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节
作者:红尘晚陌      更新:2023-05-29 05:47      字数:5497
  莫名成了晚辈的江晚晴:“……”弟妹你个头啊弟妹!谁是你弟妹?!严修筠坐在办公桌另一头,看季绍钧帮江晚晴搬了椅子, 又微笑着看江晚晴坐定, 这才摆出秋后算账的意思。他眉目一偏, 对季绍钧道:“叫嫂子。”季绍钧:“……”严教授的表情太一本正经,江晚晴实在没忍住, “噗嗤”一声就笑喷了,好奇心驱使之下还歪了个楼:“所以……你们俩到底谁大?”季绍钧脸上的表情瞬间僵硬一下儿, 勉强笑了一声:“我们还是不要在意这些细节……”而严教授没让他说完,对着夫人,自然而然一点头:“我。”“那让季总叫声‘嫂子’没毛病啊。”江晚晴故意夸张地看了季绍钧一眼, “他为什么这么不情不愿还苦大仇深?”严修筠很给面子地伸手朝季绍钧那边比了一下, 意思是“让他自己说”。季绍钧按捺不住地咬牙切齿:“因为他只比我早出生了四十分钟!四十分钟!好意思提!”江晚晴的眼睛却亮了——她对和严修筠有关的事情都很好奇:“你们两个人同一天出生?”季绍钧不情不愿道:“对。”当年季夫人和严书音女士的预产期前后只差三天,预产期前十天左右,严书音女士准备收拾收拾, 自己去医院待产。而就在这个时候,出了点意外——她的羊水破了。严书音女士登报和傅耀康断绝关系后,就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只有大儿子傅修远偶尔过来看一看。但那段时间傅修远一直在忙一些事,严书音不忍心让儿子奔波,便故意告诉他,距离预产期还有一段时间。其实严书音自己安排的没什么问题,只是她没想到小儿子来到人世来得这么着急。这个情况下的孕妇,自己开车去医院,简直要一尸两命。大儿子一时之间是指望不上了,无奈之下,严书音女士只好求助于邻居。邻居就是季绍钧的父母。季氏夫妇俩倒是热心肠的好人,听闻情况立刻上手帮忙。但是当时季夫人也处于临近预产期的特殊时期,季先生不敢把怀孕的夫人一个人放在家,手忙脚乱之下,只好夫妻俩一起,把严书音女士送到了医院。也多亏了季夫人一起跟来——严书音女士刚被推进产房,季夫人就也感受到了胎动。于是,严修筠和季绍钧一前一后来到了这个人世。时间只差四十分钟。按照这个描述,这已经可以成为一个青梅竹马童话故事的美好开头了,奈何两位腐国长大的主人公不为世俗所扰,在性向上直男得顶天立地,甚至有点幼稚。“江博士,如果vincent是个女的,那现在可能就没你什么事儿了。”季绍钧没好气地故意找茬儿,“怕你不高兴,我一直没好意思告诉你,我跟他还有‘指腹为婚’这么一档子事儿呢!”江晚晴倒是意味深长地用眼神地比了比他和严修筠:“哎?你为什么觉得我会不高兴?”“……”季绍钧“哼哼”冷笑两声,“因为你……”“因为你没机会不高兴。”严修筠笑容和煦地看着江晚晴,“即使他是个女的,我还是觉得,能和江四小姐相亲才比较荣幸。”江四小姐很给面子地笑出了声。她不仅被严修筠两句话说的身心舒畅,而且作为一个靠征婚条件太苛刻上了微博热搜的网络红人,江晚晴突然升起一种对于自己眼光的自豪感——看看,什么叫慧眼识人!什么叫百里挑一!而季绍钧:“……”季总顷刻间就被一大堆槽点淹没了,他坐在原地,一瞬间,甚至有点儿不知道,自己是该先反口相讥严教授莫名其妙的性别优越感,还是该先对这夫妻俩的“你侬我侬”做出呕吐的表情。还是严教授一挥手,给这个短暂的沉默做了个终结。“所以我们不要在意这些细节。”严修筠把季绍钧的话还给了他,笑着说,“听george说说有关那个器材公司的事。”于是,关于“小时候的故事”和“指腹为婚”这一话题偃旗息鼓。季绍钧拿过自己带来的资料,翻到比较重要的那一页,侧身先指给江晚晴看。“天翼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是个有十几年资历的上市民企。”季绍钧没有按照资料照本宣科,而是简化了一下内容,“现在这个世道,民企生存困难,能在这种情况下存活十几年,就已经是非常成功的了。”江晚晴一边听着季绍钧说话,一边快速浏览了季绍钧递过来的资料。这个公司在销售仪器时的姿态如此之低,韩乐雪表现出来做业绩的态度也如此明显,在这个前提下,江晚晴以为天翼这个公司的规模应该不会太大,可是翻了翻资料,发现这个公司没她想的这么简单。首先,天翼是个上市公司。虽然我国股市一直熊着从未牛过,但是就在这种‘熊出没’的遭瘟股市状况下,这公司也还有几十个亿的市值,已经十分可观。其次,这个公司的仪器虽然被吴博士从头到脚批了个遍,但是这个公司的其他产品居然还挺有市场竞争力——这些产品全都是天翼公司自主研发的,都有国家认定的自主知识产权。此外,天翼研发产品的力量不可谓不强——他们与各省市的知名大学和科研单位等共建了不少产、学、研、联合实验室,甚至在十年前的时候,全国博士后管委会还批准了天翼公司成为平城高新技术开发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晚晴仔细看了看和该公司设立联合实验室的大学,平城大学赫然在列,只不过不是药学院,而是生科院。怪不得生科院王院长看起来和天翼这边熟得很。江晚晴猜测,王院长大概就是给天翼搭个平台,引他过来和药学院合作的。齐院长最近本就沉浸在“资本合作”的美好愿景里,自然对这种“先接触,后合作”的事情乐见其成。“天翼一直主打的是创新型高科技,旗下的产品,一部分是面向民众的健康理疗类,一部分则是面向科研单位生物医药公司的大型实验设备。”季绍钧笑了一笑,“他们对自己的产品定位非常有意思,是典型的两面讨好,研发这一条线上,从研发人员到产品的使用人员,可以说既是他们的竞争对手,又是他们的客户。”严修筠皱了皱眉:“这种模式行得通吗?”“按理说行不通,但是天翼偏偏就做成了,不得不说他们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季绍钧笑了笑,“不仅如此,天翼作为一个民企,还十分有社会责任——我查了查他近几年的合作模式,发现他们跟慈善结合的非常紧密,全国少儿基金会、残疾人保障基金会、教育基金会、老年人关爱基金会等,都和他们有合作……基于此,天翼还自己出资设立了一个基金会,主打方向是医疗类的科研扶持。”听到这里,天翼这个公司似乎没有什么问题——总而言之,这个是一个偏向研发型的上市公司,所做的一系列行动虽然看上去很高调,但是为了市场发展,都十分的可以理解。严修筠不动声色地看向季绍钧:“如果只有这些,你没有必要专程过来一趟……还有什么,一起说吧。”季绍钧一挑眉,做出了一个“果然敏锐”的表情,又看了看江晚晴。江晚晴已经从头到尾地翻完了季绍钧带来的那份资料,听见严修筠的话,心里一顿,不动声色地把手里的资料合上了,等着季总发表他的高论。“我找了点关系,查了查天翼这个公司的工商信息和ipo备案信息,确实发现了点儿东西。”季绍钧笑了,“我发现他们不是按照正常的ipo流程上市的,而是通过一系列资本操作手段,‘买壳上市’的。”江晚晴一皱眉:“买壳?这合法吗?”“当然合法。”季绍钧虽然自傲,但是确实没有嘲笑江晚晴缺乏资本市场常识的意思,见她听不懂,还好为人师地给她解释了一下,“正统流程的ipo相当艰难,证监会那边的监管不松口,怕只是要神仙来才能打开渠道了……可普通民企哪来这么神通广大的神仙帮忙,所以‘买壳上市’是现阶段民营企业上市的最好途径。”江晚晴对此完全没概念:“这怎么买?”季绍钧沉吟了一下:“具体操作也比较复杂,我简化一下跟你说个意思——民企通过合法操作,购买一家上市公司一定比例的股权,从而获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这就得到了一个所谓的‘壳’。“在获得了这个‘壳’后,民企把自己相关的业务、资产,通过这个购买到手的股权注入到这个‘壳’里,间接就可以实现上市的目的。在圈内,这算作一种‘逆向收购’,理论上是合法的……当然,也有顶风作案违规操作的,就像之前某明星几十倍杠杆收购上市公司的事情,直接被证监会开罚单禁止入市了。”季绍钧举得这个例子,江晚晴倒是耳闻过,不过完全是当娱乐八卦凑热闹,这时再听,有点儿闻弦歌知雅意的感觉,不禁问道:“那……天翼买壳上市的时候也有这种违规操作?”季绍钧却摇了摇头。“确实有点儿问题,但是重点不在买方这边。”季绍钧笑了笑,抬头扫过江晚晴和严修筠,“而在于他们买的那个‘壳’。”第45章 14.“壳?”江晚晴问道, “你是指, 他们购买股权的那个上市公司?”“对。”季绍钧点头道,“我们业内, 会根据‘壳’的现行`●)业绩水平, 把‘壳公司’分为三种,即‘实壳’、‘空壳’和‘净壳’。”江晚晴看了严修筠一眼, 没说话也没吭声, 等季绍钧说完。季绍钧笑了笑:“听名字就能听出来,‘实壳’指的是那些业务规模小而不佳,但是勉强还能维持正常运行的公司;‘空壳’就比‘实壳’差一点,它们的业务基本都遭遇了重大困难, 现阶段陷入了一片混乱, 甚至已经导致了股票的停止交易。”江晚晴点了点头:“那还有一个……”“‘净壳’, 这种公司则介于两者之间——这样的公司遭遇过重大危机,但是由于一些银行和投资机构机构无利不起早的‘介入’, 它们的危机已经被人为的消弭于无形了,只留下了一个没有负债, 没有法律纠纷,没有违反上市交易规则,甚至也没有遗留资产的理想‘空壳’……我把采薇挖来帮我之前, 她就是在帮投行做并购和净壳处理的。”季绍钧笑着摇摇头, “听她说,这个业务虽然麻烦,但是只需要一个转手, 利润就超过了壳公司原本依靠经营所取得的收益……真是冷酷无情的资本。”江晚晴:“……”她耳朵里听满了孟采薇关于季绍钧“黑心资本家”的抱怨,此时再听季绍钧感慨资本的“冷酷无情”,总觉得哪里怪怪的……况且他的表情可一点都不“冷酷无情”,更像“跃跃欲试”。严修筠无意识用手指点了点桌子,十分了然:“从借壳上市这件事的操作角度而言,‘净壳’是最理想的。”“对。”季绍钧很欣赏严修筠这种一点就透,“‘实壳’的持有人多半抱着‘我还能再拯救一下’的心态,在这个心态下,控制人觉得企业只是遇到了一点扩张上的困难,宁愿拖着,也不会在这个阶段选择壮士断腕,所以不容易被收购股权。”“与‘实壳’公司相比,‘空壳’公司倒是有急切的出售意愿。但是接盘的人也不都是傻子,‘空壳’公司想卖,也不是那么容易能卖的——它们的历史遗留问题太多,债务问题,法律问题……这些事情无论哪一项开始扯皮,通通都是拉锯战,对于急于借壳上市的投资者非常不利。”季绍钧笑了一笑,给了结论,“所以毫无疑问的,‘净壳’是最理想的借壳上市对象,同时,它也是资本市场上最稀缺的资源。”“稀缺……”严修筠就这个词沉吟了一下,“如果收购‘净壳’公司,会被中间人赚取一大笔佣金;如果收购‘实壳’公司,在持有人的态度下困难也会加倍,‘空壳’公司的麻烦不断,处理麻烦的工作量也不会太小。”严修筠表情沉静,没有明显的变化,他顿了一下,抬起头看季绍钧:“所以天翼是怎么操作的?”季绍钧笑了笑:“vincent,你不是已经猜到了吗?这么装纯的问题我不喜欢回答。”严修筠也笑着点头:“作为学者,我系一向喜欢一个词。”江晚晴只看严修筠的表情就知道这不会是什么好话,然而她就是不想提醒季绍钧。季绍钧果然上当:“什么?”严修筠目光微微一瞥,含笑道:“不耻下问。”季绍钧:“……”江晚晴如愿以偿的看到了季绍钧憋屈的表情,赶在他抬杠之前一本正经地清了清嗓子。“咳……别打岔,没说完呢。”江晚晴严肃认真地复述了一遍严修筠的问题,“天翼的‘借壳上市’到底是怎么操作的?”季绍钧:“……”这夫妻俩颠倒黑白的本事自成一派,他倒成了打岔的了?!“……”季绍钧在原地憋闷了两秒,决定不和“女子”与“小人”计较,大人大量地继续说正事儿。可是想到要说的正事,季绍钧难得地严肃了一下,像是斟酌了一下儿措辞,才开口。“他们的操作,以现在的目光看起来,像是‘人为制造’了一个‘净壳’公司。”严修筠的眉一瞬间皱了起来。江晚晴则显而易见地没听懂:“……这还能制造?”“当然能。”季绍钧笑了笑,“我从工商信息里查到,天翼这家公司的前身叫做‘大唐’,业务范围和天翼有一定的重合,具体做什么的不太重要,只是我在调查这家公司的背景时,发现他和几年前一个诈骗案有直接关系。”“大概在十几年前,正好是天翼寻求借壳上市的前夕,‘大唐’公司原定斥资两千万美金,与美国一家公司设立中外合资公司。”季绍钧道,“当年,中国公司如果谋求和外商合作,条件都开的非常苛刻,虽然宣传中说的都是中方出钱外方出技术,但是实际情况里,对方经常一分钱不掏不说,所谓的‘出技术’也基本是看心情,随便拿点儿外沿技术打发中国人。”“‘大唐’当时就是一个接近于‘实壳’的公司,状况不太好,但是如果咬咬牙做业务扩张,就还能撑下去。也是基于这个背景,‘大唐’的决策层为了公司的发展,多苛刻的条件也同意了,当时他们就这个合作签订了意向合同,里面有一项附加条款——说明这两千万美金的投资,是外方指定,用于购买一家特定设备商设备的。”“为了使这份合同具有法律效力,这个美国公司同时提供了由美国加州政府盖章的营业执照、银行资信证明、还有公证书。这一系列文件中其实有些错漏,但是‘大唐’的工作人员们,从最初级的职员到签字的高管都没有核查出来。”季绍钧叹气道,“总之,这件事经过一系列操作后,‘大唐’方面认为此事已经安排妥当,将两千万美金汇款给了外方指定的设备销售商……没过多久,这件事被证明是一场合谋诈骗。”江晚晴一顿:“合谋?意思是外商和设备商……都是诈骗中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