。

  瑾瑶哭笑不得地照顾他半个晚上,累得是腰酸背痛的,待四爷醒来后,面对的便是老妻的冷脸,他还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了,是怎么得罪人的。

  孙嬷嬷的身子骨仍是很健朗,即使人已八十多了,仍能陪着瑾瑶四处走还不需要人扶。

  头上也没几根白发,看起来就跟五十多近六十的瑾瑶差不多似的。

  可把瑾瑶给羡慕坏了,就她的身子骨,可不敢想像到八十会是什么样。

  孙嬷嬷一辈子没有自己的儿女,只将瑾瑶当成是女儿一般照顾,徒弟、徒孙干女儿、干儿子却多的很,差不多是遍布天下每个省份,将孙氏医术传开了。

  她也不需要他们如何孝敬她,只一个要求,无论哪个省份的徒子、徒孙们,每年需要进给她指定的药材。

  这些药材都是她用来炼药给瑾瑶服用养身子的。

  没人追问,其实这药有个名字一旦说出来肯定天下人都要动心想来打劫,那就是药名“延寿丸”。

  孙嬷嬷谨慎得连亲传弟子翡铃都没说这药的事,旁人只知道她每年需要大量不同药材,却并不知道她要做什么用,如何配方。

  就这样,有了孙嬷嬷的医术及这药的支撑,瑾瑶即使遇上了几次大灾都奇迹般的挺了过来。

  有一次严重到弘智连夜微服带着在京的弟弟、妹妹及年长的子侄们坐着汽船奔赴江南,一次次见证了孙嬷嬷的神奇手段,将瑾瑶从死亡边缘拉回来。

  成熟稳重的弘智带着弟妹们亲自给孙嬷嬷下跪叩谢她的大恩。

  孙嬷嬷受得起他的跪,便接受了。

  瑾瑶倒是有了心理准备,只是每每看到惊慌的四爷,及执着地孙嬷嬷,还有害怕失去她的儿女们,她还是舍不得,能活着还是将就着活吧。

  就这样,在江南过了十年。

  在所有人都以为瑾瑶会终老在江南时,不妨四爷先瑾瑶一步离开了。

  没有任何前兆,也没受过任何的外力刺激,突然之间四爷便昏倒了。

  被孙嬷嬷救醒后,只拉着瑾瑶笑:

  “我……怕是不能再陪着你了。”

  瑾瑶的眼泪扑簌簌地掉了下来,仿佛断了线的珠子。

  四爷有些心疼又有些欣慰:

  “好久没听你叫‘四哥哥’了。”

  “四哥哥,别走!”瑾瑶哑着嗓子,哽咽道。

  四爷想要替她抹去眼泪,像从前一般,却是力不从心。

  瑾瑶握住他的手,将脸埋在他满是皱纹的掌心。

  “瑾儿,我是爱着你的,从一开始不懂爱是什么,分析利弊觉得只和你在一起最合宜,到后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明白爱的时候心里眼里都已经是你,那时我便知道,自己已经在不知道的时候就爱上了你,舍不得你伤心,失望,舍不得你受一点委屈……我知道你是聪明的,冷静的,这些年来,我一直都没敢问出口,如今再不问便来不及了,瑾儿,我们相伴了五十几载,你、可曾爱上过我?”

  瑾瑶不敢抬头看他,怕他失望。

  其实她自己都不知道对四爷的感情到底算不算爱?

  她也关心他,在意他,这也许是爱吧?

  可在她心里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儿女,这样看来她还是没有真正爱上他才对。

  四爷抽回手,看到瑾瑶眼中的迷惘,明白了,眼中果然带着失望及遗憾。

  “四哥哥,我……”

  四爷摇头:

  “我明白,不怪你。要怪就怪我们相遇的时间不对,相遇的时代不对,如果,如果有来生,瑾儿,给我一个重新和你在一起的机会好不好?那里只有我们两个人,没有皇位,没有家族纠葛,只有你和我,你会爱上我么?”

  瑾瑶哭得根本说不出话来,只点着头,哑着声音:“一定会的!”

  四爷含笑而逝。

  弘智兄弟火速赶来将圣体迎回京中。

  同时还有瑾瑶,也被几个儿媳妇亲自伺候陪伴着,不管黑夜还是白天。

  回到京,活着的几个铃、几个喜都来了,她们看着瑾瑶,只陪她聊从前,聊小时候的事,不敢提及太上皇一句。

  瑾瑶一直都在恍惚中,她觉得四爷这一去带走了她的心神,她的心仿佛漂浮不定的小舟一般,没有依靠处,无处安身。

  已经九十多的孙嬷嬷依然陪在她身边。

  和她年纪差不多的几个铃年纪都过七十了,有身子好的,也有不好的,都担心地看着向来身子骨不健壮的瑾瑶,生怕她挺不住。

  不想瑾瑶不哭也不说话,只仿佛没了灵魂的木偶一般,叫吃就吃,叫睡就睡,乖的很。

  几个儿女每日哭父皇,哭完又要守着她,想法子逗她开怀。

  宁楚格早就回京定居了。

  她比妹妹们更适合陪瑾瑶,便天天陪在她身边,只是瑾瑶仿佛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一般,不理外界,仿佛所有的精气神都跟着太上皇离开了。

  还是孙嬷嬷,最后用了针将她制住陷入沉睡,一睡便是两天,醒来后人方渐渐回神。

  瑾瑶没有再哭过一次,也拒绝自称“哀家”。

  她一直生活在前雍亲王府的西院,她和四爷从前的家中,仿佛在那里有熟悉的人和事。

  儿女们本是不愿她触景生情的,但又不敢违了她的意,怕她生气。

  便将年纪在五六岁以上的格格们都送了过来,明面上说求她帮着教养,实际给她解闷的。

  这下满足了瑾瑶喜欢格格的心愿,各年龄段都有,各样性子的也都有,竟是渐渐叫她恢复了。

  就这样,在孙嬷嬷和儿孙们的努力下,瑾瑶竟奇迹般的又活了十一年,到死人都没糊涂。

  看着活得风光的长女及刚退位给永琏成太上皇的弘智她没什么不放心的,只除了身边的老嬷嬷孙嬷嬷。

  瑾瑶不放心地拉着孙嬷嬷的手:

  “妈妈,今生我们的母女缘要尽了,希望老天可怜我们,来生再叫我们做母女吧!”

  孙嬷嬷仍如以往的慈爱,平淡道:

  “好,老天一定能听到姐儿的话,满足你的心愿!”

  在瑾瑶烧完头七后,孙嬷嬷服用药物,没有痛苦地去了。

  她终于做到了自己曾经的誓言,活着一天便护瑾瑶一天,瑾瑶死了她也跟着去。

  如今瑾瑶已死,她再没了活着的目标与信念。

  风声奏起一段小调,仿佛低喃:都是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