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第 66 章
作者:易楠苏伊      更新:2022-03-24 20:56      字数:5875
  在路上, 钱淑兰就把自己和男方母亲的对话跟王丹娜说了一遍。

  听到她娘的话,王丹娜脸色苍白, 紧抿着嘴唇, 心里堵得慌。

  钱淑兰拍拍她的肩膀, 安抚她, “这种拎不清的人家,咱可千万别嫁。彩礼不出, 什么东西没准备就想娶媳妇,这是对你的不尊重。”

  王丹娜闷不吭声地点了下头。

  钱淑兰也拿不准, 王丹娜是不是看上人家了。

  到家的时候,天色还早, 其他人全到地里浇红薯。

  三人回屋换上干活的衣服就开始往地里去。

  孙大琴凑过来问相亲的事。

  钱淑兰简单讲了一遍。孙大琴撇撇嘴,“这种人家哪里能让小姑子嫁过去, 你这不是害小姑嘛!”面上带着几分讥讽和嘲笑看着周雪梅。

  周雪梅装作看不到听不见, 并不答话。

  钱淑兰叹了一口气没说话。

  孙大琴有些无趣, 便再接再厉地推销她介绍的那个,“还是咱们村的那个好。工资高不说, 个子还高, 人长得也不错。”

  钱淑兰是真的不报什么期望了。

  原先她看好的这家都这么不靠谱,孙大琴介绍的那户人家那么多姑娘排队相看呢?她哪敢抱希望。

  她看着一直弯腰干活的王丹娜无奈摇头。

  第二天, 钱淑兰和王丹娜又跟着孙大琴到孙家庄生产大队。想到自己上次还偷这个生产队的农具,钱淑兰就有些不自在。

  王丹娜这次兴致似乎不太高。一直闷不吭声地跟在她们后头。

  钱淑兰也不知道她是什么意思。相中人家了吧?你倒是说啊。做什么这副死人模样。

  到了孙家, 孙大琴的娘鲁三翠迎了出来。

  跟昨天不同的是, 王家几乎没什么人。

  鲁三翠跟钱淑兰解释, “我把他们都轰出去干活了。现在收粮食这么急。哪能闲着在家呢。”孙大琴家是孙家庄的,种的都是玉米和黄豆,现在正是收割的时候。

  钱淑兰了然于心,点了点头。倒是有些好奇她们用什么工具砍玉米杆的?

  鲁三翠倒是没觉得丢人,直接道,“俺们队长说了,等棒子掰下来就让俺们用破瓷碗磨下来。”

  钱淑兰嘴角直抽抽,这也行?不过,那些地怎么刨呢?总不能还有破瓷碗翻地吧?

  鲁三翠这次是真的回答不上来了,她脸上不见一丝愁容,笑着道,“到时候听领导安排,他们一定能想到法子的。”

  钱淑兰不得不佩服她的乐观。也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她总觉得成立公社之后,这些人全都不会思考了,问他们问题,答案通常都是“等公社的通知。”

  “跟着领导就行,不用怀疑。”

  “这事我不知道,我要向上面汇报。”

  ……

  每每就让她有种很抓狂的感觉。这是智商蜕化了还是麻木了呢?

  钱淑兰发呆的时候,鲁三翠已经把王丹娜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通,然后发出一连串的啧啧声,而后朝钱淑兰道,“亲家,我说话直,你可别不爱听。”

  钱淑兰回过神来,随意地摆摆手,“没什么不爱听的,你直接说吧。”

  鲁三翠看了一眼王丹娜,朝钱淑兰叹了一口气,“亲家,你这姑娘我看悬,没昨天那个长得好。个子矮了点儿,脸瘦了点儿,皮肤黑了点儿,屁股也小了点。”

  一点一点,你没完了是吧。

  钱淑兰黑着老脸,十分不悦。

  鲁三翠却浑然未觉,继续道,“你家闺女干活也没人家利索。你瞧瞧这手,几乎就没什么茧子。咱们乡下人,哪个不是皮糙肉厚的,她这身板也不太结实了。一阵风就能刮跑似的。”

  孙大琴见婆婆脸黑如墨,怕婆婆发火,忙拉了一下鲁三翠的袖子。对方这时才发现钱淑兰的冷脸,忙安抚道,“不过,那姑娘家里穷,出不起像样的陪嫁,跟亲家不能比。”

  你还不如不加这句呢!钱淑兰很想怼过去,但到底还是忍住了。毕竟你找人家帮着介绍的,哪能逮着中间人骂。她憋着一股气,敷衍地嗯嗯两声。

  鲁三翠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我先去叫人过来相看吧。现在还没到吃饭点。食堂还没开饭。”

  钱淑兰叹了口气,昨天的待遇多好啊,今天的这个连口水都没有。这就是做人的差别。

  不过,这样也好,她的礼也不用回了。她还省了呢!

  鲁三翠把一行人撂在家里,就这么急急忙忙往外跑。

  钱淑兰站在堂屋,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到最后,还是坐下了,跟谁较劲儿都不能跟自己较劲。她走了将近一个小时,腿都有点酸了。

  她朝一直闷闷不乐的的王丹娜道,“快点坐下吧。相看失败就失败,有什么大不了的。你还这么年轻。以后的路还长着呢。”

  王丹娜看了她娘一眼,抿了抿嘴没说话,只是背却挺得直直的。

  过了半个多小时,鲁三翠才带着人过来。

  鲁三翠脸上似乎还有汗,着急忙慌的,这是赶场子呢?

  钱淑兰朝那领头的男人扫了一眼,硬邦邦的,块头也挺大。跟一米六五的王丹娜站一起,足足高了王丹娜一个头。

  最要命的是,这男人眼神非常锐利,往人身上扫一眼,就有一种如芒在刺的感觉。

  钱淑兰是非常不喜欢这种感觉的。

  就她个人而言,她比较偏好武力值低的,这样能给她安全感,因为对方如果一拳过来,她可能根本招架不住。

  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意识,也可以称之为缺乏信任感。

  显然王丹娜跟她是同一个喜好,看到这男的体型,她只扫了一眼,连五官都没怎么看,就低下头了。

  男方倒是瞅了王丹娜好几眼,只是眉头一直紧拧着。

  男方母亲比男方露骨多了,把王丹娜上上下下打量了好几遍,尤其是屁股那儿停留了好久。

  看到这一幕的钱淑兰只觉得有一种愤怒自心头涌起。

  这种赤果果的打量,让她有种侮辱人的感觉。

  还没等她开口,男方母亲首先开口了,“听说,你家这娃陪嫁一百块钱的压箱底儿,还有三十六条腿,是真的吗?”

  不等钱淑兰回答,她朝王丹娜挑剔地看了好几眼,咕哝道,“别不是有什么毛病吧?”

  钱淑兰直接怒了,腾地从椅子上跳起来,狠狠地瞪了她一眼,“放你娘的屁!你才有毛病呢!我疼自己闺女还有错了!就冲你这人品,谁嫁谁眼瞎!”

  随后,她拉着王丹娜的胳膊就往外走,临走的时候还朝鲁三翠道,“亲家,我先带孩子回生产队干活去了。这亲不用相了。”

  王丹娜乖乖任她牵着走,头依旧是低着的。

  孙大琴没有跟得上她婆婆的思路,反应过来之后,立刻朝鲁三翠说了一句,“娘,我先走了哈。”

  而后,火急火燎地追上去。

  把男方和男方母亲气得脸红脖子粗的。一个劲儿地朝鲁三翠抱怨,“这什么人呐?我问两句怎么了?谁知道她说的是不是真的?十里八乡我就没见过给闺女陪嫁这么多的,我问一下就发这么大的火,这是吃枪药了咋地。我看她是心里有鬼。被我戳中谎话了。这才着急忙慌地跑了。”

  男方抿抿嘴,眉心依旧紧拧着。

  被他娘推了一把之后,他才回过神来,无奈回道,“这姑娘身板太弱了,哪里干得了家务,走就走了吧。”

  男方母亲回想了下,也觉得有理,只是仍旧有些不满意,朝鲁三翠喋喋不休地抱怨。

  鲁三翠也不高兴,但她这亲家可是个厉害人,要是亲家那闺女的名声坏在她手里,亲家还不得带着她几个儿子上门找她算账啊,她儿子可没人家多。所以,她忙安抚男方母亲,“别跟她计较”云云。

  路上,钱淑兰只觉得自己的三观被这些人给颠覆了。要不是为了王丹娜的名声着想,她早就把那对母子骂得狗血淋头。什么玩意儿!

  就因为一个月拿四十五块钱的工资,就拽得二五八万似的。还真当自己是香饽饽了!

  回到家里,钱淑兰便召集三个儿媳开会出出主意。一连两个相亲失败把钱淑兰彻底打醒了,看来还是她太想当然了。说亲不是那么容易就成的。她决定等找到临时工再给王丹娜找对象,现在急也没用。

  既然王丹娜暂时不结婚,那就先换个岗位吧。王丹娜可能是因为之前一直上学,没什么体力,每天只能拿到7个工分。倒不是她偷懒,体力这东西真的很重要,尤其是这些农活,简直就是在透支生命。勉强为之可能还会生病。

  至于为什么要给她换岗位,而不是等灾荒的时候找工作。钱淑兰也很无奈。虽然是三年灾荒,可估计只有熬到快不行的时候,才会有人愿意把工作换成粮食。灾荒最严重的时候差不多是1960年,在此之前,人们肯定会咬牙坚持。

  可现在才1958年,差不多还有一年半时间呢?王丹娜总不能一直下地,拼死拼活才挣那7个工分吧?那不是资源浪费嘛!而且,把人晒黑了,找对象会有很大的影响。

  “不如就让丹娜到队里的小学当老师吧?”周雪梅倒是给她出了个很不错的主意。钱淑兰倒对这事,知道的并不多,应该是原身刻意把这段遗忘了。她仔细在脑海回想,才想起来队里的小学老师其实跟初中和高中不太一样。

  王家村小学是属于民办性质的小学,老师的工资都是由队里支付的,属于统筹工。

  什么是统筹工呢?一个生产大队里统筹工包括:大队干部,民办老师,赤脚医生,乡村兽医,农技员等,都是从各生产队平衡抽调,各队人数大体平均。工分按年度计算,一年365天都算上工,年底可以拿到3600个工分,大队干部在满分基础上,再另外加10的熬夜开会加班补贴工分。统筹工不用参加生产队劳动,所以社员都很羡慕。

  可以说,如果王丹娜当了老师,按照王家村生产大队的工分值,她一个月就能有九块钱。这份收入在乡下那是相当不错了。

  钱淑兰眼睛一亮。这个还真的可行。只是她有些迟疑,“丹娜能当上老师吗?咱们村的人会不会有意见?”

  周雪梅对此事却是胸有成竹的,“丹娜是初中生毕业,小学现在那边的老师还有一个才小学毕业。学历根本比不上丹娜,肯定没问题的。”

  王家村生产大队所有干部的任命都是投票产生的。上到大队干部,下到记分员。以前,王丹娜之所以没被选上是因为钱淑兰的名声很差,交好的人家并不多,可现在就不一样了,因为盖房子的事儿,跟她来往的人家越来越多。他们家的名声也越来越好。所以,周雪梅对王丹娜当老师的事才会这么有信心。

  钱淑兰想了想道,“去年才投过票,下次投票得要两年后吧。时间也来不及了呀。”民办老师的选举是三年一次,不像大队干部是一年一次。

  周雪梅想了想建议道,“等大炼钢结束之后,就说咱们生产队的老师能力太低了。争取让他们来一次考核,谁成绩好,谁就成为民办老师。”

  钱淑兰眼睛一亮,这主意不错。她心里对那个给正康洗脑的老师十分不满意。以前是找不到合适的机会把人撸下来,现在机会来了,还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当下决定等人都回来的时候去试试看。她现在去找校长也没用,这是要选举的,男人们都不在,也选举不了。

  钱淑兰找到王丹娜,把竞选老师的事情跟她说了。

  王丹娜听到她娘的话,眼睛亮得惊人,“这能行吗?”以前,她不是没想过当民办老师的,可是投票的时候,她的票数远低于别人。愣是没被选上。

  钱淑兰安抚道,“能行的,只要你成绩比他们好,肯定能行。”

  末了,又拍拍她的肩膀,“这些男的都不行。娘觉得你适合更好的。”

  其实,王丹娜的自身条件挺好的。她也说了会给像样的陪嫁和100块钱的压箱底儿,就是告诉大家,他们家不是卖女儿是诚心结亲的。谁成想,一个个都是奇葩。

  钱淑兰觉得以王丹娜这品貌,找个地里刨食的乡下人根本过不了安生日子。她的体力不行,干不了重活。经济基础决定一个女人在家庭中的地位。这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她想等自己帮王丹娜找到临时工之后,再帮她找个有工作的乡下人,斯斯文文的,别这么粗鲁。

  至于为什么不找个城里人,钱淑兰也有自己的考量。就算她给王丹娜找到临时工,但王丹娜毕竟不是城里人,嫁到城里也会被婆家看不起,这就是门不当户不对。

  找个有工作的乡下人,门当户对,而且谁也不必看不起对方。不过,男方最好是接触新兴思想的人,认为男女平等的。对了,婆婆和妯娌还得过得去的。看来,得慢慢来,不能太着急了。

  王丹娜激动的眼眶都红了,她扑到钱淑兰的怀里失声痛哭。

  昨天相亲的时候,那男人问,她会不会写诗,会不会唱歌,会不会拉二胡。

  她通通不会,男方直接对她说,“我想找个跟我有共同理想的人。对不起,咱们不适合。”

  第一次被男人当面拒绝,脸皮薄的王丹娜直接羞愧欲死。

  幸好,四嫂过来找她,才让她没那么尴尬。

  现在,听到她娘说她能当民办老师,王丹娜只觉得心里憋闷一扫而空。只剩下满腔喜悦。

  她这喜悦了,可孙大琴却是炸了。

  啥?不找对象了?

  都十七了,再留下来就成老姑娘了,“娘,小姑都十七岁了,再不抓紧找对象结婚,以后还有谁要她?难道小姑要给人家当后娘吗?”

  钱淑兰扫了她一眼,“闭嘴吧你!”

  见她撅着嘴咕哝,钱淑兰直接戳她心窝子,“昨天,我们去雪梅娘家,人家好肉好菜的招呼我们,等到了你们家可好了,连口水都没得喝。这做人的差别咋这么大呢。大琴,你说?是不是?”

  孙大琴被钱淑兰的话臊得脸都红了。

  她想替她娘辩解,可是又不知该如何说起。

  说她娘有穷?可是她娘家壮劳力跟周家也差不了多少。

  说她娘家没钱?怎么可能没钱,她们村的工分值比王家村还高呢。

  只是,孙家村现在不比从前了。刚成立食堂那会儿,因为社员们胡吃海喝,又大办了几次流水席,仓库里的粮食已经快要见底了,寅吃卯粮终究是不长远的。现在,他们每人也就只能吃一斤二两的粮食。跟以前根本没法比。所以,鲁三翠才这么抠。不过,孙大琴没法把这个理由说出来,毕竟周家村和王家村也都是这个标准。人家都能好好招待,就你家不行。还不是不拿人家当一回事嘛!

  看她急得额头冒汗,钱淑兰也不准备再呛她了,“丹娜的事你就别管了。你管好你三个孩子就行了。”

  孙大琴有些不满,她朝李春花挤挤眼想让她反抗一下婆婆。

  可李春花也不知道是被婆婆灌了什么迷魂汤,居然一点反抗之心也没有。不对,甚至连不满的情绪也没有。

  周雪梅就更不用说了,她就是婆婆的跟屁虫。

  孙大琴只觉得这俩妯娌有些邪门。

  等晚上吃完饭,特地把两人叫出家门,开始洗脑。

  这财产都是他们三房的,给王丹娜一个注定要嫁出去的人用,不就等同于花他们的钱嘛。

  可他们一个字也听不进去,反而一个劲儿地安抚她,“婆婆也是疼丹娜,你做大嫂就体谅一下咱娘。”

  “就是,咱娘就这一个闺女没嫁,再说丹娜嫁好了,咱们面上也有光啊。”

  “连乡下人都嫌弃她,城里人谁会要她?一个个眼又不是瞎的?”

  李春花一脸理所当然道,“只要小六能成为民办老师,当了统筹工,难道还嫁不成有临时工的乡下男人吗?”

  孙大琴只觉得她有病,但停下来一细想,李春花说得似乎还挺有道理。

  她把自己的想法忘到脑后,也开始支持小姑子继续留在家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