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 霸主不山河要当娱乐圈的龙头
作者:胖一点      更新:2023-05-21 09:05      字数:4193
  之前,靠着羞羞的铁拳缝纫机乐队两部电影,山河成为了电影圈的香饽饽。于是,山河挑选了四家影视公司,拉起了四个电影项目。当初四部电影分别立项官宣之后,最被看好的是坐拥黄薄和沈藤两大票房明星的心花路放。其次就是发哥、刘天王等港圈大腕云集的无双。烈日灼心虽然题材受限,但也有顶流顾笑歌做男主,段龙、宋葭也都是一线艺人。只有红海行动,是四部电影最不被看好的作品。男主吴景,虽然从香江返回大陆,打开了大陆市场,名气和收入大幅度上涨,目前算是二线顶尖艺人。但话又说回来,在众星云集的山河,一个二线顶尖,真排不上号。甚至夸张一点来说,除几位专司配角的山河艺人外,吴景在山河里综合人气最低的。当然,这仅是艺人方面,吴景加入山河期间,很大一部分精力都放在幕后,最终成为了最年轻的金龙金凤双满贯最佳动作指导,属于业内顶尖的存在。也正因为如此,吴景这几年一直想转型幕后,在演员方面不甚热心,这也致使他的名气在山河位列倒数。但真正知悉山河内情的人,都知道吴景在山河的地位很高,现在身上还挂了一个影视制作部特技组组长,正儿八经的山河中层干部。从这方面来说,吴景对比一般的山河艺人,身上的山河属性更浓。不过,再是受信任,但名气还是吴景的弱项。饰演男二的张泽,近两年虽然佳作不断,但也比不上段龙、郭金飞等已经可以单独扛鼎的一线大咖。以至于红海行动剧组的最大腕,是名为女主,实则三番的殷梨。主创阵容不算优越,更糟糕的是红海行动是一部现代军旅题材的电影。这在国内的电影市场,属于冷门中的冷门,口碑少有精品,票房大作的数目更是为0。所以大家都不会认为红海行动能够火,很多人甚至猜测左乐拍这部电影,就是和带有军方背景的红星集团套关系。红海行动登陆暑期档之前,近乎九成的电影相关大微自媒体都予以看衰。态度温和的,认为山河还能勉强回本,看法偏激的,直接断定红海行动会成为山河电影的滑铁卢。而与针对红海行动看衰结论截然相反的,是同样在暑期档上映的新山河电影寒战。有一部30亿票房的无双作为榜样,再加上梁辉、刘天王、郭天王、顾笑歌等明星大腕参演。寒战大爆的呼声很高,也是今年暑期档的第一热门。无数人想看看寒战能不能上演新一轮的港片神话。在这样冰火两重天的舆论环境下,两部电影先后在暑期档上映。而因为想抢占暑期档的最优时间段,两部电影的上映时间只间隔了十天,开启了山河电影的内斗。而之所以上演这场山河内部的“自相残杀”,原因很大程度是因为少嘉一意孤行和山河内卷。从孔、高、薛、王几大导演和男女艺人的各种比较也能看出,山河内部其实一直存在着竞争。几大导演和艺人们是放在明面上,背地里各大部门甚至是各大项目都存在着竞争关系。公司部门且不说,就是正常职场的模式,而各大项目组,山河剧还好说,基本都是围绕几个导演之间,而且在公司的总调控之下,几乎出不了什么岔子。但是山河电影项目就不同了。自家全权出品的电影还好,依旧听公司调配,但和其他公司联合出品的电影项目,就复杂多了。毕竟是两家联合,山河为了能够确保己方利益,往往就会给予项目的负责人略高的自主权。而这也就意味着负责人在剧组代表的是山河的利益,因此和项目本身牵扯愈深。而因为电影是联合出品,山河总公司不能全权支配电影,那么负责人慢慢的就开始形成围绕“电影项目”的利益思想。说白了,就是形成小团体。依旧听山河的命令,但在不伤山河集体利益的前提下,他们也想给自己的小团体征求利益。人都有私心,山河拦也拦不住,只能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尽量保持中立,一碗水端平,同时控制竞争的强度高低。红海行动是两部电影中率先定档,于7月20号首映。而寒战的剧组也看中了7月下旬到8月中旬这一个月,于是剧组内部商量后,由少嘉出面和山河公司协调,希望山河让红海行动调档。山河没有掺和其中,只是把寒战剧组的要求,转述给了红海行动剧组。没有予以任何干涉,让红海行动剧组主创自行决定。于是,红海行动陆续的制片人、导演、主演联合开了一个会,又争取了红星集团的意见,做出了决定。不调档!寒战剧组一看,本是看在同出一门的份上,好声好气和你商量,没想到却不识抬举,既然如此,直接面对面硬杠。所以,这两部山河电影就卷了起来说实话,对此山河也比较头疼,甚至多次出面调停,但是后面闹到少嘉和红星两位合作方加入,这就不仅仅是山河内部的事了。各方都有自己的利益需求,死不让步,山河想了想,也没有强硬干涉。卷就卷吧。也许一定的竞争还能产生良性作用,积极促进两部电影的票房呢。而这一次的“内卷”风波,也让山河有所警醒。大规模的联合出品电影,虽然打开了山河电影的渠道,但对电影剧组的掌控力,山河明显有所下滑。山河为此还专门开了一场高层会议,讨论联合出品的电影模式是否继续维持,或者转为山河剧那样完全山河独立出品。之前山河在电影圈立足未稳,需要广结盟友,现如今山河已经在电影圈站稳了脚跟,拥有了自立的底气,可以吃独食了。商讨过后,左乐决定还是继续保持联合出品的模式,但可以逐步增加自主独立出品电影的数量,未来视发展情况做出最终选择。7月,暑期档开始。寒战剧组还是看在山河的面子,没敢做的太过分,直接和红海行动放在同一天上映,而是留出了10天的间隔。而就是这“一念之仁”,让寒战剧组逃过一劫。7月20号,红海行动首映。首日票房并不算好,加上预售票房,也仅才1亿多一点,次日有所升温,但总票房仍不到2亿。直到第三天,红海行动口碑发酵。88的豆花评分,让它超过了两个月前的烈日灼心,逆袭成为今年评分第一的电影。超高的口碑,让红海行动的票房还是疯狂上涨。第三天就拿下15亿的票房,第四天单天票房破2亿,登顶单日票房冠军。一周后,红海行动总票房达到14亿,拿下了周票房冠军,到了月底票房逼近18万,再度拿下暑期档7月的票房冠军。日冠军、周冠军、月冠军。红海行动成为暑期档的大黑马,上演了一路逆袭的影坛佳话。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更是把之前唱衰这部电影各路自媒体脸都肿了。而红海行动为何能够上演黑马逆袭的票房奇迹呢,官媒群众网给出了答案。好莱坞的质感,红海行动华国人自己的军事大片没错,红海行动能够拿到如此多的赞誉和票房,最关键的就是电影拍得太炸了。画面真实,剧情节奏明快,毫不拖泥带水,100多分钟的戏,真正的戏不超过20分钟。爆炸、巷战、追车、空战、营救、枪战环环相扣现代战争对决,让观众看得血脉喷张,丝毫没有尿点。其实华国优秀电影并不算少,但优秀的大片,说实话真没有几部。红海行动毫无疑问就是一部极具水准的华国本土大片,一个字形容。燃爆了!!!除了优秀的质量,红海行动能够大爆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片中弘扬了主旋律。近些年随着华国国力渐强,国内民众也开始不断涌现民族自信心。红海行动这样一部歌颂国家主旋律的电影,恰好戳中观众们的内心,自然而然也会赢得大家的认可。7月31日,红海行动总票房正式突破20亿,用时不足12天。对于这个结果,刚刚上映两天,拿到35亿票房的寒战剧组,既震惊也庆幸。如果当初和红海行动同天首映,那么在红海行动疯狂冲票房的时候,寒战很难保证不会受到波及。而现在有了10天的缓冲期,红海行动票房增速减缓,寒战避开了它最疯狂时期,把红海行动对己方的票房波及相对降低,甚至有一定促进作用。毕竟两部电影都是山河联合出品,同出一门,可以捆绑宣传。寒战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对此红海行动剧组虽然觉得对方有些厚脸皮,但也没有拒绝。双方捆绑宣传,寒战获得好处,红海行动也利大于弊。其实两家之前要不是互相较劲,早早采取这种双赢措施,也不至于闹得这么僵。可惜当时寒战看不上红海行动,红海行动也不想热脸贴冷屁股,于是各干各的,还差点发生激烈内斗。如今意识到红海行动的实力,寒战一转态度,红海行动也就顺水推舟了。之前无双砍下281的票房,作为“山河港片”系列的续作,寒战被赋予厚望。少嘉的一名执行总裁,也是寒战的联合出品人,面对媒体的采访,放话希望冲进30亿。山河的副总裁明言,也曾在围脖对寒战表达过有关票房的美好预盼,虽然没喊出30亿,但也是希望超过无双。然而寒战上映之后,虽然口碑不错,豆花评分高达85分,和无双并列。但是票房方面,就远没有无双那么亮眼了。上映一周后,票房仅有8亿,除了首映当天和第二天,余下五天牢牢被红海行动摁在身下。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寒战背景太港化,并且掺杂了很多香江政治隐晦,这无疑提高了观影门槛,对很多普通内地观众很不友好。整部电影最大的看点,就是几大影帝加上一个顾笑歌互相飙戏,贡献了一场场演技盛宴。也正是因为这几位演员的精彩发挥,和流畅明快的剧情节奏,才一吸引观众前来观看寒战,避免了之前烈日灼心的只叫好不叫座的窘态。然而虽然比烈日灼心表现更好,但寒战还是败给了他之前看不起的红海行动。8月20日,红海行动正式下画,88的豆花评分,暂列今年电影口碑之冠,445亿的总票房,杀进华国票房总榜第二,红海行动一举成就了国内军事题材的巅峰。不久后,寒战也上映结束,最终总票房2001亿,险之又险的挤进20亿俱乐部。坦白说,寒战的成绩虽然没有达到预期,但也算十分不错了。可惜之前调起的太高,再加上和红海行动的龌龊,显得有些抬不起头来。相比之下,红海行动就没有这个顾虑了。吴景、张泽等主演凭借这部电影大红大紫,名气暴增,山河也跟着吃的满嘴流油。445亿的票房,给山河和红星带来了将近17亿的分红,再加上各种版权运作,除去税款和成本,每家也能分个6268亿左右。除了夏洛特烦恼和西红市首富,这是山河在电影项目赚的最富的一波。最重要的是,这是山河电影第一部大片,彻底摘去了山河电影只会拍小成本喜剧电影和犯罪电影的帽子。今年一部电影红海行动,一部电视剧大秦帝国,证明了山河拍摄大制作的实力和底气,也消弭了山河最后的一块短板。强大的制作班底和公司实力,开始让山河从娱乐圈霸主,慢慢向娱乐圈龙头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