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节
作者:长桥北转      更新:2023-05-21 05:55      字数:4694
  “你可以跟娘说,让娘帮你量一量。”顾连城建议道。等徐静芳下工,姜糖就拿着那张纸去找徐静芳,“娘,你帮我量一下小五小六的尺寸呗?身高、腿长、肩宽、腰围和臀围。”徐静芳看了看纸上线条干净的图,又抬头看姜糖,“你要给双胞胎做衣服啊?”“是不是生日的时候给她俩穿的?”姜糖点点头,笑着道:“主要我整天窝在家里也没事情做,裁两件衣服刚好打发时间。”“成,娘给你量。”徐静芳指着图纸细细问了问几个需要的尺寸,她做衣服的步骤粗糙,都是照着家里孩子现在穿的衣服做的,到时候再上身比划比划,差不多合适就行了。“糖啊,你给双胞胎做衣服的时候,尽量裤腿袖子做长一点儿,往里缝进去一截儿。”徐静芳道:“小五小六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一两个月就往上蹿一截儿,做得太合适穿不了几天就小了。”这个是姜糖没考虑到的,她记下这点,打算在别的部位也做一下改动。晚上吃的是红薯粥、几个绿叶菜、炒鸡蛋跟蒸馒头,饭桌上顾连容呼噜呼噜喝完粥,擦了擦嘴道:“长顺叔今天从城里回来,说公社初中小敏她们学校贴了公告,这几天就去听成绩。”顾连敏喝了口水清清嗓子,“放假之前,班主任说月底去听成绩,今天是七月二十七,差不多就是这两天了。”徐静芳点点头,“成,那老三你明儿个去借三婶子家的自行车,带小敏过去听成绩,拿毕业证,顺便把志愿给报了,就报县城一中。”曲江县就一个高中,填志愿就是走个过场,中考前各个学校就大致确定了学生的意愿,基本上过去听成绩的就知道肯定是继续读高中了。“娘,小敏去一中报住宿的话,得给她准备一床被褥,还有一个饭盒,几样洗漱用品。”顾连容当初就是报的住宿,比较了解具体情况。顾连城那会儿还是走读,那时候一中还没有宿舍,离得远的就在空教室里打地铺。不安全也不方便,经常有人丢东西。“娘明天给你拿钱,你带小敏去供销社走一趟,把该买的都买回来。”徐静芳道。读书是大事,她这个做娘的,尽量把外在条件给孩子准备好,剩下的就是她们自己努力。第二天一早,徐静芳跟顾连容去上工。到了半上午的时候,顾连容推着自行车回来,带顾连敏去公社学校听成绩。晌午正赶上吃饭的时候,兄妹俩人喜气洋洋进了家门,自行车车杠上绑了个红彤彤的洗脸盆,顾连敏手上的书包鼓鼓囊囊也不知道塞了什么。顾连容把自行车停下,冲堂屋准备吃饭的几人高兴喊道:“娘,小敏考了曲江县第六名,县里跟学校发了奖金,一共六十块钱,还有几斤肉票和二十斤的玉米面!”“真的?”徐静芳端着碗停在门口,“快来,先吃饭,边吃边说。”顾连敏抱着书包小跑过来,“娘,买了一个铁饭盒,一个塑料脸盆,一块毛巾,一支牙刷跟一罐牙膏,还有一块肥皂。一共花了五块八毛钱!”顾连敏仰着头说完,伸手在书包的侧兜里掏了掏,掏出了两盒蛤蜊油,“娘,这是给你和大嫂的!”徐静芳瞪着眼,“哎哟你买这干啥,娘这老脸用不上这个,你用。”话是这么说,姜糖咽下馒头,她见徐静芳的嘴角都快咧到后脑勺去了。“娘,女人要对自己好点儿。”姜糖劝道,“况且这是小敏的心意,你如果不收下,意思就是不接受小敏的孝敬了。”徐静芳: “……”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徐静芳还能不接下,“娘拿这盒。另一盒给你大嫂,你开学前再去买一盒,给自己用。”顾连敏笑着应下,又从另一个兜里掏出六十块钱跟学校发的钱票,“娘,这个给你!”徐静芳把顾连敏的手推回去,“你自个儿拿,多大的人了还让娘给你管钱。你是大姑娘了,手边没钱不行,等你去县里读高中,记得常去书店转转,看上啥了就买,跟你三哥学学。到时候娘让大哥也给你做一个书柜,把你买的书全放进去。”第39章 我能去吗?【一更】……顾连敏有些无措, 仰头看着徐静芳,“娘。”徐静芳摆摆手,“叫你拿着就拿着。”顾连敏向大哥三哥求救, 顾连珹也是那句话,“拿着。”而顾连容根本没收到她的眼神, 正埋头呼噜呼噜吃饭。顾连敏只好把钱收起来。前几日家里狠狠吃了几顿肉,肚子里油水足足的,这几天饭菜就比较简单,回到了之前的拌黄瓜炒青菜。吃过午饭, 发现槐花再不摘就老得不能吃了, 顾连珹让老三爬去树上折几根大树枝子下来。把上头的花捋下来,拿清水泡一泡, 再散在箅子上晒几日制成干花瓣,包起来以后可以泡水喝。姜糖蹲在地上, 伸手摘了一朵槐花塞进嘴里嚼了嚼,确实有些老了。这几天都顾着吃肉加跟药汤做斗争, 就将这槐花的事情忘到了后脑勺。唉, 她的槐花饼啊。再想吃就得等到下一年了。下午,姜糖对衣服的图样又做了些修改, 不过没有双胞胎的尺寸, 只能估摸着来。晚上歇息前, 徐静芳拿着张纸过来, “这是她俩的尺寸, 都按照你说的给量了。可给娘累得不轻。”姜糖接过来看了看,大致有了计较,闻言左右看了看徐静芳,“咋了, 娘?”徐静芳一屁股坐在凳子上,摆摆手道:“你不知道,我是趁晌午她俩睡觉的时候偷着量的。”姜糖瞪圆了眼睛,她怎么没想到这个办法呢?“小五睡觉老实,挺得又直又板正,我都没让老三帮忙自己就量好了。”徐静芳说起当时的情景,“小六这孩子,睡觉四仰八叉的,光把她掰正就费了不少功夫。”顾连珹在一旁重重点头,太费劲了。他每天晚上都得抽空起来把姜糖掰正,不然她要么就头尾掉个个,要么就是腿往墙上抡。最吓人的一次,他醒过来一转头,就看到一只脚丫子……说完这个,徐静芳过来还有一件事,“上次老三去省城拿药,医院的大夫说你这腿得过去让他看看情况,隔时间太长你这伤的情况他摸不准,开药不好开。”顾连城下意识看了姜糖一眼,抿了抿嘴角,带着迟疑跟小心商量道:“我这腿,要不就……”“娘,要去省城啊?”姜糖听到‘省城’俩字,眼睛一瞬间亮起来,盯着徐静芳问道:“我能去吗?”徐静芳瞪了顾连珹一眼,她再了解不过自己的儿子,他那半句没说完的话徐静芳用脚后跟都能猜到。“糖糖你想去啊?”徐静芳笑着道:“咱家也就你跟老三能动弹,我这把老骨头可坐不了火车了,晃晃悠悠的像是能把人晃散架喽。”她这辈子就坐过一次火车,就是去阳省接老头子的骨灰回家。“那什么时候去啊?”姜糖兴致勃勃,她想出去看看这个时候的大城市是什么样的。而且省城的好东西肯定多,她四处寻摸一下,搞一批东西带回来,再去黑市里面溜一圈,攒下一批钱应该可以。“不着急,还有几天功夫呢,娘先让老三去市里买车票。”徐静芳详细说,“去之前,还得备一些咸菜干粮,火车上的东西贵,能不买就不买,倒是碰上个肉菜啥的,那里头不要票。”“娘琢磨着,把肉丸子给你们装上,辣椒炒几罐咸菜,再蒸一锅馒头饼子,你看咋样?”姜糖闻言点头,又问道,“娘,从曲江县到省城的火车要坐几天啊?”徐静芳摇头,“那可不是,咱曲江县没有火车站,要先做客车去市里头,市里才有火车站。”“你放心,去县城娘就托你长顺叔赶驴车送,到了县城老三熟,不耽搁功夫就能上车。市里的客车站跟火车站距离不远,走两条街就到。”怕姜糖第一次出门害怕,徐静芳道:“你就一直跟着连珹走,他腿脚虽然不利索,但手上的功夫还是有的。”“到时候发生啥事,你就往连珹后边一躲,可千万不能跟打野猪似的莽了。”姜糖:……说起这事,她脱力的症状现在还没好全,可见原主的身体素质有多差。一提打野猪的事,徐静芳就想起了那两根报废的拐杖,“你保国叔给金生大爷批了棵树,差不多也就是这几天,拐杖就能做好了。”这个年代出行,但凡要坐火车买票就必须要用到介绍信。顾连珹的介绍信是长期有效的,而姜糖和顾连容就需要去大队部找大队长顾保国拿条盖章。姜糖刚穿越过来的时候,正赶上原主揣着钱去坐火车,但她没有介绍信,车票是以赵学民的名义购买的。先后购买两次,买的还是不同的目的地。顾连容这个好办,上下工的间歇跑去大队部一趟就行,都是熟人,他们去干啥队里的人也都知道。姜糖不用上工,又跟大队部的人不熟,只能等徐静芳下了工领着她过去。徐静芳提前跟大队部的几位打过招呼,晌午吃饭之前,徐静芳就领着姜糖出了门。姜糖很少在队里转,顾家偏僻,周围也没啥邻居,同队里的人来往也少。她们出来的时间,刚好是下工在门口吃饭歇晌儿的时候,见了徐静芳跟姜糖,抬手打招呼,“静芳,这就是你家大儿媳吧,模样真俊!”“这是你婶子,她家三闺女跟咱家小敏是一个学校的。”徐静芳介绍的一般都是性子不错的人家,或是跟顾家关系比较近的。姜糖笑着喊人,还有高兴的去屋里头抓了把花生出来给她的。“到了后晌儿啊,咱这地往前走一段有个大磨盘,队里人都爱挤在那扯闲。”徐静芳指着前头一个地方给姜糖介绍,“磨盘那处往西走是块空地,秋收后晒粮食,还有县城跟公社过来放电影,都在那处。”大队部在最西边,孤零零盖着几间房,倒是院子挺大,院子里支了个草棚,农具跟大队的宝贝驴就住那里头,旁边还搁着一辆二八大杠。大队部的领导也不多,毕竟第六生产大队拢共也才五十几户人家六七百人,有大队长、会计、记分员跟妇女队长。顾保国是大队长,顾长顺是大队的会计,记分员是刘大夫的孙子刘菖蒲,妇女队长葛淑珍。顾保国去给姜糖开介绍信,徐静芳跟顾长顺和葛淑珍唠嗑。“长顺啊,我家连珹下个月初二去省城治病,这次是亲自去,有糖糖跟老三陪着,到时候你起早点儿遭个罪,赶驴车把她们送去县城。”徐静芳把路上别人家给的花生分给俩人。顾长顺闷声点头,“成,扣两个工分。”这驴跟驴车是大队的共同财产,个人要用就得扣工分。葛淑珍笑了笑,说道:“你家这大儿媳,模样可真出挑,这周边几个大队,我都没见过比这还招眼的。”先不说气质,就单论长相,那脸蛋白得哟,比抹了粉上台唱戏的还白,太阳底下看着跟发光似的。还有那眼睛,干净敞亮,让人看着就心喜。怪不得搁家里藏着掖着不让出来。再说那气质,她就只读了个初中,也形容不出来具体的,就瞅着跟她们乡下人不一样,跟城里人也不一样。她也去过县城啊,就没瞅见过比连珹媳妇儿还好看的。“你跟我说这个,咱公社里头谁家嫁娶不找葛大婶子,能没见过比糖糖还俊的?”徐静芳当然也觉得没有比她家糖糖还好看的了,但跟人说话的时候得谦虚,不然还以为她家多看不起别人似的。葛淑珍的娘家在隔壁七队,她娘葛大婶子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媒婆。“那是。”葛淑珍笑了笑道。前几年顾连珹在部队升了连长,不知道被谁透露出来,葛大婶子就给人瞄上了。那会儿正好她孙女,也是葛淑珍的侄女,正值年龄,模样也不错,手脚勤快麻溜。葛大婶子就让葛淑珍来顾家说和,顾家眼看着就起来了,能结个亲那是再好不过。可没承想,徐静芳跟姜爷爷那头刚说好姜糖跟顾连珹的婚事,就给葛淑珍拒了。葛淑珍那个气啊,她娘没瞧着顾家失了主心骨肯嫁孙女过来那是看得起他们,可徐静芳见也不见直接给人拒了,是多看不起他们葛家?她当时可气得不轻,后来过了几天才听说顾连珹跟个县城的姑娘订了亲,这才恍然自己找上门的时间不大对劲,可能那会儿两家就给说好了。误会弄清楚了,可葛淑珍到底心里有了疙瘩。存着个比较的心思,她倒要看看那城里姑娘是多好,是比她侄女模样好,还是勤快?等到姜糖嫁到第六生产大队来,正赶上顾家没了人,就没大办,只请了相熟的人家,她也没机会去看新娘子的模样。再后来,结婚后一连几个月,葛淑珍都没在大队见过姜糖,听别人说起来,才知道根本没来上工。这给她笑的,合着徐静芳没看上她侄女,倒给顾连珹娶了个懒婆娘?可前阵子打野猪那事后,真给她脸扇得不轻,她闺女儿子都在那处呢,要不是姜糖上去拦着,她现在哪有机会吃徐静芳给的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