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旃檀功德佛再现(二合一章节)
作者:淡淡的思      更新:2023-05-20 10:21      字数:4574
  神魔大唐之无敌召唤正文卷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旃檀功德佛再现“旃檀功德佛!”正见,玄奘一声轻喝。地涌金莲,天降佛印。茫茫天穹。玄奘背后。一尊佛影,身似蓝色海洋,右手触地印,左手定印!微微一笑间,仿佛能够洞穿过去未来一般。嘶!当玄奘背后,旃檀功德佛即将凝若实质之际,便是连慧能也是不自觉地倒吸一口凉气。旋即,慧能转念一想。定然是因为这身后信徒的信仰之力。让玄奘,重新拥有了唤出旃檀功德佛的力量。且,随着玄奘信徒的增多,力量的增强,未来,终有一日,旃檀功德佛即是玄奘,玄奘即是旃檀功德佛!而他的未来,在何方呢?一念及此,慧能便是不觉心下一叹。似乎,他的上限,远不如玄奘啊!不过。此时此刻,却不是想这些的时候。慧能同样有自己的信念。他,同样有着自己的佛道!“佛,即心!”“心,即佛!”“我佛慈悲,度化苍生!”“阿弥陀佛。”“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法常清净,如何有尘埃心是菩提树,身即如明镜。明镜本清净,如何惹尘埃”唰!唰!唰!伴随着慧能声声吟唱之间。漫天之间,唯余佛门之光在普照万物。佛光过处,万物虔诚。便是魔族,都是不由得瞳孔迷茫,然后,逐渐变得恭敬,及至,望向慧能的目光,都是变成了狂热之态。“佛!”眼见及此。玄奘拈花一笑。佛字出口。旃檀功德佛虚影亦是一声轻叱!旋即,璀璨精芒,有如滚滚天河之水散落人间。眨眼间,便是遍布整个大罗庙阵营。“拜见旃檀功德佛!”大罗庙阵营,登时间,十有九归。唯余包括大罗庙主在内,一些顶级强者,还在默诵大罗圣佛之名,在抵抗着旃檀功德佛的度化之力。“阿弥陀佛!”另一边,群魔跪伏,口诵阿弥陀佛之力。魔余大统领浑身上下,青筋暴起。但,又不敢随意出声,唯恐一个不查,自己也被度化之力入侵,从此不再是自己。“阿弥陀佛!”登时间,整个大罗庙境内,皆是佛音响彻。阿弥陀佛之音,如同魔音灌耳一般,不断加速侵蚀着还在竭力抵挡的魔族以及大罗庙所属。而,随着信徒急剧增多。肉眼可见的,玄奘,慧能的境界,亦是在以一个恐怖的速度提升着。那无与伦比的提升速度,骇人听闻!“大罗圣佛在上。”“难怪,难怪!”就在这时。一声断喝响彻虚空。连得那漫天佛音,都是不由得一滞。由此可见,来人实力。何等可怖。却正是,那尊活化石般的老和尚来了。正见,其衣袍吹拂之间。周身散发出一阵阵赤色光晕。大罗圣佛,本就是赤色属相。作为大罗庙,留存下来,最为古老的和尚。他也拥有着最为纯正的大罗圣佛之力。唰!为老和尚大罗圣佛之力照拂。大罗庙,仅存的不足二十人,纷纷松了一口气。不再神色紧绷。再接着,便都是面色一变。神色激动道:“敢问,可是大罗侍僧降临?”大罗侍僧!这是,大罗庙内,一个来自上古时代的传闻。据说,大罗庙草创之初,曾有大罗圣佛的侍者降临,帮助大罗庙创建。此后,因为某些特殊原因。这侍者,便是一直常驻于大罗庙之中。人称大罗侍僧,传闻中,其一直都是在大罗庙深处静修。只不过,已经无数年不出世。包括大罗庙主在内,都是将信将疑,不敢肯定。这样一位存在,是否还真的在世。如今,当这样一位存在,真的降世。心中的激荡,可想而知。“老僧,便是你们口中的大罗侍僧。”“此次,特奉大罗圣佛的指引,来带你们离开。”大罗侍僧,苦笑一声,随手在面前,划出了一道佛门。佛门光亮。约有一人之高。“什么?”“您不是?”一众大罗庙之人,皆是惊呼出声。他们都以为,大罗侍僧,是来替他们做主,铲除慧能,玄奘二人的。“老僧我已经多年不曾出手了。”“再加上,如今,大罗圣佛,似乎出现了一些状况,没了大罗圣佛之力的加持。”“老僧也”说到这里,大罗侍僧不由得苦笑一顿。他现在,实际的力量,也不过就是在人境极限的样子。实话实说。面对此刻,佛力精纯的慧能,玄奘二人,他并无太多把握。再加上,来之前,他已经接到了大罗圣佛的指令。让他即刻离开御龙大陆。也就是,他还念着一些香火情。不然的话,他都不会来。直接走人便是。“也罢,有劳大罗侍僧了。”眼见得此情此景。大局已经无法挽回。大罗庙主颓然摇头。便是率先踏入走入了那扇大罗侍僧开启的佛门之中。随之,见大罗庙主都做出了选择。那些个大罗庙剩下的高层,也是纷纷鱼贯而入。进入了那道佛门之中。“大罗圣佛在上。”“两位,咱们迟早会再见面的。”对着慧能,玄奘二人淡然一笑。大罗侍僧,坦然的踏入那扇佛门之中。玄奘,慧能二人,只是默默地望着默契的没有阻拦。他们都很清楚。那位大罗侍僧。不是一般人。气息诡异。若是他们真的动手,未必能够讨得便宜。既然如此。那他们也就索性放任大罗侍僧等人离去。反正,对于如今的大唐圣庭而言,先将大罗庙的疆域占据。无疑才是当务之急。包括大罗侍僧在内。他们相信,下次见面,必定可以轻松将其度化。现在,不必急于一时,强行冒险。“阿弥陀佛,我等也很期待。”在大罗侍僧离去的那一刹那,玄奘,慧能二人,也是不觉相视一笑。隐约间,大罗侍僧踏入佛门之中时,身形稍稍一滞。不久佛门消逝。独留下魔余大统领,以及少数魔族强者。望着玄奘,慧能二人的眼眸之中,满是惊恐。“诸位,入我佛门,可得永生。”“如何?”拈花一笑。旃檀功德佛的全部威仪落下。直直锁定魔余大统领。“不。”魔余大统领,只觉,就在那一瞬间,他的脑海之中,仿佛被种下了什么。“阿弥陀佛,魔余大统领,入我佛门,可更名魔余尊者如何?”慧能佛法倾轧,降于魔余大统领脑门之上。恍惚间,正见,魔余大统领头顶处,已经有阵阵佛芒隐现。“啊!”魔余大统领双手抱头,拼命挣扎之间。整个人仰天嘶吼不断。只可惜。终归,一切都是徒劳。嘶吼之声,约莫持续了一日过后。魔余大统领恢复了平静。对着玄奘,慧能二人躬身一礼:“阿弥陀佛。”“善!”玄奘,慧能二人应答一声间,笑了。至此,大罗庙,平定!而,玄奘,慧能二人的实力,也已经达到了一个深不可测的地步。不得不说,这一波,命运天碑,放开了大唐人杰的潜力限制。属实是一个很及时的举动。“人的宿敌只有一个,便是他自己。”“一个真实的自我可以让人有效地应对真实的世界,从而完整地把握世界。一切皆因思想而异。如欲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如欲改变自己,首先磨炼内心。”“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没有一劳永逸的制度,制度是有保质期的,只有不断地修补、革新,才能保证社会机器的良好运转。改革固然会伤及既得利益团体,固然会出现波折动荡,但不改则必死无疑。”“生命就是在这喋喋不休的追问中慢慢成熟的,每一个人,无论智商高低,相貌美丑,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环境,询问最多的问题终究是‘我要做什么样的人’”“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就在儒道双阁腹地。四灵军团与魔族,儒道双阁激战不休之际。正见,一字字,一声声,铿锵有力,有如天地间的至理名言一般,不觉流入人心,印刻其中,久久不能忘怀。更有甚者,当场忘记了自己是谁。只在询问自己,这些,是什么?尤其是,儒道双阁,不少内阁弟子,都是在某一个瞬间,愣住了。“知行合一?”“是王大儒来了。”“只是,他一人孤身来此,合适吗?”四灵军团之中,廉颇的反应最快。他是第一个察觉到王阳明驾临的。“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就在李存孝,薛刚,花木兰三人准备回应之际。另有一道道宏大之音响起。儒意光辉且纯粹,字字句句,有如劝学一般,连绵不绝。论儒道气息,似乎还犹在王阳明之上。“是荀子?”薛刚呢喃自语道。“王大儒,还有荀子?”“莫非,他们是来收拾儒道双阁的?”诧异出声间,在李存孝想来,大概,也就只剩下了这个可能了吧。“可他们,能够做到吗?”花木兰极为不确定的说道。有一说一。他们激战至今,也就是全凭一口气支撑着。结合四灵军团之力,也就是勉强在防守。可以预见的一件事。如果这么继续下去。他们的防御迟早被破。届时,他们四灵军团,只怕是要栽了。可现在,王阳明,荀子驾临。两人的名气,虽然大得很。可在花木兰的印象之中,这两人的战力,可未必有多强。她就怕,这两人非但收拾不了儒道双阁。反而被儒道双阁给收拾了。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最为关键的一点是。他们四灵军团现在,顶多也就是一个勉强自保。荀子,王阳明出事的话,他们根本没有多余的力量去支援啊。“两位大儒,都不是冒失之人。”“他们,应该是有所把握的吧?”廉颇有些不确定的道。有一说一。这波。他也不敢担保啊。“先看着吧,如果实在不行,本将拼得冒险一试,也得保下两位大儒。”李存孝眼眸坚定。他的力量,经过不断的激战,也是有了种愈战愈强之感。如果单单只是强行救人的话。他觉得,自己还是有所把握的。“等等,你们看,两位大儒周身的力量?”薛刚急喝一声间,便是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众人目之所及。便正见。王阳明,荀子周身,各自形成了一道直通天穹的青色光柱。且,随着两人不断的吟唱,各自的力量,亦是在飞速提升之中。嘶!倒吸一口凉气。李存孝眉头骤然紧皱。“他们,是在借助此地无穷的儒道真意,加上自身的力量,在进行蜕变?”“一旦成功,我大唐,必将再添两位顶级强者!”李存孝惊叹出声间。也是看明白了。却原来。这儒道双阁腹地。儒道真意纯粹的吓人。此刻,王阳明也好,荀子也好。都是再用自己对于儒道的理解,来各自牵引此地之儒道真意。而他们的力量,也是在这牵引,吸纳之间,变得更强。同时,还能引动自身潜力,进行一个蜕变!总之,其中玄奥,难以一言尽述。哪怕是李存孝,也不能看明白其中真意。只知道,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王阳明,荀子二人,此役过后。势必潜力大进。于大唐,将会是一个巨大提升。两个底蕴级的力量即将出现!“嘶!”“这是真的吗?”“王大儒,荀子,果然不愧是儒道大家,厉害!”薛刚,廉颇,花木兰闻言,纷纷赞叹出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