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节
作者:溜溜猪      更新:2023-05-29 06:17      字数:4737
  付欧也只是给刚才那个激烈的吻找个借口而已,得了好,自然要卖乖:“好了,你的感谢也很有诚意了,快点起床吧,都八点了。”八点!她还说要给人做早饭呢,都这么晚了?第一天在公公婆婆家住,就睡到这么晚,也太不象话了吧,可我什么外面也这么安静,张澄夫妇也还没起来吗?何小丽这次是真的气的咬牙,坐起来一阵狂乱的找衣服:“你怎么都不叫我起床,让你爸妈看到我这么早还睡觉,肯定印象分要打负数了。”她一向很尊重长辈,再加上张澄人真的还挺随和的,但自己也不能因为别人随和,而放肆了。付欧在一旁看着好笑:“我爸妈早就出去买早餐了,昨天说单位食堂没开其实是大食堂没开,还是有个北京当地的老师傅留在这里,早餐能供应的上,我爸妈昨天说了早点出去买早餐,你别起那么早。”他顿了顿:“是他们叫你起晚点没事的。”张澄自己虽然也在北方长大,但知道南方人在北京过冬还是很难捱,她还挺体恤媳妇。两人起床洗漱完,张澄跟付敏刚刚回来了。看见何小丽一脸不好意思,付敏说:“你妈妈习惯早点起来散步,你们年轻人贪睡懒觉是正常的,没事。我和你妈妈不知道你喜欢吃什么,豆浆油条包子都买了些,家里也定了牛奶。”这么多,总有她喜欢的吧。一家人吃完早饭,就围在一起听付敏和张澄讲年轻时候的故事。从抗日战争,讲到解放战争,还有出国的那一段岁月和时光。在父母这里住的这几天,过的很快,等到回三庙胡同的时候,何小丽居然有点不舍起来。不过老房子那里还有地方需要修整,等到何直和沈悦过来要住,三庙胡同的房子虽然格局还不错,但长期没有住人,很多地方都破旧了。时间过得很快,眨眼就到了学校报名的时候。作者有话要说:赶在睡觉前,把二更搞定了,我的眼神已迷离第106章因为高考是头一年的冬季,录取也在冬季,这一届的大学生,是春季入的学。清华入学的时间是二月底,这个二月是阳历的二月,而何小丽定好婚期的二月是阴历的二月,差了一个多月,也就是说她要先完成成为一个大学生的蜕变。清华到底是清华,不管现在的中科大多牛,清华到底是百年老店,能跻身进入到这所学校的,哪怕是第一届的幸运儿,也都是全国拔尖的。报道是周末,方便外地来的学生,所以这天,不仅何小丽来了,付欧也陪着她过来。初春的北京,一阵风吹过来脸上跟刀子一样的疼,何小丽来了半个多月,刚刚才适应好这里的天气,觉得没有那么冷了。负责办理新生登记手续的是一个很年轻的男生,看着顶多二十二三的模样:“录取通知书、报到证、户口本。”比起其他地方的办事员,这位学长看起来像是临时过来帮忙的,但一天到晚接待几十上百个学生,人也都麻木了。“录取通知书、报到证、户口本,给你。”软软糯糯的南方口音的普通话,飘进男生耳朵里。来这里报道的还是男同学比较多,很少听到这样清脆的女声,男同学不由抬起头来看,面前的女生面庞白皙,扎着高高的马尾辫,大红色的呢子大衣紧扣着腰身,显得整个人精神气都特别的好。皮肤又嫩又滑,因为阳光比较柔和的原因,照到她脸上是那种骨瓷一样的白净。他不由得一愣。今年报道的学生里面,老知青比较多,男生更是占大多数的比例,像这样的小姑娘,还真是太小了,徐治平看着眼前这个明亮的女生,简直不敢相信她是这一届来报到的学生。何小丽也觉得好奇呢,说是老师吧,这年纪也太小了点,说是辅导员吧,也不像,这个人是不是耳朵有点背,东西给他了还发什么呆。她抬高音量提醒面前的人:“录取通知书、县里开的报到证、户口本,这三样都在这里了,我要怎么办理录取手续?”徐治平看了一下报道证显示的地方,是南方一个不知名的县城,而户口本显示的出生地在广州,户籍所在城市是一个省的省会城市。原来是知青啊。徐治平红着脸给她办理好了入学的手续,给了她一张简易的地图,地图上面绘制了学校的平面图,简单直接,真不亏是一流大学,能考进来的,估计智商也在线也能看得懂。“宿舍楼在这里。”徐治平指了建筑系女生宿舍楼的位置:“你报完道,凭学校开的证明去领被子,家里没人送你过来吗?”何小丽狐疑的看了他一眼,问的话可真奇怪,家里有没有人送她过来关他什么事了?“可以不寄宿吗,我家里离这里很近。”“你家?”徐治平一脸狐疑,她不是南方人吗?问的多了,何小丽就有点不太愉快,跟他也不是很熟悉啊,难道要把家底都告诉人家,刚才因为要来报道,付欧陪着不好,就叫他去校园里面转转,但她还是想问问,学校有没有强制寄宿。徐治平知道自己问多了,引起别人的反感,忙追上来解释:“同学,刚才我并没有别的意思,如果你要问寄宿的事情,学校有统一安排住宿,一切都要符合学校的规定,只要不是本市人口,就要在学校寄宿,这好方便学校的管理。”何小丽的户口还在省城没有调过来,即使结了婚,调过来还要一些时间。“我知道了,谢谢你。”她有礼貌的道了谢,就走出去了。外面找了一个同样报道的女学生,问了一下学校的基本情况,学校发粮票,吃饭要凭着粮票购买,男同学跟女同学的份额都不一样。基本上,大家都住校,这也方便管理,再加上学校课业重,晚上也有安排课程,这一届的学生基础都挺差,基本上没有太多的时间用在别的上面,再说,融入到集体生活,也是大学生活的一部分。基本上,能进这个学校,就要接受学校的文化,这是约定俗成的事情。更巧的是,那个学生来自于广州,听说何小丽小时后在广州居住过很长一段时间,她高兴的用典型的广普说:“我叫张莹莹,建筑系的,你呢?”“巧得很,我也是建筑系。”何小丽高兴过了头:“我叫何小丽,希望以后能碰的上。”“你怎么一个人来的,你爸妈没来送你吗?”张莹莹年纪看上去比何小丽大了很多,她家里条件还不错,父母都是老师,即便在各个学校都在听课闹运动的时候,她的文化成绩一直都没落下,所以赶上了这趟顺风车。“我爱人在外面。”何小丽觉得不好意思起来,别人都觉得她应该是父母送过来的,其实她都已经结婚了。“你结婚了啊,以前找的吗?”张莹莹露出惊讶的表情。虽然这一届的学生年龄差很大,结婚了的也很多,不过这么小的小女孩说自己结婚有爱人了,这也太早了吧。不过,她是知青,是不是在农村就找了对象结婚了,农村里面结婚一般都比较早,她已经在脑海里面勾勒出眼前这个漂亮的小姑娘的农村男人老实憨厚的模样了。其实张莹莹是在暗示是不是在插队的时候找的对象,很多知青都在农村结婚,这也不稀奇。瞬间她明白自己失态了,吐了吐舌头:“不好意思,你看上去还很小,一点也不像是结婚了的样子。”对于自己的娃娃脸,何小丽也觉得无奈,她倒是很坦诚,结婚早也不是什么不好的事情啊:“在农村好几年呢,所以结婚比较早,不说了啊,我爱人在外面等我,再见。”付欧应该等了她很久了,也就是今天周日有空他才有时间过来,不然上班时间她也不想他请假来送自己上学,毕竟自己也不是个孩子了。张莹莹以为何小丽生气了,有点不好意思,脑子里面还琢磨着何小丽乡下男人的模样,会不会穿着一身破旧的衣服,因为太窘迫,不好意思走进来陪她。但很快就有人来叫她了,要去领被褥那些,张莹莹也就没空想何小丽的事情了。两人聊着天,没有注意到不远处有个人影盯着两人看。她结婚了……别人问她是不是在乡下找的对象她居然也没有否认……一朵娇花为什么要插在“牛粪”上啊……徐治平的手紧紧的攥紧。“同学,我来报道……同学?”徐治平很快被人叫住了。*****付欧在外面等了很久了,她排队费了点时间,等的有点久了……“怎么这么久?”“别问了,这里的人怪怪的,问个话也是七里八里。”“七里八里?”付欧听不太懂。“哦,学校规定要寄宿,只有周末才能出去了,课业也会比较紧,我今天得安排一下,今天就得住进来了。”何小丽表示无奈,这一结婚就分居,到了北京还是要分开住了。付欧显得有些失望:“那么多成……年人,大家都要住宿舍吗?”何小丽也觉得无可奈何啊:“学校的课业很紧,再说学校希望学生能够融入到集体生活里面去。”虽然很无奈,但付欧也表示理解:“没事,你学业比较重要,被褥在哪里领,什么时候过去住?”“后天正式上课,明天就要过去吧,学校还安排了早练,很早就要起来跑步。”说到这里就委屈巴巴的,这么冷的天,每天跟拉练一样要跑三千米,真的会搞死人啊,再说天这么冷,脸上会不会冻掉皮啊,她平时出门都是用围巾包好了的,跑步总不能……那确实住在学校比较方便。“那吃饭怎么办?”还是很担心她吃饭的问题,好不容易把胃养好一点,在学校吃会不会有问题?“学校有发粮票,吃饭去食堂打饭。”“那你周末回来咱们给你加餐,你自己在学校里面要吃好,如果觉得不好……”说到这里都嫌自己啰嗦了,付欧即使打住:“算了,我帮你领被褥吧,明天再从家里整理好东西送你过来,热水袋热水瓶那些都是要带的,毛巾盆,还有什么,你列个清单。”作者有话要说:书里面的世界,也就是平行世界,不用过于考据……第一届高考的学生我都不认识一个,清华的就更加不可能了,描写仅限于作者的脑洞,请不要做任何考据……至于之前说过发红包的,有的我真的,可能发重了,有的就是过去很久了,我都不记得在哪章发过红包的,漏了谁,不要介意哈,我发的频率还算可以,希望不要衰到每次都被我漏掉。继续求营养液啊,红包答谢(灌了一定要留言,否则只有个名字我也送不了,谢谢了哈),就在本章留,留到别的地方……说不定也会被漏了,送红包不可怕,可怕的是漏掉了谁,我可是一个都不想错过滴,爱你们么么哒。第107章领好了被褥、书本那些,何小丽才感慨付欧的先见之明,他坚持今天给她把宿舍安顿好了才能走。她看着那么大一堆专业书籍,和被子被套那些就很晕了,要她自己扛,得多少趟,更何况清华园真的很大,从领被子的那里到女生宿舍,花了不少时间。学校发了一套床单被褥,搪瓷杯子也发了一个,脸盆一个,就连当下很难买到的热水瓶也都发了一个。这一点有些超出很多学生的预期,刚领完东西就有人说还是清华好,她一个考进师专的同学,学校里面只发了棉絮,这不清华连很难弄到的工业品都有发。这会儿的这种喜悦,跟刚考上大学成为天之骄子的喜悦是完全不一样了,他们通过这些区别,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区别来。学校给学生发粮票,女同学每人有十五斤,也就是平均每天有五两粮食,男同学有二十斤,这在当时算了不得的标准了,但购买粮食的钱是要自己出的,何小丽粗略算了一下,一个月大概需要十五块钱的生活费,好在她自己存着存货,那个时候,不然还得每个月伸手找付欧要钱。她可是没有这个脸了。刚说到生活费的事情,付欧沉默了一下,谁知道一转脸,就跟她商量要把他存的私房钱交给她了。“那可不行,那是你存的啊。”何小丽觉得这人简直轴极了,她才不要管着钱呢,责任太太太重大了。“你现在上学没有收入,以后家里进进出出都要钱,我不想你每次要花钱都要找我要。”付欧连忙解释:“再说我觉得你思维很清晰,善于管理,我这个人粗枝大叶的,不懂这些,放在你那里我放心。”呃……可是何小丽真的不想给他管这么多钱啊。“再等等好不,等我开学了再说吧,要是我平时忙的很,又要惦记着给你管你的钱,那我忙晕了弄到不知道哪里去了怎么办。”不知道为什么,对管男人钱这回事,何小丽觉得还是很局促,毕竟她跟付欧才扯了个证,还没有“正式”结婚呢。付欧大概也明白她担心的是什么了,可能还是不好意思,怕自己心里会不舒服,但在他心里,这就是自己家媳妇儿了,老付家的男人是不存私房钱的,从小见到他爸手里只留着买几张大饼的零花钱。他爸说这样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