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节
作者:花下残棋      更新:2023-05-23 03:54      字数:4988
  顾令颜原本正要喝茶的,听到这吩咐,便急忙将拿起来一半的茶杯给放了下去,缓缓站起了身应道:“是。”她动作极为轻缓,颊侧的笑靥明媚得晃人眼,从莞席上站起身时,腰间挂着的组佩虽跟着轻晃了下,却并未发出半点声响来。城阳夫人满面笑意地看着她的方向,见她起身时腰脊依旧挺直,雪白而修长的脖颈微微垂下行礼时,弯出一道优美的弧度。走动间衣袂蹁跹,身姿飘逸出尘,便跟着暗暗点了点头。待到顾令颜和杜修远出去后,杜夫人方才同城阳太夫人道:“阿嫂,不是我说,我这几个孙子孙女里头,就颜颜这丫头脾性最好,也最是贴心。”“去年她祖父生病,我都还懒得管呢,她却急得不行,跟着熬汤送药照顾了几日,差点把自己都给累病了。”老城阳郡公比杜夫人年长几岁,故而俩家关系逐渐亲密以后,杜夫人也一直是唤城阳太夫人阿嫂的。“自然如此,这我们当然是知道的。”城阳太夫人连声称是,“颜颜这丫头也算是我们看着长大的了,模样性情,当然没得挑了。”她说的也不是什么恭维话,当年的顾盼和顾若兰是出了名的泼辣,听闻顾家最小的那个也不是什么温和性子。别说顾令颜确实是个温柔的,随便换个人来一对比,也能成顾家脾气最好的了。俩位长辈在说话,城阳夫人便只坐在一旁跟着凑趣两句,心里暗自盘算了起来。她儿子自己就是个温和良善的性子,故而她一开始就想找个同样性子的儿媳,免得找个太厉害的,将她儿子给钳制住。这要是传出去,多没面子呀。杜夫人见她上道,便更满意了些,又随意问道:“你们家七娘呢,上回还说要吃我们府上的桃,今日怎么没来?”她对杜修远这个远房侄孙还是颇为满意的,虽说不是长子不能承爵,但也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不是冢妇,正好还没那么多事呢!横竖他读书好品行也过得去,将来到了时候,家里帮着提携一把就成。“她昨日就闹着说要来呢,结果晚上贪凉被夜风给吹了,在家里吐了一阵。”城阳太夫人皱着眉头说了几句,一副无奈模样。杜夫人轻笑了声,轻抿了口洞庭春后道:“待会你们给她带些回去,我记得你家大郎从前也爱吃我们家的桃子,他今年可要回京?”杜世子早已入仕,如今外放在做县令。听到她主动问起,城阳太夫人忍不住坐直了身子,眸光微动。她今日来顾府的目的,除了杜修远的事,最重要的其实是杜世子的,摇了摇头说:“还不清楚呢,说是可能要调去番和县。”“番和县在哪?”杜夫人听都没听过这地方,遂虚心请教。本身就已经在做县令,还调去别的地方继续在县里做事,考课应当一般吧?城阳夫人插话道:“是在武威郡。”听说是在武威郡,杜夫人遂恍然大悟,这地方她还是知晓的。河西四郡之一,整个大齐也没几人不晓得了。只是既在河西,又是个她听都没听过的地方,想也知道有多偏僻,定然是个下县。杜夫人皱了皱眉头,问道:“他今年考课如何?”城阳夫人道:“是上中。”又道,“他现在的那个县是个中县。”“上中!”杜夫人惊呼了一声,有些不敢置信。官员三年一大考核,考课共分为九等,上中已经算是很不错的考课了,便是顾审为官这么多年,拿上上的考课也是屈指可数。能有这样的考课,就算上面位置不够、或年纪太轻不足以升官,也应当调往人口多的上县,哪有还接着往下县调的?杜夫人胡乱想了一会,安慰道:“此事还是当问问你们家大郎的想法。先等等看,且派人去打听打听,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夏日的阳光炽盛,原本屋里还放着冰鉴,顾令颜甫一从正房里出来,便感觉整个人快被晒化了一样,拿着团扇用力扇了好几下。俩人一路沿着花草小径去了池边,慢腾腾地走着,打算将池子绕个大半圈后,去往桃林里看看。因不算太熟络,这一路上走来偶尔问几句话,各自嗯啊几声后又闭上了嘴,显得格外的沉寂。顾令颜被这气氛弄得有些尴尬,又怕祖母问起的时候不好收场,便主动问道:“听说杜二兄这几年周游各郡,都有哪些地方呀?”杜修远略一思索,随后说:“我从长安出发,先到了洛阳,而后则是汝阴,最后沿着东海一路南下到了义安郡。在吴郡、汝阴、建安待的时日最长。”“呀!你去过吴郡啦?”顾令颜一下子笑开了,兴致勃勃问道,“吴郡现在如何了?同从前可有什么变化?”她已经有数年没回过吴郡,但却总觉得在吴郡时候最无拘无束,快活极了。杜修远又垂着头仔细想了一会,温声道:“吴郡风光秀丽,一步一景,山水仿若画里出来的,是个极好的地方。”若是不好,他也不可能会特意在吴郡多停留些时日。说完这句话后,他又继续沉默了下来。顾令颜见他这个样子,便也不再强求,只偶尔说一两句话,不让气氛彻底冷下去,再多的就没有了。出了池边的遮阳的回廊后,俩人正要领着人往桃林去瞧一眼,却听到一声从远处传来的呵斥:“阿樟,你把我的画弄到哪去了?再不说信不信我把你扔进湖里去!”声音是从对岸传来的,颇为响亮。第83章 就是故意没说水面上烟波浩渺, 深碧色的池水在南风的拂动下泛起了褶皱,杨柳依依轻摇,有些许枝条伸长到了水中去。正是顾家后院风光最绮丽的时节, 即便隔了一整座池塘,对岸的那声怒斥也盖过了身畔的鸣蝉声。悠长而又明亮。众人一时间都愣住,显然是没想到居然有人能发出这么大的声音, 呆滞了片刻后,顾令颜抬眸瞭望过去, 便看到池对岸站了个着菱纹罗夹衫长裙的人。那人梳了个惊鹄髻, 头上钗环不多, 唯有一支金步摇最惹人注意。碧落团花纹衫子配着绯紫间长裙, 裙摆在清风下向北飘荡, 帔子散在半空中,还剩下一点被系在胸前。她也正站在风中看着对岸, 手里无意识的捏着披帛,团成了一团, 手足无措的动了动脚尖。少女生得明艳动人,蹙着眉头走也不是留也不是的样子, 让人看了便升起了一些不忍心来。顾令颜一瞬间就头疼了起来, 转头瞥了眼杜修远,见他也收回了视线后便笑道:“杜二兄, 走吧,祖母他们还等着我们去摘桃子呢。”杜修远轻轻颔首, 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浅笑:“好。”夏日时节,缤纷桃花早已落尽,枝头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子,外面的树上大多都还是青色的, 偶尔有几个泛了粉的坠在那,仿若少女面颊上的一点花钿。对方的不看不问令她很满意,俩人正要进去,一阵哒哒脚步声传来,顾令颜的腿突然被禁锢住,半点都动弹不得。“三姑姑三姑姑。”顾令颜低下头看,发现阿樟正抱着她的腿,扬起脸看她。一张粉嫩的小脸上不知道去哪蹭过,沾了些泥点子在上面。顾令颜略有些嫌弃,不动声色的将他推开一点后问:“怎么跑这么急?妹妹呢?跟着你的阿姆们呢?”阿樟咧开嘴一笑:“在后面。妹妹午睡还没醒。”还没等顾令颜派人去追责,他又急急忙忙地说:“三姑姑,四姑姑要打我!”见顾令颜没说话,似是怕她不相信一样,拉着她的手指向对岸说,“她就在那,等下追上我了。”“是么?”顾令颜微微一笑,低头看向抱着她腿撒娇的人,伸手拧了拧他肉肉的小脸。好不容易岔开话题过了这一节,这小家伙还非要来捣乱,只差没直说对面那个人是顾四娘了。看着她脸上的笑意,阿樟突然间就觉得后背凉飕飕的。三姑姑每次要打他的时候,就总是这样笑的,便害怕的缩了缩脖子,软绵绵地说:“真的呀。”眼见着阿樟缠着她不放,生怕顾容华待会要过来打他,顾令颜便只能带着他进了桃林。因桃树种得多,算下来挂的果子不算少,指挥着人摘了一些后,顾令颜让人将桃子装了两个小筐子,温声道:“应该够了吧?”见顾令颜额头上已经冒了一层薄汗,杜修远适时地说:“我瞧着是够了,这时候天气正热,下午太阳又大,先回去歇着吧。”阿樟的乳母等人早就追了上来,战战兢兢的候在一旁,趁着杜修远走在前头的空档,顾令颜冷眼扫过去,淡声道:“怎么回事?”乳母低声道:“今日小郎去四娘房里玩,将四娘一幅画给弄不见了。四娘要打他,小郎害怕就跑了,四娘追了一路。”“什么画?”顾令颜问了句,又用力拧了下阿樟的脸,“弄丢了画你还好意思跑?”乳母等他说完了才回道:“说是三娘去岁送四娘的生辰礼。”顾令颜点头应了,轻声道:“你等会去告诉阿嫂这个事。”随后便快了几步追上前面的杜修远。对方到底是客,让他一个人走不是什么待客之道。哪怕俩人再没多少话讲,她也不能撇下他一个人在后面跟侍从说话。“这个时节,义安郡那边热么?”顾令颜好奇地问。杜修远点了点头:“比长安要更热一些,他们那边入夏早,几乎没有冬日的。”他笑道,“我去义安之前快入冬了,带了好些冬衣过去,还带了被褥。到了才发现根本用不上,又急急忙忙的去采买春秋穿的衣物。”顾令颜忍不住笑了一声:“我三哥去河西也没带够衣物,后来跟我写信说刚去的时候快冷死了,还找同袍借衣裳穿。”顾证去河西前李韶本想替他收拾行礼,顾证觉得自己都这么大了,不好意思再麻烦母亲,坚持要自己收拾。后来在那边冷得慌,写信时怕丢脸也不敢告诉家里其他人,只悄悄的跟顾令颜说了声。俩人不过略微说了几句话,很快就回到了正房中。见俩人还跟刚才出去时候一样,都低着头闷不做声,与羞涩无关,纯粹就是没什么话说,杜夫人便忍不住的皱起了眉。若是这样,她还得重新考虑考虑这门亲事了。她正蹙着眉头思索,好在阿樟也跟着进来了,又是个爱热闹的性子,还跑去扯了扯杜修远的手问:“哥哥,我没见过你呀?”他对称呼并不怎么熟练,平时院子里陪他玩的几个男孩子,他都是喊哥哥的。一时间,屋内众人都笑了起来,城阳夫人笑道:“错了错了!你可该喊叔叔的。”婢女端着洗干净切好了的桃子入内,杜夫人尝过几块,倒还挺甜的,故而让给各院都送去一些。眼见着今日心头的两件事都解决得差不多了,城阳太夫人便要起身告辞,杜夫人要留着用饭,她却道:“今晚五娘和女婿要回来,就不留你这用了,改日定是要来吃的。”杜夫人道了好,让人拿锦盒装了些桃子后,派心腹仆役送城阳郡公家的人出府。沿着种满了榆树的宽阔青石板路,仆妇一路将城阳郡公府的人从正院送出去,正院在顾家稍深处,离出府很有一段距离。仆妇怕几位夫人受不住这劳累,便按着杜夫人的交代,领着他们往坊墙上开的一道门走。一路上穿过无数树丛花木,杜修远本是随着众人往前走,眼角余光却无意间看到池边青石板上,坐着一道略有点眼熟的身影,正托着腮一脸垂头丧气的模样。“怎么了?”见他心不在焉的样子,城阳夫人便偏头问。杜修远收回目光后摇了摇头:“没什么。”待再看过去时,那道身影早就没了踪影,只剩一片绯紫间色衣角从竹林前一闪而过。他以为是自己眼花,看错了。晚间洗漱过后,杜夫人坐在床榻前梳头,拿着把桃木梳一遍遍的从头顶梳到发尾,顺带跟顾审提起了杜世子的事。“他是不是得罪上司了呀。”杜夫人揪着一小撮打结的发尾不断梳着,纳闷道,“不然怎么会这么好的考课,还往下调的。”顾审脱了外衣,正靠在那看书,闻言挑了挑眉,像是对此事了如指掌一样般:“我记得他上峰挺看重他的,之前还想过把女儿嫁给他,后来得知他已经有妻室了才作罢。”“那怎么……”顾审将书放下,揉了揉眉心后道:“他这几年政绩不错,修堤坝、平匪患、整顿治安,都做得很好,被安相给看中了,想要将他要去尚书省。你也知道安相和卢相一贯的不和,以他年纪太轻为由不同意。”他口中的安相为尚书右仆射,卢相则为尚书左仆射,俩人都是宰相。杜夫人一下子愣住了,忙问道:“所以就调去番和了?”“俩人争了一段时间,最后一致决定将他放到下县去磨练一番。这算是他的一个劫难了,现在上头盯着他的人不少,要是熬过来了,便是青云直上。”顾审又叹了一声,“其实卢相也是想锤炼他,年纪太轻了,年少得志难免会心智不稳。”杜夫人逐渐放下了心,将梳子搁在妆台上后说:“那就好。”顾审突然觉得有些困了,轻啜了两口茶水,方道:“他心里应该是有数的,你先别跟城阳家的人说了,免得生出事端来。番和离三郎镇守的地方不远,可托他照料一下三郎。”“我自然知道。”杜夫人向来就不是爱跟别人多说的性子,立刻应了下来。-----徐晏一路上没日没夜的往河西赶,即便是用两匹马轮换着跑的,等赶到河西时,马也已经口吐白沫了。甫一进城后,来不及有片刻的喘息,他便马不停蹄地要去见当地的官员和驻城将领,询问如今的战况,再商议计划。只知道是京里来了人,顾证还以为是皇帝心情不好,又派了督战和催战的人来。等到出去前厅,看到坐在那饮茶的人时,精神一下子给恍惚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