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媳妇儿翻身记 第42节
作者:秋日海棠      更新:2023-05-26 00:10      字数:4500
  瞧见陶茱萸的神色,栾良砚也大抵猜到了她在想什么,便说道:“我们的孩子,岂是那么脆弱的?”“对了,齐岳氏可有交代合谋的那人是谁?”想到晕倒前听到的,关于自己走失的真相,陶茱萸连忙问道。栾良砚伸出一根手指,轻轻地压在陶茱萸双唇上,“你现在就安心的养胎,其他的交给我。”两人正温存着,门口却传来了敲门声,“木箪,和安,我们进来了啊,你们瞧瞧,谁来了。”话音落了片刻,门便被推开了,敬国公老夫妇带着一位妇人走了进来。“娘,你怎么来了?”待看清楚身后那人时,栾良砚连忙笑着迎了上去。陶茱萸也连忙起身,眼角眉梢皆是笑意地说道:“娘,你来怎么也不说一声儿,我们好去接你啊。”“茱茱,你快别起来。”栾母直接越过栾良砚,一把扶住陶茱萸,朗笑着说道。“我就知道,在娘眼里,茱茱才是亲生的,儿子我是捡的。”栾良砚笑着嘀咕道。“臭小子,说啥呢?”栾母瞪了栾良砚一眼,而后将他拉到眼前细细打量,“嗯,没瘦,茱茱倒是瘦了。”敬国公老夫妇瞧着床边的三人,笑得很是欣慰,看来栾母对他们的孙女是真的很好。“茱茱,老夫人说你有身孕了,娘跟你说啊,女人有了身孕后……”栾良砚含笑地看着他娘,细细跟陶茱萸讲怀孕时要注意的事,足足讲了半个时辰才停下来,他这才问道:“娘,你是怎么找到这里来的?”栾母接过茶杯,润了下嗓子,笑道:“自从接到你的信儿,说茱茱找到了血缘亲人,我便想着来看看。凑巧前段时间有支商队要来京城,我就跟着一起来了,稍微打听一下,便找到了这里。”这时,齐老夫人走了过来,握着栾母的手,感激地说道:“亲家母,这丫头能有今天,多亏了你,我都不知道该如何感谢是好。”说完,敬国公老夫妇对着栾母,弯腰拜了下去。“使不得,使不得,”栾母一把扶住了两位老人,“茱茱这孩子,我喜欢得紧,我们家木箪能娶到她,那是他的福气。再说了,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说啥谢的。”闻言,齐老夫人笑道:“那可说好了,以后就是一家人,你也别跟我们两老家伙见外。”“不见外,不见外,我这人最不见外了。”“那好,你们先聊着,我们去安排一下府里的事儿。”待敬国公老夫妇出去后,栾母坐在床头,拉着陶茱萸的手,慢慢说起了家里的事儿,栾良砚也搬来一张凳子,靠坐在床旁边,安安静静地听着。“等孩子出生了,你带他回上滦河村瞧瞧,让他记着他的根儿在哪,”栾母小心地摸了摸陶茱萸的肚子,“而且你以后回去了,也不必再担心你二嫂给你甩脸色,她现在可温顺的很。”听到这儿,栾良砚的眼神闪了闪,陶茱萸反倒有些奇怪地问道:“二嫂她咋了?”“你们进京后,你二嫂见你们在城里置办的那套宅子空了下来,便吵着要搬进去住,我也懒得拦她,便让她自个儿去了。谁知,她没住两天,又跑回了村儿,而且也不知是撞客了还是咋地,整个人性情大变,每天不吵不闹的,安安分分地干活儿带孩子。”栾母笑得甚是满意。陶茱萸怀疑地看了栾良砚一眼,见他有些躲闪地摸着鼻子,心下便了然,但也没点破,只是笑着说道:“平子还那么小,离不开娘,二嫂知道悔改,这是好事儿。”“可不是。”栾母点了点头。突然想到了另外一件事儿,她有些唏嘘地说道:“你还记得陶秀儿吧?她现在过得可惨。”听到陶秀儿的名字,陶茱萸下意识地皱起了眉头,“她怎么了?”“你们在浔阳城也住过一段日子,应该知道王家吧,这陶秀儿也不知是怎么想的,好好一个姑娘家,跑去给王家那个不成器的儿子王子杰做外室。”栾母停顿了片刻,又接着说道:“王子杰后来娶了房媳妇儿,那可不是个好相处的,就差没把陶秀儿给折磨死。后来王家与人做生意,被骗的个倾家荡产,而王子杰也不知与什么人起了冲突,被人打坏了命根子,还搭上一条腿,整个人就这么废了。”闻言,陶茱萸看了栾良砚一眼,不由得笑了起来。“哎哟,这还不是最惨的,”栾母砸了咂舌,接着说道:“王子杰自从没了那玩意儿,整个人变得暴虐无常,对陶秀儿非打即骂,后来家里揭不开锅了,便把陶秀儿赶出去接客赚钱。我出门儿的前几天,听说那王子杰掉到粪坑里淹死了,王家便说是陶秀儿克死了他们的儿子,直接将她送到青楼里去卖了。”“陶秀儿的父母呢?”“只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陶家父母当初对你那么狠,对陶秀儿确实没话说,他们在城里倒夜香,想赚钱将陶秀儿赎出来。”陶茱萸也不得不感叹,天道好轮回,陶家与陶秀儿当初那么对她,还想将她卖去青楼,没想到落了这么个结局。“外面怎么这么热闹?”齐晚月从墙缝里,瞧着外面张灯结彩的,便冲来送饭的人问道。那人嗤笑一声:“你有这功夫,不如想想还有啥没交代的吧。”临出门时,那人又回过头,笑道:“也不怕告诉你,我们家大姑娘有身孕了。所以就说啊,老天还是有眼的,那种心思歹毒的人,是绝对没有好下场。”闻言,齐晚月只觉一腔怒火无处发泄,便一脚踹翻了食盒,拿起里面的碟碟碗碗,对着墙壁使劲儿砸了起来。过了半晌,齐岳氏见齐晚月有所冷静,便将她拉到角落里,低声说道:“我们还有机会,只要能见到靖南王,一切都好办。”“娘,你手里真有靖南王地把柄?”齐晚月小声问道。“那是自然,”齐岳氏摸了摸胸口,“当初我就是用这件东西,要求他弄死齐和安,让你进敬国公府,只是没想到他居然留了齐和安一命,否则哪有这么多事儿。”这时,白荷走了过来,低声说道:“姑娘,我知道这地牢里有个地方可以出去。”闻言,齐晚月大喜,连忙问道:“怎么出去。”白荷看了一眼远在另一边的铃兰,将声音压得更低了些,“晚一点才能说,奴婢在姑娘身边伺候了这么多年,敬国公府肯定容不下奴婢了,希望姑娘能带着奴婢一起走。”“那是自然。”齐晚月连忙应道。临近子时,敬国公府一片漆黑。齐晚月三人悄悄地摸了起来,白荷指着墙角一处,低声说道:“这地牢是后来修建的,原本是后花园的一角,那里有一个很小的狗洞,整个国公府没几个人知道,我也是小时候无意间,见到有猫狗从这里进出才知道的。我们将外面这一层土扒开,钻出去,就是国公府的后街。”闻言,三人看了看闭着眼睛缩在远处的铃兰和刘妈,而后都将自己头上的簪子取了下来,小心翼翼的挖着墙角的泥土。“这里都是石墙,哪里有洞?”齐晚月看着泥土下面的石头问道。“不可能,我绝对不会记错。”说完,白荷拿着簪子,往旁边挖了几公分,这时只见一丝月光透了进来。三人相视一眼,加快了手上的动作,片刻后,一个将近一尺宽的洞口出现在她们面前。谁知,这时铃兰却醒了过来,见到三人的动作,立马大叫了起来:“来人啊,她们要逃了,快来人啊。”第62章 新生完见状, 齐岳氏将一卷羊皮纸塞到了齐晚月手里,而后紧紧抵着牢门,说道:“你快走, 你去找他, 然后让他来救我。”齐晚月见守卫冲了进来,便也顾不上她娘, 连忙从洞口爬了出去。等守卫将齐岳氏从牢门口拉开时,齐晚月早已不见了踪影。“还没找到?”得到消息的敬国公冲着侍卫问道。“没有,属下将后街都翻了一遍,没见到齐晚月的踪影。”“你们接着去找, 木箪,我们去审问齐岳氏。”且不说栾良砚他们是如何审问齐岳氏的,就说齐晚月从狗洞钻出来后,便一路狂奔, 直到靖南王府附近, 才找了一个空院子躲了进去。她拿出怀里的羊皮纸,就着月光细细看了起来, “如此抄家灭族的事儿,难怪娘可以用它来威胁靖南王。”齐晚月想了想, 又朝另一边跑去。“王爷,门口有人送来一张纸条。”刚吃完早饭的靖南王接过纸条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齐飞卿的死因, 巳时一个人来归雀桥头见我。”见靖南王带着人匆匆出了门, 纳兰笙想了想,悄悄地跟了上去。眼看着巳时将近,归雀桥上却一个人都没有,靖南王不仅有些怀疑, 是不是有人在诈他。这时,一个带着帷帽的人走上了桥,“王爷,希望你按照约定,是一个人来的。”听到熟悉的声音,靖南王皮笑肉不笑地问道:“齐姑娘,你可知你那张纸条上面说了什么?”悄悄跟过来的纳兰笙,见站在桥头的齐晚月,以及远远埋伏着的侍卫,便沿着河堤的草丛,慢慢地爬到了桥头附近。“王爷既然来了,自然就知道我说的是什么,”齐晚月得意地笑了起来,“那封信在我手里。”靖南王眼底闪过一丝喜意,而后淡定道:“本王不知齐姑娘说的是什么信?”“你故意泄露齐飞卿的踪迹,让他被外族合围而死,他死之前写了一封血书,里面都是你勾结外族的证据,你一路追杀替他送信回京的人,那人刚到齐氏旁支就支撑不住了,信就落在了我娘手里。王爷,还要我继续说下去吗?又或者我把那封信背一遍?”“你想要什么?”靖南王隐含杀意地问道。“两件事,”齐晚月伸出两根手指摆了摆,“第一,我娘被敬国公府关了起来,你必须把她救出来。第二,让纳兰笙明天就迎我过门。”这时,纳兰笙从草丛里冲了出来,一脸难以置信地看着靖南王,“她说的都是真的?你勾结外族?还害死了姑父?”“笙儿,有什么事我们回家再说。”“纳兰哥哥,你跟齐和安永远都是不可能的,你父王害死了他父亲,当年也是你父王将她打晕,丢出了京城。”将这些事说了出来,齐晚月感到一丝报复性的快感。“你想抓我?”齐晚月这时也发现了藏在远处的侍卫,“你就不怕,你永远都拿不到那封信。”“抓到了你,还怕没办法问出信的下落?”说完,靖南王大声喊道:“来人,给我抓住她!”往日,靖南王只知道齐岳氏知晓信里的内容,却不确定信是在她手里,还是她身后有人,便一直未敢轻举妄动。现在齐晚月主动送上门来,说信在她那里,靖南王如何肯放过这个机会?“靖南王,你会后悔的!”见远处围拢过来的侍卫,齐晚月一个转身,直接跳进了身后的河里。归雀桥这个地方,是三条河流的交汇处,只要入了水,基本就很难再寻到踪迹。被齐晚月爆出的消息击溃了的纳兰笙,直接被靖南王押回府里,软禁了起来。“王爷,还是没找到齐晚月的人,而且敬国公府也在找她。”靖南王一掌拍碎了面前的桌子,吼道:“继续找!必须赶在敬国公府前抓到他!”披散着头发,一身叫花子装扮的齐晚月,此刻正跟一堆叫花子,挤在一座破庙里。她现在才意识到,她刚说错话了,便有些慌乱。靖南王现在恐怕是最想杀掉她的人,敬国公府门口也肯定有人监视,栾良砚……无论栾良砚如何审问,齐岳氏都不肯说出齐晚月可能的去向,也不愿交代合伙丢掉陶茱萸的那人是谁。正在栾良砚有些头痛时,门卫提着一个食盒走了进来,“姑爷,这是城东鱼饺摊子的老板送来的,说是您点的鱼饺。”栾良砚有些疑惑的接过食盒,莫不是陶茱萸派人出去买的?待他打开食盒时,却见盖子里面,被什么人刻着一行字:“齐和安,莫悲山。”栾良砚直接愣了在原地,这辈子他提前了三年下江南,他本以为已经偏离了上辈子的轨迹,没想到这六个字,依旧送到了他手上。上辈子他考中举人回到家时,陶茱萸已经坠崖去世,因此他只知道,敬国公府有个走失的嫡孙女叫齐和安,却不知道陶茱萸就是齐和安。当时,他以为有人知道了齐和安的消息,刚好他也想要用这个消息来还敬国公府的人情,便带着几个侍卫上了莫悲山,最后却不明不白的死在了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