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第 30 章 车子回本,手里捏着一百……
作者:雨中花慢      更新:2023-05-29 05:22      字数:7270
  跟秦丹一家汇合,一行人一块往体育馆的方向走。

  小赋很开心能跟沈识峤一块去学游泳。

  现在孩子的兴趣班一般都是体育局、文化局、工会、少年宫或者各单位自行开办,个人开办的也有,但是公家办的费用低,教学质量也有保障。

  西城区体育馆有两个室内游泳池,一个供散客使用,一个给游泳班的学员用。

  来学游泳的孩子多,得亏他们放了暑假就来,别的班入班都要考核通过才招收,游泳班不用,来了就能学,要是再晚几天名额满了他们压根学不上。

  方戬跟沈教授已经跳到池子里,初迎跟秦丹报完名就带俩孩子去换泳衣。

  初迎平时大大咧咧还挺大方,可她换上泳衣就扭捏起来,搞得秦丹也跟着难为情,俩人都穿上了短袖衬衣。

  秦丹笑道:“你们家小赋穿泳衣真可爱,大眼睛水汪汪的,胳膊腿比藕还白。”

  初迎也觉得自己闺女小小一只特别招人喜欢,她一点都不谦虚:“现在我婆婆大方,家里伙食比以前好,小赋身上长了点肉,就显得更可爱了。”

  沈识峤已经换好泳衣在泳池入口处等她们,一起往门里走,有处地面都是水,小赋走着突然脚下一滑,小丫头身体灵活极了,立刻伸手去抓身边的人,她抓到的是沈识峤的泳裤,下坠的力量直接把他的泳裤扯了下来。

  沈识峤感觉身上一松:“……”

  叽叽叽叽。

  初迎赶紧把闺女从地上捞起来,再去看沈识峤,这小子第一时间把脸捂上了。

  小赋先是一脸懵懂,而后很好奇地颇感兴趣地打量着他,知道识峤哥难为情,体贴地说:“识峤哥,我可以装作没看到。”

  沈识峤:“这就说明你看到了。”

  呜呜呜,他被看光光了。

  秦丹替儿子把泳裤拉好,嗔怪:“你这个傻小子,不去拉泳裤,你捂脸干什么。”

  初迎笑道:“脸的辨识度高,捂上脸就没人知道是沈识峤。”

  沈识峤小脸通红:“……”

  初迎觉得小家伙很有趣,又说:“你不用不好意思,去年夏天孔浥尘那小子还没脸没皮地在院里光屁蛋呢。”

  把俩孩子交给游泳教练,秦丹去散客游泳池,初迎也报了成人班,她也要找自己教练。

  教练扔给她一块浮板,让她跑五圈后下水。初迎还没做好把衬衣脱掉的心理建设,这时候方戬朝她走过来。

  “你也报了班?”方戬默默看了眼泳池里身材健硕长得还挺精神的教练问。

  “嗯。”初迎说。

  方戬瞧了她一眼,无疑,在所有游泳的女人中,他媳妇的身材跟脸蛋都最好,皮肤也白得像能把整个游泳馆提亮。

  他不想让他媳妇穿那么少暴露在大庭广众下。

  说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开始关注媳妇的容貌,开始有危机意识。

  “把班退了,我教你。”方戬说。

  他拉着初迎去退班,又拽着她下了水,一直在让初迎练习憋气。

  她媳妇漂亮到除去短袖衬衣,男的女的都往岸上看,他能不防着嘛!

  初迎悄悄跟他说:“其实四个教练都不如你身材好。”

  方戬眼睛大睁:⊙?⊙!

  “你把四个只穿苦茶子的男的都看了一遍?谁叫你看别的男的,不许看!”

  方戬:他跟着来真是英明之举。

  他都不知道这儿有四个男教练,他已经管不了媳妇了,虽然之前也没管过。

  初迎抿着嘴儿笑:“好,我只看你还不行吗?”

  方戬:有时间必须对初迎进行思想教育。

  “照这个速度啥时候能学会?能不能让我用浮板漂一会儿。”初迎问。

  她算是明白了,方戬就是故意把她圈在小角落里。

  “下周日再来。”方戬说。

  初迎还挺高兴,方戬有耐心教她游泳就好。

  游泳班要天天去,她没时间接送小赋上兴趣班,得由婆婆接送,刚好她最近办了退休,为了让婆婆心甘情愿接送小赋,初迎得想点办法,她的办法就是钞能力。

  把闺女送回家,她去商场给婆婆买表,回来路过附近胡同,婆婆正在那儿跟人扯闲篇。

  一看婆婆那表情,初迎就知道对方肯定跟她显摆什么了,婆婆肯定被炫了一脸。

  初迎赶紧从兜里掏出表,递过去说:“妈,我给你买了块表,上海牌的半钢镀金三防女表,防水的,你洗衣服可以戴着,不怕弄湿。”

  上海牌手表在国产表里很有名,这块表一百元,是这个牌子价格最高的手表,再贵的就是进口表。

  姜铁梅从来没戴过表,接送小赋就更要有时间观念,她需要手表。

  她立刻眉开眼笑,老姐妹刚跟她炫耀完儿子给她买了块表,这也太巧了,儿媳妇买的表马上到了。

  “嘿,我的表防水,你的表不防水,我这表还是镀金的,还是我的表更高级,看我儿媳妇多舍得给我花钱,别人可没这么好的儿媳妇。”等初迎把表给她戴上,姜铁梅美滋滋地扬着手腕炫耀。

  老姐妹看着对方金光闪闪的表,立刻脸色晴转阴,不做声了。

  “这表贵吧。”

  “不贵,一百块钱。”初迎说。

  “啧啧,这么个小玩意就得花俩月工资,嘿,你的表六十块钱。”姜铁梅斜睨着老姐妹,谁叫你跟我炫耀!

  初迎:还好,险胜。

  别看这俩老太太成天跟对方显摆,可感情也是真好,上一世老姐妹住院,姜铁梅伺候了十天;后来姜铁梅跟姜红卫要房子,老姐妹比她都上心,一次次去找姜红卫。

  其实初迎挺羡慕婆婆有这样的闺蜜,她只有亲姐妹,没有闺蜜。

  初迎招呼婆婆回家,路上说起送小赋上游泳班的事儿,没用她主动开口,姜铁梅就的大包大揽地说:“你平时又开车又上课的多累啊,我接送小赋上游泳班,你不用管了,都包在我身上。”

  正中初迎下怀,她赶紧说:“妈那就麻烦你了。”

  姜铁梅乐呵呵地说:“麻烦啥,我接送我孙女哪能嫌麻烦!”

  初迎:钞能力可真好用。

  吃晚饭的时候,陶芋一眼就看到婆婆手腕上的表,竟然是国产表中的顶级货。

  “妈,你买表了?”陶芋惊呼。

  “初迎给我买的。”姜铁梅仍然很兴奋。

  陶芋恨自己多嘴,立刻把头低下不说话,她早该想到婆婆那么抠搜的人不会给自己买表,但她也想不到初迎会买。

  心情复杂,想不到初迎都那么有钱了。

  还舍得大手笔给婆婆买东西。

  晚上初迎看了会儿书才准备睡觉,方戬却不让她睡,长臂揽着她翻了个身对着自己,说:“初迎,你说说在体育馆为啥看只穿苦茶子的四个男的?”

  初迎被他严肃的表情逗笑:“我眼神好,只是随意看了几眼。”

  方戬眉心微蹙:“你别笑,严肃点,你看看哪个女的跟你似的。”

  “我以后不敢看了,方检察官。”

  方戬嗤笑:“敷衍。”

  没好的办法,他只能把媳妇看紧点。

  ——

  初迎用一块手表哄得婆婆任劳任怨地天天接送小赋去游泳班,等到暑假班结业,这个小丫头已经像是灵活的小鱼能在水里自由游来游去。

  沈识峤就更不用说,一个暑假时间,自由泳、蛙泳、仰泳全部学会。

  初迎利用周日的时间跟方戬去了四次,她身体协调性极好,方老师教了他四课时,她已经学会了蛙泳。

  初迎又带小赋去了少年宫,试了几次课,小家伙喜欢大提琴,初迎就买了个四分之一琴,让她学大提琴。

  上一世小赋学的是手风琴,可等到她长大,初迎觉得这种乐器已经不流行了,这一世报别的班挺好。

  少年宫有些课程很挑剔,像声乐乐器之类,都是有天分的小孩才招收,秦丹认识培训班老师,小赋才顺利入学。

  到八月份,初迎估摸着车回本差不多,一算账,果然刨去油钱、修车成本、管理费等各项开支,结余五万零几百,她的出租车一年时间回本。

  她参加了很多酒店包车活动,轻松收入又高,比她计划中还要快一些,十一个月车子就回本。

  包括初贰陆续还给她的,还有另一辆车的收入,她手里一共是将近十万。

  “以后一点压力都没有了,就是纯赚,我一天能挣一两百。”初迎超级振奋。

  她要趁着开个体出租形势好这些年把钱挣够。

  方戬工资也涨到八十多了,从六五年到八五年,物价跟工资水平一直都比较稳定,从八五年开始,物价涨得快,干部职工的工资也慢慢上涨。

  “很好,你一天挣的钱是我两个月的工资。”方戬说。

  他想了想又说:“你现在有钱了,可以把启动资金还给三舅,毕竟这钱金额巨大,还是还给他好。”

  初迎眨着清澈的眼睛看向方戬,说:“你真高尚。”

  方戬伸出双手捧着她的脸:“听你好像讽刺我,你不想还吗?”

  初迎说:“你应该知道我三舅是港城服装大亨,他公司旗下有多个有名的服装品牌,除了服装,他还做纺织,这点钱对他来说就是毛毛雨,哪有人家赠予,非要巴巴地还钱的。”

  她知道到后来很多她熟悉的服装品牌相继关店倒闭,可她三舅的企业一直做得很好,三舅一直有钱,压根就用不着她这个小喽喽替真大佬操心这点钱。

  初迎的嘴巴被他挤成圆形:“我还,我还总行了吧。”

  方戬伸出大拇指指腹摩挲着她的嘴唇:“你敷衍我。”

  “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片情。”夫妻俩在屋里算账,窗外几个小孩在快乐合唱。

  初迎觉得死去的记忆又攻击她了。

  从窗口看出去,孔浥尘带头,正拿?->>ㄖ愕奔ざ硖迥7卵辔枋章蓟墓愀妫「吃谂员吒懦?br />

  真是又尴尬又快乐。

  只有沈识峤离这帮小孩稍远,脸上没什么表情地看着,他觉得这些小孩太幼稚。

  “你喜欢听歌吗,我给你买个收录机吧。”初迎说。

  现在很多走在潮流前沿的人不仅会有收录机,还会买音箱。

  方戬有爱好,别看他平时的工作严谨责任重大,看着也挺古板,可他喜欢听歌,等到后来磁带不流行了,他把磁带好好封存起来,足足有三大抽屉。

  方戬觉得太巧了,说:“我刚好想买收录机。”

  别人家大多数都是媳妇管钱,初迎可能是赚的多,她会把钱存银行,方戬挣多少她都不过问,也不要求他上交。

  不过方戬没啥花钱,就连买喜欢的收录机也要考虑一番。

  初迎马上招呼闺女:“咱这就去,顺便买音箱,我有票。”

  方戬可是见识到了,有钱就是不一样,想买什么马上就买,不用攒钱,也不用反复考虑要不要买。

  小赋很快跑进屋来,初迎这回是开车去王府井东风市场,收录机有各种品牌可以选择,除了在央视狂砸广告的燕舞,还有一两百的各种国产跟三四百的进口品牌。

  据说八三年底,很多人凌晨起来在东风市场排队买燕舞牌收音机,不过现在产量提升,不需要排队,也不用预约等货。

  “不用考虑价格,你看上哪款就买哪款。”初迎豪气地说。

  “看到了吧,有两千块钱的音箱,我听说音箱还有几万块钱的。”方戬逐个看过去。

  八十年代中期的贫富差距已经很大,在任何年代能过上品质生活的都是极少数人。

  “你选一款,我给你买。”初迎舍得给他花钱。

  方戬觉得自己吃软饭已经吃顺溜了,愿意花媳妇挣的钱,不过他不是大手大脚花钱的人,最后还是买了三百多块钱的燕舞牌收录机跟差不多同价的熊猫音箱。

  要不是初迎坚持,方戬会选更便宜的。

  “是不是我挣的钱不够多,你才舍不得花?”初迎问。

  “啥叫舍不得花,这收录机跟音箱已经不错了,你挣得够多,现在就挺好,不用再多,你别胡思乱想。”方戬说。

  初迎想方戬真好养活,几百块钱的东西他就能很满足。

  方戬很喜欢他的新电子产品,回到家把书架擦得干干净净把收录机摆上去,又找出新枕巾盖在收录机上,又马上动手,把两个音箱黑黢黢的音箱都挂在墙壁最高处。

  等到傍晚各家做晚饭时,初迎家传出来我的中国心的悠扬旋律。

  “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这两样产品的音质音色还不错。

  看方戬坐在桌旁看磁带皮上的歌词,初迎微微感动,这就是方戬的青春。

  “这收录机跟音箱花不少钱吧。”姜铁梅问。

  初迎笑眯眯地回答:“一共两百多。”

  姜铁梅觉得不贵,对新设备很满意:“不错,看着很高级。”

  小赋很快组织小孩们来家里看燕舞牌收录机,初迎听着他们唱燕舞,燕舞,简直是魔音不绝于耳。

  她打开上面会闪烁的红灯,很骄傲地说:“你们看,灯还会闪。”

  小孩们都巴望着赶紧天黑来看灯闪效果。

  初迎并不想让方戬之外的任何人知道她挣了多少钱,老两口也是如此,但他们都希望她的车赶紧回本,一直惦记着这事儿,吃过晚饭,初迎把他们叫到自己屋里,告诉他们先买的车已经回本。

  果然姜铁梅松了一口气说:“可回本了,你说这一年给我担心的,以后挣多挣少都是自己的。”

  方洪年说:“回本还挺快的,看来开个体出租也不错。”

  “爸,妈,我以后干什么你们都不用担心。”初迎说。

  姜铁梅好奇极了:“你一天能挣多少?”

  方戬制止他妈:“妈,你就别瞎打听了,也别上外边说去,别人打听你就说不知道,要不就模糊点说就行。”

  姜铁梅说:“行,我不问了还不行,我知道叫唤鸟没肉,知道闷声发大财,我不到处瞎说去。”

  第二天,初迎感觉自己回本之后再开出租的心态跟之前有很大不同,等到傍晚准备收工回家,手里捏着一百六十块营业额,她感觉自己真是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乘风破浪。

  方戬下班回到家后,她立刻把这钱给他看,很自豪地说:“你看,这就是我今天的纯收入。”

  时间慢慢流淌,她的收入会越来越多。

  方戬为她高兴:“挺好,我的软饭有保障了。”

  ——

  等到周日,初迎拉着方戬一块去送闺女上大提琴课,等课程开始,俩人跟别的家长一样,就在走廊里坐着等。

  方戬根本就坐不住,说让咱妈来接送多好,他走到门边,贴着不大的玻璃往里看,看到自己闺女:“……”

  他招呼初迎:“你来。”

  初迎看他一言难尽的表情,感情起身走到门边,跟他一起挤在玻璃处往里看。

  学大提琴的孩子一共有十一二个,每个孩子都坐姿标准,正在听老师讲课,就小赋头枕在琴箱上睡得特香。

  “她昨晚没睡好?”

  “咱闺女一直吃嘛嘛香,睡眠质量特棒。”

  小丫头的双臂还保持着拉琴的姿势,精致粉嫩的小脸枕在琴箱上,刚好朝向他们的方向,表情那么柔和满足,好像一副美好安宁的油画。

  初迎觉得自己都被治愈了。

  “你还笑。”方戬说。

  见媳妇满脸欣赏地看向闺女,方戬说:“你看她平时在家玩也不打瞌睡,她不想学就别学,白给他买琴了,还不如当时就租少年宫的。”

  初迎心说闺女手风琴能拉得好,那大提琴也能学的好,她只是少了点动力。

  她说:“咱们可以把小赋的胡萝卜叫来。”

  教室里的老师并不是头一次遇到上课睡觉的学生,可是这个小丫头白白嫩嫩太可爱了,她睡得又香,完全不想打扰她,就想让她多睡会儿,可终究责任感还是占了上风,犹豫了好一会儿她把小赋叫醒,小丫头又懵懵懂懂地开始拉琴。

  等闺女下课,初迎把大提琴接过来,方戬牵着闺女的小手问:“闺女,不嫌吵?睡得香吗?”

  小赋早就忘了打瞌睡的事儿,骄傲地挺着小胸脯:“我拉得可认真呢,老师都夸我拉得好。”

  下次再去,初迎夫妻俩带着小赋跟沈识峤一起去,沈识峤接到的任务是对小赋夸夸夸。

  沈识峤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小赋,大提琴曲子可好听了,我想听你独奏。”

  事实是,他听小赋拉琴,觉得用□□磨牙来形容比较合适,咯吱咯吱的,分明是一种折磨。

  小赋眼里满是小星星:“识峤哥,我一定学会拉琴,拉好听的曲子给你听。”

  这回是方戬提溜着沈识峤,俩人贴在玻璃处往里看。

  果然小赋动力十足,拉琴间隙往教室后看,看到沈识峤那张贴着玻璃窗的小脸,抿着嘴唇甜甜一笑,很快转回头去认真拉琴。

  “你这招还真管用。”方戬感叹。

  初迎心满意足:“我就说这个胡萝卜好使。”

  等回到家,两个小家伙面对面坐着,小赋边拉琴边问:“识峤哥,好听吗?”

  沈识峤小脸紧绷,没什么表情:“好听,小赋。”

  “可是你没笑啊。”小赋嘟起粉粉的嘴唇。

  小丫头要求好高,沈识峤只好调整表情,弯弯唇角扯出一抹笑意。

  有听众在,小赋拉得更欢畅了。

  初迎倒了杯汽水给沈识峤,说:“真是辛苦你这个小家伙了。”

  沈识峤接过汽水轻抿两口:“初阿姨,不算辛苦。”

  ——

  周日,初迎回娘家时,在胡同口看到二姐的煎饼摊子。二姐在酱油厂上班,她的月工资是三十多块,只保证日常生活的话,她跟初恒两个人足够,只是她自己养娃心理压力大,另外日化厂生产的酱油卖得不好,一直有减员传闻,工厂甚至鼓励大家办停薪留职自谋出路。

  初恒今年七岁,小男生特别乖巧地坐在板凳上帮妈妈招揽生意。

  这时候摆摊没有城管驱赶,初迎牵着小赋的手停下,初夏立刻说给她们摊个煎饼吃。

  初迎觉得这样挺好,她那个原本自强自立女汉子一样的二姐终于找回了自我,像是完全走出了渣男的阴影。

  一勺面糊,一个春饼皮炸的薄脆,一个鸡蛋卖三毛五分钱。

  不要鸡蛋或者自带鸡蛋是一毛五。

  现在面粉、油跟鸡蛋都是限量供应,每人定额的供应粮价格才便宜,供应粮面粉一毛多钱,商品粮得四毛钱。

  鸡蛋是初冬跑大老远去郊区收来的。

  初冬没有门路,要是像饭店一样能把各种食材申请特批,她的价格才能降下来。

  所以她的煎饼价格上跟副食店里的比没有优势,初夏的手艺也不好,就像后世调侃中的卧底的水平,面很粘,酱料味道也一般。

  “怎么样?好吃吧。”二姐期待地问。

  小赋那丫头胃口好,嘴又甜,连连夸好吃,可初迎不想让二姐盲目自信,她说:“二姐,摊煎饼挣得多吗?”

  初夏并没受生意差的打击,依旧很乐观,她说:“我就早晚跟周日出摊,一天摊那么几个,现在挣不到钱,等以后攒攒熟客生意应该就好起来了。”

  初迎说:“二姐,我有个好营生,不知道你想不想干。”

  初夏说你别卖关子,赶紧说。

  “当然是卖服装,现在百姓生活安定,手头也有钱,都会往吃穿上花钱。咱们三舅在港城开服装厂,港城的衣服都特别时髦,哪件拿到咱们这儿来都受追捧。咱们从三舅那儿拿货,三舅能给咱最低拿货价,你拿到早市、晚市去卖,不像卖煎饼还得准备食材,轻松还肯定能挣不少。”初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