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节
作者:捡垃圾的猫      更新:2023-05-24 02:45      字数:4202
  到了第二个孩子,什么事都经历过了,没那当初那个耐心了,让孩子处让放养状态。没有约束的孩子,能够很好的发展他的天性与能力。孩子反倒是更聪明,更早熟。这也是小儿子一般比大儿子机灵的原因。如果在顺其自然的基础上,让孩子感受到大人对他的爱意,不是对他真的不管不问,就更好了。趁着吃饭的这段时间,抱抱孩子,跟孩子一起吃饭,就是对他爱意的表达。两个人共同做某件事,感情在无形中加深。大约是养成习惯的原因。喂四阿哥一口之后,佟宝珠拿起筷子吃自己的。四阿哥不再张着嘴闹,而是眼光顺着筷子走。看筷子落在哪个菜上,再扭头看着佟宝珠吃。佟宝珠把筷子放下,换勺子,他就早早的张着小嘴等。但偶尔也会双手抱着佟宝珠的胳膊,把她要吃的菜往自己嘴边凑。不让吃,就哭。菜进了佟宝珠嘴里后,就立马止住了声。每当这个时候,刘福就在旁边夸四阿哥聪明。知道哭闹没用了,再哭闹别人也已经吃了。便不哭了。晚膳后,漱口的时候。刘福才说,下午在御花园碰到乌雅贵人的事。“乌雅小主看到四阿哥衣服湿了,好像不大高兴。”刘福担心,乌雅贵人在娘娘面前,指责他的不是。先把当时的情况讲明,“就是多多身上的水蹭到了四阿哥身上,奴才正是要回来给四阿哥换衣服呢。”当着四阿哥的面,佟宝珠不想评论乌雅贵人的是非。早晚要知道那是他亲额娘。她计划的是等到七岁以后,思想成熟一些了,再告诉他。于是说:“不是说,让你带四阿哥往南边广场走嘛。御花园里有湖,有假山,草木也深,一个不留神,他跑到哪个地方躲起来,故意不出声,可就要半天找。”这种事发生过。自从四阿哥会走路之后,睡觉醒来,旁边没人时,这一哭是省了。自己爬下床,找个地方藏起来。第一次的时候,大家都不知道啊,一看床上没人,可把人吓坏了。喊也不应声。于是就四处找,连外面的井里都看了。最后还是他自己主动出来的。问他去哪儿了,也不会说话。仰着小脸得意地咯咯笑。后来,就小心了,在他睡觉的时候,也是一步不离人。有一次刘福故意装着睡着,四阿哥悄悄下床,藏到了衣柜里。多吓人啊,万一一直找不到他,他又睡着到里面,那不得闷住。刘福赶忙说:“奴才记着娘娘的交待呢,就今儿去了御花园。七王爷说御花园里有花鸟虫鱼,有乐子,让奴才带四阿哥过去。奴才想着多注意一点,去玩儿一会也没事。哪里知道四阿哥的鞋跑掉了,奴才就弯腰捡鞋的功夫,他就跑远了。”四阿哥虽然不会说话,却知道此时别人在说他。不高兴地对着刘福“咿呀咿呀”,仿佛在抗议,说自己没干过这样的事。就在这时,红云从前院过来,欢喜地说:“娘娘,万岁爷翻了您的牌子。魏公公说,让娘娘早些准备着。”不交待早些准备,还是接到传话都准备呢,这特意交待了,更是要准备。每当这个时候,佟宝珠就在心里骂万恶的古代社会。皇帝在皇宫里,就像是富豪进了白金五星级宾馆。而女人是宾馆里的一样东西,时刻准备着为皇帝服务。现代社会的女士优先,对这里的人来说,那天方夜谭。晚膳后,康熙和纯亲王又聊了半个时辰,敲定了让纯亲王暗中办报的事。具体细节再加斟酌。康熙提出,让纯亲王进户部办差,既能为办报服务,又能堵住宗亲们的嘴。纯亲王爽快地应了。有一只大甜瓜等着他吃,塞给他一颗发霉黑苦的芝麻,就是嚼碎了吃,又能怎样。“明天臣弟再去跟皇嫂谈谈。”纯亲王感叹道,“皇嫂真是有见识,京城里那些出了名的才子,哪个都远不及皇嫂。跟皇嫂谈话,有茅塞顿开之感。什么疑问提出来,皇嫂都能说出解决办法。而且解决办法独到,让人耳目一新。”在报纸上帮别人宣传店铺,收广告费;刊登富家子弟写的小诗,收版面费等等,任他想破脑袋也想不出这种法子。康熙:“……”皇嫂这个称呼,怎么听着有点刺耳呢?想了片刻才意识到。先前纯亲王一直称呼的是贵妃娘娘。两个人谈话的时候,康熙的情绪一直低沉。纯亲王压根就没往自己和贵妃娘娘身上想。他以为康熙是遇到不顺心的政务了。临走的时候,好心地开导他:“皇兄心情不佳,折子就先放放。再急的事,也不急这一晚。去找皇嫂聊聊天,说不定就心情开朗了。”当晚,康熙把积的折子都批了,一直批到内宫门快落锁,梁九功提醒他,还要不要去承乾宫。他才想起这回事似的,说道:“去。”过了一会儿,又加了一句,“既然翻了牌子,多晚都要去。”像是极不情愿似的。到了承乾宫,如他想的一样。贵妃和下人们都在等着他。看到贵妃没有丝毫不悦的笑容,康熙的心情瞬间又愉快了。洗漱的时候,满脑子都在想贵妃的好。时时处处的为他着想,这远远超越了一个嫔妃的职责,也远远超越了寻常女子对男子的爱恋。只要他在她面前提起某件事,她就放在了心里。费尽脑汁的帮他想办法。眼下这事,解决的堪称完美。既帮了他,又解决了老七差事的问题。至于她查彤史,让安嫔养三丫的事。康熙也想到了其中原因。为了让后宫和谐,让他安心政务嘛。要不然呢?女人都是善妒的,怎么会真心的为别的女人着想。用她的话说,是因为爱他,才去爱他的人。康熙暗骂自己小心眼,为了让贵妃眼巴巴的等他,故意磨蹭到现在才来。白白地浪费了,那么长时间本可以美好的时光。在床上翻滚了两次之后,还想再来。“皇上保重龙体。”若是以往,贵妃一说保重龙体。他就停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嘛。今天不行,还想再来。想让她求饶,想让她知道在自己面前的弱小。又滚了两次,直到她说:“不行了不行了,小鱼儿投降了。求大王放过小鱼儿。”他才不情愿地停下。搂着她低笑道:“你去哪儿找朕这么好的男人。文武双全,才智过人,身体又好。”“嗯嗯嗯……”佟宝珠道,“臣妾早说过,臣妾上辈子拯救了亿万难民,所以上天把他最宝贝的儿子,赏赐给了臣妾做夫君。”听着这样的话,康熙心里甜得跟喝了蜜似的,笑得更得意了,絮絮叨叨地说:“朕对你多好,从来没有使唤过你。没入宫前,嬷嬷有没有教你,侍寝的时候,要睡外面。以便端个茶倒个水,侍候起夜。朕从来没让你睡外面,每次起床,都是轻手轻脚的,生怕吵醒你。担心你在陌生的地方睡不安稳,朕翻你的牌子,每次都是自己送上门,从来没让你去过乾清宫……”康熙说了半天自己的各种好,突然发现,贵妃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了。想把她摇醒,再给她说一遍。想了想,还是算了。方才还再说,怕吵醒她的事。次日清早,康熙仍像以往那样悄悄地起床,等他穿整齐衣服。佟宝珠从帐子里探出头。“皇上,外男入后宫影响不好,以后别让七弟来了。”黑白分明的眸子,灵动得仿佛其中落入了万千星尘,璀璨闪亮。轻张的嘴唇,柔软的像是棉花糖。康熙挥手让司衣太监出去,拉开帐帘,搂起细白的脖颈,俯身亲了上去。辗转反侧了一番后,轻声道:“七弟昨晚跟朕说了,今天还准备过来,有问题向贵妃请教。朕已经应下。”是应下了,但同时,也想好了今日怎么拒绝他。以后别想再入后宫。有什么话,可以通过他传达。佟宝珠道:“别让他来。他着急问问题,就会想别的办法。”康熙愉快地问:“什么办法?”让他传话嘛。这样,贵妃就有更多的理由和机会见到他。佟宝珠笑道:“他有福晋啊!他福晋前两天还来臣妾这里。”接着又道,“臣妾这个办法,想的好吧。弟媳人很不错,七弟对她有偏见。对她一点不了解,就对人拒之千里。以后多制造些机会,让他们相互交流。”康熙:“……”难道不是为了朕考虑,才想到让老七办报的?怎么感觉这一切都是为了七福晋?佟宝珠又道:“皇上,您不知道吧?七弟和七弟媳还没同过房。不同房哪来的孩子?等他们自己有了孩子,皇上就不用考虑着,把哪个阿哥过继给他这回事。我们的孩子,还是我们自己养的好。”康熙揉揉她的后背,低声道:“贵妃考虑的周全。”朕又多想了,贵妃还是为了朕才操的这个心。作者有话说:历史上的纯亲王,在这一年就生病死了。有个遗腹子,一岁多夭折了。在历史上不出名,所以娘娘不知道纯亲王原本的命运。预告:下一章五阿哥和六阿哥就出生啦。第81章 指点纯亲王几乎一夜没睡, 前半夜是整理思路,列方案;后半夜是兴奋得睡不着。次日起了个大早,去上朝。以前他早朝站班,都是一边打瞌睡, 一边想心事。对所议之事, 充耳不闻。听也没什么用啊, 又插不上言。这日, 听的特别仔细。一边听, 一边暗中分析, 他们谁说的话更有道理。皇嫂说了,身为一个优秀的办报人, 深入了解朝政,这是最基础的。因为, 私报要区别于邸报。邸报就是记录,皇上发了什么旨,朝廷有了什么新举措。私报如果也是如此记录,官员们看过邸报,谁还看私报。私报要带上观点,评论某项政策是否好。这样以来, 既能散布消息,又能对朝堂官员起监督作用。谁为了私利在早朝坚持已见,就发在报纸上,指责他。谁的见解独到,利国利民, 就大力赞扬他。纯亲王听着朝臣们的议事, 感觉自己的脑子不够用。太多值得记录的东西, 只用脑袋记的有准。如果能摆上笔墨, 随时记录那该多好。一个时辰的议政,还没听够,下朝的鸣鞭声就响了。康熙的习惯是,下朝后去上书房探视早读的太子和大阿哥,检查他们的课业,然后去慈宁宫里给太皇太后请安。请了安,回乾清宫用早餐。纯亲王从乾清门出来,一路小跑去了上书房。看到立在门外的梁九功,指了指门里,低声问:“皇上在里面?”梁九功沉着脸对他轻摇了一下头。纯亲王正要问他是什么意思,从里面传来了喝斥声:“你们自己都背不出来,怎么教太子和大阿哥?没有这个能力,就说嘛,朕可以再请人。又不是除了你们,在大清国找不着认识字的人了……”皇兄在训斥太子的老师呢,让外人听到了不好。纯亲王对梁九功挥了个手,跑去月华门外等。这是去慈宁宫的必经之处。因为要办报,纯亲王遇事就思考。等康熙的时候,就想方才的事。这么一想,觉察到其中的不对了。用皇嫂的话说,抛开立场,站在客观的角度去评价。那么,站在客观的角度,看待皇上当着太子和大阿哥面,责骂老师,这种行为……对不对?不对!儒家讲的尊师重道,何况太子现在学的就是论语。提到尊师重道,纯亲王又想到,老师们见了皇子,先跪下叩头行礼,再站着给皇子们讲课;听皇子们背书的时候,要跪着听……好像都不对啊!在外面,皇子是君,大臣是臣。进了上书房,皇子是学生,大臣是老师。学生对老师心怀尊重,才能有对学问的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