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节
作者:溜溜猪      更新:2023-05-29 06:17      字数:6118
  “多少钱?”何小丽听了吃了一惊,这些单位真的是圈了不少好地方,电视台那里可是核心中的核心啊,必须买!“两万,一百四十平,也就我这个级别能分到一百四十平了,媳妇儿,你说咱要不要去住楼房啊?”何小丽现在当家,付欧不敢在她面前造次,什么都是要听从她的意见的。这两万也不需要一次性付款,先交两千的定金,其他的等房子盖好入伙的时候再付。“买啊,不过我不着急住进去,话说我们买了,还能出租吧,这个是自有产权的房子对不?”虽然立志自己要成为大佬,可是女人还是有一颗庸俗的心,看见大房子忍不住要买,看见漂亮衣服也忍不住要买,看见路边有好吃的——吃不下也都要买买买。不过两万可不是小数目,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了,付欧一个月的工资也才三百多呢,这么多年来两人存了也就刚刚三万,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了。“房子要那么多干嘛,我同事他们是没房子,跟人挤在一处,咱们不是有大房子了么?”再说爸妈单位那边的房子也空着,这何小丽属于不拉屎也要占着坑啊。何小丽抬头:“我要多占个坑位行不行,你想想电视台那个位置多好,万一咱工作调动也能办到市里面住,现在这里还是偏了点,你想想,你现在单位的大领导都住那边去了,万一单位也要搬过去咋办,咱们这里到电视台多远,你骑个自行车春天秋天还好,到夏天还不得晒成人干,冬天还不得吹成冰棍啊。”何小丽暗搓搓的想,电视台那个位置也算是最中心地带了,几十年以后有钱也买不到的地方,她要囤一点房子,就要那种有钱也买不到眼馋的,比如几十年以后都不会拆的四合院啦,交通和文化枢纽啦,还有那种站在阳台能俯视故宫的啦,都要都要。面对着满身都是道理的何小丽,付欧也不能说什么了。昨天听到有人卖胡同里面的房子呢,他有跟何小丽说:“你知道不,跟咱们背靠背的刘家,在卖房子,听说也是要搬去市区楼房住了,咱们这个房子你看看,要不是祖上留下来的有感情,我也不想住了,咱们搬到电视台那边住大房子多好。”要不几十年以后理工男炒房都是老婆逼的呢,理工男心里房子一套就够啊,何小丽对他招了招手:“要不咱们把刘家的房子买下来,咱包子铺不也要找个正脸的门面吗,我看刘家就挺好,等以后市政的旧城改造经过这里,咱们把下水也改改,以后咱们家也有洗手间,马桶,比楼房可不好住?”以后做包子就有独立的院子了,不用进进出出总经过这里,而且这里也住着人,最开始没有按照商铺来设计,用着总是不顺手,厨房太小,隔音也不太好,吵着老付休息了。其实付欧早就烦了那群做包子的女的了,但这家店好歹也是她辛苦经营起来的,想了很多次也不知道搬哪里去,这不刘家刚好想卖房子,也算是绝了。第二天何小丽就去打听了一下,房子开价还挺贵的,主要是有两家,两家人互相都受不了对方了,听说现在有楼房可以买,就算是借几年贷款也想买下来楼房单门独户的住。但谁都不肯搬走让对方占便宜,哪怕对方花钱买下来也不行,最后商量好,两家议定一个价格,如果有邻居要买,就卖了算了。何小丽去问的时候,他们心里其实还有点舍不得,看见这么快有人就问上来了,刘家的人还有点犹豫。一个四合院报价五万,讲真的不便宜,毕竟现在平房怎么住都不舒服,这个价格,加点钱去市区买个楼房住不好啊,但卖家的心思就是这样,一听何小丽问就知道是要开包子铺的,顿时就觉得自己价格开低了。何小丽听到五万其实心里还挺窃喜的,但她也没这么多钱啊,包子铺才起步,虽然第一年赚了一万,但她手里也挺拮据的。“我也没有这么多钱,还是回去跟老付商量一下吧。”说完何小丽就回去了。刘家还准备待价而沽呢,谁知道何小丽就这样回去了,这也太?起先刘家还以为会有人来问呢,谁知道等了半个月,问价钱的人是有,一听到五万都觉得刘家人肯定是疯了,谁要花五万去买个胡同里面的房子,五万都可以买楼房了呀。等了几天,没人来问,刘家的人就急了。直到何小丽回来,刘家的人主动找上门:“付欧家的,找你商量个事。”还能有什么事,还不是房子的事情,何小丽也真的是没这么多钱,不过跟余敏打听了一下,她可以把自己的钱借出来,但这也不够啊……这五万,换今天来说都是一笔超过千万的巨款了,要一次性付款,对于一般的家庭难说难度还是很大的,更何况按当年那个物价水平,家里留有余款的就不多,加上各家各户都有难处,真有钱的也不会往胡同里面钻。可见不管是什么年代,对比收入来说,房价一直都很贵啊!刘家等了很久再也没人问津,恰好有一家,单位里面也是集资盖房,一两万就能拿到一套,要自己凑这么多钱也是艰难啊,于是合计合计,就跟另外一家商量,要不还是便宜一点卖给那个卖包子的姑娘算了。看见老刘两口子加上隔壁两口子来了,何小丽把对方请了进去,客客气气的倒茶。老付家的院子,说实话还没人来过,虽然进进出出在门口买包子,但人家门口有个屏风挡着,那可是讲究人家,这正经八百进来才知道人家这才是过日子的,原来平房可以这样住。即便这样也打消不了这两家要搬家的心思了,老刘这回是铁了心要卖房,两家也把底价都商量好了才上门。做生意就是这样,谁占据了主动地位,谁就有发言权,何小丽本来还愁自己的钱不够呢,这不老刘家就送上门了嘛。最后两家人上门来谈,说可以降价五千。“四万五?”看何小丽那意思还是嫌贵:“我说句老实话吧,我们家老付单位也是集资盖房,其实之前他总嫌我们吵,我们就想搬出去,但转脸一想,还不如我们全家搬到单位的房子里面住,把我们这里彻底拿来做包子好了,您那里我起先是想要,但真的凑不齐那么多钱。”她犹犹豫豫的看了老刘一眼:“再说了,我们老付单位的楼房都才两万,您这房子可以买两套半的楼房了……”这意思太明显了,怎么着也不能四万五交易啊。一看何小丽说到两万,老刘都要急了,虽然这屋子不好,但好在大,怎么着都是老北京胡同里面的房子,可遇而不可得,何小丽这可是一下子要把人裤子都拔下来的节奏。“两万肯定不行!”“啊,我没说两万啊。”何小丽这话一出,刘家的人觉得她简直要把房子砍到一万五的节奏,急忙忙的伸出三个手指:“三万五,一分都不能少了,我们都还等着卖了房子去购单位的房子呢,就这么多了,实在不行我也不卖了。”三万五啊,何小丽暗搓搓的笑了,还真是挺超出她的预期的。最后两家人成交,老刘家装修一番以后,包子铺正式搬到隔壁,以后这家店不仅提供包子,中餐晚餐都提供,员工一下子从四个人扩到了十来个人,最初的员工小刘因为业务能力出众,工资也从最开始的三十涨到了四十块钱。经过这一系列跟人的相处,小刘也显得更加自信了,走出去要有熊孩子再敢扯她辫子,她还会唬人的。第115章几年后,到隔壁再卖房子要搬去住大楼房的时候,余敏就在旁边捡了个漏,买在何小丽她们家隔壁,两人做起来真真正正的邻居,这一年是何小丽毕业的那年。包子店的生意越做越大,又加入了新的品种,但大多都是快手而又平价的产品,但在质量上,状元娘子的包子可是杠杠的,用的是好肉,好油,个大肉多材料好,这么多年从一毛二卖到了两毛,生意却是一天比一天火爆。比如豆浆,油条……这个时候离九阳的豆浆机出场还有几十年呢,寻常的人家也不会为了喝个豆浆去磨豆子,能在外面买到便宜好喝的豆浆,一般就在外面买了。油条也是,一波波的炸出来,得要排队,寻常人家即使想吃油条了,也不会自己家搞那么大一锅子油去炸油条,这多费油,还得亏余敏从外面弄来几百斤几百斤的菜油来,这个生意才能做的起来。这一年,状元娘子的包子铺,又在其他的居民区开始生根发芽,三庙胡同老刘家那个小小的院子,现在成了一个食品加工基地,早上四点半,就有大量的妇女过来忙活起来,到了早上六点,包子铺里面就会来出去三辆三轮摩托车,一个个门店去送货,路程也不会太远,大体在20-30分钟以内,路上这时间就够面发酵了,到店就能蒸上锅,七点钟开卖,时间就掐的刚刚好。这样以来,门店就不用整的太大太显眼,也可以做其他衍生的加工。不出两年,小型的包子铺就开了六家了。从85年开始,粮票虽说也在用,但早就没有以前那样控制的那么严格了,食材的采购也比以前要方便很多,何小丽跟余敏商量了一下,买了一个小货车,请了个司机,专门从河北采购食材。也就是这年开始,小小的早餐店又开始卖午餐。由于早餐店一般开在学校或者居民区的附近,很多人不愿意去食堂吃,就选择在外面吃饭,这个时候自己已经习惯了的早餐店推出来中餐简餐,确实也是不错的选择。到这年年底,单门店每天的营业额超过了五百,一个月下来,营业额上万,六个门店就是七八万,年底结算的时候,营业额过了百万,净利润也达到了三十万之多。现在小小的包子铺,也发展成为一个有三十来个人的小企业了,别看人少,但经过何小丽的精准分析,把每个人擅长的事情都列出来,又用规范化管理,大家做事都是精准操作,大大的节省了人力物力,就连以前傻兮兮的小刘,都没人敢笑她,现在都叫她刘师傅了。现在小刘是包子铺的擀皮师傅,揉面的由两个中年妇女干,何小丽说年轻姑娘手劲不够,还是带过孩子的妇人力气大。小刘脑子反应是慢,但也知道刘师傅是个好词儿,要不是有何姐,她哪里能做成刘师傅,一个月能拿上百块钱的工资啊。并且自从她名气大了,另外还有店想挖小刘过去,刘妈也都一一拒绝了,但这主要也是小刘的意思,她不太容易能接受跟陌生人相处,包子铺里面的这些人,也是一个个习惯了,适应了,磨合到一起的同事也是朋友。这几年,小刘都有人追求了,她自己挑了一个顺眼的处朋友,都快要结婚了。一想到这里刘妈就高兴的嘴都合不拢,这姑娘啊,当初她可是做好了最坏的准备要把她养到老死的,怎么就成了到处有单位来挖,还有男孩子追求的姑娘了。也是这年开始,何小丽还聘请了一个刚毕业的小会计专们做账,做完账才知道以前的分红都是稀里哗啦的乱分,年底分奖金也是看着给的。别说旁人也不知道原来一件包子铺这么赚钱,就连余敏都没有想到,原来自己定位自己就是个卖包子的,真的是太看不起自己了。此时的何小丽早就不是那个在大河村蒸包子给何家几个臭小子吃的何小丽了,她用自己的知识、勤劳,和积累,日积月累的赚到了第一桶金,现在是个响当当的小富婆,连付欧都取消自己是个吃软饭的了。老刘家那个院子里面也做出来两件办公室,一间两位老总用,左右何小丽经常也不在这里,另外一间是那个小会计用,另外还兼了档案室的用处。何小丽手里头扣着一杯茶,一脸严肃的看着余敏:“怎么样,没想到吧。”虽说现在也是个小老板了,余敏在何小丽面前,还是觉得自己懂得的太少,从最开始的走街串巷,到现在,何小丽仿佛抛出来一条线来,指引她只往正确的方向去走。“怎么样,好呗。”人前威风的余敏,在何小丽面前也是个小妹的样子。何小丽莞尔:“你就没一句话要说啊,这以后要是有几百,上千的员工,你在人面前,可是要能讲出来话的。”余敏怎么没话说了,其实在员工面前,余敏算是很能讲的了,当年她在大河村,可是能从村口聊到村尾的。“算了,我不逗你了,你好歹也是个总经理,总要给你留点面子嘛,今天我把你叫来,是商量一下未来的发展,以及员工的评级,分红,现在越做越大了,要靠以前那样,只做单一化的管理可不行。”虽然概念化的东西很多,但余敏也算是听懂了,何小丽说的这个概念,就是所谓的经营管理,发展是一方面,管理又是另外一方面,虽然余敏没办法把这些概念说的这么文绉绉,但她能懂其中的意思。“发展啊……这个问题我不是没有想过,我们现在开了几家单一的门店,但是没有统一和规范化的管理,做到后面,我们还是个卖包子的。”“对,你说到了点子上。”何小丽颔首:“我们不能把目光停留在卖包子,买店面这么粗浅的层次,要做统一的规范化的东西,这样才能控制质量,要知道产品的质量是一家企业的灵魂,这是我最看重的东西,所以管理要跟得上去,我计划在明年开两家新增的便利店试一试,这些便利店选在高档的居住小区。”“便利店?”对于这个舶来语,余敏还是不太了解。“我听付欧说过国外有那种大型的超市,购物还挺方便,但是做大型超市需要更多的资源,这个我们无法取得,不过我们可以模仿人家做小型的便利店,目标人群就是居住在高档小区的人群,有早餐简餐,也有零食,冷饮,甚至于拖鞋雨伞,这些我们都卖,讲白了就是一个小型的超级市场。”“这跟小卖部有什么区别啊?”余敏就觉得搞不懂了。“当然不一样了,系统化,规范化,小卖部的老板忘记进什么货,就没有的卖,而我们的便利店里面可能什么都有,而且,便利店一旦开到比较多,就可以相互之间调货,这家店滞销的东西,说不定另外一家店就畅销,我们可以利用销售系统做出来数据分析,就知道每一家便利店的受众其实都不一样。”说道这里,余敏干脆就云里雾里了,她需要消化一下:“你说你还在地产公司上班干嘛啊,干脆回来做管理,我看你说的一套是一套的,难不成你还舍不得你那点工资不成?”公司开的那点工资对于何小丽来说当然杯水车薪,她所追求的目标,现在还没完成呢,先不能回自己的公司来。“还等等。”“还等?你说你个大股东,你自己不来坐镇,每周就来晃一晃……”余敏觉得再努力都嫁不出去,真的是因为何小丽这个大股东对公司的管理真的太不上心了,她这里也找不到合适的人,适合做这个管理工作。“咱们规模还不大,我觉得你坐镇就成,俗话说远香近臭,咱俩天天在一起,说不定没这么好的关系。”想到单位还有事,何小丽拿着外套站起身来:“咱们有事不是好好商量着嘛,你觉得便利店的方案可行的话,我利用地产公司的资源还可以找房子呢。”这算是什么道理,找房子可以派人找啊,何小丽就是舍不得她朝九晚五的工作吧!“那好吧,我想一想,改天去找你。”现在两家住的近了,余敏真是隔三差五要找个理由过去蹭饭。“对了奖金和职级的方案放到桌上了,你看看,我是抽着中午的时间过来的,马上要回单位了。”说罢大衣都穿身上要往外走了。余敏还有话没问完,在后面跟着:“职级方案是怎么一回事?”“是这样,随着员工越来越多,工资最好也规范起来,什么级别,什么工龄,拿什么样的工资,这是一个标准,其次,还需要考核每个人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积极性,如果工作没有失误,这个月可以拿多少奖励,这叫正向激励。”何小丽快步往外面走,准备推自行车了,被余敏一把拦住:“可不能拦着我,我都要迟到了。”何小丽指了指手表:“工作我可没有拖延和推迟啊,你可不能拿这个来拦着我。”余敏急了:“我真的有话跟你说,你别走啊。”到底是什么事情啊,这样磨磨叽叽的,何小丽拉下脸来:“那你说,最多两分钟。”大不了她加快踩几脚。余敏今天真是好奇怪好欠扁啊。憋了半天,余敏才憋出来几个字:“何大军来北京了。”“啊?”这个消息简直要惊掉何小丽的下巴,问题是:“何大军来北京,为什么是你告诉我啊?”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做了个粉丝煲,粉丝煮的太硬,吃的人胃疼,更新完躺一会儿去了。第116章说来也奇怪,这两个人地下情一样搞了这么多年,竟然没让身边的人发现一点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