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节
作者:吞鱼      更新:2023-05-22 11:34      字数:3659
  还有谏臣要让重光帝从宗室里择选一位嗣子立为太子。……一声比一声高的谏言,看起来公正不阿,为国为民,其实却是步步紧逼,是要重光帝从藩王的儿子们里面,选择一个当太子。如若不然,就要从藩王们的女儿,诸多的堂妹里面,选一个立后。究竟是为了谁,简直是不言而喻。姜小圆捏紧了拳头,却听见他道,“我要出征了。”“在出征之前,我想先迎娶我的皇后,乖乖意下如何?”“出征?”姜小圆一愣,却听见他道,“削藩、平叛。”如果按照原著的走向,重光帝此时应该已成了一个疯子,藩王趁机起事,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天下大乱。但是这一次,他清醒地活了下来,甚至重新站了起来。重光帝余威仍在,藩王不敢造次,汴京的乱象也被快速镇压。此时此刻的天下,似乎和过去的几年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藩王坐大、来不及剪除的乱党势力仍在。如今,更是借着他无子无后之事,想要他立藩王的儿子为太子。他们以为重光帝最后会同意他们的软硬兼施,不管是娶藩王之女、还是立嗣子为太子,总要选一个的。却没有料到,重光帝从来不会受制于人,于是他的选择是——御驾亲征,削藩、平叛。他当初登基时就应该削藩了,只是因为身体原因没有来得及做的事,现在就要开始做了。但是在出征之前,他想先迎娶他的皇后。“若是以后有孩子,就尽力培养,让他成为一代明君;若是乖乖不想生,我会遴选天下英才,待到百年之后,退位让贤。”她一把抱住了他的脖子,笑得猫眼成了月牙,“但是你要答应我一件事……”“什么事?“当个……千古明君!”她悄悄地靠近了他的耳边,“只有当个千古明君,我才能一直留在你的身边。”他微微一顿,低头看着自己的小姑娘,“若是……”“重光,你只管做你觉得对的事。”“人如何说你都无关紧要,但求俯仰天地,无愧于心。”姜小圆的任务确是要养成明君——可是任务从来没有强求他一定要做到什么,只需要他有一颗明君之心。却见得青年笑了,丹凤眼看着她,专注又潋滟,倒影着她的样子,“不求无愧天地,只求……无愧于我的妻。”立后、立储之争,已经持续了足足半个月了。各方各派的大人们前赴后继,对重光帝百般规劝,饶是知道这位陛下不是什么善茬儿,还是一波又一波的人前赴后继,像是不怕死一般。一直到了这天早上,早朝上的诸位大臣们照例开始规劝。情绪激动之时,某位谏臣竟然试图撞柱死谏——往日里这种人,恐怕都要被拉下去关诏狱清醒清醒的。却见得这段时间面色阴沉,动不动就要拉几个人下去的重光帝,竟然笑了。只是这位凶名在外的帝王,不笑还好,笑起来却是更加叫人胆战心惊。等到听到了张德义当堂宣读了诏书之后,满堂寂静。那个想要撞柱子的大臣柱子也不撞了,面色煞白地瘫坐在了地上。这天之后,消息震惊了朝野上下,也迅速传遍了大庆的境内——第一件事,重光帝决定立后了,却并不是藩王之女;第二件事,封后大典之后,再不肯上交兵权的藩王,重光帝即将御驾亲征。也就是说,大臣和藩王们给的那两个选项,他都不选。这昭告天下的削藩圣旨,并不是他的狂妄——曾经的黑甲铁骑踏平过永嘉帝的皇宫,扫荡过四合,多年前藩王们曾经见到黑甲就要瑟瑟发抖,只是五年的时间,让他们忘记了曾经的恐惧。他们甚至以为可以操控朝臣,逼得这位重光帝就范,但是他们太天真了。早在他们开始步步紧逼的时候,这位曾经有名的暴君,已经开始为他的新婚礼物做准备了。*姜小圆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一觉醒过来,系统就提示陈秋的明君值蹭蹭蹭地涨了20。明明距离流民之乱的任务奖励还有几天时间呀……姜小圆思来想去,只想到了梦里陈秋求婚的时候,她提出来的要求——让他做一个千古明君。所以秋秋这是……真的放在了心上。是呀,他从来都是一个十分遵守诺言的人。今天是燕家处刑之日,姜小圆不敢去看,只叫了葛先生他们今天务必要把《燕将军传》关于燕家的那一回好好地宣讲一番。只是还没有抱着旺财出门呢,秦十一就带着绣庄的绣娘来了。姜小圆抱着旺财傻乎乎地任由绣娘给她量身,却纳闷了——她这也没吃胖呀,怎么才新作了衣服没有多久,就又要做衣服了?秦十一连忙提醒道,“姑娘,这是请来给您做郡主冠服的。”“主子上次不是和您说了,在折子上要为您请功,于是就请旨给您封了郡主。新任知府今天就到了,诏书也快到了。”“您的封号好像是……太原郡主。”姜小圆:……???太圆郡主??第80章 节度使秋崔建是带着太子的嘱托来洪州的, 一路紧赶慢赶,就是为了在燕家行刑之前赶到。他是新任知府,不管是延后处斩还是做些手脚, 都是极为方便, 这也是太子隔空空降的一步棋,太子迟迟不愿意走,也是为了等崔建的结果。崔建也是尽心尽力为太子办事, 早就想好了要如拖延时间……谁知道, 崔建还在赶往洪州府的半路上,就接到了燕家提前处斩的消息!崔建这才得知,他这个新知府即将到达洪州府之前, 陈秋就将斩杀燕家的时间, 足足提前了三天。如今江南动乱, 这点小细节的变动谁会去追究呢?只可惜太子的盘算了, 崔建连夜赶路, 终于在燕家被斩这天中午, 风尘仆仆地赶到了洪州, 试图再最后挽救一下。《燕将军传》的最新一回,也在处斩燕家的早上, 传遍了大街小巷。本来燕家勾结流寇一事,就足够让百姓们痛恨了, 只是大庆孝道的思想根深蒂固,仍然是有不少人对于燕晋的做法议论纷纷的。谁料道《燕将军传》最新一回一出,狱卒们压着燕家的几位老爷上刑场的时候,愣是烂菜叶子齐飞, 骂声震天。等到了崔建终于赶到了刑场的时候, 只剩下衙役们在收拾地上的臭鸡蛋烂叶子, 早就已经结束了。崔建站在了原地沉默了一会儿,终于深深地叹一口气,还是没来得及。要是燕家被斩首的消息传到了汴京,其他的太子党人该如何作想?崔建一时间心情复杂,依今之计……也只有将燕家流放的女眷在半路救下来了。他低声吩咐了身边的护卫几句,让一队人马快马加鞭,去将此事告诉太子;另外一队则追上被流放的燕家女眷,不要跟丢了行迹。这些事才刚刚吩咐完,崔建勒马,就想要调头去官衙,结果一转身,就见一个长发青年坐在黑马之上,朝他笑了笑,“崔大人,来了,怎么不提前送个信儿呢?”崔建知道,眼前这个青年大概就是那位燕将军了。崔建倒也是人精儿,满面笑意地与这位燕将军寒暄过后,却听那青年道,“在下特意为崔大人准备了接风宴,大人夜里可不要缺席。”崔建却也笑了,“自然,本官还给将军带了一份贺礼过来,正好在这接风宴上交给燕将军。”礼物——当然就是那两份旨意了。崔建本以为这位燕将军大概不会给他面子,但是稀奇的是,他不光是为他准备了接风宴,得知崔建还有负责检阅洪州情况的职责,便将自己的军师谢先生派给了他,让谢俊的带着他去看看洪州。崔建面上应和得好,心中却也是揣着几分的疑虑的。但是想想也是,他毕竟是太子的人,燕晋此前因为燕家的事和太子不合,但是恐怕没有人会想要和未来的储君翻脸吧?崔建暂时放下了担心,跟着谢俊去看了那城外的三万流民。其实崔建虽然赶路很急,也不是没有注意到洪州的情况的。他一路过来,明显感觉到气候越靠近洪州府越为严寒,然而到了洪州境内,却少有一路来饿死在路边的流民,就连衣衫褴褛的乞丐,都十分少见。崔建当时心里就已经有数了。果然,跟随着那位谢先生一直到了城门口,只见得一座座的半透明大棚平地而起,流民穿行其中,虽然各个面黄肌瘦,却也不见得有人饿死冻死在路边。比起其他的州府在路边乞讨等死的流民这些流民却忙碌得多,不管是伐木、铲雪还是搬运,总之是没有闲着的。流民们劳作之时,也是喊着口号的,什么“劳动人民最光荣”、“人心齐、泰山移”……就算是他们看上去各个狼狈,但是一眼看过去就知道,他们的精气神是极好的。跟着谢俊穿行其间,还能够听到小孩儿高声在唱着歌谣,仔细一听,歌谣的词句十分简单直白,却是提醒流民门小心火烛、注意烧炭。崔建听见“烧炭”的时候愣住了,却见得确实有流民手中捧着煤炭,不像是作假的。他本以为是做戏给他看的,其他州府别说是煤炭了,就连木炭都没有,寻常百姓家都不曾有,流民们手中怎么可能有呢?于是他刻意去了几个流民的棚子里去,却觉得里面、里外温度截然不同,角落里都有一盆炭火的余烬。所以,不是做戏?值得令人惊叹的还有许多,饶是崔建是太子的人,也不能昧着良心说一句不好。原来,燕晋的折子都是真的,竟没有半分作假!路过了江南的饿殍满地,路过了寒潮带来的死伤无数……洪州这一番景象,实在是给人了巨大的冲击。崔建听着一声比一声响亮的号子,看向了城门上写着“洪州府”三个大字的牌匾。如果说洪州府和其他地方有什么最大的不同的话,那就是百姓脸上没有绝望的死气,只有希望。崔建是一直在地方上当官的,他最是清楚整个大庆的实情,可以说不仅是江南,就难整个汴京,都透着一股子气数将尽的暮气沉沉。然而,洪州的气象是谁带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