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作者:溜溜猪      更新:2023-05-29 06:11      字数:4344
  到了冬天满地都是大白菜和白萝卜,白萝卜腌制成萝卜干,也能在没新鲜菜的季节能吃上好几个月了。豆角一般可以晒成干豆角,用水把豆角煮上一煮,晒干了就成了干豆角,这些菜,要在地里没菜的时候拿来应急的,不过炖豆角费油,李桂花习惯把豆角腌在坛子里面做成酸豆角,但酸豆角没有干豆角耐放,所以一般都做成各自一半。茄瓜种的少,炒茄瓜费油,像黄瓜什么的凉拌,李桂花也只舍得放盐和剁辣椒。何大军半个月回来一次,每次回去,都会带上许多李桂花做的腌菜,城里面的菜没甚味道,拌点他娘做的咸菜才会有味道。其实何小丽想说,腌菜吃多了不好,但是这个年代哪有那么多讲究,能吃饱穿暖就算不错了。再说呢,人家吃的还是纯有机食品,你一个吃转基因长大的人咸吃萝卜淡操心啥呢!第4章吃完晚饭回到知青点,已经是晚上七点了。农村的空气可真是好,而且也不热,一到傍晚就降温,到了晚间连扇子都不用扇。就是蛇虫鼠蚁多了点。何小丽本来说自己走走,但听何大军说农村有蛇,吓的差点爬他背上。从小到大,何大军都沉溺在这种小小的恶作剧里面,觉得很有意思,看到何小丽吓得脸发白,哈哈大笑起来。他打着手电筒,准备把何小丽送回知青点,好在一路上都是走大路,并不从草丛里面经过,遇到蛇的可能性大大的降低了,但外面蚊子比较多,一路上她都在啪啪的打蚊子。“咋这么多蚊子呢?”何小丽又拍了一个吸血鬼,心想大概原主的血是o型血吧,而且她肉嫩,好吸。“你小时候就招蚊子,所以刚来村里,我爹就叫我娘给你装上蚊帐了,家里就这一床蚊帐,以前还是奶奶用的。”何大军的声音里面充满了快活,他还真的是个又勤快,又乐观的青年。还好有蚊帐,否则今天得喂蚊子了,何小丽这样想。*****知青点其实就是村口一处小破房子,附近都没有人,据说是解放前一个绝户的房子,本来队里要拆掉的,因为前几年有个五保户的房子塌了,给她住了几年,住到那人过世,就到了□□。后来断断续续的有知青过来,大队长孙有才便把这房子,分给了新来的知青了。最开始来的是王有志,因此他独占了一间。到后面又来了一个青年,但跟这些高中还未毕业的青年不一样,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毕业的大学生,毕业以后分配到研究所上班,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被分配到乡下地方来学习。但他一个人独来独往惯了,很少跟知青交流,也比不得这些青年娇气,他是每天都要下地干活的。另外的那间主屋,就住了三个女生,,女生胆子小就住在一间屋,因此挪了主屋出来给她们。里面放了三个木板搭出来的架子床,上面铺着两层棉絮,上面那层棉絮到冬天要盖的,这里也没有柜子可以收,到了夏天不需要盖,便铺在床板上面做垫絮。何小丽回去的时候,其他几个知青已经吃完饭收拾好了。她虽然不帮忙做饭,但米和油都是发到知青点的,因为她也不往外拿,所以其他几个知青也不说什么闲话。按书里面的节奏,因为刘恩慈暗刀子使得好,何小丽经常会找刘恩慈的麻烦,而刘恩慈,则是很好的扮演了白莲花的角色,从不从正面攻击何小丽,但是温柔刀,刀刀割肉。比起何小丽那张娇俏可人又怎么都晒不黑的小脸,刘恩慈只能算得上清秀了,难怪书里面的男主王有志,见到了何小丽以后会移情别恋。“小丽,又去你叔家了?”王有志在院子里面劈柴,他本来是大学教授的孩子,斯斯文文的,却叫生活磨砺成这样,劈柴砍柴这样的活,对他来说都不算事了。何小丽对王有志不算有什么感情,但两个女孩子在一起,因为一个男生争风吃醋是常有的,这才显得王有志金贵了些。更何况他父母是教授,总体来说他身上的气质和素养还是不错的。刘恩慈和另外一个知青余敏在廊下搓洗着衣服,衣服并不是很脏,只有尘土,这里也没有洗衣粉或者肥皂,用皂角搓一搓就好。这处屋子离溪水边有点远,大晚上的女孩子家家不敢单独出门,都要两两结伴而行。看见何小丽回来了,刘恩慈脸上挂起来笑来:“才回来啊,早点去洗吧,等会儿我们一起去溪边。”书里面的何小丽有点懒,所以也不能太快崩人设。何小丽懒懒的坐在廊下,伸了伸懒腰:“走太远路了,我要歇一会儿。”其实从叔叔家到知青点才一两里路,不至于太远,但这样才符合原主的性格嘛。刘恩慈的嘴角不可察觉的笑了一下,说:“那等你过会儿去溪边,就没有人陪你了。”这个时候农村还没有通电,桐油也不便宜,但凡有点月光的夜,都不会点桐油灯,蜡烛就更奢侈了。借着亮堂的月光,刘恩慈的这一抹不易察觉的笑,被何小丽尽收眼底。这个白莲花,大概是想趁这个机会表现自己吧。这个刘恩慈,大概是天蝎座少女,无时无刻都要表现出自己很腹黑的那一面,腹黑,而又执着。何小丽微微一笑:“那我也不怕,从这里到溪边才几百米,万一有蛇什么的,王同学也能听得到的吧。”她这话的意思很明显了,王有志但凡对她有点意思,应该都会陪她一起去溪边了。反正在这漆黑无边际的夜,没有手机电脑,没有抖音吃鸡,还能干什么嘛,知青们晚上聚在一起读读诗,唱一唱进步歌曲,打发漫长而又无聊的时光。刚刚开始来到大河村的时候,知青们还一腔热血,满怀激情的朗诵诗歌,度过一夜夜空虚无聊的生活,可渐渐的,被生活磨灭了棱角的青年们,渐渐在闲暇的时光中,去山上捡柴禾,利用晚上不用干活的时间,把散乱的木柴捆成一小捆一小捆的,第二天烧火要用。晚上怕地里有蛇,知青们也不敢去地里打野菜。王有志眼底里露出一抹不可察觉的笑来,看来他倒是很愿意陪何小丽去溪边洗衣服的。“王同学今天劈柴,我和余敏答应帮他洗衣服的,你忙完了赶紧去洗澡吧,等会儿天气凉了,再用冷水洗澡就不太好了。”虽然是夏天,但山上的树木也不能随便砍。全村人都烧柴,山上的枯枝烂叶早就被砍完了,树木都是队里的,轻易不能砍伐,所以一到夏天,不论男女,都是用冷水淋浴。女孩子特殊的那几天除外。王有志见木柴劈得也差不多了,便搬到灶房里面去了,这个季节雨水多,放在屋檐下会淋到雨。刘恩慈跟另外那个小知青,名叫余敏的那位小声聊着天,讲的无非就是白天下地碰到的事。无非是这个婶子出了什么丑,那家的嫂子又怎样怎样了。隔壁屋的那位还没有回来。聊了一会儿,何小丽也觉得听这些琐琐碎碎的事情确实没意思了,便走进屋里去洗澡,冷水冲一冲,两分钟就能完事。只是她每天用沐浴液洗习惯了,突如其来的,就这样冲一冲,总觉得没冲干净一样。于是再冲了一次。依稀仿佛听见外面的刘恩慈在说:“有什么冲不干净的,每次都要洗好几遍,她倒是爱干净,别人从溪边挑水过来也是很辛苦的呀。”声音不大,但胜在安静,一字不差的都让何小丽给听见了。紧接着便是余敏低声压住刘恩慈的话:“好了别说了。”刘恩慈继续抱怨:“又不是什么千金大小姐,每次都要洗那么久,这里也就是只有这个条件,难道跟我们以前一样,还能天天用香皂不成?”她总描绘以前在城里时间的幸福生活,每次都有天天用香皂洗脸洗身子。因为原主经常听到这些,何小丽便想起来了。想到这里,她都觉得好笑,香皂刺激性比较大,即使用香皂,她也不会天天都用香皂擦身体的,这样对皮肤不好。但是冲的干干净净,这是她觉得很必要的。再冲洗了一次,穿好衣服出来时,刘恩慈已经换了另外一幅面孔。“洗好了,等着你一起去溪边呢。”她是害怕王有志真的陪同何小丽去溪边了,她要给王有志洗衣服,一边可以献殷情,一边还可以防止何小丽跟王有志独处,一举两得。借着月色,何小丽用手搓起衣服来。这种地方,即使下地干活也不会要女孩子做最粗笨的活,因此她们身上的衣服都不脏,只是沾了些尘土,倒是王有志身上的衣服充满了汗味跟泥土的味道,搓得刘恩慈手疼。但看了看何小丽的好打算落空,她觉得值得了。被人丢到这个穷山沟沟里面能怎么样呢,她觉得王有志是一个很不错的托付对象,尽管他现在还没有出头,但他好歹也是教授的儿子,总有一天他父母,还是会把他从这穷山沟沟里面弄出去的。这样的人也不是没有过。刘恩慈不像其他的知青,从小她家里条件就不怎么好,父亲因为患病做不了重活,只能在一家仓库给人看大门,这工作还是单位照顾家属才给的,待遇自然不好。因此她格外珍惜读书的机会,谁知道刚读到高二,就被分配到这个小山村里面来了。她也不是没见过其他嫁人的知青是什么样子,生了娃,就跟农村里面的妇女一模一样了,两口子经常因为柴米油盐吵架,那就是好一番鸡飞狗跳。她是实在是无法想象自己从城里过来,嫁给一个满腿是泥的乡下汉子。没有烛光,没有音乐,几个知青沉默了一会。外面过来一个高大的身影,站在门口,然后一动不动。还是余敏认出来了,叫了一声:“付大哥。”原来是住在最旁边那间的姓付的年轻人,他比几个知青又都年长一些,平时见了面,也就打一声招呼的交情而已。也许是何小丽多心了,她竟然觉得门口那位高大的人,对自己多看了两眼,她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脸,难道是原主自带的自恋体质。这种体质她本身并没有啊!那人果然是看着何小丽走来,肩上挎着一个竹篓子,说道:“找个高一点的盆过来。”何小丽一看,滑溜溜的东西在里面相互纠缠着,这啥啊,吓人!第5章付鸥带来了一篓子的泥鳅和黄鳝等,满满当当的一篓子,足足有十来斤。余敏是个小吃货,刚一看到就哇的一声叫了出来:“是泥鳅和鱼呢,满满一筐子,你怎么弄到的啊。”这里面余敏最小,也最是容易饿,队里面发的那点粮食只能煮成粥来喝,多日没有吃过一顿饱饭,这些个知青,个个都是面黄肌瘦的。所以余敏看到这一筐子的泥鳅和鱼,简直都要叫出来了。还是刘恩慈比较淡定,她压低了声音:“声音小点,要把人惹出来吗?”其实四周都没有住人,声音大一些也没有人听倒,但这好歹也是一筐子的荤菜,节省点吃,吃大半个月都是没问题的。连平常很淡定的王有志,眼睛里面都放出光彩来:“哪里搞来的这么多泥鳅和鱼啊,这阵子可有的吃了。”付鸥说:“下游有驻坝,到了夏季就会有这些野味,只是一般人不知道,如果发上一场大水会更多。”三个女知青饶有趣味的看着他,小馋虫跟好奇心,都被付鸥勾上来了。平常跟女生接触的少,即使在学校,也是男生比较多,付鸥脸红红的说:“但凡建造水坝都会让鱼儿无法往下游游,而且我看了一下上游也没有人会去捕鱼,所以试了一下,没想到有这么多鱼。”说话间,王有志把手电筒拿了出来,打着手电筒看了一下篓子里面,全部都是很常见的鱼,鲤鱼、草鱼、泥鳅,各种都有……如果养着,每天都可以吃活鱼了。刘恩慈突然想起来什么似的,说道:“后面院子有个大水缸,等下挑点水过来洗干净,然后把鱼倒进去,那个大水缸大,可以养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