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姜医生要升职11 天才年年有,今年特……
作者:舒月清      更新:2023-05-29 06:45      字数:3789
  二十五岁确实是一个让人迷茫的年纪,随着学历逐年内卷,据科学调查统计,硕士学历成为近几年来各行各业招人的起步标准,而25、26岁正是硕士毕业的年纪。

  一个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尚不能完成身份上的认知改变,试图以一腔热血去改变世界规则,做出一番成绩。

  然后在痛苦、迷茫和失败之中,在煎熬的情绪里,挣扎着接受自己的平庸和无能为力。

  时代的每一粒沙尘落在个人身上,都是一场巨大的风暴;即使他们是天之骄子,也不足以撼动社会长久的秩序。

  这就是姜茶当下的状态,也是顾方池曾经的状态。

  不同的是顾方池选择了离开,而姜茶选择了留下。

  相同的是他们都从未放下内心的坚守。

  在顾方池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安慰下,姜茶物理层面上地暂时想开了,毕竟人一旦消耗尽大量精力,会一定程度地减少乱七八糟的念头。

  但人生遇到的大部分烦恼,不会靠别人的三言两语解决。

  举最直观的例子来说,姜茶正在养的肿瘤细胞不会因为顾方池的安慰就乖乖生长。

  姜茶崩溃地发了一条朋友圈:[(微笑)请问您是因为我今天早上左脚踏进实验室而不满吗?(图片jpg)]

  然后收获了一大片的感同身受。

  很快有人来私聊姜茶:[小师妹,最近在搞什么研究呀?]

  是一位同门师姐,这位师姐比她大几岁,在姜茶进实验室的那一年正好毕业,按理说两个人是没什么交情的;不过姜茶之前为了培养一种特殊的细胞来进行课题研究,寻求过这位师姐的帮助。

  所以师姐问的时候,姜茶就如实说了。

  师姐很诧异:[你还没放弃啊?]

  师姐好心给她指点了一个方向:[我听说帝都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也在推进相关的课题,或许你可以发邮件问问。]

  师姐顺便安利了一下自己所在的机构:[如果师妹有论文润色或者绘图的需要,可以找我们哦~给你打88折~]

  姜茶这才知道师姐已经离开了临床工作。

  姜茶心情复杂地扫了一下师姐给的二维码,顿悟一件事情:这年头跟医学相关的任何事情,都比医学本身赚钱多了。

  师姐又和姜茶多聊了几句:[……现在就是这么个情况,离开临床以后,我的精神内耗好多了,再让我回去,我是不愿意了。]

  师姐推给她的是一个叫做“rna密码”的公众号,姜茶似乎有些印象。

  听说机构原身是校内一个师妹办的,那师妹是个奇人,从大一开始接实验室科研绘图的单子。

  科研界有句话:插图画得好,高分少不了。

  (咳咳,当然内容也很重要。)

  总之,在大家还是新手村小白的时候,这位师妹就靠着接科研绘图单实现了财富自由,并积累了一定的科研素养。

  而且那位师妹不知是单纯上学上的早,还是跳级的缘故,进入大学时才16岁。

  猛就一个字。

  再后来就搞了机构和公众号,发展到一定规模,不过听说那时师妹的团队中有人反水,把师妹赶出了核心团队。

  而公众号和机构也改了名字,似乎印证外界的传闻。

  如果姜茶没记错的话,那位师妹的名字叫师百衣。

  师百衣,一个超出世俗理解的天才,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含共同)发表在satureics、scetranstionaldie、cellresearch、gastroenterology、gut、pnas和cerresearch等高水平学术期刊上;授权发明专利4项;参与翻译肿瘤学领域知名著作《癌症医学》(第二版)和《临床肿瘤学》。

  并于大前年入选2020年度未来科学家计划全国十人名单,成为其中唯二的女性。

  去年师百衣从海都市大学医学院提前毕业,入职z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开始博后生涯。

  好巧不巧,姜茶打开微信,看到了学校公众号优秀校友的推送,师百衣于今年2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2年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奖。

  天才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姜茶想起神经外科的那位同样年轻的姜主任,哎,这世上的天才怎么就不能多她一个呢?

  姜茶没有师妹的微信,只有她的企鹅号。

  但是都2023年了,谁还用企鹅啊?

  姜茶只能先试探着发条消息,想着实在不行就去师妹发的论文里找联系方式发邮件。

  出乎意料地,师百衣回复了她,并慷慨地分享了实验过程和部分数据。

  姜茶也由此和师百衣聊了起来,后来竟发展成好友关系,互送土特产那种。

  就是师百衣的土特产送得很特别,快递小哥给姜茶打电话的时候,姜茶是空着手去的,后来发现快递箱有66斤重,于是又找了个拖车拖到家门口。

  打开来一看后发现什么都有,角落里还塞着5盒安宫牛黄丸,像是主人在打包时随意塞进去的。

  安宫牛黄丸,中成药,据说(划重点)是中国三大救命药之一,最大的特点是贵以及买不到。

  一盒两颗,一颗600元到1000元。

  但姜茶实在不明白师百衣为什么要给她寄这种治中风和脑病的药,她便上线问了。

  师百衣看着师姐传来的照片,沉默半晌:[抱歉,我刚来帝都不久,所以请一个本地朋友帮我购买特产,没想到……]周玄这样离谱。

  其实师百衣也搞不懂周玄要做什么,她是纯粹的科研天才,花在科研上的时间多了,便无暇再去关注其他事情。

  师百衣的世界里纯粹到只剩两件事:科研和她养的名叫“乖乖”的宠物鼠。

  而周玄,帝都周家的小少爷,著名的学术废物和摆烂大王,只有一张脸能看,他含着金钥匙出生,和师百衣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却偏偏像一团火闯进师百衣的世界。

  [没事没事,我就是好奇这个东西干什么用的。]姜茶懂了,她在与师百衣的聊天中也察觉到师百衣异于常人的地方。

  不过这很正常,姜茶曾经听说过一句话:在普通人的世界里,天才是不正常的;但在天才的世界里,也许除她以外的所有人都是不正常的。

  师百衣在天才中已经很正常了。

  姜茶在与天才的对话中,接受了自己只是一个略有些聪明的普通人。

  所以,普通人在上进和上班之间选择了上香,在求人和求己之间选择了求佛。[1]

  姜茶突然想起她还没有还愿,于是趁某个休息日拉上丈夫去龙华寺还愿。

  姜茶说:“凡是愿望成真就要还愿,否则会变得倒霉。”

  这种事情信则有,不信则无。

  姜茶虔诚地举香默念:[诸天神佛在上,前段时间太忙了,没有能够来及时还愿,望你们见谅。]

  姜茶认为,她这段时间运气糟糕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她没来及时还愿。

  她已经被她的细胞折磨得痛不欲生了,因此还请了手串回去。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这次竟然成功了。

  姜茶拍了个视频传到网上,原本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的震惊,没想到评论区频出金句。

  [所以科学的尽头果然是神学吗?]

  [淦!这是什么符?在哪里请的?可以邮寄吗?]

  没多久,姜茶的账号被网站以封建迷信的理由封掉了,并认为她存在广告引流的嫌疑。

  姜茶很痛心,为她列表里关注的199个美女。

  日子还在继续。

  人的情绪和心境不会突然发生改变,而是以一种悄无声息的形式更新迭代。

  姜茶开始习惯了身边有另一个人的存在,习惯在加班时发消息给顾方池告诉他今晚不回家,也习惯时常收到顾方池的报备消息。

  姜茶也开始在临床和科研之中找到某种平衡,学会接受挫折和失败。

  比如说这个最新的挫折:病人跑了。

  当时姜茶轮到了骨外科,所以姜茶很纳闷:“不是?这个病人不是截肢了吗?”

  护士见怪不怪地说:“对啊,坐着轮椅跑的。”

  姜茶一时不知道要不要夸他一句身残志坚。

  不过骨科的医生们处理起来已经顺心应手:上报医务处,作出院处理。

  至于失败么,当然也是有的。

  姜茶是个凡人,所以不能做到心如止水。

  顾方池为了让她最近因为实验和数据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在周末把她拉出了家门。

  “镜子迷宫?”姜茶问:“为什么带我来这里?”

  顾方池却没有回答她,牵着她的手走进了入口。

  在这种迷宫里,通常只有一条路是对的,而其他路都是死路。

  可很快,姜茶发现了不对劲,他们无论怎样走,都能走到出口。

  但前提是不要被镜子里的自己干扰。

  迷宫出口。

  姜茶愣怔地望着丈夫,再次问出口:“为什么今天要来这里?”

  “因为我第一次知道你也喜欢我的时候,是在这座镜子迷宫。”顾方池的手掌覆在她的手背上,传来坚定的力量:“除此之外,我想告诉你,只要你认准你的目标,也许途径曲折,但最终都会抵达目标。”

  顾方池改了这座迷宫的设定:只要顺着一个方向走下去,就一定会走到出口。

  曾经,他在迷惘时参观了一场概念性科技展,展柜里有一个名为“irror”的迷宫,由于是第三视角,顾方池看到迷宫里的小人来来回回,困住“它”的并不是迷宫,而是镜子里的自己。

  然后顾方池明白:条条大路通罗马。

  镜子在姜茶话音落下的时候消失了,变成花团锦簇,芳草满地;应该是某种下沉设置。

  姜茶当然记得这里,她和顾方池表白的地方,那天他们还闹了一个大乌龙。

  “谁在那里?”姜茶看到一片衣角。

  小王被发现,顶着一头花瓣,拿着遥控器钻出来:“抱歉抱歉,我这就走。”

  姜茶觉得眼熟,她问顾方池:“今天的这些布置是你找tl婚庆?”

  结果小王扑通一下趴在地上:“我坦白!”

  姜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