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节
作者:四月流春      更新:2023-05-30 02:42      字数:3883
  郭弘哲眼睛一亮,如蒙大赦,“二哥,你来了,走,咱们一起迎接母亲。”郭弘磊点点头,率领弟弟迈出门槛。马车旁,郭弘轩扭头即飞奔,激动大喊:“二哥!三哥!”“四弟。”做哥哥的搀住弟弟,郭弘磊使劲拍打胞弟胳膊,慨叹:“长高了,也壮了。但不知学问进益了没有?我可要认真考考你。”郭弘轩顿时苦着脸,“唉哟,刚见面就谈学问……”郭弘磊威严问:“怎么?你怕谈学问,莫非平日没用功温书?”说话间,他带领弟弟走向母亲所乘坐的马车。“岂敢呢?当然、当然用功了的。”郭弘轩底气不足,一阵阵心虚。须臾,兄弟三人站定,郭弘磊躬身唤道:“母亲?”阔别重逢,王氏一听次子嗓音,年迈之人瞬间悲喜交集,眼眶泛红。仆妇掀开帘子,王巧珍左手牵儿子,右手搀婆婆,略弯腰走出马车。王氏扶着车门,俯视次子,颤声开口,“弘磊……”一别数年,郭弘磊抬头,端详满头白发的老人,心里极不是滋味,伸出右手说:“母亲请下车。”“母亲,慢些。”郭弘哲慌忙也伸手。王氏一抬手,搭住了次子胳膊,垂首踩着车凳,慢慢下车。郭弘哲黯然,却丝毫不意外。他默默振作,改而搀侄子,“大嫂、煜儿。煜儿,来,慢点儿。”“三弟。”王巧珍回应了两句,“煜儿,这是你三叔啊?不认得了么?”郭煜打量郭弘哲,依稀记得,“三叔。”“哎,真乖!”郭弘哲笑着揉了揉侄子脑袋。其实,每当面对嫡母和大嫂时,他总是紧张戒备,悬心吊胆,唯恐说错半个字、走错半步路,打从骨子里发怵。旁边,郭弘磊心里难受,双膝跪地,磕头伤感说:“分别已久,期间一直未能探望母亲,儿子不孝,望您宽恕。”郭弘哲急忙跟着下跪,生怕迟了半步。王氏霎时老泪纵横,心酸难忍,弯腰搀扶次子,哽咽说:“我的儿!快,快起来,皆因犯人身不由己,怎会怪你‘不孝’呢?为娘一把老骨头,原本不敢盼望今生能再见面了,幸亏你有出息,全家才被赦免了流刑。”郭弘磊顺着母亲的搀扶站起,王氏接过长媳递过的帕子,擦了擦泪,才吩咐:“阿哲,快起来,一家人,不必多礼。”“是。”郭弘哲起身,悄悄吁了口气。紧接着,郭弘磊施礼,“大嫂。”王巧珍还礼,“二弟。”随后,她推了推儿子,“煜儿,这是你二叔,还记得么?”郭煜抬头,疑惑仰望高大英武的陌生亲人,敬畏之情油然而生,怯怯喊:“二叔。”郭弘磊叹了口气,“当年分别时,煜儿才三岁,一晃眼,他都六岁了。”此言一出,众人均感慨良多。郭弘磊打起精神,搀着母亲招呼道:“外头风大,快进屋里坐。母亲,我们已经挑好了宅子,二进的,明早签订契书,择吉日就搬进去。至于其余人,大部分将安排到田庄,毕竟今时不同往日了,家里养不起上百下人。您看如何?”“你素来办事稳重,你做主吧。”王氏风尘仆仆,精力不济。“是。”王氏忧心忡忡,审视次子左肩,关切问:“信上说你左肩受伤,现在怎么样了?”郭弘磊轻描淡写答:“即将痊愈,母亲别担心。”“你不用瞒,我看得出来。”王氏一声叹息,“刚才你搀我下车,只用右手,说明左手仍很不便。”郭弘磊笑了笑,“母亲英明,什么也瞒不过您老人家的眼睛。但请放心,真的快痊愈了,儿子没残废。”“口无遮拦!如此不吉利的字眼,往后不准说了。”一家团聚,王氏渐渐转悲为喜。郭弘磊颔首答:“是!”郭弘哲牵着侄子,王巧珍空着手,细细打量赫钦县后衙,暗暗嫌弃。一行人有说有笑,边走边聊,行至月洞门前时,迎面碰见廖小蝶抱着女儿赶来。“哟?”王巧珍大感意外,愣了愣,旋即旧恨新仇涌上心头,似笑非笑——作者有话要说:郭小公子:我有名字啦,叫郭烨,耶~~~【举起双手比v】第116章 不欢而散“小蝶?”“小蝶怎么来了?”王氏眯着眼睛, 诧异望了望, 略一思索, 想当然地问:“哦, 想必是来给弘磊道喜的!益鹏呢?益鹏肯定也来了吧?”郭弘磊摇摇头, 大庭广众之下不便详细解释, 含糊答:“世兄没来。”王氏被众小辈簇拥, 继续前行,叹道:“那孩子, 定是公务太忙了。”婆媳俩并不知晓龚家出事。王巧珍同样误会了,误以为对方是来喝喜酒的, 碍于眼下势不如人,只得掩下旧恨新仇, 状似开玩笑, 惊讶笑问:“哟?这不是知州夫人吗?当年府城一别,今日才见面, 久违了, 你一向可好?”“唉, 一言难尽。久未见面, 表嫂仍是如此风趣幽默。”仇人相见, 昔日憋屈愤懑感悉数涌上心头,可虑及此刻丈夫身处险境,廖小蝶也只得掩下旧恨新仇。她硬着头皮, 扬起笑脸,抱着女儿疾步靠近后, 把女儿放下,咬咬牙,果断下跪磕头,激动说:“老夫人!小蝶给您请安。珠儿,快来磕头。”王氏吓一跳,旋即欢喜,弯腰亲自搀扶,“又不是外人,何必行此大礼?快快起来。”她搀起廖小蝶,并抚摸女童脸颊,慈爱问:“你就是宝珠啊?”龚宝珠大病一场,尚未痊愈,没多少精神。她长相随母,杏眼尖下巴,白着脸怯生生,却端端正正行了个礼,奶声奶气说:“珠儿给您请安。”“哎,好乖的孩子,真懂礼!”王氏大为赞赏,话锋一转,却关切问:“这孩子,是不是病着呢?”廖小蝶顿时愁眉不展,顺水推舟,抱起女儿,苦恼告知:“大病一场,幸而逐渐恢复了。小女没福,生来多灾多病,一年到头几乎药不离口,简直愁坏了做父母的心!唉,正因为被女儿牵绊着,我才脱不开身,原本很想去长平探望您老的,谁知这孩子一病接一病,急得我焦头烂额,故一直未能前往长平。还望老夫人、嫂子莫怪。”王氏怜悯摸了摸女童脑袋,“这话可见外了!你虽不得空,但益鹏几次探望,我们早听他说了,知道宝珠身体弱,怎会怪你呢?”“是啊。”王巧珍半信半疑,嘴上附和婆婆,“为母不易,我们都清楚,从未怪你。”紧接着,一行人互相见礼并寒暄。郭弘磊催促道:“走吧,进屋里聊。”不消片刻,一群人涌进客院。郭弘磊责无旁贷,带着三弟忙前忙后,解释道:“我们许多人借住后衙,不宜太麻烦县令家眷,委屈母亲和嫂子将就住几天,等买的宅子收拾干净,挑个最近的吉日即搬进去。”连日赶路,王氏精疲力倦地坐着,和蔼表示:“我看了信,一见喜事连连,高兴得坐不住,等不及你安排妥当,立刻收拾行李赶了来。现在么,横竖你已经挑定宅子,大家挤一挤、凑合两天,无妨的。”长辈一发话,众小辈纷纷附和。亲人既来之,只能设法安顿。郭弘磊看了看天色,安排道:“母亲请回房稍事休息,待会儿一齐用午饭,饭后都歇会儿,解解乏,待晚上再细聊。您看如何?”王氏年事已高,腰酸背痛,吃力地起身,“好,就这么办。唉哟,连日赶路,老骨头快被颠散了。煜儿,来,回房洗漱洗漱。”“哦。”郭煜连蹦带跳,亲昵挨着祖母。“您慢点儿。”郭弘磊搀扶母亲,扭头吩咐:“你俩商量着,去厨房搭把手,摆好了午饭再来报。”“是!”邹贵和胡纲领命,揣上钱袋子,一同前往厨房,请厨娘张罗饭菜。忙碌一番,饭毕,远道而来之人个个满脸倦色,陆续告别,各自回屋歇息。姜玉姝坐月子,无需接待婆婆等人,优哉游哉。当郭弘磊忙完回房时,她正在翻阅庸州志书,一丝不苟。“月子里用什么功?你该歇着休养才是。”郭弘磊脱了外袍,在盥洗架前洗漱,水声哗啦。姜玉姝抬眸,合上书,坐直伸了个懒腰,“一天到晚歇着,越歇越累,我得找点事情做,解解闷。”“等过阵子,公务恐怕多得忙不完。孩子呢?”姜玉姝笑了笑,“每次清醒不足一刻钟,吃饱就睡着了,极少哭闹,特别乖。”“唔,很好!”郭弘磊迈进里间,抬走搁着文房四宝和一摞志书的炕桌,放下帘帐,抱着妻子倒在榻上,“歇会儿!没料到母亲她们会提前来,情况有变,买宅子的事儿一刻也不能拖。歇半个时辰,我带三弟外出买下那所院子。”因肩伤,他平躺,单手搂着人,严肃说:“咱们并非县官,一大家子人借住后衙,成何体统?须得尽快搬走。”姜玉姝只能宽慰,“虽不合规矩,但无法,婆婆她们已经来了。放心,期间饮食花销一向自己承担,从未令别人家破费。所以,你不必太头疼。”“总之,一定要尽快搬走!”郭弘磊坚决道。他生为侯门贵公子,无论如何落难、落魄,骨子里绝不能忍受寄人篱下度日——当初与北犰决战前,再三斟酌,无奈之下,郑重把怀胎八月的妻子托付他人照顾。凯旋途中,便开始筹划安家诸事宜。姜玉姝自然赞同,“行,听你的!”“对了,“郭弘磊闭着眼睛,嘱咐:“母亲好奇圣旨,你记得拿出来,晚上给大家看看。”“嗯,我记住了。快睡吧,一会儿又得出门办事。”二月中旬,天仍寒冷,小夫妻亲昵相拥,暖意融融。当姜玉姝清醒时,被窝里只剩她自己,郭弘磊轻手轻脚,匆匆出门买宅子去了。夜间王氏歇息一下午,沐浴并饭毕,缓过神,兴致勃勃看望小孙子,其余人尾随。郭弘磊打头,谨慎把门推得半开,招呼亲人一一进去,随即关上门,才吩咐:“把孩子抱出来吧。”“哎。”奶妈邱氏抱着婴儿,按照潘嬷嬷的教导,拘谨给王氏行礼,“老夫人——”王氏忙制止,“不必行礼!你坐下,小心抱稳了。”奶妈便坐下,稳稳抱着婴儿。众人凑近,弯腰细看。王氏眯起眼睛,屏息端详襁褓里熟睡的婴儿,微微皱了皱眉,转瞬却欣喜,夸道:“好!好!”她回头招招手,愉快问:“你来看看,这孩子长得,和弘磊当年一模一样!”亲信老仆妇依言近前,躬身打量几眼,垂手退后几步,慨叹:“哎哟,太像了,简直一个模子印出来的!老奴记得清清楚楚,当年,二公子就是、就是——您仔细瞧,连睡觉的神态都像足了。”王氏笑上眉梢,“正是呢。”“府里添丁了,恭喜老夫人。”“恭喜二哥。”“后继有人,二弟,恭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