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媳妇儿翻身记 第28节
作者:秋日海棠      更新:2023-05-26 00:09      字数:5227
  “哼,真是丢尽他父亲的脸!”敬国公冷哼一身,转头看了栾良砚一眼,“既然你如此信任爷爷,那爷爷也跟你说实话,我跟老靖南王那是战场上的生死兄弟,因此两家才结了姻亲。只是,如今的靖南王,没继承到他父亲的半点风采。”“哎,哎,鱼儿上钩了,今儿中午我们可以加餐。”敬国公从鱼钩上取下一尾胖乎乎的鲫鱼,顺手丢进脚边的鱼篓里,将鱼钩重新抛入湖中,这才接着说道:“小辈儿的婚约也是在老靖南王还在时定下的,现如今看来,靖南王府还真不是良配,和安跟着你,我很放心。”说道这儿,敬国公长叹了一口气,“月儿那丫头,一门心思的想做那靖南王世子妃,我已经向陛下请求过好几次,想要解除小辈儿的婚约,只是靖南王一直不同意,再加上月儿自己也不愿意,便一直这么拖着了。”“爷爷,也许是我们猜错了靖南王的用心,您也别先太着急了。”栾良砚犹豫着说道。敬国公将鱼竿收了起来,瞪了栾良砚一眼,“这话你自己都不信吧?”他将鱼篓塞进栾良砚怀里,自己拎着鱼竿,边往回走,边说道:“不管那小子是个什么心思,我们敬国公府都不参合。”临快进门时,敬国公又状似无意地提了一嘴:“城外的骁骑营大将军秦放,是我以前的老部下,与你已过世的岳父也是拜把子的兄弟,日后若是有什么事,你可以去找他。”城外的骁骑营,那可是护卫京都的雄师,栾良砚对着敬国公的后背一揖到底,“谢谢爷爷。”第43章 南下要出门了“哎, 奶奶居然错过了和安这么多年岁。”听着陶茱萸讲她小时候或是难过,或是高兴的小事,齐老夫人忍不住有些伤感。陶茱萸握着齐老夫人的手, 笑道:“没事, 奶奶要是不嫌烦的话,我将小时候的事, 慢慢都讲给您听。”“妹妹,你要讲什么给奶奶听啊?哥哥我也来听一听。”祖孙俩正聊着,忽然听见个带着笑意的声音插了进来,抬头一看, 正是一身官袍的齐文轩。“今儿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事儿都忙完了?”齐老夫人笑问道。“就我们礼部,能有什么事儿?”齐文轩冲陶茱萸眨眨眼,“看来我回来的正是时候,妹妹来了, 今儿定有好吃的。”闻言, 齐老夫人笑骂起来:“贪嘴的猴儿,平日里是缺了你吃喝还是怎的?”齐文轩在陶茱萸旁边坐了下来, 指着桌子上的锦盒问道:“妹妹,你又给奶奶带什么东西来了?”陶茱萸将锦盒捧到齐老夫人眼前, 笑着说道:“这是我给奶奶新做的衣服,奶奶您晚一点试试,看合不合身。”“你这丫头, 怎的又给奶奶做衣服了?”嘴上虽这么说着, 齐老夫人脸上却乐开了花儿,“千央,赶紧收起来,下次进宫时穿。”“哎, ”千央连忙双手接过锦盒,而后略带得意地说道:“今儿老祖宗进宫时,穿的正是大姑娘上次绣的披风,太后可喜欢了,要不是碍于身份,她怕是会开口直接要了去。”“妹妹啥时候也给哥哥我做一套衣服啊”齐文轩凑到陶茱萸面前,可怜巴巴地说道。“混小子!”齐老夫人笑骂一声,拿着拐杖敲了敲齐文轩的腿,“都没见你送什么礼物给和安,你倒好意思先找她要起东西来了?”齐文轩嘿嘿笑了两声,“我这不是不知道妹妹喜欢什么吗,要不,今儿下午我去给妹妹打几套时新的头面?”“不用,不用,给哥哥做身衣服又没什么打紧的,”陶茱萸笑着摆了摆手,“哥哥送了我一幅爹娘的画像,对于我来说,这就是最好的礼物了。再说了,衣服首饰什么的,相公已经给我买了不少,再多了也用不上。”“妹夫倒是个知情知趣儿的人,”齐文轩笑嘻嘻地说道,“不过最重要的是,他带妹妹你来了京城,这样我们才有机会找回妹妹。”听到这儿,齐老夫人也笑了起来,拍着陶茱萸的手道:“你刚出生时,其实我们给你定过一桩亲事的,现如今瞧着,还是木箪跟你最有缘。”陶茱萸想起昨儿的事,正想跟齐老夫人说一声,却见齐晚月急匆匆地走了进来。“祖母,姐姐现已经成婚,再说这些就不大合适了吧?”齐晚月进门后,连个眼神都没给陶茱萸,只是嘟着嘴看着齐老夫人,“再说了,现在满京城的人都知道,和纳兰哥哥有婚约的人是我。”“月儿,笙儿那孩子确实不错,只是靖南王……”齐老夫人神色晦暗不明,只含糊地说道,“如今的靖南王府,不管是你还是和安,奶奶都不希望那你们嫁进去。”闻言,齐晚月急了起来,争辩道:“祖母,靖南王府有什么不好?他们家是唯一的外姓亲王,再加上陛下又看重,我若是嫁过去,岂不能让我们府上和靖南王府关系更加亲密?”齐老夫人摇摇头,语重心长的劝道:“你一个小姑娘懂什么?这些都是表象的,总之,奶奶我非常不看好这桩婚事。你也放心,你是我敬国公府的孙姑娘,还怕没人要?奶奶定会给你寻个好的。”听到这儿,齐晚月指着陶茱萸,大声说道:“她没回来之前,祖母怎么不说靖南王府不好?现如今这么说,无非是怕我嫁得比她好!”听到齐晚月的话,齐老夫人痛心疾首地说道:“怎么说话的?你要是这么想,那祖母这些年就白疼你了,不管是你还是和安,祖母的心思都是一样的。”“你祖母说得对,对于我们来说,你和和安都是我们的孙女,”刚进门的敬国公神情也有些不悦,“和安没回来之前,我们就已经察觉到靖南王府并不是个好归宿,刚好前段时间笙儿也想解除婚约,我们便想趁机和那边断了,结果是你哭闹着不同意,再加上靖南王也不肯点头,这才没办成。”敬国公叹了口气,看着陶茱萸和齐晚月接着说道:“先前是我太心急了,看着老靖南王和笙儿那孩子不错,便这么早就定下了两家的婚事,现如今……哎,如今和安我倒是放心了,月儿你也别急,爷爷定会让靖南王同意解除婚约的。”“我不要,爷爷我不要,”见敬国公如此说,齐晚月急红了眼,哀求道:“我不要和纳兰哥哥解除婚约,您也别再去求陛下解除我们两家的婚约了。”敬国公皱着眉说道:“先不说靖南王是抱着什么目的,非要维持两家的婚事,就单笙儿的态度来看,他也并不想娶你。”听到敬国公如此直白的话,齐晚月脸色惨白,强笑着说道:“只要我嫁进了靖南王府,纳兰哥哥自然会知道我的好的。”见齐晚月如此神色,齐老夫人有些不忍,便说道:“先吃饭吧,总归月儿还有一年才及笄,我们再慢慢想也不迟。”整顿饭齐晚月不发一言,只恨恨的想,陶茱萸没回来前,纳兰笙虽对她不冷不热的,但也没动过想要解除婚约的心思。现如今这村妇一回来,纳兰笙就不想要她了,定是这村妇勾引了纳兰笙!她也知道敬国公他们在顾忌什么,若靖南王真有那心思,那正好,说不定她以后还不只是个靖南王世子妃。所以,不管怎么样,她一定要嫁给纳兰笙。“和安,你今儿回去收拾一下,明天搬来府上住吧。”用完饭后,敬国公冷不丁地说道。“嗯?爷爷这是……”陶茱萸有些不解地看着敬国公。“茱茱,你来陪爷爷奶奶住一段时间也好,”栾良砚倒是笑着点了点头,“只是不知道爷爷嫌不嫌弃我这个吃闲饭的。”闻言,敬国公笑了起来,“嫌弃倒是不嫌弃,只怕你没那个时间了。”这下轮到栾良砚有些不解了,“爷爷,可是得到什么消息了?”敬国公收起了笑脸,严肃道:“一会儿你便回家准备一下吧,陛下派你离京办差的圣旨应该快到了,这次差事可不轻松,让和安来陪我们住着,想必你也能放心些。”栾良砚想到,敬国公的消息定然不会差,如果他真要离京一段时间,将陶茱萸放在国公府,他确实更放心,“爷爷,我知道了,那我和茱茱便先回家收拾一下。”栾良砚和陶茱萸刚回到栾府,就听到文书说,宫里有人传圣旨来了。陶茱萸焦急的在后院儿等着,莫约一盏茶的功夫,就见栾良砚脸色沉重地走了进来。她赶紧迎了上去,“相公,陛下派你去哪了?差事很难办?”“陛下怀疑江南那一带的盐政有问题,让我去看看,收集证据。放心,不是什么难事儿。”栾良砚对着陶茱萸温柔一笑,将眼底的神色尽数掩住,“只是想到要和娘子分别,有些舍不得。”听到栾良砚说不是什么难事,陶茱萸便放下心来,一边往房间里走,一边说道:“只是暂时分开几天,我在这儿等着相公回来,又不会跑。”“哼哼,你想跑也跑不了,”栾良砚跟在陶茱萸身后,又有些担忧地叮嘱道:“放你一个人在府上,我确实不放心,你明儿便去奶奶那吧,有他们护着,我能安心不少,只是要小心齐晚月那人。”“放心,所谓吃一堑长一智,齐晚月看我的眼神跟陶秀儿差不多,我自会小心的。”陶茱萸笑了笑,以前的她总是带着几分善意猜测别人的心思,被陶秀儿她们坑过后,现在她看人,反而先带上了几分猜忌,她也不知道自己这种转变是好是坏。“相公到了江南后,一定要给我送个信儿,报个平安。”陶茱萸一边收拾着栾良砚平日穿戴的衣物,一边头也不抬地说道。栾良砚亦步亦趋地跟在陶茱萸身后,笑道:“好,到了国公府,茱茱也要时时给我写信,若是真有人欺负你,等相公回来给你出气。”“有爷爷奶奶在,谁敢欺负我?”陶茱萸含笑地瞪了栾良砚一眼,“再说了,你娘子我现在可不是个任谁都能捏一把的包子。你看一下,还有没有什么缺的?”“带这些就够了,若是缺了什么,我到了江南可以再买。”栾良砚拉着陶茱萸坐了下来,“还有一件顶顶重要的事忘了说。”陶茱萸见栾良砚一脸的严肃,连忙问道:“什么事儿?”“相公不在这段时间,你不许和纳兰笙见面。”闻言,陶茱萸忍不住笑了起来,“你这是吃的哪门子的飞醋?”“相公不管,说了不许见就不许见。”栾良砚将陶茱萸拉到自己怀里,含糊不清地说道。“相…相公……”陶茱萸红着脸按住了栾良砚的手,“现在还是白天,你……”“相公可要离开好一段日子,今儿你总该让相公肆意一回吧?”栾良砚手上动作不停,抬头挑眉笑道:“还是……不相信你相公我的能力?”闻言,陶茱萸只觉脸上更臊得慌,但到底没再拒绝,反而软着身子,慢慢配合着栾良砚。第44章 入府搬入敬国公府第二日一早, 栾良砚便将陶茱萸送到了敬国公府。“已经到门口了,相公你就放心的去吧。”陶茱萸对着马车上的栾良砚,有些不舍地说道,“好, 你乖乖地呆在国公府,等相公给你带江南的土特产回来。”栾良砚深深地看了陶茱萸一眼, 而后才对驾着马车的文书说道:“走吧。”见着马车已经消失在街那头,千央便对着还站在原地的陶茱萸说道:“大姑娘,我们进去吧。”“嗯。”陶茱萸沉闷地点了点头,才离开, 她便已经有些想念了。陶茱萸虽然只带着琴音墨香两丫头,但带来的东西却不少,大大小小装满了七八口大箱子。“奶奶不在家吗?”陶茱萸一边看着国公府的下人,将她的东西往后院搬着, 一边问道。“一大早老祖宗便被太后召入宫了, ”千央笑着指了指前头的院子,“快到了, 大姑娘今后便住那儿。”陶茱萸抬头看去,只见前面是一个四四方方的大院子, 两侧种着着不少翠竹,微风吹过,竹叶哗啦啦的响, 很有几分雅意。而院子里几棵海棠, 此时也开得正艳,火红一片,娇艳又喜庆。院门口立着一块圆润的大理石,上面刻着“熹和苑”三个字。千央见陶茱萸盯着石头上的字出神, 便有些伤感的说道:“这字是少公子题的。”“少公子?嬷嬷说的是我爹?”陶茱萸快速眨了几下眼,“字真好。”“不说这个了,您先进来瞧瞧,”千央笑着将陶茱萸引了进去,“这院儿离老祖宗住的地方最近,出门拐个弯儿就到了,最重要的是,这是大姑娘您小时候住的院子。”闻言,陶茱萸顿时来了兴致,四下打量着,“真的?我倒是一点都不就得了,不过这里瞧着也不像是十几年没人住的样子啊?”“那是自然的,姑娘走失后,这院子可是日日都有人打扫。”待进房后,千央指着跟在身后的几个丫鬟婆子说道:“这些人都是老祖宗给你安排的,有什么事儿,只管吩咐她们去做。”“好,倒是让奶奶费心了。”陶茱萸笑着点了点头,目光从那些人身上一一滑过,果不其然,在里面瞧见了张妈的身影。“这是你们的大姑娘,好生伺候着,旁的想必也不用我多说了吧?”“是。”瞧着底下人恭敬的态度,千央满意地点了点头,而后对着张妈说道:“张妈,你随我去库房给姑娘挑几匹料子,让府里的绣娘给姑娘多做几套衣裳。”待千央和张妈走后,屋里的气氛活跃了起来,几个丫鬟婆子都悄悄打量着陶茱萸。见状,陶茱萸笑道:“在我这儿,大家也不用太过拘谨,只一点,守好自己的本分就行,先把自己的名字和负责的事儿都说一遍。”为首一个三十来岁的妇人朝陶茱萸行礼道:“奴婢是音娘,负责姑娘饭食的,姑娘若是想吃什么了,便可吩咐音娘。”站在音娘旁的是一个圆脸的小姑娘,她头也不敢抬的低声说道:“奴婢是春桃,负责修剪院子里的花枝和打扫院子。“奴婢是夏槿,专门给姑娘跑腿用的,别看奴婢身量不高,走路可快了。”以另一个娇娇小小的年轻姑娘说道。“奴婢是秋桂,专门负责姑娘房里的事情。”最后一个小丫头笑着说道,声音清脆,瞧着很是灵光的模样。陶茱萸含笑瞧着站在面前的四人,又指着旁边说道:“这是跟着我的琴音和墨香,以后就麻烦大家多照顾点。”墨香接到陶茱萸的示意,忙将一早便准备好的红包拿了出来,一人手里塞了一个,“这是我们夫人给大家准备的,日后就有劳姐妹们和我们一起伺候夫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