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节
作者:捡垃圾的猫      更新:2023-05-24 02:49      字数:4068
  床上的老太太闭着眼摇摇头道:“如今这般,额娘已经知足了。你们也要知足。否则,就是烈火烹油。”佟国维道:“额娘的话,儿子懂得。待皇贵妃封了后,儿子就辞官在家,日日守着您。”此时的集凤轩里,佟宝珠正唱歌给慧妃听。唱的是杨宗纬《越过山丘》的改编版。越过山丘遇见十岁的我穿着一条花裙子头上扎着小揪她问我幸福与否是否得到了所求为什么挺着大肚子身边还有一个好朋友我说我过的很好紫禁城里也是有欢乐这个守着我的朋友会陪我越过下一个山丘遇见六十岁的我拄着一根红手杖在听鸟儿歌唱我问她幸福与否她说她在等园子开出花到那时候,春天又来了……一曲歌尽,佟宝珠问:“听懂唱词了吗?”慧妃眨了眨眼道:“唱词听清了,但意思似懂非懂。”接着又笑道,“不过,听上去很好听。”佟宝珠说:“这首歌呢,是说时间并不是无时无刻都在流逝的。就比如昨日,我们一起喝蜂蜜柚子茶,一起谈笑。那么现在来看,昨日的我们仍坐在院子里谈笑,并没有因为我们活到了今天,昨日的我们就消失了。假如我们能在时光里随意穿棱,我们可以找到昨日的我们,和明日的我们。”慧妃:“所以呢?娘娘想说什么?”佟宝珠反问:“你明白这其中是什么意思了?”慧妃哈哈笑道:“明白了。打个比方说,前年的我们在老祖宗一起用膳,那么现在,她们仍在一起用膳,还喝着你让人酿的菊花酒。比如大前年,嫔妾在大年夜上跳舞。那时候的我,现在仍在那里跳着舞。”佟宝珠点点头:“说的很对。人呢,并不是只生活在现在,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活着。所以,活着的人,也就不必为去世的人伤心。因为只要你记得她,她就一直活着。”慧妃又升出了不安的感觉,她往佟宝珠的腹部瞄了瞄。嘿嘿笑道:“老实交待,娘娘是不是瞎想什么了?”拉起佟宝珠的手道,“当初娘娘那么会安慰嫔妾,怎么不会安慰自己呀?轮到自己了,就不行了吧?整日胡思乱想。”“本宫是听闻祖母病重,预防万一,先安慰安慰自己。反正呢,这个道理,你要记着。不管是谁离去,都不必为她伤心,为她遗憾。因为她一直另一个地方笑着,努力地活着。”“佟家那小厮不是说病了吗?又没说病重。”慧妃观察着她的神色问。看她的脸上,无一丝伤感,这才放心。佟宝珠笑道:“若是普通的生病,定然不会特意告诉本宫。应该是病重了。她是本宫的祖母,皇上的外祖母。这么一说,本宫和皇上关系还挺亲的。本宫即使不是皇贵妃,和皇上也是一家人。”慧妃跟着说:“嫔妾和皇上也是亲戚,这么算来,嫔妾和娘娘也算是一家人。九月二十上午,康熙起驾回京城。临行前,带着九阿哥过来:“让老九在这里陪贵妃。贵妃有事,就差人回京禀告朕。”摸了摸九阿哥的光脑门,又道:“好好陪你皇额娘,让你皇额娘开心了,朕就准你明年再入上书房。否则,回京就得读书,每日天不亮起床,背不好书,挨手板子。天冷天热,每日下午都要去骑射场扎马步,扎不好马步,用荆条子抽腿。”九阿哥背起小手,咧着嘴笑:“儿子知道了。”其他阿哥没到入学的年龄,就对上书房好奇,就想和哥哥们一起读书。九阿哥是个例外,他一点也不想去读书,更不想练武,就喜欢带着仆随们四处玩。下河捉鱼,上树捉鸟。原本就不想回皇宫,被康熙这一吓唬,更不想回了。所以,康熙交给他的任务,他特别卖力地去完成。先是问佟宝珠,是想去钓鱼钓虾,还是想捉蛐蛐,上树摘核桃。被佟宝珠全部否定后,又道:“皇额娘想看斗鸡吗?儿子让人送两只斗鸡过来,两只鸡啄来啄去,有趣的很哇。”佟宝珠又摇头。最后实在没辙了,他问:“皇额娘想看齐天大圣吗?就是孙猴子。”佟宝珠迟疑了片刻后,点点头。她好奇,他从哪儿弄来猴子。当她看到九阿哥把外衣一脱,在地上翻跟头上时,忍不住哈哈大笑。九阿哥伸着舌头也跟着笑:“皇额娘,开心了吧?”佟宝珠曾腹诽过皇宫里不人道,小主们生的孩子,不能自己抚养。后来,她想明白了。太皇太后和康熙考虑的是对的。位份低的小主,肯定是家世不好,家世不好的人,自小受的教导也不如大家族出来的姑娘。因为家世,初入宫位份低,后来又没有晋升上去,说明这个人不但家世不好,本人也不大聪明。这样的人抚养着皇子,自然是不让人放心。就比如宜妃,郭络罗氏是大族,她本人又很聪明。她抚养的九阿哥,看似调皮,其实很会看眼色,会同人相处。对谁都没有恶意。因为,宜妃从来不当着九阿哥的面说别人的不好。每次带着九阿哥见到她的时候,还让九阿哥恭敬地叩个头,说当初怀他的时候,多亏了皇贵妃的照顾。这让佟宝珠想起,她曾看过的电视剧。很多奸臣家的孩子,却是正义感十足,就是因为自小受大儒教导,接收的都是正面言论,少年时期自然也就正气。至于后来长成什么样儿,那是受了社会环境的影响。佟宝珠用湿帕子给九阿哥擦着的头脸说:“九阿哥不得了啊,竟然能扮齐天大圣。”九阿哥嘿嘿笑:“儿子在街上看的。皇额娘想逛街吗?儿子给您带路。”“今儿不想去。”佟宝珠道:“九阿哥,你知道你大哥叫什么名字吗?”“知道呀,叫胤禵,儿子叫胤禟。”“你大哥还有个小名,叫保清。意思是保护大清国,你大哥保护大清国了,你保护什么?”九阿哥转了转眸子问:“保护皇额娘?”“本宫有你皇阿玛保护呢,不用你保护。”九阿哥想了片刻道:“保护额娘?”佟宝珠点了一下他的脑袋:“你额娘也有你皇阿玛保护,用不着你。”“保护……”九阿哥哈哈笑道:“大哥保护大清国,儿子就保护大哥。“佟宝珠:“……”她以为要绕多大的圈子呢,被他自己绕上来了,“你二哥是太子。他会保护你大哥,也用不着你。”九阿哥不高兴地嘟起了嘴。好像就他没什么用。佟宝珠拍了拍他的小肩膀,郑重其事地说:“你保护你太子二哥呀,你太子二哥还没有人保护。”九阿哥眨了眨眼,紧接着欢喜得蹦又跳:“就这么说定了哇,儿子就保护太子二哥啦。”佟宝珠笑道:“本宫给你个小名,叫保泰,保护太子。你大哥叫保清,你二哥叫保成,你八弟叫保美,你就是保泰。”转话又道,“做人不可言而无信的哦,言而无信不是好孩子。用了保泰这个名字,就要一生一世的保护太子。你做得到吗?”九阿哥重重地点头:“保太能做到!”太子二哥需要他的保护,感觉自己就像齐天大圣一样威风。两人正说着话,芳华姑姑带着四个人进院子:“娘娘,他们抬的是织布机。”指着葡萄藤下面的空地,示意他们安放在那里,“万岁爷回了宫,这院子里的人就更闲了。趁着这段时间,奴才请了两个福寿双全的人,过来织几尺细棉布,给将来的小皇子或是小公主做里衣。”午后,佟宝珠坐在葡萄藤下,看着两名老妇人,拿着棱子左手递到右手,右手递到左手。她突然想到了一件事。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因……不就是由……飞棱引起的吗?飞棱可以离手,这不但加宽了布的宽度,还提高了织布的效率,致使纺纱供不应求,于是有了安置竖纱锭的珍妮纺纱机。紧接着纺织业的技术革新起了连锁反应,渐渐有了大型工场……佟宝珠站起身,缓慢地说:“……芳华姑姑,你让内务府派几个制造织布机和纺纱机的人过来,我跟他们聊聊……噢,再带一架现在最好的纺纱机过来,我瞅瞅是什么样子。我,我这是第一次见实物呢。”作者有话说:今天起开更啦!前面改了错别字,以及个别句子。情节没变,只是女主的心理活动理顺了些。总体来说,是欢快的,改掉了哀伤。后面大概不足五万字就会完结。第160章 亲人康熙入京后, 先去了佟府。佟家人没提前接到通知,看到皇帝的仪仗停在门口,府里一片慌张。这个时候,正是当值的时间, 老爷少爷们都不在, 佟老夫人又卧病在床, 佟夫人带着几个孙子出来接驾, 同时派家奴跑去找佟国维。佟国维正在毓庆宫里和太子商议, 如何迎接从尼布楚回来的官员。以前每遇大事, 他从不抢先出头。只待朝中的局势明朗了,他才选择站在在哪一方。也正是他不抢先的举动, 朝中不少官员,与他的关系都很好。主动站出来为太子谋划, 还是破天荒的头一回。他的理由说的很充分,索额图不在京,他要多操心。话里的意思,好像是说,以前没替太子着想太多,是因为有索额图在, 轮不上他。其实,他是想让太子知道。即使佟佳氏有亲外甥,也是对太子忠心不二;同时给文武大臣们看,佟佳氏并未因皇贵妃,而生出分毫傲慢;另外的私心是, 用太子压制着这些庶子们, 让庶子们没有出头的机会。等流着佟家血脉的孩子长大, 即使什么都不做, 就能远远地高出庶子们一头。正说到,建议让太子出城迎接,以彰显太子敬重功臣呢,接到了家奴的传话。“皇上去了佟家?”佟国维还有些不大相信。“是的。万岁爷听说老夫人生病了,就急着登门探病。”佟国维走出宫门,看一行黄衣侍卫捧着托盘、布匹往自家的方向去,凑上前去问:“这是去哪儿呀?这么大的阵仗。”领头的内务府官员,赶快过来拜礼:“国丈爷,这是去国公府呢。这都是皇上赏国公府的,一万两白银、一百匹贡缎,还有十匹蒙古马。您瞅瞅这马,皮厚毛粗,夏日忍受酷暑蚊虫,冬季能耐得住严寒……”佟国维没再听下去,对他们揖了手:“辛苦你们了,你们慢行啊。皇上在家里呢,本官要赶快回去。”以前提到国公府这个名字,感觉那是属于整个佟佳氏的荣光。此时说来,佟国维格外不一样,就像是自己的宅子似的。静安堂里,康熙拉着老太太的干枯的手指,深情地说:“朕此前不知道外祖母病了,昨儿个才接的消息。接了消息,就急着回来。您也知道,朕有很多事都身不由已,一时间脱不开身。”躺在床上的老太太,瘦得皮包骨头,用里侧的那只手去抹眼泪。因为实在太瘦了,手指上一点肉没有,显得特别长,看上去有几分的诡异。“皇贵妃也急着来探望外祖母。她现在六个月的身孕,朕担心她看到外祖母,该会伤心难过了,就没让她回来。她的心意,朕带给您。”老太太急切切地说:“……让娘娘别操妾身的心了,因为妾身,惊着了娘娘,妾身可就成了罪人。皇上能来看妾身一趟,妾身即使抗不过去这一遭,也是含笑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