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完美的家伙
作者:一土二木      更新:2023-05-26 23:12      字数:2225
  不过,其实何叔度内心也在纠结。自己到底希望吴福这样做,还是不希望吴福这样做。其实,他自己也搞不清楚。明明内心希望他这样做,嘴上却又要否定这种行为。哪怕这一次何叔度选择责怪吴福,若是下一次吴福还是坚持自己这样做,何叔度又能如何?他还是会只去劝说吴福,而不是对他造成任何威胁。毕竟,这一直都是他计划中最完美的一环。吴福与何叔度的计划几乎是一致的。其实,换做任何人,他们都希望用吴福的方式来完成自己的计划。只是,何叔度良心那道坎过不去。或许,与吴福合作,也是何叔度动了恻隐之心。他其实内心是希望吴福这样去做的。毕竟,如果不这样做,会给自己整个计划增添许多致命的缺陷,从而无法保留,从而让人在很多时候陷入到混乱之中。何叔度在纠结,纠结要不要责怪吴福。如果责怪吴福,会不会引起对方的反感。此时,他们的关系还不算融洽。南江城处于稳定之内。局面几乎被吴福控制。吴福甚至比何叔度掌控的还要精细。在微妙的环境中,吴福对于局势的把握比何叔度更强势。吴福的心比何叔度狠辣,无论做任何事情,他做出的决策十分果决。比如上一次城主府一战,若是何叔度,他早就冲入城主府,杀他个片甲不留。广个告,我最近在用的追书app, \!但到了吴福手下,他却谋划到极致,最后令三河堂来收尾,即使三河堂想摆脱这种局面也无能为力。吴福沉寂了十几年的时间,只是没想到,他的算计一直还存在。或许,这次行动的每一个计划都已经谋划了十几年。从他退出朝堂的那一刻,他就一直在谋划。这种老家伙,即使赋闲在家心里的算计也从不闲着。或许,在吴福心中,他清楚自己的位置,更知道自己永远不可能只是呆在秦岭上。他的心出现还在江湖上,他的心永远都在朝堂之上,无法收身。这一次,何叔度给了他机会。同样,吴福也给了自己一个机会。与其说南江城掌控在城主古霄汉手中,还不如说直接掌控在吴福手中。现在,吴福虽然从来都没有暴露过自己的隐藏手段,但无形之中,早就将很多人渗透到城主府以及城防营之内。吴福现在才不会在乎敌人是谁,到底有多少。攘外必先安内。吴福总会出其不意的去思考其他的方式。换做任何人,他们第一步肯定要去将敌人先行除掉。可惜,吴福是聪明人,他是活了不知道多少年的老怪物。有人说他现在弓着腰,几乎要成九十度了。这种年纪,若非从小就有身体残疾,肯定是智慧过人,导致头部重量太重,直接压垮了自己的腰腹。很多人就用这种说法来嘲讽吴福。暗中讽刺吴福就是算计太多,连皇帝都无法接受他的城府,从而将其赶出京城。不过,这都是外人的猜测而已。对于吴福自己内心到底在谋划什么,其实谁都不清楚。吴福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而且有自己独到的作用。南江城依然处于混乱之中。至少,这些潜在的敌人并没有被揪出来。吴福正在放任不管。或者,他在等待一个最佳时刻。亦或者,他在等待洪门的回应,还有何叔度的回归。这几个必备条件,任何一个都有可能成为他的理由。但是,若没有这几个理由,其实他也完全可以动手。现在,吴福再次拥有权力之后,他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手段将南江城的敌人给揪出来。他之所以不动手的原因,只是不想暴露自己的实力而已。吴福的手段,你绝对难以想象。借力打力,隔山打牛。只要将其禁锢在南江城,他们就有机会被一网打尽。若是动手的时间过早,导致他们心生警觉,一旦逃走,后果不堪设想。吴福不希望将所有的敌人都干掉,只要找到幕后首脑即可。漏网之鱼都是小意思,吴福的心态很好,他与何叔度所想达到的目的不同。何叔度需要的是彻底的安宁,天下太平。吴福所要的结果便是权力,掌控的欲望。二者目的不同,所要的结果自然不同。何叔度不会允许吴福这样去做,而吴福也不会让何叔度知道他这样去做。二者相互合作,相互算计,相互辅助,相互预谋。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吴福在谋划这一方面有自己独到的气质。何叔度也知道此人不可能永远都为自己所用,而且无时无刻不在算计着自己的小九九。但是,他现在不得不承认,此人的算计能力智计无双。曾经,江湖上有为数不多的几个聪明人。其中之一便是太上盟的战王罗战。另外一个则是清风门副门主徐来。现在,徐来死了,只剩下罗战。何叔度敢肯定,吴福的智慧,丝毫不输于罗战。当然,天下还有一个聪明人九指阴王杨青梁。杨青梁便是青王府的师爷苟同。此人的智慧恐怕也不在战王罗战之下。何叔度历经江湖之路,从而在无形中有一个各路江湖人的认定,其中这有限的几个人,是他必须要防备的对象。为之忌惮。这些人需要重点去防备他们,相互算计。何叔度知道,稍有不慎就会被这些人算计。吴福操控全局,按兵不动,局面一直都处于自然常态的发展规律之内。目前的处境其实也不容乐观,但遇到了一个沉着之人,仿佛一切都在无形中被化解。无论矛盾还是危机,必须有一个波澜不惊的人站在原地,冷眼蔑视,才能给人以勇气和意志。危险和困境并不可怕,但面对危险和困境的勇气却极为难得。有些东西,你只能用最简单的方式去化解最难以承受的磨难。你心里越苦,你身体所承受的磨难就越庞大。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自然状态下的发展,如论危机还是困境,最终也会走向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