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节
作者:捡垃圾的猫      更新:2023-05-24 02:52      字数:5164
  还是自己慢慢看吧。皇帝这份差事,真不是好干的,整日操心忙碌,大小事都得管,想长寿也长寿不了。他若是再活二十年,是五十七岁。历史上有四百来个皇帝,超过六十岁的仅有五十来个。五十来个,看起来也不少,可他们有几个能有自己这般勤政?想到这些,康熙甚至能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在随着一本本的奏呈悄然流失。与清溪书屋的忙碌与沉闷相比,集凤轩里悠闲的很。康熙离开后,佟宝珠就坐在葡萄藤下织毛衣。虽已进入夏季,但因为接连几日大雨,温度降下来了。微凉的风,带着草木的清香,再加上头顶的蓝天白云,真有点“风来难隐池中香”的意境了。享受着这份难得的清静悠闲,她特别感激太后。若不是太后管理着后宫事务,身为皇后,哪能有这般安逸的时候。还有容嬷嬷和黄忠。一个把孩子们照管的很好;一个把她身边的事务处理的很好。除了要把康熙伺候好之外,几乎什么事都不用她操心。至于织毛衣,一是想消磨时间,二是哄康熙开心。自从生了孩子之后,就没心思看书了。做什么都心不在焉。正适合做织毛衣这种不用费心思的活儿,手上忙着,不耽误想别的事。大约织了有半个时辰的样子,看清溪书屋那边一直没过来人,佟宝珠想到四阿哥这会儿也不知怎么样了,站起来活动了活动胳膊和腰,准备去观澜轩看看。走到大门口,迎面遇上了梁九功和黄忠。“奴才见过娘娘。”两人同时低下身子,行问安礼。黄忠是承乾宫的总管,平时里见皇后,都是有事直接禀报,再或者是行打千儿礼。现在与梁九功在一起么,就随着对方施大礼了。每当这个时候,黄忠就觉得自己又高了梁九功一头。乾清宫的总管,是紫禁城最得脸的公公不假,可皇上见了皇后都小心哄着呢。他去乾清宫不用看梁九功的脸色,梁九功来了承乾宫或是集凤轩得看他的脸色,或是央求他帮衬着。究竟谁高谁低?就像是此时,两个人在一起,先由他禀报。“启禀娘娘,奴才刚从观澜轩过来。四爷正睡得香呢,旁边有两名奴才伺候着,娘娘不用担心。奴才给他们交待了,四爷只要一醒,就过来禀报。”黄忠接着又道,“伺候的奴才是冬草和刘福,都是四爷用惯的人。”“那本宫就不过去了。”黄忠不说不用担心,她也过去不成了。梁九功过来了,就是康熙又有事吩咐,“梁总管,可是皇上那边有事?”“启禀娘娘,主子爷说想喝娘娘煮的延年益寿茶。另外,主子爷还说,晚上的火锅,要乌鸡汤底,酸梅汤要冰镇的,味道淡一些。”“还有吗?”“就这些。”主子爷每天都要他往这里跑几趟,不是要吃什么,就是要喝什么。或者是问一句话。梁九功真是跑得有些怕了,生怕主子爷再这么折腾,惹皇后娘娘不高兴。听到皇后娘娘说:“本宫知道了,一会儿煮好了茶,就让人送过去。梁总管进来喝盏茶再走吗?”他赶紧说:“主子爷那边还有事,皇后娘娘若是没吩咐,奴才这就回去交差。”康熙说的延年益寿茶,是用何首乌、槐角、山楂肉、红枣等在砂锅内沸煎,然后用此水冲泡普洱茶。极简单,几乎没任何技巧,清溪书屋任何一个奴才都能做。但皇上吩咐她了,佟宝珠就得亲自安排下去。煮好后,又尝了两口,才让人去送。忙完了康熙安排的活儿,心闲了,这才叫来黄忠问话。“你再让刘福暗中问问,冬草究竟是怎么想的,真想在宫里一辈子呢?狮子胡同那边的宅子建起来,四阿哥就要搬出去。她是想继续跟着四阿哥,还是留宫里。若是想出宫,本宫就给她寻个合适的人家”佟宝珠接着又道,“是过了适婚的年龄,但寻个大户人家的继室,也是不错的归宿。”“回娘娘的话。奴才知道娘娘关心着四爷院子里的情况,前阵子,奴才就问过。就等着娘娘什么时候问呢。冬草说,日后想跟着四爷出宫,去府上做个管事嬷嬷。”黄忠笑吟吟道,“还有件事,奴才也不知道当说不当说。”“黄总管做事向来周全。有什么话,尽管说。”“四爷在宫里住,娘娘离的近,能照管着那边,不会出大差错,刘福做个总管勉强还行。四爷大婚,再加上迁府,事必要增加不少使唤的奴才,奴才恐怕刘福不堪重任。”“他不是你干儿子吗?”佟宝珠大约猜到了黄忠的心思,儿大不由爹。想是刘福没那么听他的话了,就想换个更听话的, “黄总管有更好的人选?”黄忠小心地应话:“奴才们为主子做事,就要事事处处为主子着想。奴才不能因为刘福是奴才的干儿子,就抬举他。四爷是嫡子,一言一行都受众人关注,要找个能扛得着事的才行。”接着又道:“前些日,奴才见养鸟处的一名小奴才很机灵,面相也好,依奴才的眼光来看,若是培养培养是个能当大任的。奴才就想到了四爷那边,缺一个这样的人。大着胆子在娘娘跟前提一嘴。”“四阿哥用人挑剔,你直接跟四阿哥说,让他自个儿决定。”佟宝珠不想驳黄忠的话,便推了出去。黄忠猜不透娘娘的心思,迟疑了片刻后,道:“奴才把苏培盛领过来,娘娘先见见人?看看可还能入娘娘的眼?若是入不了娘娘的眼,奴才再另找他人。”刘福虽然不够能干,但贵在对四阿哥忠心。佟宝珠原没打算轻易把他换掉,听到苏培盛这个名字,又改变了主意。“本宫就不看了,你直接把他领到四阿哥跟前吧。”她若是先见人,再把人送给四阿哥,那她就成了苏培盛背后的主子。孩子们大了,他们家务事还是少干涉的好,佟宝珠笑道,“本宫相信你的眼光。”太阳隐在了房屋和树木后面,院子里变暗的时候,康熙带着四阿哥过来。沐浴着暖黄色的光影,两个男人一前一后缓步进院,后面没跟侍卫,也没跟伺候的宫人。再加上,他们均是身着素色的常服,有些像是日落归家普通父子。“朕和老四说了会儿话,让皇后久等了。”康熙扬了扬手,示意跪迎的宫人起身。“儿子给皇额娘请安。”四阿哥跪地行了个大礼,郑重地说:“祝皇额娘万福金安。”此前四阿哥进承乾宫或是集凤轩,若是没旁人在,基本是不行礼。康熙在的时候,行打千儿礼,这么正式的跪礼,还是头一回。佟宝珠顾不得应康熙的话,慌忙过去扶他:“你这孩子,这里又没外人,不用做给别人看,行这么大的礼干什么。”“儿子这次出去,才体会到,请安不是一句官面话,是儿子对皇阿玛皇额娘的祝福。”四阿哥不顾佟宝珠的拉扯,又叩了两个头,“儿子以前不懂事,请皇额娘原谅。”“有什么话,以后再说,都赶快坐下来吃东西。”康熙夹了一大筷子羊肉片放在铜锅里,又夹了一片白菜,“老四几天没好好吃饭了,少吃点肉,省得不好消化。”只要康熙在的地方,就要以他为中心,时刻看着他的脸色行事。佟宝珠把四阿哥扶起来,就坐在了康熙身边。顺嘴说她几经考虑的话:“这些阿哥们呀,老四最有福气。你皇阿玛把你当成了普通儿子看待。本宫记得,小时候你皇阿玛说你两句,你就不高兴,对他又抓又挠;抱你的时候,还尿他腿上。“就是你皇阿玛亲自带大的太子,也不敢做这样的事。”“太子若是这样,你皇阿玛得对失望透顶。可你呢,你皇阿玛非但没觉得不妥,还觉得你挺可爱。”四阿哥看了一眼康熙,抿了抿嘴角,没接话。康熙听出来了,皇后这是又要说什么,他也就没接话。把刚涮好的羊肉,放在四阿哥面前的盘子里:“在外面没羊肉吃吧?多吃些补补。”因为对皇后说话绕圈子的行为不满,把方才准备给四阿哥的白菜,放在了她面前,“你多吃青菜,美容养颜,对身体好。”作者有话说:感谢投出深水鱼雷的小天使:吃土少女 61个;骨咩纳塞 10个;第227章 甜嘴两个人在一起久了, 很容易揣测出对方的想法。康熙知道,皇后这是有话要说。这是她常使的手段,看似不经意的话题,其实经过了深思熟虑, 有所图谋。佟宝珠不但知道, 康熙猜测到了她的想法, 她还知道康熙不喜欢自己说话绕圈子。他认为, 不直来直去, 就是没把他当成自己人。可有些话, 必须绕着说,才能说到对方心里去。尤其是康熙这种当权者, 当他知道了对方有所图谋,就会下意识的排斥。说服不了他不说, 甚至可能适得其反,加深了对所述之事的成见。佟宝珠向康熙谢恩后,对四阿哥说:“老四,听你皇阿玛的话,少吃辣少吃肉,用乌鸡汤涮菜吃。几天没好好吃东西, 肠胃虚弱。酸梅汤就不要喝了,喝温水。”四阿哥已经把康熙夹那一筷子用辣汤煮的羊肉,塞进了嘴里。嘴里有东西的时候,不能说话。他闭着嘴,点了点头。冲佟宝珠笑笑, 又望向康熙笑笑。笑得像个偷吃糖果, 被逮到的孩子。讪讪的情绪里, 带着糖果就该他吃的理所当然。看着四阿哥羞涩的窘迫, 康熙这才意识到,方才自己说的话前后有矛盾。瞬间更加不满,他一直把皇后当自己人,在她跟前说话,从不斟酌思索,都是想说什么说什么,想到哪儿说哪儿。可皇后却是一肚子花花肠子。佟宝珠夹起一颗剥好的虾仁放乌鸡汤里:“这是皇上爱吃的。”又挑起一根鸭肠在汤里涮了几下,放在康熙跟前,“皇上有些内热,别吃羊肉了。”康熙看着皇后跟前最多只有五六成熟的白菜,心里不免泛起了愧疚。不满归不满,生气归生气,不能用吃饭来做惩罚。为了弥补自己犯下的过错,于是主动把话题往方才她说的上面引。“老四小时候是比那几个孩子任性,一哭起来,就没完没了,怎么哄都哄不住。”说着话的同时,把半熟的白菜又夹回锅里继续煮。“皇后去昌瑞山那次,他悄悄地爬到床顶上,惊动得满宫的人去找他。回来那日,顶着嗓门的哭声,坐在南书房里的人,都听见了,就跟受了多大的委屈似的。”“那些日,朕每日给皇后的信里都说,老四很乖很懂事。他却哭得鼻涕泪水糊了满脸,不是在办朕的难堪嘛。”四阿哥没少和帝后一起用膳,康熙主动提起他小时候的事,却是头一回。在看似抱怨的话里,明显能感受到他们三人之间,非他人能够相比的感情。同时也是第一次见到皇阿玛立刻纠正自己的行为。此情此境,更加觉得他们才是真正的一家人,就如同民间寻常的人家一样。顿时十分开心!笑着说:“儿子不懂事,让皇阿玛皇额娘费心了。”“你皇阿玛没有指责你的意思,就是想起了以前。小孩子嘛,大部分都是这样的。三个元元再大些,说不定比你更不省心。才这么大一点儿,也就睡着的这一会儿老实,一醒就翻腾。”话题绕了回来,佟宝珠接着说道:“你们都是幸运的,成为了你皇阿玛的儿子。你皇阿玛表面看似严厉,其实对孩子们的容忍度,远比你们想象中的高。不像太子,说是你皇阿玛亲手带大的,但其实你皇阿玛从未把他当成儿子养。”康熙:“......”怎么扯到太子了?不是要说老四在战场上偷懒的事?“嗯。”提到三个元元,四阿哥忽然意识到,自己应该先去看他们。怔忡了片刻后,冲着康熙笑:“皇阿玛对待儿子是极亲厚。”“那是对你。”佟宝珠烫了一颗菠菜,放在了康熙碗里,“得闲的时候,你去问问你二哥,他小时候是怎么过来的。”“不满两岁,就知道不能哭,要自己吃饭;不满三岁开始读书,学习各种宫规礼仪;周围的人除了老师,全是奴才;每天最盼望的事,就是你皇阿玛每日早晚,去撷芳殿探望他。“你皇阿玛每次去,说的话基本都一样,问奴才们,太子吃饭可好,安寝可好,读书可好。同他最近的距离,也有两三步远。抱就更不可能了。”四阿哥看看低垂着眼皮吃东西康熙,又看向佟宝珠,笑着接话:“二哥是太子嘛,将来要担大任。自是与儿子们不同。”康熙不接话。他就等着听,皇后究竟是想要说什么!“是啊!你二哥是大清国的太子,要想把他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储君,就不能把他当儿子来养。同理,你皇阿玛是皇帝,在太子面前,就无法成为一个好阿玛;在我面前,也无法成为一个好相公。我理解他们的苦衷,你也要理解,要体谅他们,多多替他们分忧。”“儿子谨记皇额娘教诲。”康熙不想当着四阿哥的面,听讨论自己的话。把佟宝珠刚放在他跟前的虾仁,夹起来放在她的碟子里:“食不语。”“臣妾还没说到正题呢,再准臣妾说两句。”佟宝珠看着四阿哥,正色道,“你为什么一直呆在大帐里?此次出征,你皇阿玛最操心的就是你们几个,尤其是你,一言一行,都会有人记录,随着军报一起送回来。”康熙暗笑,猜对了吧,就知道她要说老四的事。四阿哥面对佟宝珠的质问,毫无惧色,坦然地回答:“回皇额娘的话,倘若所有的皇子,都争先恐后的去清理战场。兵将们就会觉得,此举是理所当然。如果其中有人不干,他们就会知道,皇子可以不用干些粗活。三哥以及其他弟弟们的行为,就显得难能可贵。”“皇后认为,老四说的话,是真心话吗?”用了饭,洗漱过之后,康熙盘坐在床上,看着正在梳头发的佟宝珠问。“这还有假?”佟宝珠歪着脖子反问。康熙不关心真假的问题。不论是什么原因,老四呆在大帐里不露面,都是小事。他是想用这个事,引出晚膳时,说的话:“不说这个了。朕问你,朕怎么不是好相公了?昨晚,你还在夸朕。”佟宝珠放下木梳,把梳得顺滑的头发拢到脑后,走过来,斜坐在床沿,看着他,连声问:“能一日三餐陪我吃饭吗?能每晚都同我睡一起吗?能陪我逛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