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写离声      更新:2023-05-21 09:13      字数:5219
  接风宴与随随没什么关系。主仆两人在个小偏远安顿下来。随随向驿仆要了热水沐浴,换上干净衣裳。一番折腾下来,前院已经开宴了,一浪浪的人声和着丝竹飘来。随随躺在榻上,就着半床月光晾头发。在马车上颠簸了一日,此时躺着头还是晕的,像枕在海浪上。春条一边用小梳子替她梳头发,一边旁敲侧击地劝她自荐枕席“……奴婢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娘子若是对殿下无心,奴婢这些话便烂在肚子里也不会说,可奴婢都看在眼里,娘子分明也对殿下有意……”随随无声地弯了弯嘴角,并未解释。她在桓煊营帐中醒来,第一次看到那张脸的时候,的确有些失态,也难怪旁人误会她一见倾心。春条喋喋不休的声音慢慢变远,汇入远处的欢歌乐舞,衬得这方寸之地冷清寂寥。不知过了多久,她的眼皮慢慢发沉,春条梳发的手也动得越来越慢,身体歪向一边。就在主仆俩都昏昏欲睡之时,院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随随几乎是在一瞬间从榻上坐起来,左手同时在榻边一捞,却捞了个空——她一怔,才想起她如今的身份是个猎户孤女,榻边没有她的刀。片刻功夫,来人已至窗下,敲着窗户道“鹿娘子在么?殿下召你去侍奉。”春条的瞌睡顿时无影无踪,拊掌笑道“佛祖保佑,阿弥陀佛,总算是皇天不负有心人。”说着,手忙脚乱地爬起身“奴婢给娘子梳个什么发髻好呢……”那小内侍不耐烦道“娘子赶紧些,穿什么不打紧,殿下那边还等着呢。”随随披上青布外衫,头发仍有些湿,她松松绾了个发髻,便即推门出去,冲着小内侍点点头,浅浅一笑,现出一对酒窝。小内侍张了张嘴,半晌没发出声音来,这女子的颜色太好,就这么素着张脸站在月光下,也跟天仙下凡似的,周身都像笼着层光晕,笑起来更是让人喘不过气。虽说是替身,倒比正主还好看。只可惜命不好,托生在贫苦人家,侧妃是不用想了,能不能进王府还是两说。要是今晚把殿下伺候好了,说不定能跟着进府吧,小内侍心想。随随来到齐王的下榻处。这是整个驿馆最好的院子,草木扶疏,曲廊回环,廊下点着琉璃风灯,照亮了描金着彩的雕栏。到得寝堂,内侍打起帘栊“鹿娘子请进。”比起煌煌如昼的院子,室内很幽暗,只床边点了盏鹤形灯,照亮一隅。屋子正中摆着几榻,依稀可以分辨出一个男子的身影,据榻而坐,自斟自酌。随随饮遍天下名酒,鼻子又灵,一闻便知是剑南烧春,气味芬芳,酒性却烈得恨。这是在借酒浇愁,随随心里有了数。她上前行礼“民女拜见殿下。”桓煊屏退了侍卫,默不作声,仍旧自顾自饮酒,任由她跪着。随随跪得腿脚有些麻木,桓煊这才撂下酒杯,掀起眼皮打量她“伺候过人么?”男人的嗓音里听不出醉意,但比平常低哑一些,像沉沉压下的夜色。随随摇摇头“没有。”桓煊站起身,朝屏风内走去“过来。”随随跟了上去。桓煊抬手从衣桁上取下两件衣裳,转身扔给她,冷冷道“去沐浴更衣。”衣裳熏过香,一股清雅微甜的香风扑面而来。随随接在怀中,丝缎滑腻,触手冰凉。“启禀殿下,民女已沐浴过了。”她用磕磕绊绊的官话说道。桓煊声音更冷,一字一顿“沐浴,更衣,听不懂话?”“是。”随随低下头,抱着衣裳去了净室。净室里已经备好了香汤和梳洗用具,随随探了探,天气冷,水几乎凉透了。她快速脱了衣裳踏进浴盆中,冷得打了个寒颤,受伤后身子骨大不如前,她本就比一般人畏冷,凉水沐浴更是雪上加霜。她没有折磨自己的癖好,草草洗了一会儿,便即擦干身体更衣。昏暗的光线里分辨不清衣裳的颜色,但一摸便知是上好的越罗,用银线绣着折枝海棠,针脚细密,是宫内绣坊出来的东西。离京多年,永安时兴的衣裳款式与她记忆中不太一样,裙裾长了,领口低了,广袖几乎垂到地上。她自十来岁起便习惯着胡服,许多年没穿过这样轻薄又繁复的衣裳,费了点时间才整理好。走出净室一看,桓煊却已经靠在床头睡着了。屏风内烛火摇曳,映亮了男人的面容。他生就一副风流相貌,修眉俊眼,直鼻薄唇,披上铠甲气宇轩昂,此刻卸了铠甲,披散着长发,又秀雅矜贵如世家公子。随随轻轻走上前去,跪坐在床边,用目光细细勾勒那熟悉的眉眼,一遍又一遍。有风从窗棂间漏进来,掀动帐幔,帐角的金铃发出细碎的声响。男人蹙了蹙眉,睁开眼睛。看清眼前人的面容,他的双眸仿佛冰消雪融,溢出柔情,含糊地唤了声“阿棠”。随随听见了,却恍若未闻,只是看着他的脸。桓煊从床上坐起身,把随随揽入怀中,下颌枕在她肩头,双臂紧紧箍着她,仿佛要把她揉进自己身体中。隔着两人的衣衫,随随也能感受到他燥热的身体。他身上的气息很特别,酒气混合着龙涎和沉檀,沉郁又甘甜,沉甸甸的,仿佛在拉扯着人往下坠。随随难过地屏住呼吸。她记忆中的人身上总是萦绕着淡淡的药香和墨的清气,尽管他们从未如此靠近。“我很想你。”男人轻声道。随随心微微一颤,然后往下沉,一直沉,像是没有尽头。温声低语时,他们连声音都很像。我也很想你,她在心里道。过了许久,桓煊松开禁锢她的双臂,与她拉开咫尺距离,低下头,挑起她的下颌,慢慢凑近。两人的呼吸交缠在一起。随随凝视着那双让她魂牵梦萦的眼睛。时光尽头也曾有一双属于她的眼睛,静谧,温柔,像幽林中,星月下,静寂的湖面。她没有饮酒,却已然醉了。谁都知道饮鸩止渴只是徒劳,可若是只有这杯鸩酒能让人重回旧梦呢?她的嘴唇无声地动了动,向他靠近过去,左手轻轻抚上他的脸侧。嘴唇相触的瞬间,轻轻托着她下颌的手陡然收紧。随即,他紧紧捏住她的手腕,几乎爸她的骨头捏碎,眼中的温情荡然无存,声音冷得刺骨“你在做什么?”随随有些茫然无措,像是刚从梦中醒来。她随即清醒,看向自己的手掌。因为长年习武,她的手上有层薄茧,自不像闺阁女子那般细腻柔滑。是这只手打破了他的幻梦。“殿下恕罪。”她跪下请罪。她的低眉顺眼非但没有让桓煊消气,反而触怒了他。男人嫌恶地看她一眼,冷冷道“出去。”……随随安安静静地行个礼,退出门外。守在廊下的内侍高迈见她出来暗自纳罕,算算这小娘子进去也就两刻钟,还得刨去沐浴更衣的时间,他家殿下这……委实也太快了吧。但是当下人的哪敢多问,他只是声音问道“鹿娘子要回自己院子?奴叫人替娘子掌灯。”随随冲他感激地笑了笑,摇摇头“不必,多谢高公公,月光很亮,看得见路。”她的笑容没什么凄楚可怜的意味,仍旧和平日一样明媚,但落在高迈眼里,却似故作坚强——殿下召了人家侍寝又不留宿,大半夜的赶人出去,也太可怜了点。何况殿下为什么召他侍寝,他们这些近身伺候的人是最清楚的。可怜这小娘子蒙在鼓里,不知道自己只是别人的替身。美人总是容易惹人怜惜,何况她受伤之后添了些许羸弱,伶仃地站在夜风里,衣袂飞扬,仿佛随时要凌空而去。这身衣裳也眼熟,高迈稍一回忆就想起来,三年前殿下离京,最后一次见到宁远侯府的三小姐阮月微,她就是穿着这样一身衣裳,头戴帷帽,站在灞桥边的春柳下——然而那时是阳春三月,大冷天的让人穿成这样,即便室内燃着碳也够受的,还把人赶出来……高迈恻隐之心大动“娘子衣衫单薄,奴替你找件衣裳披披。”随随也是出了门才想起自己换下的衣裳留在了屋里,她不怕桓煊,却不喜欢自讨没趣,也不想麻烦旁人。于是她只是摆摆手“走走就暖和了。”“那怎么行呢,娘子若是着凉,殿下要怪罪奴的。”这就是瞎说了,齐王若有半分在意,也不至于把人赶出去。随随粲然一笑,并不反驳,只是道“我这样的人没那么多讲究。”说罢她便朝那内侍挥挥手,下了台阶,从容地穿过庭院。她自小生长在边关苦寒之地,阿娘在京城为质,阿耶一个武将不知道怎么娇养女儿,由着她跟着兵营里的毛小子在冰天雪地里瞎跑,凿开冰面捉鱼。那才是真的冷,眼泪流不到腮边就成了冰粒子。与之相比,长安的深秋实在不算什么。然而此刻踏着白惨惨的月光,行走在忽远忽近的笙箫声中,另有一种凉意从她的心底渗出来。这是热闹喧嚣之地特有的寂寥萧索。两个院子之间距离不过百来步,随随慢悠悠地踱回去,不一会儿也到了。春条正合衣躺在榻上小憩,恍惚听见门外动静,赶忙披衣举灯走到屋外,一看随随打扮吓了一跳,三两步奔下台阶“娘子怎么穿这么少?”又去摸她的手“都快冻成冰了!”她不好埋怨齐王不会怜香惜玉,只能责怪她“女儿家不能受凉的,娘子怎的也不知道小心,要是落下病根有你受的!”起初她只是把鹿随随当成高枝攀,可相处日久,难免生出些真情,把这脑袋糊涂性子好的女郎当成了半个姊妹,此时的心疼是不掺假的。春条一边唠叨,一边拉着人往屋里钻,把她按在榻上,捞起被褥,将人裹得严严实实,然后往火盆里添了两块炭。他们用的是普通黑炭,不比齐王院子里的银丝香炭,烟气直往上窜,熏得人眼睛疼。随随浑不在意,脱了鞋,把双脚放在火盆上烤,暖气钻进脚底心,驱散了寒意。“大半夜的没地方去讨姜,奴婢先煮点热茶汤,给娘子驱驱寒。”“春条姊姊别忙活了,”随随没心没肺地道,“给我一口酒发发汗便是。”“说了没酒了。”春条不上钩。“你骗我呢,肯定藏了,”微弱摇曳的烛光里,随随的眼睛闪着狡黠的光,猫儿似的,“好姊姊,就赏我一口吧。”春条败下阵来,从衣笥底下挖出个小小的皮酒囊,不情不愿地递过去“喏,只喝一口。”随随接过来,仰脖子就是一大口。不是什么好酒,军营里常见的烧刀子,辛辣又苦涩,像火一样从喉咙一路烧到腑脏,驱寒的效果立竿见影。他们冬日带兵行军总是离不了这个。随随想再喝一口,春条眼疾手快地夺过去“这酒烈性,女儿家可不能多喝。”女儿家成日里一身酒气成何体统!听侍卫们说,齐王凡事都讲究,还有洁癖,想来也不会喜欢女子一身酒气。随随意犹未尽,抬起手背抹抹嘴角。春条柳眉拧起“娘子揩嘴记得用帕子……”好好一个美娇娘,怎么跟兵营里的糙汉一样。“我又忘了。”随随抱歉地笑笑,她并非不懂大家闺秀的礼仪,幼时也有嬷嬷教导,只是长年混迹军营,行军打仗哪里顾得上讲究,久而久之就把那一套都抛下了。春条叹了口气“以前随性些也罢了,但是今时不同往日,娘子得了殿下的青眼,以后要侍奉左右,可不能行差踏错半步……”“这你就多虑了,”随随笑道,“殿下恐怕不会叫我去了。”春条大惊失色“殿下有什么不满意的?”随随那么早回来,她先前心里就有些犯嘀咕,只是抹不开面问,眼下起了话头,正好问个清楚明白。随随想了想,如实说“大约哪里都不满意。”她和阮月微虽是姨表姊妹,性子却截然相反,可以说除了一张脸哪里都不像。春条急了“怎么会,娘子是怎么伺候的?”随随不想三更半夜和个半大小娘子探讨床笫之事,何况也没发生什么值得讨论的事。“没成,”随随言简意赅,“他嫌弃我。”她说起这话来干干脆脆、坦坦荡荡,脸上没有半点羞惭之色,仿佛在说自己吃饭噎了一下。春条不肯相信“娘子同奴婢仔细说说。”随随知道她要是不招供,这丫头绝不会放她去睡觉,只能把齐王怎么让她沐浴更衣,又怎么突然翻脸赶她出来的事说了一遍。春条仍旧将信将疑“是不是娘子不会伺候人,把贵人惹恼了?”要不就是举止粗鄙,碍了贵人的眼。随随揉揉眼皮“春条姊姊,我困了,有什么明早再说吧。”说罢打了个呵欠,裹着被子歪倒在榻上。春条不好拦着她不让睡,只能熄了灯,在她床边的榻上躺下来。她怀揣着心事,这一觉睡得不安稳,半梦半醒间听见窸窸窣窣的声响,接着是门扇轻轻的“吱嘎”声。春条想看个究竟,却困得睁不开眼,挣扎着撑开眼皮,隐约看到一个人影推门走了出去。三更半夜的做什么,她迷迷糊糊想着,翻了个身,重新沉入了梦乡。庭中月色如昼。随随坐在回廊的栏杆上,背靠廊柱,屈着一条腿,拔出皮酒囊的塞子,时不时仰起头灌一口。夜太长,酒囊空了,她还没有半点醉意。前院的笙歌还未停歇,隐隐约约的丝竹声飘过来,到她耳畔已经听不清唱词,曲调也模糊。她百无聊赖地跟着哼,不知不觉自成一调,却是琴歌《葛生》。“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於其居,”她轻轻哼唱着,一边用手指在膝头敲着节拍,“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于其室……”轻柔沙哑的歌声散在夜风中,连绵不绝,像一匹轻纱乘风而去,仿佛能抵达天边。歌声戛然而止,因她忽然想起这首曲子是谁教她的。眼中的月影逐渐模糊不清,仿佛隔着层水。她抬手一揉,方知那是眼泪。作者有话要说《葛生》《国风·唐风》中的一首悼亡诗。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葛生蒙棘,蔹蔓于域。予美亡此,谁与?独息?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于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