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节
作者:溜溜猪      更新:2023-05-29 06:15      字数:5381
  “快来快来,吃饭。”菜很少,何小丽有点后悔没有从何家拿点酱菜出来了,这点菜配饭吃,到后面就只剩下光秃秃的米饭了,偏偏付鸥还很怕她吃不好,鸡蛋还都往她碗里夹。付鸥这会儿洗干净了,穿着自己的衬衣,精神气好多了,今天下午还有个检查,没事的话应该就可以出院了。两人面对着面吃着饭,相视一笑。付鸥:“你笑什么。”趁着她不注意的功夫,夹了一块鸡蛋到她碗里。何小丽往往心大,想也不想就吃下去了,等她发现,鸡蛋都被自己吃完了。何小丽又笑了一下:“没什么啊,我就是高兴啊。”样子傻傻的,挺有意思。付鸥又夹了一块茄子塞她嘴里,他就是这样,生怕她吃不好:“不能笑了,吃饭小心呛了,吃完饭我再跟你说话。”切——第73章何直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六点了,按说这个时候老三老四两孩子也应该把饭菜都准备好了,可揭开锅盖一看,冷锅,冷菜都没有。他突然觉得前所未有的累。狗蛋站在门口轻轻叫了一声“爸爸”。看样子是饿了。何直问:“哥哥们呢?”家里的哥哥也就只有这两个孩子了,孩子们也不知道去哪里了,这会儿按说该在家做作业的,姐姐不在家,两个孩子就到处撒野,想想就真够头大的。见这段时间李桂花没上门来闹,何直就觉得很奇怪了,前段时间叫人去小河村打听了一下,原来李桂花回到家以后,跟嫂子也处不来,一气之下又找了个人家嫁了。这回她哥哥嫂子可能觉得再也没有油水可以刮,把她骗到隔壁县嫁给了一个老光棍。左右李桂花当年结婚早,现在也才三十六,长得黑了一点,五官还是挺耐看的。知道李桂花嫁了人,何直也就不抱有任何不切实际的梦想了,本来还以为她回到娘家吃点苦能学乖一些的。至于孩子们,私底下偷偷给她塞没塞过钱,他也从来没管过,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好好把这个最小的拉扯大。这段时间爸爸总不在家,跟爸爸不是一般的疏远的狗蛋,看了何直很久,结结巴巴的说:“去河边……捡大树。”何直看了一下灶房就明白了。这些天大雨一直下,家里没有多余的柴火了,这两个孩子肯定是看着家里柴火少,就没有做饭。想到这里心里涌出来不少的愧疚感,他上前摸了摸狗蛋的头,把他抱了起来,问:“那你吃饭了没?”狗蛋点了点头:“姨姨那里吃玉米糊糊,我吃了一碗。”何直这才想起来,被他丢在学校的沈娟,他本来还说过两天派个人送沈娟回去的,这一忙着救灾就忘记了,难道她这两天都吃的玉米糊糊?想到这里心里有点不过意,从菜园子里面摘了两根黄瓜,拍了拍,用调料拌了一下。又从家里拿了一些腌萝卜,酸豆角什么的,这些都是何小丽泡的,倒也清爽可口,又从六婶家换来了一些冷米饭,最后想了想,从自己家拿了两个鸡蛋,一些青辣椒,抱着狗蛋两人往学校去了。何直到的时候看见沈娟正在忙活着呢,她在学校后面搭了个小棚子,支了个灶,这是要准备开火做饭的节奏了,肥猪被她绑住拴在门外,这几天她煮了猪草给猪吃,不知道猪是不是被吓到了,眼看着就瘦了,所以她这几天准备把肥猪给杀了,看能不能找队里的人换一些生活必需品。学校后面原来有个猪棚,还算能遮风避雨,她这几天把猪棚收拾了一下,准备等老师们回来就搬到猪棚里面住去。不过这事儿还得请示大队长才对,按以前的惯例,即便是自己养的猪,那吃的也是社会主义的粮食,杀了起码要分给队里一半的。青山村不让她回去,要她把肥猪宰了分给青山村一半,她才不干了,但如果何直同意让她把家临时安置在大河村,她倒是愿意把这头猪,直接给大河村村部,她自己只留下一些,找人换点吃的用的。刚好见到了何直,沈娟把自己的想法跟何直说了,何直听了连连摇头:“你这头猪又不是吃我大河村的猪草长大的,要给我们一半我是不能收的。”再说大队现在比以前要富裕很多,养了几十头猪,他觉得收了沈娟的猪就是不对,人家现在无依无靠的。何直把自己带来的冷米饭,酱菜,拌黄瓜拿了过来,说:“我一个大男人,搞不好饭,找邻居换了些冷米饭,你不嫌弃的话烧点热水泡来了吃着,没事我先走了,你的事情,我先给公社汇报一下,如果青山大队不接收你,我得请示一下公社书记和妇女主任的意见,请他们帮你协调。”妇女工作现在是大问题,现在都是社会主义半边天了,他可不敢轻视。但其实话是这样讲,靠着公社试压塞回去青山村,青山村是能接受,但能给沈娟好脸色看么,而且人活着总要吃饭,也很难保以后干了活,分不到相应的粮食。说真的沈娟真的有好几天都没吃饭了,何直带来的玉米糊糊味道是不错,但天天吃,也够伤脑筋的,可她不是缺心眼,何直都说找邻居接的饭,自己肯定没吃。她说:“你等等,我找点热水把饭泡泡,你也一起吃。”何直刚想说不用,见到沈娟已经忙活起来。她是个做事很利索的妇女,烧火,烧水,快的很,很快小锅子里面的水就烧开了,她把饭丢进去煮一煮,这就热了,夏天吃这样的“茶泡饭”配着小菜,还是挺清爽可口的。然后她把那两个鸡蛋给蒸成水波蛋,给两个孩子吃了。虽然饿得很,狗蛋这几天跟小月儿玩的正好,也很喜欢小月儿这个妹妹,两人你让我,我让你,也着实有趣。“其实也不是我不愿意帮你,但到底你是外村的人口,要落到我们这里来,队里很多人怕是有意见,再说后面猪棚怎么能住人?”那里实在是太简陋,以前是大户人家养猪的地方,这边养猪的猪棚,就只围住了下半段,上面是空着的,这样一点遮挡都没有,怎么住人?沈娟指了指后面:“我用木板子挡起来了,围住了也就没事,我知道你实在是为难,但你可以给我一些旁人不愿意做的事情,比如山地,别人不种的山地给我种可好,我只要一口饭吃,能养活这孩子,其他的都不图了。”何直也是当爹的,自然明白她的心情,想必是回到青山大队太难,所以才会这样恳求他,他回头看了一眼沈娟自己遮起来的这一块,差点晕倒,那样子怎能住人?“不成,你这样没办法住人的,再说猪圈是养猪的,虽然这么多年没养,但多少有味道,不成的不成的。”何直看不过眼。两人吃了饭,刚走出去,迎头撞见队里爱作媒的赵婶娘,她今天可是穿了整齐的一身,往学校那里去了。“哎呀,何家老二。”赵婶娘的记忆还停留在何直是何家老二那个阶段:“那个姓沈的妇女还住在学校吧?”怎么又是她,何直头疼,他想着明天赶早要去一下公社汇报沈娟的情况,他是不敢要人家大肥猪,更不能让她不明不白的就住在猪圈里面,看她那模样是要下定决心在大河村过日子了。“怎么了,赵婶娘。”赵婶娘笑的跟什么一样:“我是有好事跟你说。”何直更头疼了,赵婶娘最喜欢乱做媒,他当年跟李桂花就是赵婶娘一口撮合,当年她可是把李桂花的人品说的天花乱坠的:“有什么好事?”赵婶娘摸了摸耳垂:“我娘家的老三,不是死了媳妇好多年了嘛,家里也没个人操持,我看这个人还可以,想说和说和,何直,你不会阻拦吧?”何直莫名有点心虚:“我干嘛阻拦,我又不是管妇女工作的。”赵婶娘的娘家就在本村,那个赵家老三……等等!“赵婶娘,你家老三都多大年纪了啊。”赵老三在队里的名声不太好,懒的要命,媳妇大着个肚子还要下地干活,生孩子那日痛的要死要活的求赵老三去找稳婆,赵老三翻了个白眼儿说稳婆是旧社会的产物,新式妇女生孩子是不用稳婆的,你在家好好生吧啊。就这样,赵老三的媳妇儿不是没了嘛。刚开始他还没心没肺,后面发现媳妇儿没了也不行,娃没人带啊,这个手才知道有媳妇儿的好,拖着他姐姐,也就是今天很会做媒的赵婶娘到处给他找婆娘。但名声坏了就是坏了,谁脑子缺了一根筋才会去找赵老三啊,这不都十来年了,赵老三还是没媳妇。听何直这样打破,赵婶娘很不高兴,那天她看到那个女人就挺喜欢的,没家没业也没关系,她不是还有一头大肥猪吗,所以她去跟娘家兄弟说了,赵老三那天也见过沈娟,也挺喜欢她那样干净利索的长相,像个城里的女人呢。“何家二侄子,你说你这个大队长是不是该操心操心队里的成员的家庭生活啊,我弟弟打了光棍都这么久了,也没见你帮忙做个保媒,今天我就是要去沈娟那里说道说道,她自己愿意就不说,不愿意我也不会强迫啊!”第74章“赵婶娘,你说话实事求是,不要过分夸大事实就行。”这一点确实是说到点子上了,别人不乐意,赵婶娘确实不能强迫她。但,赵婶娘有一张巧嘴,能把死的都说成活的,李桂花那样的能被她说成顾家,要是沈娟单纯点,还不得叫她给匡咯。再说她那头大肥猪,很多人一双眼睛死死盯着呢,不说人才有多好,先把大肥猪搞到手吧。赵婶娘扭着身子进了学校,何直觉得头疼,一把抱起狗蛋准备回家。第二天一大早,何直就去了公社,汇报洪水的灾情,顺便把沈娟的事情跟彭主任汇报了一下,彭主任听了也没有多话,这事,她还要跟许书记商量一下,如果真的是青山村的人口,应该还要安置在青山村的,但目前沈娟的问题比较复杂,她本人连是哪里来的都搞不清楚,就更不知道自己原籍在哪里了。“这样就麻烦了,如果生的是个儿子,队里的人自然不好说什么的,但这是个女儿——”当下还是有些封建思想的,比如如果家里都是女儿,宅基地都不会按成年人一样增加,基于这个风气,彭主任也不好说什么,但说到沈娟连个娘家也没有,就有点为难。“总要想个办法解决,总不能真逼着别人嫁人。”何直有些为难,他想到昨天赵婶娘的样子,还有那个快五十岁的赵老三,怎么想都觉得不对劲,但要是从年轻一代的青年里面选,他也觉得选不出什么特别合适的。“这个倒不至于。”彭主任说:“她是灾民,公社可以给她出一部分救济粮,你大河村反正面积也大,暂时能安置那对母子就先安置在你那里吧。”“安置在大河村?这怎么成啊。”想到村里那些人的态度,就很头大。“那怎么不成了,她这种情况,要回去肯定也会遭人白眼,你这么大的大队,多一个人少一个人能咋地?”看来连彭主任都吃死了自己的性子了,何直不说话。过一会儿许书记来了:“何直,在新型水稻的实验种植上,你这个队长确实起到了先锋带头作用,公社党委商量好了,准备推荐你入党,你觉得怎么样?”何直能说怎么样,当然苦着脸点头了。看他这态度,许书记就不满意了:“怎的,不想入党。”何直说:“当然想入党了,只是刚才在跟彭主任说起一个妇女的安置问题上,有点麻烦。”于是把沈娟的情况跟许书记说了。许书记点点头:“青山村的大队长刘青牛这个人党性觉悟不高,这个我是很清楚的,所以这是在讨论入党推荐人的这个事情上面,我就没有考虑到他,这样吧,既然你快要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当然要起一些模范先锋带头作用,你就想办法帮忙安置一下这个妇女,人是苦命人,党还是要关心群众的生活的嘛。”这是咋回事啊,说到底还是付鸥惹的祸,从河里捞起来个孩子,连命都差点搭进去,还给何直弄了个搬迁人口进来。最后还被彭主任批评了一番,许书记说这次县里一起申请了,受灾的村庄,以大河村表现的最好,不仅口头表扬,在上交公粮这方面,也做了一些让步。这样,何直回去也就好跟村民交代了。最后大头大肥猪,许书记说也不让分了,让沈娟自己处理,毕竟她现在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公家又不是周扒皮,怎可能要她最后这点口粮?何直从公社离开的时候,公社还给了她一些赈灾粮,十斤大米,两斤油,还有几件成衣和锅碗瓢盆,都是很难见到能用工业票才能买到的东西,盆还是搪瓷的……何直苦着脸,开完了会,背着一大袋的粮食回到村里去了。至于沈娟把猪杀了,找村民又换来了一些东西,正式在村小学旁边的那块老菜园子里,搞了两分地,搭起来两间非常简陋的土坯房,这又是后话了。过了几天,何小丽回到学校的时候也吓了一跳,以前这个学校,是解放前老教书先生在自己的私人的土地上面盖起来的两层青砖大瓦房,这在建国前,属于极其富有的人群,而旁边还有几分地的空地,何直就把沈娟安置在那里,左右也没有占别人的地,所以也没人说什么。这房子还是几个热心的青年帮忙盖的,土坯是村里垮掉的老屋子上面的土坯,直接运了过来往上摞起来的房子,何小丽看了,跟搭积木似的,两天不到连屋顶都做好了,一件卧室,一件小小的茅房,做饭还是在外头搭了个灶,特别简陋,看这模样,也不像在这里准备好好过日子的啊。但屋门口的那小片空地算是利用起来了,沈娟在里面种满了菜,各种各样的都有。她得了公社的救济粮,又拿着肥猪肉找村民们换了不少东西,小日子算是过起来了。这几天,只要何直不在家,沈娟就带着小月儿去找狗蛋玩,两孩子能玩在一起,也不会到处乱跑。安顿好孩子,沈娟也会下地干活,只是看她这身板,每个月能分的粮食不多,跟小月儿两个人过的紧紧巴巴的,碰到何小丽不方便的日子,她还会帮忙给何家几个毛头小伙子做饭。所以这段时间连何小丽都抽起懒风来,时不时的不做饭,但凡跟沈娟讲一声,她还是很热心的去帮忙的。五点半,学校下了课,何小丽刚走进何家,就闻到香喷喷的味道。这是猪肉的香。沈娟也不白吃人何家的东西,只要她过来做饭,必定会带点东西过去的,上次的肥猪杀了,有好大一块五花肉,都是给这些臭小子炖了红烧肉,沈娟做的红烧肉确实好吃,下面还铺了一层干豆角,干豆角上头都沾了猪油香,简直不要太好吃。看见何小丽过来,隔壁家刘彩站在自己家屋檐下:“小何,你这个小婶子挺好的,我看着比李桂花那个婆娘好,你看看人家,把何直家几个臭小子给弄的,都听她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