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章
作者:尤四姐      更新:2022-03-26 09:53      字数:5354
  对于一个没有根底的孩子来说,进了东厂就能领差事,这是做梦也不敢想的。小四大喜过望,忙向梁遇揖手行礼,“多谢督主。请督主放心,小四一定好好学,绝不给督主丢脸。”

  梁遇嗯了声,看着他们一唱一和挤眉弄眼,微蹙了蹙眉,调开了视线。

  头前月徊要带小四回来,他就已经提醒过她,男女有别不能过分亲昵,她嘴上虽答应了,可见并没有往心里去。如今人领回来了,他倒不是没有容人的雅量,只怕日久年深,大而不自觉,总是这么打打闹闹,实在不成个体统。为免将来出纰漏,还是先下手为强,东厂也好,锦衣卫也好,掌班、百户、千户,任免都在他一句话,赏小四个差事,让他离月徊远着点儿就成。

  好在月徊很领他这份情,哥哥叫得又甜又脆,挨在他身边说:“既然要正经当差,还请哥哥赏他个名字,老这么小四小四地叫,多没面子。”

  也确实,从提督府出去的,日后少不得平步青云,回头当了官儿,还让人这么阿猫阿狗地称呼,岂不叫人笑话。

  梁遇偏过头,见书案上放着一本《乐府诗》,随手翻了翻,“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就叫傅西洲吧。”

  小四对这名字满意至极,欢天喜地冲月徊蹦跶,“月姐,我有名字啦,我叫傅西洲!”

  月徊也跟着一块儿高兴,“西洲啊,这名字可太好听了,配你正合适。”心里自然明白,哥哥让小四随了母亲的姓,算是不圆满中的一点安慰。

  小四有了名字,底气很足,没留下吃饭就回东厂去了,着急把各项录档上的名字改了,便于明天别人称呼他。

  梁遇把人打发完了对于一个没有根底的孩子来说,进了东厂就能领差事,这是做梦也不敢想的。小四大喜过望,忙向梁遇揖手行礼,“多谢督主。请督主放心,小四一定好好学,绝不给督主丢脸。”

  梁遇嗯了声,看着他们一唱一和挤眉弄眼,微蹙了蹙眉,调开了视线。

  头前月徊要带小四回来,他就已经提醒过她,男女有别不能过分亲昵,她嘴上虽答应了,可见并没有往心里去。如今人领回来了,他倒不是没有容人的雅量,只怕日久年深,大而不自觉,总是这么打打闹闹,实在不成个体统。为免将来出纰漏,还是先下手为强,东厂也好,锦衣卫也好,掌班、百户、千户,任免都在他一句话,赏小四个差事,让他离月徊远着点儿就成。

  好在月徊很领他这份情,哥哥叫得又甜又脆,挨在他身边说:“既然要正经当差,还请哥哥赏他个名字,老这么小四小四地叫,多没面子。”

  也确实,从提督府出去的,日后少不得平步青云,回头当了官儿,还让人这么阿猫阿狗地称呼,岂不叫人笑话。

  梁遇偏过头,见书案上放着一本《乐府诗》,随手翻了翻,“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就叫傅西洲吧。”

  小四对这名字满意至极,欢天喜地冲月徊蹦跶,“月姐,我有名字啦,我叫傅西洲!”

  月徊也跟着一块儿高兴,“西洲啊,这名字可太好听了,配你正合适。”心里自然明白,哥哥让小四随了母亲的姓,算是不圆满中的一点安慰。

  小四有了名字,底气很足,没留下吃饭就回东厂去了,着急把各项录档上的名字改了,便于明天别人称呼他。

  梁遇把人打发完了

  见押刀的禁军,旗杆似的立在风雪里。宫墙内外各有两路人马把守,待宫门内侧落了钥,甬道那头辉煌的世界才显现出来。

  司礼监的人早就在门上候着了,见他来,拱肩塌腰叫了声老祖宗,“皇上找老祖宗,已经问了好几回了。”

  梁遇嗯了声,“太医瞧过了?怎么说?”

  杨愚鲁道:“老症候上又添风寒,才吃了药,要看今儿夜里怎么样。”

  “太后那里通禀没有?”

  杨愚鲁说没有,“老祖宗不回来,底下人不敢擅作主张。”

  大邺十五朝皇帝,有半数不是正宫娘娘生的,隔层肚皮隔座山,就算面上母慈子孝,也要分一分轻重缓急,什么当讲什么不当讲。

  皇帝的母亲原是刘淑妃,入宫后得宠时间不长,默默生下孩子,又默默地死了,淳宗是在楚王四岁时,才想起有这个儿子的。既然想起来,就不能不闻不问,于是交代皇后多加看顾。皇后自己虽只生了一位公主,但极看重成顺妃的儿子晋王,成顺妃和皇后是嫡亲的姐妹,外甥比起丈夫和别人生的孩子来,关系自然更为亲厚。

  原本那么多位皇子里头,最有可能继位的就数晋王,可晋王失德,品行不好,十四岁被勒令离京就藩,太子名册上永失了资格。剩下几位皇子,毕竟生母都在世,捧了哪一位将来都是威胁。梁遇挑了个机会向皇后谏言,几番活动之后,才换来了楚王册立太子的机会。

  可惜太子自小没得好照顾,身底子不强健,到如今还是动辄抱恙。梁遇也常为这个忧心,一朝天子一朝臣,他是当今天子的大伴,倘或皇帝有个好歹,江山换了他人来坐,那么汪轸就是他的前车之鉴。见押刀的禁军,旗杆似的立在风雪里。宫墙内外各有两路人马把守,待宫门内侧落了钥,甬道那头辉煌的世界才显现出来。

  司礼监的人早就在门上候着了,见他来,拱肩塌腰叫了声老祖宗,“皇上找老祖宗,已经问了好几回了。”

  梁遇嗯了声,“太医瞧过了?怎么说?”

  杨愚鲁道:“老症候上又添风寒,才吃了药,要看今儿夜里怎么样。”

  “太后那里通禀没有?”

  杨愚鲁说没有,“老祖宗不回来,底下人不敢擅作主张。”

  大邺十五朝皇帝,有半数不是正宫娘娘生的,隔层肚皮隔座山,就算面上母慈子孝,也要分一分轻重缓急,什么当讲什么不当讲。

  皇帝的母亲原是刘淑妃,入宫后得宠时间不长,默默生下孩子,又默默地死了,淳宗是在楚王四岁时,才想起有这个儿子的。既然想起来,就不能不闻不问,于是交代皇后多加看顾。皇后自己虽只生了一位公主,但极看重成顺妃的儿子晋王,成顺妃和皇后是嫡亲的姐妹,外甥比起丈夫和别人生的孩子来,关系自然更为亲厚。

  原本那么多位皇子里头,最有可能继位的就数晋王,可晋王失德,品行不好,十四岁被勒令离京就藩,太子名册上永失了资格。剩下几位皇子,毕竟生母都在世,捧了哪一位将来都是威胁。梁遇挑了个机会向皇后谏言,几番活动之后,才换来了楚王册立太子的机会。

  可惜太子自小没得好照顾,身底子不强健,到如今还是动辄抱恙。梁遇也常为这个忧心,一朝天子一朝臣,他是当今天子的大伴,倘或皇帝有个好歹,江山换了他人来坐,那么汪轸就是他的前车之鉴。

  ,内阁正拟主子亲政事项,怕这点小岔子,会横生枝节。”

  皇帝何尝不明白他的意思,他是十六岁登基的,太后拿捏他,口头上不承认称制,但政务却时时要干预。好容易忍到年满十八,太后再也不得以任何借口干预政事,谁知到了这个裉节儿上,自己的身子骨却不争气。

  “怪朕病得不是时候。”皇帝惨然一笑,苍白的唇色有种羸弱的气象。顿了顿道,“倘或这两天有起色,事儿还能遮掩过去,要

  是病气儿一时半刻不散,只怕太后那里不好敷衍,到时候还需厂臣想法子……”说罢又是一阵干咳。

  梁遇替他拍背顺气,宽解道:“主子放心,这件事臣自会料理。眼下入了九,正是最阴冷的时候,又连着十来日没见太阳,不留神受了寒也是有的。好好养息,旁的事儿都撂下,有臣在,臣当上这掌印,就是为替主子分忧的。”

  皇帝听了点头,仰在枕上缓缓舒了口气。

  梁遇替他掖好被角,顿了顿问:“主子心里,对皇后人选可有什么想法儿?”

  皇帝有些惫懒,抚额道:“皇后与朕同体,选后当慎之又慎。朕没有特别的人选,只要是忠良之后,不和太后一伙儿,就成了。”

  梁遇略斟酌了下道:“主子不豫,这事原不该现在提,可情况迫在眉睫,又不好隐瞒主子……臣接着密报,说朝中素日维护太后的几位内阁大臣,偷着往慈宁宫送画像。选后这桩事上,太后必然要做主,臣唯恐不经主子首肯,慈宁宫擅自把人选定下。”

  皇帝不说话了,沉默良久,调转视线望向他,“厂臣手中有刀,朕将这大权赏你,只愿厂臣忠君事主,一切以大邺江山为重。”

  梁遇等的就是这句话,毕竟那些重臣辅佐过先帝,要着手处置,总得讨皇帝一个示下。如今皇帝松了口,那么一切就都好办了,谁有罪,谁该死,全凭他定夺。

  “臣遵旨,剩下的事交由东厂处置就是了。主子好生静养,今儿臣为主子上夜,主子有什么吩咐,臣就在外头听着。”

  皇帝微点点头,复闭上了眼。抛开身份不谈,其实他也就是个十七岁的少年,侧脸略带青涩,鬓角汗毛绒绒的,仰是病气儿一时半刻不散,只怕太后那里不好敷衍,到时候还需厂臣想法子……”说罢又是一阵干咳。

  梁遇替他拍背顺气,宽解道:“主子放心,这件事臣自会料理。眼下入了九,正是最阴冷的时候,又连着十来日没见太阳,不留神受了寒也是有的。好好养息,旁的事儿都撂下,有臣在,臣当上这掌印,就是为替主子分忧的。”

  皇帝听了点头,仰在枕上缓缓舒了口气。

  梁遇替他掖好被角,顿了顿问:“主子心里,对皇后人选可有什么想法儿?”

  皇帝有些惫懒,抚额道:“皇后与朕同体,选后当慎之又慎。朕没有特别的人选,只要是忠良之后,不和太后一伙儿,就成了。”

  梁遇略斟酌了下道:“主子不豫,这事原不该现在提,可情况迫在眉睫,又不好隐瞒主子……臣接着密报,说朝中素日维护太后的几位内阁大臣,偷着往慈宁宫送画像。选后这桩事上,太后必然要做主,臣唯恐不经主子首肯,慈宁宫擅自把人选定下。”

  皇帝不说话了,沉默良久,调转视线望向他,“厂臣手中有刀,朕将这大权赏你,只愿厂臣忠君事主,一切以大邺江山为重。”

  梁遇等的就是这句话,毕竟那些重臣辅佐过先帝,要着手处置,总得讨皇帝一个示下。如今皇帝松了口,那么一切就都好办了,谁有罪,谁该死,全凭他定夺。

  “臣遵旨,剩下的事交由东厂处置就是了。主子好生静养,今儿臣为主子上夜,主子有什么吩咐,臣就在外头听着。”

  皇帝微点点头,复闭上了眼。抛开身份不谈,其实他也就是个十七岁的少年,侧脸略带青涩,鬓角汗毛绒绒的,仰

  人头上,倘或有疏漏,醋打哪儿酸,盐打哪儿咸,总有个来由。不过掌事的太好糊弄,底下人就作妖,梁遇少不得劳苦些,该查验的还是要查验,直忙到子时前后,御茶房送果子茶水来,他才稍稍歇了会子。

  夜很深了,雪还在下,穿过空阔的广场看正殿,檐下灯笼摇曳,窗屉子里透出橘黄色的光来,正大光明殿也像远处的住家儿。

  他呷了口酽茶,舌根上一片苦涩。探手取过彤册,这是记录帝王御幸

  起居事宜的,皇帝还未立后,妃嫔位也都出缺,只有早前东宫伺候的四位女官侍奉。那些女官说穿了就如大家子少爷跟前的通房,是作皇帝学本事用的,将来是去是留,全看皇帝的心情。

  上半月召幸稀松,下半月……十七日、二十三日、二十六日均有记档。他的视线落在二十九日上,这一夜幸了司寝司帐两位,怪道身子不成就了。

  梁遇阖上了彤册,倚着圈椅扶手道:“那四个的药停了吧,也是时候了。”

  秦九安应了,只是不解,小心翼翼道:“这会子停了,万一遇喜,怕坏规矩。”

  梁遇哂笑了声,“规矩是人定的,搁在哪朝哪代,帝王家子嗣兴旺都是好事。真遇了喜,太后还能掐死皇孙不成?”

  他做了皇帝十来年的大伴,皇帝的一应事物都由他安排,包括这四位女官。早前皇帝太年轻,未册立皇后之前有了皇子,必叫那些酸儒说嘴。如今开春就要亲政,立后也在眼前,掐准了时候先占了皇长子的缺,朝野上下谁又敢置喙?

  说到底,还是皇帝身子太弱了,不得不未雨绸缪。

  他的指尖在彤册上摩挲,曼声道:“吩咐那四个,也要略尽劝解之职。皇上年轻,多少阳气儿也经不得她们吸,别弄得盘丝洞似的。”

  秦九安嘿地一声笑,笑完了忙捂住嘴,讪讪道是,“小的明儿就传话。”边看看西洋钟,抚膝说,“老祖宗,时候不早了,您眯瞪会子……”

  话音才落,外面传来皂靴蹉地的声响,御前太监停在门上向内传话,“老祖宗,万岁爷像是有些不大安稳,您快瞧瞧去吧。”

  起居事宜的,皇帝还未立后,妃嫔位也都出缺,只有早前东宫伺候的四位女官侍奉。那些女官说穿了就如大家子少爷跟前的通房,是作皇帝学本事用的,将来是去是留,全看皇帝的心情。

  上半月召幸稀松,下半月……十七日、二十三日、二十六日均有记档。他的视线落在二十九日上,这一夜幸了司寝司帐两位,怪道身子不成就了。

  梁遇阖上了彤册,倚着圈椅扶手道:“那四个的药停了吧,也是时候了。”

  秦九安应了,只是不解,小心翼翼道:“这会子停了,万一遇喜,怕坏规矩。”

  梁遇哂笑了声,“规矩是人定的,搁在哪朝哪代,帝王家子嗣兴旺都是好事。真遇了喜,太后还能掐死皇孙不成?”

  他做了皇帝十来年的大伴,皇帝的一应事物都由他安排,包括这四位女官。早前皇帝太年轻,未册立皇后之前有了皇子,必叫那些酸儒说嘴。如今开春就要亲政,立后也在眼前,掐准了时候先占了皇长子的缺,朝野上下谁又敢置喙?

  说到底,还是皇帝身子太弱了,不得不未雨绸缪。

  他的指尖在彤册上摩挲,曼声道:“吩咐那四个,也要略尽劝解之职。皇上年轻,多少阳气儿也经不得她们吸,别弄得盘丝洞似的。”

  秦九安嘿地一声笑,笑完了忙捂住嘴,讪讪道是,“小的明儿就传话。”边看看西洋钟,抚膝说,“老祖宗,时候不早了,您眯瞪会子……”

  话音才落,外面传来皂靴蹉地的声响,御前太监停在门上向内传话,“老祖宗,万岁爷像是有些不大安稳,您快瞧瞧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