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媳妇儿翻身记 第12节
作者:秋日海棠      更新:2023-05-26 00:08      字数:4637
  “二嫂,你这是什么话?相公他是那种人吗?”不待栾良砚开口,陶茱萸先不乐意了,平日里温润的眉眼,此刻却染上了怒意,“而且,公中的银子,有一半是相公的补给银,他就算用了又怎地?”“入了公,就是全家的,他凭啥一个人拿去置宅子?”“二嫂大可放心,我没动公中分毫,”栾良砚此刻倒是心情大好,没想到小媳妇儿这么护着他,“我考中了解元,我们菱州提府奖赏了我不少银子,用不着走公中。”菱州提府确实给了他一些银子,不过也就两百两,上次赶集时,他都塞给了陶茱萸。上辈子他手握重权,掌握着不少秘密,虽然大多数是京中王公贵族的,但也知道不少各州府官员富豪们的隐秘私事,上辈子没用上,如今倒是有不少用处。上次去省城乡试时,他便将手里的信息贩卖了几条,这也是他乡试完后,迟迟没有回家的真正原因。可以说,他现在的身家,恐怕远超浔阳城的首富,只是不好让第二个人知道罢了。“得了银子也不知交给家里……”“行了!木箪自个儿的银子,他愿意买啥就买啥。”栾母打断了还想争辩的栾刘氏,她现在是一丝都不想听到栾刘氏的声音,“都散了吧,茱茱,你们也回屋子,将东西收拾收拾,明儿一早就走吧。”第二日一早,陶茱萸和栾良砚一人背着一个布包便出了门。到不是他们没家当,只是栾良砚不让陶茱萸带,说是去了城里再买新的,家里这些东西,拿到城里也不大实用。临出门时,栾良砚将栾母拉进屋子,指着床脚说道:“娘,这床脚下我埋了些银子,等家里没人时,你挖出来自个儿收着,别放公中,也别叫第二个人知晓了。”“你这孩子,怎么……”“娘,再过些时日,我便要去京城,也不知啥时候回来,留些银子我放心些。”栾母也不再说什么,只是抹着眼泪送他们出了村儿。进城后的第二日,陶茱萸就开始忙着给新家添置东西,她买的物件儿多,许多铺子里的伙计便都送货上门。卖菜回家的陶秀儿,恰好就瞧见了陶茱萸领着一队人,大包小包往宅子里送东西这一幕。自打上次被栾家从祠堂赶出来后,陶秀儿一家只要出门,便会被村里的人指指点点,而且村里那些人,也不知是不是碍于栾良砚的身份,基本不再与陶家来往。陶家一方面是在村里呆不下去了,另一方面却是陶父陶母见城里富贵人多,想着靠着他们家顶顶出众的秀儿,榜上大户人家的公子哥儿。于是,便将城里陶家奶奶原先带着陶茱萸住的小院儿给收拾出来,一家子从上栾河村搬来了浔阳城。只可惜他们家那么些良田,因着离得远,慢慢荒废了,只得在城郊租些薄田,以种菜为生。陶秀儿难以置信地瞧着这一队人马,心里不停念叨着:这些东西绝不是那贱皮子买的,定是贱皮子被栾家赶了出来,只得在城里找些活计养活自己。她提着菜篮子,悄悄跟在陶茱萸身后,只见陶茱萸她们最后进了西街一栋大宅子,那宅子的门匾上还大大的刻着两个字——栾宅!陶秀儿拎紧了手里的菜篮子,一双眼睛恨不能将那门匾瞪出两窟窿。半晌后她才回过神来,抓住一个过路的大爷问道:“这是哪家宅子?你告诉我,这是谁家的宅子?”被拦住的老大爷,见眼前是个年岁不大的姑娘,便也懒得计较她的无礼,只道:“姑娘,我瞧你这样子也不像外地人?怎的连这个都不晓得?”老大爷指了指门匾,与有幸焉地笑道:“瞧见没?栾宅,这可是我们浔阳城最年轻的举人老爷的宅子。”他话音未落,便瞧见一个年轻人从宅子里走了出来,又连忙说道:“诺,就是这后生,栾家三公子,今年乡试的解元。”此刻,陶秀儿也顾不上老大爷,只提起腿便朝栾良砚跑去。目不斜视的栾良砚哪能想到一边的巷子里突然冲出个人,收脚不急便撞了上去。“对不住,这位姑娘,你没事吧?”栾良砚略带歉意的说道。“这么巧,居然撞到妹夫了,”陶秀儿捂着脚,可怜巴巴地望着栾良砚,“我脚好像受伤了,你能不能扶我一下?”陶秀儿一开口,栾良砚便皱起了眉头,这声音有点耳熟。他看了陶秀儿半晌,才想起来眼前这个人便是前次陈县令设宴时,跟在陶家夫妇身后找麻烦的那姑娘,也就是陶茱萸名义上的姐姐。栾良砚之前在和陶茱萸闲聊时,听她说过一些在陶家的事,虽然说的最多的是陶家奶奶的事,但也能从她偶尔露出的关于陶家夫妇的只言片语中,推断出她在陶家过的是什么日子。再加上前头祠堂里闹的那一出,栾良砚是对陶家人没有任何好感。想起眼前的人是谁后,他原本还带有歉意的眼神慢慢冰冷起来。偏生这陶秀儿自觉是个男人就会喜欢上她,见栾良砚看了她许久,便微微扬起了下巴,笑的很是得意。她就知道,她怎么可能比陶茱萸那没人要的野丫头差?她含羞带笑的冲栾良砚伸出一只手,“妹夫,我脚疼,你拉我一把嘛。”栾良砚上辈子什么样的女人没见过?这陶秀儿还嫩了点儿,一点上不得台面的花花肠子哪瞒得过他?偏生街上的行人都瞧见是他把人给撞倒了,现若是不管,不知会有多少好事之徒跳出来指责他。犹豫一会儿,栾良砚面无表情的将陶秀儿扶了起来。待陶秀儿刚站稳,他立刻从怀中掏出一块帕子,将手细细擦了一遍,而后将帕子随手塞给路边的小叫花子,头也不回的朝前走去。栾良砚身量高,三两步便要消失在街头。这下陶秀儿急了起来,一边小跑一边捏着嗓子叫唤:“妹夫,妹夫,等等我嘛。”真的跑起来,陶秀儿才发现自己确实受了伤,她强忍着脚上疼痛追了上去,刚想拽住栾良砚的胳膊,却被栾良砚一个侧身避了过去,险些叫她自己摔了个狗啃泥。不过陶秀儿反应也够快,一把抓住了栾良砚的衣摆。栾良砚无奈,只得像老鹰拎小鸡般拎着陶秀儿的后领子,这才避免他的袍子被人扒拉下去。“相公,你事儿办完了?”恰在这时,陶秀儿听道一道熟悉的声音,她心下一喜,忍着痛扑向了栾良砚,将整个身子挂在了他身上。待陶茱萸上前时,便瞧见栾良砚正板着脸将黏在他身上的陶秀儿往下撕。她不由暗笑,这陶秀儿真是才子佳人的戏文看多了,这种法子都使得出来。陶秀儿也不瞧瞧,此刻栾良砚这一脸了无生趣的模样,活像是被登徒子给调戏了的良家媳妇儿。“你还笑,”栾良砚瞪了陶茱萸一眼,别以为他没看出她眼里的笑意,“还不快把你相公我给救出来。”只是,陶茱萸还未来得及动手,陶秀儿便自己挣扎着从栾良砚身上起来,欲哭未哭地说道:“你别误会,我们……”“误会什么?”陶茱萸拉着栾良砚的手,轻笑道:“我相公是有多眼瞎才能看中你?”第20章 吃醋?他家小兔子又木又呆,还好不算……一进宅子,陶茱萸便松了栾良砚的手,脸上依旧如往日般娴静淡雅,但眼里却明显带有不快,“相公你先回屋歇着吧,我去瞧瞧炉子上的汤好了没。”栾良砚哪能看不出她那点小情绪,心里早就美滋滋的,却仍淡淡道:“交给何妈去就行。”四进四出的大宅子,自是不能只由陶茱萸一人打理,而且栾良砚也不想陶茱萸离了小山村后,反而更加劳累,便找了几个粗使的丫头婆子,何妈便是专管厨房杂事的管事婆子。陶茱萸也不看他,只回了一句:“那我去看看外面收拾好没。”栾良砚瞧他家小媳妇儿只顾闷着头生气,也不忍心再逗她了,便直白说道:“茱茱,你吃醋了?”不料,陶茱萸却笑了起来,轻快说道:“吃醋?吃什么醋?相公迟早是要做大官的人,身边自是少不了温香软玉,相公不是一向说我乖巧懂事吗?那我自然得大度点,给相公你多找几个红颜知己。”栾良砚瞧见陶茱萸笑盈盈的,一脸的大度模样,仿佛真想找那么十个八个姑娘塞在他身边一样,心口便有如压了一块大石头,憋闷的难受。所有的笑意都从他脸上消失了,握着扶手的手背上青筋暴起,“你当真如此想?”“相公想找谁都行,只是待我找到了生身父母,相公得放我离去,”忽略眼里的那一丝狡黠,陶茱萸说的倒像是一本正经,“我请醉仙楼的伙计留意十年前有没有哪家闺女走失的消息,也不知……”“茱茱!”听到这里栾良砚再也坐不住了,一把握住了陶茱萸的手,眼中已有些癫狂,“你……”“相公,怎么了?”陶茱萸一双灵动的眼睛扑闪扑闪的,像是没瞧见栾良砚黑如锅底的脸色一般。怎么了?栾良砚很想告诉她,她这辈子哪儿都去不了,只能呆在他栾良砚身边,为了留住她,他可以不择手段。但他又怕吓到了眼前这只小兔子,只得颓然坐了回去,垂着头低声道:“算了……你还是去厨房看看汤吧。”“哼,今日的汤没你的份!”听到门口传来的冷哼声,栾良砚刷的抬起头,盯着陶茱萸离去的背影,忍不住捂着眼睛笑出了声。他家小兔子又木又呆,还好不算笨。一直跑到后院儿没人的地方,陶茱萸才停下脚步,她用手揉了揉自己的脸,只觉脸上一片滚烫。陶茱萸也没料到,她在栾良砚面前会越来越放松,今日居然还使起了小性子,想到栾良砚方才的神色,她心底又觉有些甜蜜。不过她刚刚有些话倒也是真的,她留了不少银子在醉仙楼专门贩卖消息的地方,请他们留意十年前有没有哪个富贵人家,或是走失了闺女的。至于为什么只留意这两种人家,陶茱萸认为前些日子栾良砚对她身世的推测很是有几分道理。还有就是,不管找没找到生身父母,只要栾良砚身边出现了其他女子,她都会离去。她陶茱萸不是那种既碍他人眼,又让自己难堪的人。莫约过了有三五天,陶茱萸才带着新进的下人将宅子收拾妥当,栾良砚也进进出出的,不知道在忙活些什么。刚开始时,在栾家做惯了家务活儿的陶茱萸,对家里那些粗使的人还真有些用不习惯,直到那些人哭丧着脸跟她说,她这是在抢他们的饭碗,陶茱萸才慢慢将手里的一些杂活儿交出去。而这时,陈鸿章老先生也如期到了浔阳城。要说这陈老先生,那也是一代传奇,从小父母皆无,吃着百家饭长大。稍大点时,靠着给私塾扫地整书,换取到旁听的机会,硬生生从一个无名小卒,走到了当今最富盛名的鸿儒之一。更不用说,他门生遍布天下,为官为仕的也不在少数,手底下还教出了好几个状元。因此,每到一处,便会在当地引起不小的震动。而陈老也放出话来,他感念恩师对他的帮助,要在恩师的故土浔阳城办一个临时学堂,在这儿多讲些时日的课。凡是一心向学的人,只要能拿得出一篇让他看得上眼的文章,便可入他的学堂听他授课。消息一经传出,陈老下榻的院子都快被那些学子踩破了门槛。而陈老批阅起文章来更是毫不留情,不少学子被他骂到抱头痛哭,恨不能一头撞死在他家门前。最终,能勉强入陈老眼的文章不过也就十一二份,而栾良砚则是其中拔尖儿的。此后栾良砚每日便往返家与学堂之间,午饭也由陶茱萸送去。陶茱萸每日带去的食盒里,不光有给栾良砚准备的饭菜,还额外装有不少瓜果点心,这些自然就便宜了栾良砚的那些同窗。故而日子一长,栾良砚家恬静又贤惠的媳妇儿,便成了学堂里那些学子们每日最期待出现的人之一。这日,陶茱萸又如往常般给栾良砚送饭,只是今日陈老讲的文章长了些,她到时学堂还未下课,便只好在廊外静静等候,顺便也听上那么一听。谁知在空歇时间,有眼尖的学子瞧见了她,便笑道:“先生,这晌午都过了,您便是不心疼我们,那也不能叫栾嫂子在那儿干等着吧?嫂子那么娇娇弱弱的一个人儿,若是叫这日头给晒坏了,栾兄岂不要心疼死?”这话一出口,不少学子也跟着起了哄,而坐在最里头的栾良砚也眼巴巴的看着陈老,他家小兔子可不经晒。陈老先生对于学问很是严厉,但平日里却是一个温和的老头子,他捻着胡子笑道:“一群猴崽子,罢了,今日便先到这,放堂。”待陶茱萸走进后,陈老第一个凑到了她跟前,盯着她手里的食盒笑问:“小娃子,今日准备啥好东西了?可有我这老头子一口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