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节
作者:溜溜猪      更新:2023-05-29 06:15      字数:5304
  沈悦恰好看到这一幕,笑了:“不要听你叔叔装的,他就好这一口,现在条件没有以前好了,都好久没喝了。”何正两兄弟都能喝点小酒,以前家里条件不好,都是喝爷爷酿的高粱酒,哪有今天这样好的待遇,还有茅台可以喝。至于烟,何正不抽,不过既然送来了,也没有叫别人带回去的道理。何小丽简直佩服付欧的远见了,他早就猜到了父母亲会去火车站接他们,哪有空手上门的道理,说道为人处事,还是他在行。何家就两个卧室,不过之前有个小阳台,改成了书房,在两人回来之前,沈悦就在里面铺好了铺盖,用行军床做了一个单人床,上面还铺了一床竹席。这个房子并不大,实用面积最多有六十个平方,加上老式的建筑,多少有设计的很不合理的地方,何小丽以前是做室内设计的,都能感觉这屋子只要稍加改动,可以住的舒服的多。何小丽看着记忆中并不是很熟悉的“家”,还是能感觉到一阵阵的暖意。这好歹是城市,跟大河村的生活差别还是很大。家里还有收音机,有电灯,有电风扇。有一些现代化的感觉出来了。“小付,家里也不大,委屈你睡书房了,书房通风也还好,倒不会太热。”还好是套房,要是鸽子笼一样的筒子楼,就没有这么好的条件了。说是这样说,沈悦把家里唯一一台电风扇放进付欧住的房间:“等会儿洗个澡休息一下,你们坐了一天的火车也辛苦了,我跟你叔叔等下要去科室,你跟小丽也可以出去转转,这附近她熟,我们都在这里住了四五年了。”下午两点多,是家里最热的时候,把女儿跟未来女婿两人丢在家里,沈悦有点不放心,生怕干柴烈火的年轻人会干点出格的事情来,不过看这年轻人,也不像不靠谱的那种。“你那个好朋友刘玲现在在纺织厂上班,今天周日,在放着假呢,你要不要去找她玩一玩?”沈悦问,明显是要把女儿给支开。“刘玲?”书里对这个人没有什么描写,何小丽怕露馅,伸了个懒腰:“我不想去啊,困死了,我现在非常需要洗个澡,然后睡个觉。”她昨天晚上在火车上呆了一晚上,整个人身上都是一股子嗖味儿。女儿是真困了,沈悦也不多心,报来了个暖瓶:“这里有开水,打开水的话是下午六点去水房,早上七点之前,水房都有开水,你们先洗着吧,要是不够的话再用灶子烧,家里有煤球。”女儿几年都没有回来,沈悦生怕她忘了。为了节省能源,医院都是统一供水的,一般都是去水房打,打来的开水喝也可以,洗澡都是用的这个。反正是夏天,也不需要用太热的热水,掺一点进去不要太凉就可以了。“香皂家里也有新的,你用粉色的,小付用黄色的硫磺皂,都认识吧。”医院和香皂厂有合作项目,何正还有参与研发,买香皂有这个便利,也是因为职业敏感,何家人用的香皂都是分开的。“噢,妈,这个硫磺皂还能不能给我再弄点?”何小丽想起来什么是的,回来一趟不容易,回去总的给大家带东西,硫磺皂就不错,便宜,而且在新蔡那个地方还不好买。换作以前的女儿肯定不会这样想,沈悦觉得有点意外,更有点惊喜:“这个好弄了,本来就是你爸爸他们厂里做的,你只要不用大卡车拖,都可以给你整上一些。”也就是说十块八块小意思咯?“多少钱一块啊?”何小丽有点不好意思沾她妈便宜,一般来说在供销社买肯定要票,价格在一毛到一毛五之间,钱倒不是很贵,难得的是你上哪整来票,农村人一般都不用香皂。“瞧你这孩子,你要带东西妈妈还能要你掏钱不成?”沈悦觉得女儿真是有点好笑,但让她比较欣喜的就是女儿真的懂事了,果然是到了要结婚的年纪了么。可何小丽总有一种白占别人亲妈的便宜的感觉。但很快这种感觉就没有了,沈悦笑得如沐春风似的,自己的闺女回来的那种欣喜,和母亲的感觉让何小丽产生一种新的情愫。这就是她妈啊,她要是客气,妈妈当然会不舒服的了。想到这里何小丽心安理得的接受了,沈悦却在一旁叨叨起来:“你说的确实不错,让我想想还有什么东西好让你带回去送人,又比较好弄到的,你爸爸他们科室现在有办制药厂,有些还没有上市的批次,按正常的市价弄出来也不算占便宜,牙膏也有,这个你也可以带回去一些。”确实牙膏也好买,乡下人都用传统的青盐简单的刷一刷牙。计划经济比较好的是,计划内的东西确实便宜,物价相当的稳定。比较不好的是,有钱也难买到东西啊,就拿付欧来说,悄么么的藏了那么多钱有啥用啊,现在连东西都很难买,等到过几年取消了票证制度,物价又开始飙涨了。八十年代的万元户多稀罕,可到了八十年代末期,买个大哥大都两万,想想这些令人咋舌的消费,何小丽不由得打了个冷颤。沈悦接着又问了何小丽能在城里呆多久,一听到女儿能在家里住十来天,又快活起来,看来她平时跟何正省下来的粮票能起到作用了。更让她高兴的是,女儿还是走了读书的路子,现在是小学老师,这,不说别的……总比每天种地要来的轻松吧。沈悦高兴起来,还是像小时候那样搂着何小丽:“哎哟,妈妈的女儿果然长大了,现在真是本事极了。”虽然不如刘玲这样的纺织女工工资高,但文人出身的沈悦还是喜欢女儿做文职类的工作,她高兴的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了。被沈悦一抱,何小丽迅速就有被母亲疼爱的感觉出来了,要等高考结束了,她考上了大学,沈悦估计会更高兴,但这一点,她不能提前跟母亲说,不过有什么关系呢,到时候给她一个惊喜或许会更好。何小丽把头埋在沈悦的颈窝里面,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果然还是妈妈的味道啊,好怀念这种味道了。”沈悦心里突然一动,虽说女儿这次回来以后疏远了,也跟自己有些距离了,但到底,这还是自己的女儿……她把女儿的这种变化归结于女儿在这么小的年纪出去,远离家人,到了另一个环境,在青春叛逆的时候发生的这些,自然而然会产生一些变化,让家人措手不及。看见身边好些姑娘,太叛逆就长歪的沈悦,一直都很担心何小丽到底会怎样,好歹她那样娇气的长大,万一离开了父母,走了歪路子咋办?母女两个聊了一会儿以后,沈悦就要去医院了,而何正今天是在住院部,所以早就走了。“妈,你也不休息一下啊。”在妈妈面前,再坚强的人都忍不住撒娇:“还是像以前那样加班吗?”原著里面有提到这个沈悦,因为太忙,在原主很小的时候就很少对她管教,原主长成那样一副性格,她其实也有很大的责任。但这也怪不了沈悦,那个年代的人为了生存,且不说生活了,哪个不是这个样子,就说何直来说,五个孩子,他其实也没有管教过,大军小军能长成这样,也都靠造化。沈悦拍了拍女儿的背,还是像小时候一样的黏人啊:“好了,后天爸爸妈妈都不上班,陪你出去转一转。”说完看了一下表,再磨蹭下午门诊得开门了,何小丽知道沈悦责任心强,就没有再继续撒娇了。第80章洗完澡,倒头就睡,等醒来的时候已经下午五点钟了,沈悦是一点五十出的门,也就是至少睡了三个小时。何小丽看了一眼家里的布置,职业病和强迫症就犯了。在农村的时候还没有这样直观的感觉,那边的房子都是三进□□,或者两进两退,于设计上来说,没有很直观的冲击力。可何正家是正宗的套房,类似于后来的商品房,在格局上,就很挑剔设计了。也可以说,设计的好歹,很直观的影响到居住的舒适度。至于现在这个房子,居住的舒适度其实并不好。那个年代没有室内设计这个概念,只要有个房子,哪怕是筒子楼,人的幸福指数也很好。但这点何小丽不能忍啊,几十年后的她,做的事情,就是让人在有限的空间内,享受到无限的居住的舒适度。并且这套房子真的还挺好。这房子虽说小,到底还是朝南的,付欧睡的那边朝北,南北虽然不直接通,但也算南北通透的户型,但叫设计师给浪费掉了很多面积,实用面积有六十个平方,用着却很拥挤,很像后世设计的小两房。闲的无聊,职业病犯了的何小丽开始用步子丈量屋内的大小,在自己卧室找来一支铅笔,一个本子,一把尺子,开始把原始户型画了下来。紧接着就是改造以后的户型。……也不知道做了多久,何小丽画的是很带劲,以至于后面有个人站着看了很久都没发现。“啊——”突然回头看见一张人脸,何小丽吓了一大跳,摸着心口:“请不要神出鬼没,吓人的好吗?”付欧看着很认真,连他都看出来经过何小丽改动过的户型,比原始的户型要好很多,他指着设计图说:“这个房子你这样一改,确实好了很多。”何小丽一直在给付欧惊喜,今天看来也不例外。结合沈悦不喜欢做饭的特点,何小丽缩小了厨房的空间,甚至在厨房里面设计了将来放煤气灶和要装抽油烟机的空间,把两个卧室适当缩小一些,衣柜靠墙做到顶,省去了许多放摆件的空间,这些空间其实用的很少,并且容易积灰。这样,客厅的面积增大了,卧室的储物面积也相应增大了不少,并不显得拥挤。因为增加了客厅的面积,通风和采光也好了很多。而付欧现在睡的那个小卧室也扩大了一点,还是跟现在一样,平时做书房,像家里来了客人还可以住人,因为大了一些的原因,不会像现在这样的局促。何小丽甚至都画出来一个书柜,从书柜里面能拉出来一个一米二的小床,小床上面可以铺棉絮,这个还是很方便的。没想到她还这么有才,连付欧都不由得感叹,何小丽真的跟自己想象中……太不一样了,那些以为何小丽就是一个娇滴滴的小丫头的人,也真是肤浅了。“真的看不出来你有这个特长,或许你到了北京,可以帮我改一改我们家的老房子。”“老房子?”“是的。”付欧摸了摸下巴,他觉得这件事情,如果何小丽不反感的话,可以给她尝试一下,毕竟他已经慢慢的要把何小丽带入到他们家女主人的这个角色里面去了:“我家在三庙胡同有一个小房子,因为太破了吧,我还想着早点回去,怎么修整一下,但我也没有这方面的资源。”三庙胡同?何小丽是学设计的,当然听过这个响当当的名字了,几十年后,她还在学室内设计的时候就听说过这里,这里是保存的最好的老胡同!这里也是在00年以后大片拆除名人故居以后,还能在北京保留的很好的老式胡同了,即便是三四十年以后,这条胡同留存下来的老北京味道,都被人津津乐道。因为本身居住在这里的人,经济条件也不咋样,条件比较好的,在八十年代开始有商品房的时候卖掉了这里的房子,去住“楼房”了。其中很多房子,在九十年代出国流行的时候都被卖掉凑集出国的经费了,所以到了二十一世纪,这条胡同的主人,很多都是颇喜欢中国古文化的外国人。包括此时的付欧,他也有这样的想法,觉得自己在三庙胡同的老房子,配不上他的新媳妇。“当……当然,那个,我可以折腾你们家的房子?”何小丽不敢相信,付欧会把这种历史性的重任交给她来做,可能在当时看上去并没有什么。“以后你也是这个房子的主人,任由你折腾!”付欧指了指她的设计图,说:“我觉得你在这方面颇有些天赋,那房子太老太旧,也不知道能不能改。”他画了一个图,是一个“口”字型的一进院落,放在古代,确实不是大户人家的住宅,面积大概两百平米,除了四面围起来的房子,中间的天井大概还有七八十平米。放在古代,讲究些的人,都要住两进的院子,更讲究的要住“目”字型三进的院落,这种“口”字型的房子,在古代来说,甚至于当代来说,确实不是讲究的住所。难怪付欧会有这样的想法,觉得何小丽会嫌弃。当然了,那边的建筑物是很有历史的,最早的建筑物能追溯到元代的大都时期,最晚也是清代的,所以几十年以后建筑界都说,从三庙胡同里面随便挖一块砖头,都是建筑文学史上面的文物。这么重大的工作,在付欧眼里居然是轻描淡写的。何小丽觉得,跟他说话有点紧张,怎么这人随手掏出来就是清代的古董,又随口说来,家里居然在古老的三庙胡同有一座房子。“你父母会不会不同意啊?”何小丽还是有点担心。“我爸妈以前住在外交部的大院里面,到前年政治身份受到影响,才从大院搬到三庙胡同,他们住着也不是很舒服,很早就提到了要改造一下,你如果觉得工程量太大,我也可以在你来之前休整好的。”反正还有时间,等她过来至少是半年以后了。“不要不要!”何小丽连连摆手:“这个还是我亲自操刀吧,你老人家准备好银子就行了。”付欧扯了扯嘴角:“本来我存的钱就打算让你保管的,但我也只有一千多。”其实何小丽对于一千多的概念不是很强,但是感觉还是挺大一笔钱的,毕竟她现在一个月有十五块钱的工资,在新蔡县都算的上一个小富婆了。“结婚要花不少钱吧,我不知道彩礼要多少?”这是要让何小丽去刺探一下军情的意思了?当下,哪怕几十年以后,彩礼这个传统的概念还是存在的,何小丽也没谱啊,换作在大河村,可能十块钱加上一袋子米,一包红糖就搞定了,女方出嫁的时候要带一些家私,这些都是女方的陪嫁。彩礼是男方给到女方的,跟女方的陪嫁并不冲突,当然彩礼越多,陪嫁就要相应的多一些,要是配备不搭,女方嫁到男方以后,多少会受些婆家的冤枉气。说到这个问题,何小丽有点脸热:“我还没跟我爸妈提到这个问题呢,你父母都是洋派,你也会讲究这个吗?”说起嫁妆彩礼真的有一种要结婚的感觉了,这种感觉特别的真实。“是的,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我只是不清楚到底要多少,得看你爸妈的意思。”两人说着话,沈悦也回来了。一家人吃过晚饭以后,付欧陪着何正下象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