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殿试开始
作者:包子大魔王      更新:2023-05-29 17:59      字数:2352
  轿子到了宫外,他们便要下来步行进宫了。在宫里面,不步行可不行。门外考生在此汇聚,叽叽喳喳的不知在谈论些什么。等到午门一开,众人便鱼贯而入。只是路上一个个眼神都躲躲闪闪,不敢多看陆正渊的几个弟子。来此参加殿试的人一共有二百多人,但是一甲只有三人,也即状元、榜眼、探花,皇上钦赐进士及第。二甲大约有不到百人,赐进士出身。剩下的便是三甲了,赐同进士出身。这加了一个字,总显得不是那么尽善尽美,令人有些遗憾。那么多人,偏偏你排在末尾,说出去都不好意思。不过,这只是对于在座的诸生而言罢了。对于外面的绝大多数人来说,同进士出身已是可望不可及的存在了。每一个贡生都摩拳擦掌,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都憋着一口气,想要取得更好的名次,这可是关乎自己前程的大事啊!众人都进去了,在宦官的带领之下,来到了保和殿。每年殿试都在此进行。仁孝皇帝早就在此等待了,此刻正襟危坐。此外,翰林院的官员们都站在大殿的两侧,等待和自己当年同样的一批年轻人。待众人进来,乌拉一片都跪倒在地。他们都没有见过皇帝,也没有来过这么庄严的场合,此时有些过于紧张之辈已是两腿颤颤,几欲先走。只顾着低头行礼,刚刚在外面的宏图大志早已忘得一干二净。倒是陆正渊的几个门生,此刻表现得比较镇静,特别是杨元良。片刻后,仁孝皇帝微微颔首,开口说道:“平身吧。”众人这才急忙起身,有的已经站不起来了,身旁的同窗忙扶着勉强站起来,但仍然有些站立不定。仁孝皇帝看着这些人微微摇头。不过他看了一眼杨元良后,默默点头,不错!“诸位都是我朝栋梁,朕期望你们都能考出一个好成绩!”受了皇帝的鼓舞,这些人又是满面红光,顿时大受鼓舞。仁孝皇帝给吏部尚书赵云迪使了一个眼色。赵云迪立马心领神会,上前正色道:“开卷!颁发策论试题。”随着他一声令下,殿内的众多宦官,手中托着卷子,分发在二百多张书案上。接着贡生便开始入座,准备答题。王鹏举一坐下,深吸了一口气,低头看了看卷子。“何以制夷?”他有些震惊!这不是恩师那天为他们讲解的那篇策论嘛?恩师真乃神人也!蛮夷之乱自古就有,若是只读圣贤书,不关心朝廷政事,对此也只是一知半解。虽然朝廷经常派人进行清剿,但是无甚成效。此次正好发生乱象,仁孝皇帝便以此为题考校他们。王鹏举别的不太清楚,但是这题不一样,这是恩师为他们着重讲解的,还让他们为此作了几篇文章,此刻王鹏举略一思索,便想起来了。陆正渊的话向来他们是极为重视的,都铭记于心。陆正渊也没有让他们照搬照抄,所以他此刻要结合自己的见解来解题!一边打着腹稿,王鹏举便开始磨墨。曾文广和罗宏义见到此题,心里也了然于胸。只是杨元良此刻有些眉头紧皱。他在想,写哪篇好呢?貌似都不错!王鹏举磨好墨之后,便不再犹豫,开始提笔。“北方蛮夷之难训也,自古然矣。以秦汉之盛尚不能……”还是熟悉的开头,不过中间加上了自己的见解。陆正渊有教过的,根据他们每个人作的文章不同,特意指点过他们。“……”“当有久安常治之猷,试尽言筹之,勿泛勿讳!”一直到正午,一篇洋洋洒洒的文章就此作出。他揉了揉自己酸痛的手腕,仔细检查了一遍所作的文章。看着这精美的文章,读了都让人感到心旷神怡。恩师大才!不禁有些感叹。这篇文章应是作的最好的一篇了!抬起头偷偷看了一眼罗宏义和曾文广,发现他们也已是作完了。杨元良早些时候便已作完了,此刻无聊的在冲着书案发呆。终于等到黄昏时分,外头敲响了钟声,这才反应过来。哦,该交卷了。赵云迪上前咳嗽一声道:“封卷!”一个个宦官便又鱼贯而入,穿梭在各个考生书案前,将考卷一个个收起来,待收完后,便又立即离去。紧接着便梳理一番,放在仁孝皇帝的案头。二百多份诗卷,一般情况下由皇帝和众位大臣一起阅卷。待此后,再择一吉日,开红放榜。众位贡生交卷以后,便行礼,随后跟着宦官出宫了。仁孝皇帝此时显得有些疲惫,打了一个哈欠,眼睛都有些酸困。不过他中途也不曾离开,对这国家的伦才大典显得格外重视。在殿试的过程中,旁边的萧永上来悄声说着给他指陆正渊的几个门生,他细细观察着,发现几人都是才思敏捷,一个个都下笔如有神,早早的便结束了作答。再看几人仪表堂堂的样子,和那胸有成竹的表现,不禁暗暗点头。刘奇……刘卿家之子,倒是也泰然自若,颇有乃父之风。不错……这几个年轻人都不错!“陛下,该回去休息了。”萧永见仁孝皇帝一脸疲态,忙说道。仁孝皇帝便也起身,萧永也适时的扶着他。坐了这么久,多少有些腰酸背痛,甚至都有些站不稳了。不过仁孝皇帝和萧永默契的谁也不说。“传朕口谕,明日召翰林院大学士张居正、太子太傅杨永宁、吏部尚书赵云迪入宫,陪朕阅卷。”仁孝皇帝抚着额头说道。“杨永宁乃是会元杨元良之父,是否需要避嫌?”“不必,杨爱卿有分寸,再说了还有朕呢!”“是。”萧永扶着仁孝皇帝往坤宁宫走去,那是赵皇后的寝宫。等到杨元良几人回去,天已经黑了。宫里到侯府的距离还是有些远的。见他们回来,陆正远放下里富贵。“考的是何题?”陆正远表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已经已经在打鼓了。“何以制夷!”王鹏举万分欣喜的说道。“嗯。”陆正渊一听押中了,便不再担心了,淡淡道。几人见陆正渊波澜不惊的样子,不禁感叹:恩师真是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啊!不知我何时能有恩师如此的气度?【作者题外话】:如果你喜欢本书,请投出您宝贵的票,这对一个新人来说是最大的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