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三个迷信
作者:舒月清      更新:2023-05-29 06:44      字数:5936
  姜茶用最简洁的语言交代了事情缘由:“……就是这样了。”

  姜茶总结:“上一个阶段已经结束,其实现在收到它也不会改变什么……”

  如果在毕业之前收到这份结果,也许姜茶不会那么坚定地拒绝大导师的挽留。

  医院重师门关系,毕业之后如果能留在导师身边,是最好的。

  姜茶也曾听闻一师兄因不喜海都市压力过大,回到了老家。以他的能力和经历,自然是被当地重视被培养的,可他最终还是因为小地方的人际关系后悔了。

  人家有自己的学生,自己的派系,他虽优秀,但突然空降,孤身一人,必定引来不满。

  大城市卷生卷死,竞争激烈;小城市的人情往来密密麻麻得像蜘蛛网一样让他无法喘息。

  好在导师念旧情,伸手把他捞了回去。

  这也是前几年的事情了,如今就业形势愈发严峻,除了大牛,一般的导师也不能这样随心所欲地捞人了。

  姜茶来海都市大学附属医院规培后,许多人问她:

  “你导师是谁?”

  “为何不留在红房子规培?”

  “之后还回去吗?”

  姜茶只说:“那边规培基地满员了。”

  大家当然不信这个理由:要是想留你,把你塞进规培基地还不是轻而易举?

  不过红房子的妇产科全国闻名,能进去的都是神仙,凡人留不下,大家表示能理解,并向姜茶安利:“其实我们医院的妇产科也不错的,全国排名不差!”

  规培之后,姜茶就得找工作了。

  她的简历足够她在一家还不错的三甲医院找到工作。

  姜妈妈听不懂,但知道女儿读博时有一段时间压力很大,她小心翼翼地问:“茶茶,妈妈不懂,但你不是毕业了吗?那……现在这个东西发表出来,还有用吗?”

  姜茶委婉地表示:“可能对找工作有点用。”

  找工作。

  这三个字一下就触动了姜爸爸和姜妈妈爱操心的神经。

  姜妈妈看女儿心情好,问:“那妈妈也想问了,你是准备回家呢,还是留在海都市工作呢?”

  “还有你这个和小顾谈恋爱,两个人准备在哪里发展呢?”

  姜爸爸直言道:“我和你妈希望你能回来,家里不是大富大贵,但也给你准备好了一切,爸爸不希望你太辛苦。”

  比起听得一头雾水的姜爸爸姜妈妈,/52gg,d/沈灵均听懂了外甥女话语里不曾提起的艰辛。

  沈灵均当时没说话,是在姐姐姐夫都休息后,才叫住来客厅倒水的姜茶:“茶茶。”

  姜茶依稀瞧见客厅里的黑影,吓了一跳,开了灯后发现是舅舅。

  “舅舅?你怎么还没睡?”

  沈灵均当然是郁闷,爱操心的舅舅至今还没能接受外甥女谈恋爱的事情,如今竟快到谈婚论嫁了!

  外甥女在他身边坐下,让沈灵均想起他去外地上大学那一年,他因舍不得外甥女想要放弃外地的志愿,留在姑苏,所以夜晚失眠,在沙发枯坐。

  五岁的外甥女摸黑坐到他身边,奶声奶气地问他:“舅舅,你为什么不睡觉?”

  十八岁的沈灵均声音低沉失落:“舅舅要去外地上学了,茶茶想舅舅留下来吗?”

  茶茶问:“去哪里?”

  沈灵均:“帝都市。”沈灵均强调:“很远的。”

  茶茶拍着手说:“我知道!那里有皇宫!很好玩的!舅舅为什么不想去?”

  “因为不能见到茶茶了。”

  “没关系!茶茶跟爸爸妈妈去见舅舅!”

  一转眼,茶茶就这么大了。

  “茶茶。”

  “嗯,舅舅。”

  沈灵均说:“无论你做什么决定,舅舅都支持你。回姑苏还是留海都市,都听从你内心的声音。”

  “你和顾方池的事情,舅舅不干涉,但他如果对不起你,舅舅不会饶过他。”

  姜茶和顾方池的事情两家已经默许,毕竟两家有旧交,孩子们又情投意合,两个人各方面都相配没差错,这种情况下家长们就会选择先定下来。

  现在家长们谈家长们要走的那一套程序,孩子们走孩子们的求婚流程,互不影响。

  “还有……”沈灵均朝姜茶竖起大拇指:“茶茶,你很优秀,舅舅一直以你为豪。”

  姜茶读博时,有个师兄因延毕自杀,学校高度重视,然后采取的措施是群发几星期心理咨询讲座。

  恰巧姜茶那时因为实验的事情情绪崩溃,沈灵均听说了有人自杀的消息,吓得心脏差点当场漏拍,连夜从外地赶来,在姜茶宿舍旁边的廉价宾馆住了一个月,怕她出事。

  那段时间,沈灵均在宾馆逮到好几只从姜茶实验室溜出来的耗子,人生噩梦,不愿再想。

  从这一点,他是很佩服茶茶的。

  “舅舅,我想再试试。”

  这话姜茶对谁都没有说过,这个念头也不是刚刚才起的。

  只是在收到那封邮件后,她的念头更加强烈了。

  姜茶这话说得模糊不清,但是沈灵均明白了:“你想继续搞实验?你想要回去?”

  姜茶说:“我离开那个环境的时候松了口气,但真正离开后,回过头来客观地看待这一切,其实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讨厌。或许人的记忆会美化痛苦,但更重要的是,我知道避无可避。”

  姜茶来到临床也有一段时间,她原以为自己能到一个不用再谈论科研的新环境,事实上她越逃避,这些有关科研的消息就越往她的耳朵里钻。

  毕竟她在食堂吃个饭,都能听到“课题”、“基金”、“论文”等字眼。

  毕竟三甲医院离不开科研,临床人也有临床的科研。

  科研和读书这件事情有些类似,其实本身是好的,只是在层层加码之后,有人浑水摸鱼,有人恶意竞争,搅乱了最初的生态环境。

  换句话来说,科研和读书都只是手段罢了。

  “舅舅可以帮助你做些什么吗?”

  “不用,谢谢舅舅。”姜茶说:“我心里已经有主意了。”

  “那好。”沈灵均不再问:“别给自己压力太大。”

  ……

  姜茶的办法也很简单,那就是厚着脸皮回去找大导师。

  老师,求捞。

  不过她还没想好用什么样的理由去叨扰她老人家。

  她先联系上了几个师弟师妹,关心了一下大导师的近况。

  师弟师妹表示也不太清楚,毕竟大导师事务繁忙,手下的学生都是小导师带。

  不过有师兄给她出了个主意,说她不是有文章被接收了,大导师一直对那个方向很感兴趣,姜茶完全可以借此打开话题。

  于是姜茶坐在回海都市的车上愁眉苦脸,引来了顾方池的关注。

  顾方池看住她这两天心神不宁,起初还以为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到位,后来仔细一想,大约是和文章有关。

  “顾方池……”

  “嗯?”

  他们堵在了高速上,龟速移动着,路上全是提前一天或几天赶回去上班的人。

  顾方池得以转头,捏了捏女朋友的下巴:“怎么了?”

  姜茶:“你申过国青吗?”

  顾方池:“申过,没中。”

  国青,全称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也是往上评优青杰青的基础。

  说到这个,就必须要提到学术界的八大铁帽子:院士、千人、长江、杰青、青千、青江、优青、青尖。

  前四个是老牌的四大天王,后四个叫四小天王。

  但凡进入到此等行列,便可被称一句“人才”了,还能享受到被抢的待遇。

  院士处于金字塔顶端,即使是普罗大众也知道其含金量,那是吹一口仙气都能从桃子树结出两篇sci的程度。

  国青当然不够格在此列排名中,却是青年人才进入科研届获得的第一桶金。

  博士规培期间能拿到国青,基本上找工作就稳了,对于之后往上晋升也有助力。

  顾方池瞬间就明白了她的意思:“你要申?”

  顾方池很干脆利落:“要模板吗?我电脑里应该还有些资料,不过有些旧了,我可以帮你去问问这两年中基金的朋友。”

  “只是有这个想法。”姜茶说:“今年应该来不及了,距离截止时间只有一个月……”而且她之前也没和导师沟通过申国青的事情。

  突然冒出这个念头,她自己也觉得离谱。

  “可以试一试。”

  在一段时间的拥堵后,车流又开始流动了。

  顾方池说:“其实你没必要完全放弃科研,可以试一试。”

  “可我怎么和老师联系呢?”姜茶抓着手机感到头疼:“第一句该怎么说呢?”

  她和大导师上次的聊天记录是她单方面的新年祝福,而她上一次和大导师的互动是抢了群里的新年红包。

  顾方池的建议是:“寒暄几句,然后直接说。”

  于是姜茶低头打字,却又在发出去之前删掉。

  “这个点是午休时间,还是不发消息为好。”

  姜茶问:“你下午有事吗?方便陪我去一趟佛寺吗?”

  年轻人的信仰呈流动性,有时唯心,有时唯物。

  顾方池:“?”

  “我没事。”顾方池问:“去寺庙做什么?”

  姜茶说:“我先去烧三炷香,看看成功率会不会高一些。”

  顾方池大为震撼,但仍选择打开导航:“去哪一家?”

  海都市有三大佛寺,龙华主事业学业财运,玉佛主姻缘,静安在两者之间。

  “去龙华吧。”姜茶说:“你带现金了没?”

  唯物主义者顾方池并不知道在寺庙烧的香只能用现金购买。

  顾方池想了想:“后座上应该有几个红包。”

  是他包起来给亲戚家孩子发红包多下来的。

  于是他们开到龙华寺门口,姜茶去找便利店换散币,而顾方池负责停车。

  顾方池停完车的时候,女朋友还没回来,他便在原地等,期间遇见一个要给他算命的。

  顾律师义正言辞地拒绝:“谢谢,不用。”他可是根正苗红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从来不搞封建迷信。

  后来女朋友来了,顾律师快走几步,又换了副面孔:“我刚才问过了,从这里进去先买香,先拜主殿,再拜侧殿。”

  顾律师还百度了一下烧香流程。

  “好!”姜茶双手合十,道:“我烧完香就去给导师发消息!”

  进了寺庙之后,姜茶才觉不对,怎么这么多人?

  烧香的塔前人头攒动,姜茶小心翼翼地拉着男朋友穿过人群,生怕人们手中燃着的香戳到自己。

  就连买香的地方也排着长队。

  “这几种香有什么区别?”姜茶看这些香有的粗,有的细,上面还有字,“是作用不同吗?”

  “都一样的。”卖香的人说:“都是20块钱一把,只收现金。”

  于是姜茶各拿一把,兴致勃勃地领着男朋友去烧香了。

  殿前燃有火炉,就连火炉四周都围满了人。

  姜茶的眼皮狠狠地跳了跳,她原先还担心自己年纪轻轻来这里会不会太突兀,四处一环顾,发现全是年轻人。

  好嘛,烧香已经成了当代年轻人的最新解压方式。

  姜茶觉得自己已经完全融入了这里,认认真真地照着指示牌上的话,顺时针4个方位拜三次。

  期间姜茶半睁开眼睛,发现大家拜得一个比一个投入。

  姜茶想,看来这家佛寺的神明应该很灵验。

  顾方池也许了愿望,他原本只是想走个流程,却被这氛围传染。

  他许愿:希望求婚成功。希望姜姜的愿望成真。

  顾方池拜完的时候,女朋友才拜到第二个方位,女朋友嘴里念念有词,像是给诸天神佛准备了一个愿望清单。

  顾方池小心看着她,怕周围举着香走过的人们戳到她。

  女朋友睁开了眼睛:“好了!接下来……这些香放哪儿呢?”

  “那里。”顾方池接过她手里的香,投入旁边的香灰炉,“走吧。”

  他们按着顺序进入佛殿,里面的人一点也不比外面少。

  有的人愁容满面,有的人心事重重,似乎来这里的人都是有所求的人。

  求神佛,还是求自己,求安宁?

  姜茶看见一个背着书包的女孩认认真真地叩拜每一尊神像,一直到姜茶他们要走了,她还在虔诚地许愿。

  佛殿外面有可以扔硬币的香炉,不少人围在那里投硬币。

  于是姜茶摸出几枚硬币,在投硬币之前都许一个愿望。

  希望老师不要嫌弃我。

  没中。

  希望我如愿以偿。

  没中。

  希望我找到工作。

  没中。

  希望我成功求婚。

  没中。

  姜茶:“……”

  姜茶对顾方池说:“我觉得人还是要靠自己,对吧?”

  不投了!她作为□□党员,怎么能封建迷信呢?

  可是顾方池轻拉住她的手,另一只手轻轻一投。

  硬币在炉里滚了一圈。

  中了!

  顾方池说:“那我希望,你的愿望都成真。”

  姜茶知道,顾方池大约是不信这些的,其实她也是一时心血来潮,想给自己一个直接莽的理由。

  可是他认真地陪自己完成了每一项。

  顾方池把红绸系到树枝上,转头问女朋友:“这个位置怎么样?”

  女朋友评价道:“这个结打得不错。”

  顾方池打了一个牢靠的结,他的手指穿过红色的丝绸,形成了鲜明的色彩对比。

  恰有风吹来,吹乱一树红色绸带,顾方池不明所以地看着突然发呆的女朋友:“怎么了?”

  没什么。

  姜茶想,只是顾方池站在树下的时候,给她似曾相识的感觉。

  她总是在无数个相似的时刻,觉得他是对的人。

  他能够理解并尊重她的一切,并在某些时候比她还认真。

  他们来到卖祈福手串的店里,姜茶找了个凳子坐下,看着顾方池一个一个地研究玻璃橱窗里的挂件和手串。

  老板正在大力推销:“这个利事业,这个利学业,这个利桃花,这个利健康……”

  顾方池思考了一下:“除了这个利桃花的,其他的各来一串吧。”

  老板给他包好,说:“这些也可以找金店,重新串成一条。”

  “好的。”

  顾方池一转头,女朋友拿了

  两条香灰手串:“顾方池,这个给你,带左手。”

  女朋友抓住他的手,给他带上。

  陷入热恋的顾律师:这是情侣手串。

  年后上班的时候,顾律师的律所同事发现顾律师总是捋起左手袖子至手肘,露出他那串跟土财主一样的金灿灿的珠子。

  同事打趣:“这是什么?金珠子?顾律师最近发大财了?”

  顾律师表示:“女朋友送的,情侣同款,懂么?”

  后来另一同事还没开口,只是视线稍有停留,顾律师便主动解释:“女朋友送的,你有么?”

  同事蚌埠住了:谢谢,他单身狗。

  这是后话且不说。

  顾律师和女朋友在佛寺吃了素面,又陪着女朋友到旁边的素斋店里买些礼盒送亲戚朋友。

  店里排长队,顾方池听见后面的阿婆阿姨在聊天:

  “这龙华寺很灵哦,我连续烧了一个月的香,我那孙女果然考上了研究生……”

  “我姑姨家年年来抢头香呢!”

  “真有这么灵?那求姻缘怎么样?”

  “那你得去静安或者玉佛,龙华求事业学业……”

  顾律师若有所思,也许他求婚那天起个大早,先去静安或者玉佛寺烧个香比较好?

  顾律师已经忘了自己是无神主义者了。

  正这时,女朋友突然惊喜出声:“顾方池!”

  她转头对他说:“这里的菩萨真的好灵啊!我导在大群里恭喜我发了文章……”

  姜茶现在完全有理由去联系老师了。

  姜茶顾不上旁边的男朋友了:“你别说话,让我措辞一下怎么回复。”

  顾律师头一回陷入了迷茫:真有这么神?

  他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