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节
作者:天堂放逐者      更新:2023-05-26 10:06      字数:3673
  一秒钟后,机器人抬起头,电子眼里是象征着疑惑的灰青色光亮。“陆笛……听到了木星的声音?”“准确的说,没有。”夏教授神情复杂地说,“可是他有一个新发现,都写在报告里了,研究小组觉得他提出的建议可行性很高。”***“感觉到了吗?”陆笛期待地看自己的同学,活像一个搞传销的。林瑟想怼他几句,然后想想这个情况,忍住了没说话。九十多个精神体姿势各异地坐在这个被临时改为音影室的空旷房间里。宇宙是真空的,需要通过介质传播的声音在这里并不存在,宇宙的声音需要通过电磁转换来“翻译”,这样得出的声音在人类耳中还是没有具体的意义。精神体倒是可以直接听到声音,然而每个精神体都是现场派。也就是说,听原声大碟他们照样一头雾水,就像在听锯子拉木头,钢丝球刮玻璃,还特么是断断续续的。失真太严重了。这跟陆笛看视频不可能产生身临其境的联觉是一个道理,信息凡是经过一层转换,就不能完整地保留“原有特质”,这种特质恰好就是陆笛胡吹的宇宙法则。如果不是地球联邦收集这些资料的设备足够优秀,现在他们连拉锯子刮玻璃的声音都别想分辨出来。“来,这个是转换后的音频,大家再听一次。”陆笛用皮手套摁下播放键,瞬间整个屋子里充满了各种噪音,林瑟差点拔腿就跑。大家本能地飘起来,下意识地捂耳朵。其实这两段音频陆笛已经反复给他们播放过了,只是这次扬声器开得有点大。陆笛把音量键往低了摁,无辜地说:“抱歉,这是最容易听出区别的音量,大家适应适应?”说完过了几分钟,又把声音逐渐往上调。所有精神体都是一个表情,紧紧皱着眉,极力分辨着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声音,然后跟自己刚才听的“受损版原声大碟”进行对照。这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过程。好在大家都受过n节课时的音乐熏陶(折磨),下意识地寻找里面的规律。“这个……”其他精神体拿不准,作为音乐演奏家的蔺海果断地说:“像是两组声音在对抗。”“没错。”陆笛切换音频,这次是震耳欲聋的嘶吼。不过精神体们没有慌乱,因为这个不是噪音,是真正的音乐。陆笛挠头说:“这是太阳主唱……不好意思,这是根据我扒的谱演奏的,我今天也刚刚拿到手,就是我听见的太阳风。”蔺海这个人性格很严肃,没有一点吐槽的天分,这会儿他完全没有感叹太阳竟然走死亡重金属风格的心情,反而要求陆笛立刻切换回来,让他重新听一遍两个乐团的对抗。陆笛默默吐槽,换了他肯定不说乐团,说广场舞。“真的很有意思!”蔺海猛地站了起来,他激动地说,“好像有七八种完全不同的锯木头声音汇合在一起。”众人:“……”陆笛弱弱地举手:“其实是几十种不同的声音,它们的音色应该相差很悬殊,锯木头、划玻璃、烧开水这三个比较明显……你再听听,烧开水它……其实存在感很高的。”蔺海无语地看着陆笛,又闭上眼睛听了。他发现确实是这么回事,那些咕噜噜的古怪声音断断续续地混杂在噪音里,陆笛不提他竟然没注意到。“这些是什么?”“应该是来自木星卫星的声音。”学渣陆笛现场寻找资料书,打开电脑终端显示给大家看。木星一共有79颗卫星,而且它的卫星非常奇特,其中木卫一距离木星最近,它比月球还要大一圈,是一颗遍布活火山的星球,受木星恐怖的引力影响,它的内核活跃到爆炸。图片显示木星探测器对木卫一的清晰拍摄,就像是一个浑身狂飙鲜血的刺球体。那些鲜血就是喷发的岩浆与硫化物,这颗卫星犹如一个卖血的狂战士,一边卖血一边绕着木星运行。众人:“……”这就是烧开水?那拉锯子划玻璃呢?“哦,应该是木卫二,它是一颗冰冻星球。”在木星卫星上,或者以木星为背景去拍摄它的卫星是不可能像地球月亮那样画面和谐的,因为木星是一个巨大到畸形的怪物,只能露出部分真容。木卫二被厚厚的冰层裹住,恐怖的引力对它产生的影响就是不断地揉搓、挤压冰层。所以……木卫二看起来像是一个千沟万壑,布满了冰谷的皱巴巴球。这里的冰比石头还要坚硬,然而在木星恐怖的引力面前,只是一颗颗被随意玩弄的球。这些卫星自转时,在最接近木星的距离,一号卫星的赤道区域会被“拉”得鼓出来一部分,而二号巨厚的冰层会随之扩大裂缝。木卫三的个头快要跟火星差不多了。“……拉普拉斯共振。”蔺海喃喃自语。陆笛一懵,看到资料下面那段,赶紧摆手说:“没那么复杂,我觉得我们听见的应该是轨道共振混合音,它可以让两个相近的天体不会相撞,木星卫星其实差异性很大,它们为什么能够混合成一个声音?除了木星的作用,轨道共振的弦比我们想象中还要强大坚韧,这不是一根,而是一张天然的大网。”如果说太阳像个声音嘹亮的摇滚主唱,木星就是个巨大的幽灵。陆笛根本听不见木星的声音,它却能够让自己的一群小弟自动成团,发出对抗摇滚主唱的吼叫。所有要奔向太阳演唱会前排座位的“粉丝”,都要遭遇木星的拦截。可惜这里不是太空,不能现场聆听,不知道那是什么音色,即使如此这种失真的资料也让陆笛非常兴奋。“耶梦加得所在的外星文明,科技程度比人类高一线,不管他们在迁徙途中遇到了怎样的危险,至少成功越过了巨行星木星来到了地球,之后……咳,之后那个先不说,耶梦加得作为飞船ai,这么多年下来,对星际航行可以说非常有经验。它一手打造的这颗陨石平安地越过木星,无视牵引,不仅说明了耶梦加得在轨道计算方面的能力,同时也说明它有信心摆脱木星的拦截。”晏龙推开进来的时候,恰好听到陆笛说的最后一段话。“这就是机会!如果那真的是一块陨石这个办法还没那么好使,敌人的优点是可以被利用的!我们找到陨石,第一波小队用算好的距离与速度,给陨石排一个虚假但完美的轨道共振信号,陨石有八成的可能会自动调转方向,它会产生错误,这时候它内置的方向调整器就是累赘。这样可以逼迫耶梦加手动控制,改写程序,牵制ai的运算能力……相当于我们给它扔一堆堆垃圾数据包,反正第一波小队不需要靠近,就远远地给它搞破坏,给战斗组打掩护,让敌人伤脑筋,然后就轮到战斗人员登场,干掉它!”第186章 逾辉四个月后, 华夏商都。今天是除夕,还有三个小时就会进入华夏的农历新年。基地研究所食堂里坐满了人,电视屏幕上正在直播燕京首长一段特殊的新年讲话。“……我们即将迎来最严峻的考验, 人类最重要的一场战斗!“陨石耶梦加得, 编号203107, 人类在二十年前发现了它的存在,这是一颗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 因为它的重大威胁, 当年11月地球联邦成立……“这场人类争取生存,对抗天灾末日的战争, 已经持续了整整二十年,今天我们所做出的一切, 都是无数人付出的努力。这里面有我、有你、有正在听这段话的所有人。”就算是曾经挤地铁、在办公楼里天天加班的上班族。就算是此刻在避难所里排队领免费过年物资的普通人。——只要是为生活努力过的人。民族、国家、以及人类这个社会大群体,正是由无数普通人组成。哪怕是一粒米、一块布料、一个电子元件都是社会财富, 往大了说就是战争物资,供养了军人与科学家。“……在最近几个月,华夏得到了来自地球联邦,以及各国的无私帮助。“人类没有选择被动防御, 从地球联邦建立的陨石牵引计划,到即将执行的陨石分解计划, 人类一直在努力……包括我们最后的小行星防御体系,人类不会被打败。“即使我们发射了空间站,推动了星际迁徙,建立了火星基地,但是——”“人类仍然不会放弃地球。”画面转到了一个巨大的发射井。一艘椭圆形飞船被发射架固定在里面。飞船的舱体上有三个很清晰的字,逾辉号。这是地球联邦总部仙人掌大楼,伊甸空间站就是从这里发射的。“看, 老夏。”张巽教授眼尖,瞄见了镜头里一个熟悉的面孔。张巽这段时间心脏又出了一点问题,只能退出了逾辉号的准备工作,留在商都基地里看直播了。“小朱也在那里。”坐在旁边的人反应也很快,指着屏幕说。***逾辉号是一个奇迹。一个在正常情况下根本不会发生的奇迹,各国没有在研发项目进行过程中干扰,主要是他们愿意只给材料,不负其他责任。于是逾辉号成了辛萨科议长唯一完成的,由人类共同合作的理想杰作。在陨石的真相暴露,自由女神号失联之后,根本没有人看好华夏提议,去太空解决陨石的计划。小国不必说,还有一半的大国问都没问这个计划的具体内容。辛萨科议长准备了一份“用大量武器摧毁陨石”虚假计划,用来搪塞某些他觉得不靠谱的国家,大家的反响也很一致,基本同意,但是不想出力。地球联邦过来要材料,不想给。三番五次追要,愿意拿物资来换。具体是地球联邦与华夏用武器跟小国做交易,用量子传输技术与完整的火星基地计划跟大国做交易,换到了足够的能源与太空材料,又征召了一群科学家。——史无前例的,根本没有间谍与特工混在里面。特工也要吃饭,也要生活,养起来很费钱的。要防备敌对国的核武,要镇压国内的动乱,要保护政府要员的安全,还要秘密筹措物资,哪来多余的人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