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节
作者:糯米的尾巴      更新:2023-05-23 03:50      字数:4759
  他的态度令众人稍许安定,以为是潜伏在王庭的线人将有大动作。这天下午,时缨正在屋里作画,近日她没有去学堂,便派青榆和丹桂代为跑腿,把奖励用的财物交给夫子。二婢都已经能骑马上路,加之有护卫随行,从未出过任何差池。即将完工的时候,突然听见开门声,慕濯来到她身畔,看着她勾勒最后一笔,将自己要去营地巡查的事情告诉她:“这次不好带你,你便自个待在府中,我会尽快回来,陪你过生辰。”时缨点点头。灵州城内清理干净,他终于无后顾之忧,而今时间紧迫,他须得以最快速度将所有营地走过一遍,她明白轻重缓急,自然不会去凑热闹。“殿下忙正事要紧,无需挂念我。”她对上他的目光,不禁打趣道,“还是说,殿下舍不得我,一刻都不想与我分开?”“你知道便是。”慕濯伸手将她捞进臂弯,幽幽叹了口气,“我这一走,少说也要十天,按照‘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来算,也未免太久。”时缨被逗笑:“你这副模样,好像我才是征人远行,你是思妇望眼欲穿。”“怎么,”慕濯轻声反问,“阿鸢就不想我吗?我不在的时候,你的‘功课’可别落下。”时缨听闻“功课”二字,顿时面色潮红,脑子里涌上些许不可言说的画面。打从他发现顾珏给她的那些书,就仿佛找到什么新奇的玩意儿,三天两头要考校她的“功课”,有时心血来潮,还让她自己随手翻一页,然后……她又羞又窘,抬手便要将他推开。他却似乎预料到她的动作,先一步将自己的外衫在桌面铺开,复而攥着她的腰身,让她整个人坐在了桌案上。时缨一怔,生出不祥的预感,果不其然,他的手指轻车熟路地勾住她腰间丝绦,只一抽,便整个解开。她面颊滚烫,连忙按住他的手:“别,现在可是白天。”“晚上我就要走了。”他没再继续,只迎面将她抱入怀中,在她耳畔低声道,“院子里空无一人,屋内也仅我们两个,白天与黑夜又有何差?”身躯紧贴,他站在她双腿之间,有一下没一下地轻抚她的脊背。觉察到颈侧灼热的呼吸,她稍事迟疑,旋即默默地环住了他的身子。也罢。看在他要走的份上。得到她的允许,他笑了笑,指尖探入她的裙摆。时缨本以为他会抱她去床榻,见状不由得睁大眼睛:“就……就在这?”“偶尔换个地方,也没什么不好。”慕濯轻吻她的唇角,嗓音已染上喑哑,“阿鸢,你照本宣科学了小半月,该试着举一反三了。”时缨:“……”词是这么用的吗?日光洒落,秋风吹拂,将两人的发丝和衣摆纠缠在一起。时缨反手想要合上窗扇,却只觉周身松软,情不自禁地沉沦在他的引诱中。许久,她伏在他肩头微微喘息,乌发倾泻而下,细瓷般的额头沁出晶莹薄汗,衣衫半敞,露出如雪的手臂与胸口,大红色的裙裾恣意盛放,底下却已不着寸缕,修长而笔直的双腿搭在桌边,凝脂般的肌肤白皙耀目,足踝不盈一握,小巧玲珑的脚趾泛着淡粉,似是朵朵花瓣。强烈明艳的色彩对比,乍看竟是美不胜收。慕濯平复呼吸,用帕子为她细细擦拭过,将她抱回床榻,轻声道:“我走了,你好好休息。”再不走,今晚就要走不成了。时缨已经没有力气应答,任由他在她额头落下一吻,沉沉地闭上了眼睛。她觉得自己实属失策,当初为了驱散他对于她穿红衣的阴影,便用崭新的记忆取而代之,如今他的噩梦一扫而空,甚至颇喜欢她身着红色衣裙的模样,但大婚之夜发生的一切仿佛烙印在他记忆中,每次都会让他想起……回忆那晚情形,她将脑袋埋在衾被间,却不由自主地弯了弯嘴角。-翌日,时缨醒来,看着身边空落落的床榻,竟有些不习惯。若非昨天太累,青榆和丹桂回来后,她随便用了些点心,匆匆洗漱一番便再度沉入梦想,恐怕就要体会到孤枕难眠是什么滋味。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昨天她还笑话慕濯,但她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起身更衣,她和丹桂同去晨练,青榆随两人来到校场,目光四下搜寻,不由愣了愣。丹桂故作惊讶:“青榆姐,你在找谁?”青榆忙不迭否认:“我没有……”“庄小将军随殿下去巡视营地,大概十天后回来。”时缨轻飘飘丢下一句,径直走向场中,余光所见,青榆面红耳赤,手脚都不知该往哪放了。丹桂毫不客气地掩唇而笑,青榆气得瞪她一眼,转身离开。练习结束后,时缨好奇地问道:“丹桂,青榆私底下有没有跟你提过她和庄小将军的事?”丹桂摇头:“从未,每次我和青榆姐开玩笑,她都叫我住嘴。但我觉着,她应当不讨厌庄小将军,只是不知出于什么顾虑,不敢接受他的示好。”“这种事情也强求不来。”时缨宽慰,“终归还是要她自己愿意。”“话是如此,但……”丹桂犹豫了一下,“青榆姐说过,她想留在娘娘身边伺候一辈子,莫非是因为这个,她才打定主意不嫁人?其实她大可放心,我现在已经能独当一面了,就算她之后改变想法,我一个人也会照顾好娘娘。”时缨揶揄道:“指不定你比她嫁的还早。”“不不不,”丹桂连忙拒绝,“娘娘,我是绝不可能嫁人的,您知道,我……”她垂下眼帘,情绪有些低落,时缨反应过来,揽着她的肩膀,温声道:“不嫁就不嫁,你想永远陪着我,我求之不得呢。”丹桂登时眼睛一亮,再三确认,才长长地松了口气。她见过时维禽兽不如的模样,虽然未曾遭到侵害,但也受惊吓颇深,从此对男女之情失去兴趣,只想认真习武,做王妃的贴身小跟班。两人说说笑笑回到屋里,时缨用过早膳,独自一人看了会儿书,有些心不在焉,也不知慕濯现在走到哪里了。她的生辰在九月十五,这之前他定会返回,她数了数日子,突然想到什么,推门而出。如若她没记错,他的生辰在十月份,只是梦里的那段时间他出征在外,“她”并没来得及为他庆祝。这一次,她想代替梦中的自己了却遗憾,投桃报李,给他一份特别的礼物。只是在她印象里,他没有任何特别喜欢的事物,除了她,他似乎对什么都兴致缺缺。可……她总不能将自己当做礼物吧……她决定去问问万管家,毕竟他在慕濯身边十多年,从宫里追随他至灵州,看着他一路长大,应是这座宅子里最了解他的人。第88章 【本章含京城剧情】……那厢, 万公公正与万全万康坐在廊下玩牌。王府只有两位主子,家仆们原就不需要做太多活计,况且时缨来到灵州之后, 体谅万公公上了年纪,主动接管中馈,如今他每日的任务便是听众人汇报事务, 然后依轻重大小禀明时缨。慕濯去了军营,万全和万康也闲下来,索性到干爹这里陪他同住,将正院留给时缨主仆。隔着道墙, 时缨远远就听到一阵的谈笑声,穿过垂花门,只见万康兴高采烈地站起来,提笔蘸墨, 在万全脸上花了只硕大的王八。她扑哧一笑, 三人听闻动静, 忙不迭起身行礼。万公公道:“娘娘有何吩咐,让丫头们传个话便是, 何必亲自跑一趟。”“我想与三位打听些事情。”时缨莞尔,直截了当说明来意。万全和万康对视一眼, 绞尽脑汁回想道:“殿下确实没有什么特别喜欢的东西,以前崔将军还在的时候, 每逢殿下生辰, 都是送些刀剑和马匹,殿下自然是喜欢,但却并非因为这些东西本身,而是因为崔将军的一片好意。殿下对娘娘一往情深, 想必您送什么他都会很开心。”时缨啼笑皆非:“殿下从小到大,一贯如此……清心寡欲吗?”她原以为,老摄政王过世之前,慕濯也是一个活在万千宠爱中的孩子,定会有些自己的喜好。万公公忆起往事,慨叹道:“殿下小时候着实不容易,当年陛下为了拉拢苏家,纳贤妃娘娘为侧室,但娘娘性情温和,不擅与人争斗,她只想安分守己地活着,最多再有个女儿傍身、闲来陪她说说话,便已知足。可惜她生了殿下,立时成为淑妃的眼中钉、肉中刺。”“最初,她惶惶不可终日,生怕遭人暗害,对殿下也算不得亲近,梁王看不过眼,派老奴去伺候,待殿下稍大些,又将他带在身边亲自教养。”说到此处,他神色欣慰,“殿下是个争气的孩子,懂事听话,读书习武都勤勤恳恳,梁王心花怒放,对殿下的重视远胜其余孙辈。”万公公说得含蓄,时缨却了然。“其余孙辈”也就是太子和宣华公主,但德妃同样是不争的性子,只有淑妃会感到忿忿不平。“殿下本想着,他讨梁王喜欢,贤妃娘娘便能在旁人面前抬起头,可惜娘娘却愈发惶恐,反而劝诫他低调行事,以免树大招风。”万公公叹了口气,“其实也怪不得娘娘,她出生的时候,苏大将军和儿子们四处征战,不忍她们母女跟着颠沛流离,便让苏夫人带她回娘家休养。”“苏夫人的娘家啊……那可是门庭显赫的望族,老太爷一把年纪了,还有好几房侧室,苏夫人的兄弟们也个个三妻四妾,娘娘常年处在那种环境里,见多了后宅阴私,难免心存恐惧,嫁给陛下之后,她千方百计明哲保身,生怕被卷入争斗,死无葬身之地。”“但她一再退让,也未能换得安宁,淑妃不肯善罢甘休,她……”万公公话音一顿,看了看万全和万康,两人会意,起身向时缨告退。风吹过庭院,满树黄叶沙沙作响,纷纷扬扬飘落。“十年前,苏家出事那天,娘娘接到传信,原计划按照兄长的安排,带殿下出宫,但却被淑妃发觉,派人告知娘娘,她和殿下留在宫里,兴许还能活命,若不然,只能一道给苏家陪葬。”时缨讶然,未曾想到淑妃竟嚣张至此。或许她心知贤妃软弱,笃定她翻不起风浪,才特地来落井下石。“娘娘在寝殿哭了一下午,直到傍晚,殿下从崇文馆回来,她强打精神,令殿下去给陛下请安,之后……她说自己想静一静,把所有人都屏退了出去。”万公公看向时缨:“娘娘悬梁自尽之事,您想必也有所耳闻,其实她临终前留了一封信,字字泣血,揭露淑妃近些年的所作所为,请求陛下保护殿下免遭其毒手。那应当是贤妃娘娘此生最勇敢的一回,她以为能够换得陛下开恩,就算淑妃仗着孟家的势力免遭惩罚,至少殿下将会性命无虞。她还让我等不要告诉殿下她因何而死,免得他心存愧疚。”“娘娘说,她自知没用,无法为殿下谋取一个大好前程,只能豁出这条命,换他余生安稳。”“可惜,她低估了陛下的狠心与绝情,若她看到殿下会被送往灵州自生自灭,一定会后悔白白牺牲。”时缨心中五味陈杂,虽然自裁最得不偿失的手段,反而正中淑妃下怀,但对于贤妃而言,彼时的她已想不到更好的办法,她对皇帝了解甚少,对他的本性一无所知。她不知皇帝利用亲子谋害生父,不知他默许苏家遭受陷害,更不知自己母子本就时日无多。她一辈子只会忍气吞声、息事宁人,唯独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破釜沉舟,但她的抗争却如石子入水,还没来得及激起波澜,便消失在幽暗无光的深渊中。皇帝看过她的信,或许只是发出一声嗤笑,然后随手扔进火盆中。“殿下回来后,得知贤妃娘娘仙逝,在寝殿枯坐了一整晚,他没有哭也没有闹,但那副表情……”万公公有些不忍,“他不知淑妃威胁娘娘,还以为娘娘听闻苏家遭难的消息,便承受不住寻了短见,连他这个亲生骨肉都不要了。”时缨搁在膝上的手指不由收紧。贤妃的想法无从得知,也许她不止一次遗憾自己未能生个女儿,慕濯的存在打破了她原本平静的生活,因他过于出色,连累她成为众矢之的,他的性情、观念都与她南辕北辙,但却会在她被淑妃母子刁难的时候挺身而出,用稚嫩的童音为她打抱不平。她从未对他表达过喜爱,导致他以为母亲对他没有丝毫感情,但她束手无策之际,却愿意付出性命为他谋一条生路,如同流星默默消失在漫长的夜色里,至死不曾让他知晓。“抱歉,与您说了这么多。”万公公叹息,“殿下不是那种被娇惯长大的孩子,即使在梁王面前,也从不会提要求,虽然他未曾说过,可老奴知道,他所求不过是亲眷与友人予以的温暖,别人不经意给他一点好,他都会在心里记很久。崔将军过世之后,老奴生怕他会变成心如朽木死灰的模样,所幸娘娘您出现了,让他知道世上还有人珍视他,他付出的感情会有回报。”“所以您无需刻意准备什么,因您的到来,于他便是最好的礼物。”时缨深吸口气,按捺心头酸涩,由衷道:“多谢您。”关于那份生辰礼,她却是已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