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节
作者:桃花兔崽      更新:2023-05-21 11:54      字数:3606
  可也是事实,她和刘襄已经不对头很久了!刘襄倒是还好,早就已经习惯了,哼唧一声:“要不是为了姐姐,我才懒得和她心平气和说话呢。”宋青婵心头更加好奇了,她什么事情,竟然能让刘襄和李如云这对积怨已久的死对头好好说话?她眼中,慢慢都是疑惑。刘襄大半句都说不到重点,李如云便接过话去说:“吴家这件事情,终究是因我而起,若不是我,你也不会认得先生,如今也不会替那些孩子教习,也就不会劳累病倒。而我却因为长辈的束缚,不能随时到永春巷帮忙;承修呢,也忙于科考和先生的病情,无瑕顾及。”她叹了口气,脸上浮现对宋青婵的愧疚之意,“所有的事情全压在了宋姑娘身上,再这样下去……我们怕你会撑不住。”宋青婵消瘦的肩膀,如何能够担得起这样重的担子。“所以姐姐晕倒之后,我就去找李如云理论去了。”刘襄说,不可避免的,她和李如云又是一番唇枪舌战,互不相让,最后在提到宋青婵时,才勉强熄了火,考量起这件事情的解决办法来。“所以,你们是想到了什么法子?”宋青婵抿了口温水,水顺着喉咙一路往下,滋润着她身体之中的每一处。她更是好奇了,刘襄和李如云会想到什么法子来解决她和那些孩子的难处?说到这个法子,还是刘襄想出来的。当即,她便得意洋洋挺了挺胸膛,眼中的骄傲几乎化为实质。这般模样,又是惹得李如云一阵鄙夷。刘襄道:“这个事情说难也难,说不难其实也不难。既然姐姐一个人忙不过来,那咱们便多招揽几个先生来教课就是,这样姐姐还能清闲许多呢。”宋青婵柳眉一动,微微挑起,“三姑娘,你可知道你阿爹每月给我的月钱是多少?要是多来几个先生,咱们怕是担不起。”这浅显意见的道理,她不信刘襄与李如云想不到。再看那两人,气定神闲,哪里还有半分对立的姿态。两个人的嘴角,都挂着如出一辙的微笑。李如云道:“刘三姑娘商贾之家,刘家生意这么大,她哪里能没有耳濡目染,这点账都算不清?”刘襄性子洒脱天真,一时没听得出李如云话里的嘲讽意味,还给了李如云一个“你很有眼光”的赞赏目光,自顾自说了下去:“那是当然。”李如云:“……”看两人斗嘴,宋青婵心情大好,却又憋着不笑出来。就连病恹恹的眉宇,都因为这一丝笑意而生动明艳起来。像是枝头娇花。刘襄自顾自说了下去:“既然是要出账,那必然是要有进账,所以我们就商讨出了一个既能保全孩子们读书,又能保证进账的法子。”话已至此,刘襄已经说的极为明白。宋青婵不笨,一下就明白过来两个人所说的法子——将吴家这个无组织的教习之地,变成名正言顺的书院。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杯沿,一遍复一遍。她在考量,他们岐安府与隔壁的南江府都是以商贸圣地,凡是提及商贾之事,必然是离不开这两个地方。天下大富商贾,大多出自这两处。所以不少人家,都富得流油。而在本朝,并没有商贾子弟不能科考的规定,所以在人富了之后,就想要更多的东西,比如科考入仕。大多数的商人会将目光瞄向自己的下一代,倾力培养子嗣,不惜花上大把金钱将他们送入书院中找最好的先生教习。人人如此,随之而来的,便是书院束脩大涨。有钱人家能负担得起这样的束脩,可对于贫寒子弟来说,却几乎与读书一路断了关系。思量过后,宋青婵掀起眼皮,眼中掠过波光,“你们的意思是说,想要开办一所贫寒子弟也能上得起的学院?”在岐安府上,的确是存在着一大批想要读书,却迫于束脩高昂而放弃的贫寒子弟在。别的书院昂贵的束脩他们交不起,若是她们的书院只收取一点点,那岂不是大多数贫寒子弟都能读上书了?这个法子……或许可行。李如云看着宋青婵一双剪水秋瞳,盈盈撞撞,漂亮撩人得不成样子。可她着实是分辨不清宋青婵的意思,只能含笑说:“不止如此。”“不止如此?”“对。”刘襄咧开嘴笑起来,两颊的婴儿肥可爱至极,但宋青婵却只能注意到她眼中的炽热与向往。刘襄清脆明白说:“青婵姐姐,不止如此,我们想要的不止是贫寒子弟,我们还想要,女子也能入学。”宋青婵瞳孔一震。意思就是,男女同校,皆可入学。这是整个岐安府甚至于再开明些的东都……都不曾有过。作者有话要说:青婵要开始搞事业了,阿朔也要脱离游手好闲行列,开始找工作了!第40章 差事男女七岁不同席。自古以来,男女大防从未变过,直至今日。她们要是真的开办了一个男女同院的学院,岂不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是离经叛道之事?刘襄眼中的炽热不加掩饰。就连一向端庄听话的李如云,也按捺不住眼里的向往。这一席话下来,宋青婵眼前豁然开朗,一道光斩破迷雾,将她眼前的路开辟出了新的一条。虽荆棘与阻挠遍布,但她却想要去走一走。“姐姐,这样一来,咱们不止可以开拓书院招收学子,也能解决掉那些读不上书的孩子们的上课问题。”刘襄说,“要是家庭实在困苦,交不起束脩的,就留在书院里干活做事,也能抵消费用。”宋青婵仍旧没有说话,沉思了足足两刻钟之久。刘襄就有些急了,连连唤了三声“青婵姐姐”,才将她唤了回来,刘襄摇着她的手肘着急问:“青婵姐姐,这件事做不做成不成,你倒是吱一声,别不说话呀。”在急切的声音里,宋青婵终于是有了动静,“你们可知道,这天底下没有男子与女子共同读书的先例,咱们若是做了,就是离经叛道之举。”她目光平和又冷静。李如云根本就猜不透宋青婵的想法。她紧了紧眉头,须臾又松开,回给宋青婵一个坚定的目光,“我认识的宋姑娘,从来不是在意这些之人。”刘襄也跟着点头,“对,当初安安那件事时,岐安府多少人在嘲讽指责我们,但我们不也是做到了吗?”那时的她,对于靳安安和赵屠夫的事情产生了巨大的困惑迷茫。是宋青婵,一手拨开她眼前的迷雾,见得微光,她才能一往无前。在离经叛道这件事情上,她们并不是第一次做了。只是这一次,做的更疯罢了。在刘襄与李如云信任的神色中,宋青婵缓缓展露温柔笑意,直达眼底的坦诚与炽热,无可阻挡。她心思翻涌,可脸上却始终是冷静异常,微微颔首说:“是,我想做。”做一个天下头一个的,男女同院的书院。窗外,赤乌金光迸射,透进房中。宋青婵苍白的脸颊上,泛起一点酡红。脚下,一片明光。她们三个人都是实操派,既然已经决议下来,便没有一点耽搁。刘襄回了家之后,并没有把这件事情的计划告知任何人,不用想都知道,她那个阿爹和兄长,必然不会应允,甚至会嘲讽她多认识了几个字,就知道不识好歹了。她人脉广阔,很快就开始让人打听起适合做书院地址的地方来。李如云回去更是不能与家中人和肖文轩提及此事,上次在画坊听到肖文轩说的话后,李如云虽然没说什么,可是心里却隐隐,只能等到瓜熟蒂落之时,他们想要阻止,也无力回天了。思来想去,她也只能和吴燕卿说了此事。吴燕卿听到她们三个姑娘的打算,先是好一阵的沉默和震惊,随即表示赞许。吴燕卿说:“要是我当年有你们这样的同伴和勇气,或许……也会想要去做吧。”有了吴燕卿的肯定,李如云彻底放下心来,开始着手准备书院的事宜。宋青婵没有她们那样的顾虑,将书院一事直接与宋老爹和周朔说了,于她而言,他们都是重要之人,完全能信得过。周朔虽然惊讶,可眼中多的却是赞许与佩服,很是支持宋青婵她们的想法。男女同院的书院啊……他从未这样想过,他家青婵就是不一样!宋老爹沉吟片刻,也对宋青婵的想法表示了支持,“等书院成了之后,给爹留个位置就好。”宋青婵愣了下,眼中一喜,“阿爹,你是想要在书院执教?”宋老爹笑了下:“怎么,当初我也好歹是个秀才,教些毛头小子或是开蒙,自然是没有问题。”“自然是没问题。”宋青婵眼中酸涩,她记忆里的宋老爹,真的是喜欢极了书。她家中所有的藏书,都是宋老爹年轻时候,一点一点积攒下来的,每一本书上,都有宋老爹翻阅的痕迹。可想而知,他究竟是有多么爱书了。也就是这么爱书如命的宋老爹,为了供养她长大成人,放弃了自己最爱的东西。他要是真的能重新拿起……宋青婵自然欢喜。这也就更坚定了她要开办这个书院的想法。如此一来,三个姑娘三五不时就会聚在一处商讨事情的进展,热火朝天,倒是将周朔完完全全冷落在外。被冷落的周朔实在是无事可做,除了想念每日为建设书院而奔波的宋青婵外,他便只剩下了练功练刀这件事情来。宋青婵说过对他的身体很是满意,他可不能荒废掉了!但过得比周朔更苦的,是秦郅。岐安府的宁静,能够让人完完全全沉淀下来,享受其中。虽然没有东都的繁华,可也有属于他独特的温柔的味道。住在周家的秦郅,过得比在东都时还要清闲快活。每日不是逗逗周家的小丫鬟,就是去街上闲逛一圈。远离东都泥潭的日子过得叫一个顺心舒坦。可自从宋青婵开始忙活起书院的事情来后,周朔空闲下来,没日没夜勤练刀法,就他那个流氓一样只要人命的刀法,真不知有什么好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