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2章 大唐文官体系调整下!成就奖励!(七合一章节!)
作者:淡淡的思      更新:2023-05-20 10:15      字数:16277
  “尤其,费仲、尤浑二人皆是一把交际好手,即便不能够如苏秦、张仪一般合纵连横,但,他们却也有着他们的特长!”“以他们各自的隐忍,还有故作贪婪,其实,亦是可以办成许多苏秦、张仪所不能办成的事情。”叙述之间。李承乾笑了。这波。孙武还真是有心了。费仲、尤浑,的确如他所言,也是有着各自能耐的。况且,作为春秋前的存在,某种意义上来讲。还是可能拥有着一些隐性属性来着。李承乾很期待。尤其一点,很重要。正如孙武所言。这一世。无论是费仲还是尤浑,都不过是故作贪婪而已。李承乾绝对可以放心他们两人去施为。“不过,朕觉得,费仲、尤浑二人,还是先排除吧。”良久。李承乾也是思考了许久。在继南华老仙之后,亦是将费仲、尤浑二人给排除在外。因为。在李承乾的心目之中。这礼部尚书一职,还是需要正气凛然一点的好。因此,不管是于才能上,还是正气凛然这两点上。苏秦、张仪都是比费仲、尤浑要合适许多。至于庞德公和水镜先生。这两位。前世可都是世外高人一般的存在。实话实说。李承乾还真是没有想好。这一世。到底要不要将这两人引入仕途。因为。李承乾也不确定。他们一定就能够做得很好。毕竟。前世隐世高人一般的存在,经验这一方面,可就很是难说了。“也好。”李承乾话音刚落。孙武也似乎是松了一口气一般。他是出于公心,才道出了费仲、尤浑二人的姓名。可要说,他有多喜欢这两人。却是够呛。说难听点。他不厌恶费仲、尤浑就不错了。“这样,苏秦、张仪、庞德公、水镜先生,你们两位都给朕一个明确答复,你们更倾向于谁!”深深地凝视着孙武与韩非,李承乾这次,算是问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四选一啊!反正李承乾自觉是很难做出决断。他现在,需要人来帮助他决断。李承乾现在是这么想的。孙武与韩非,一人只能说一个名字。那么,四人最多留存两人。李承乾接下来,只需要二选一,就足够了。这样一来,也能够让李承乾的选择困难症舒服很多。“这?”李承乾话音落下。一时间。无论是韩非还是孙武,皆是一阵眉头皱起。这,他们一时半会,也是无法做出最佳判断啊。很快,便是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两人心下,各自兴许万千。同时,李承乾亦是双拳松了又握,握了又松。显示着其心中的不平静。不得不说。这大概,说得就应该是幸福的烦恼了吧?李承乾自己现在都有点拿不定主意。四人之中,挑选出谁来好了。“神主,微臣已经做出选择了。”“微臣想要推荐苏秦,苏子!”良久之后,韩非率先打破寂静。他推荐的最终人选是苏秦!“哦?”李承乾嘴角忽地闪过一丝微不可查的勾勒。他倒是有些奇怪了。明明韩非后面推荐的三人是南华老仙、水镜先生还有庞德公。为何。他最终推荐的却是苏秦?有点意思啊!“神主,微臣也已经做出了选择!”“微臣最终想要推荐的是,水镜先生!”嗯?这一刻!李承乾不觉有种惊爆眼球之感。他都已经有点不知道说啥好了。要知道。孙武推荐的四人之中,可是不包括水镜先生啊!没想到。到得最后。这孙武的最终选择,居然会是水镜先生。同样,很有意思啊!“都说说你们的理由。”李承乾没有立刻做出决断,而是对着两人出声之间,试图通过两人的回复,再经过自己的思考。从而到最后,再做出相应的决断为好。“韩非,就你先说吧。”望了一眼韩非,李承乾便是打算先听听韩非怎么说。“诺!”韩非躬身应喏之间道:“神主,微臣是觉得,单纯以外交之道上考虑,苏子与张子,都是不世出的大才。”“但,于这两者之间,微臣更喜欢苏子,仅此而已!”“至于庞德公与水镜先生,微臣只知道两人才德之高,世所罕见,可,这两位,说到底,可能经验上未必足够,未必能够在礼部尚书的职位上,做得比苏秦、张仪两人好。”“也因此,微臣宁可,更加相信苏子一点!”“所以,微臣力荐,希望神主可以考虑,任用苏秦为吾大唐礼部尚书!”一番话。条理清晰。李承乾也是瞬间便明悟了韩非的意思。微微额首。李承乾脑海之中也在不断思索着。“孙武,你也说一说。”“遵命!”闻言之后,孙武紧随着出声道:“苏子与张子,皆是一等一的外交大才,这不可否认!”“不过嘛,这两天,我却是与水镜先生聊过。”“言谈之间,微臣发现,水镜先生的外交之才,可能还要胜过苏秦、张仪!”“另外,更为重要的一点,水镜先生,是个全才,内政、军事,无所不通!”“是故,微臣觉得,水镜先生,更为合适!”“还有,关于庞德公,微臣虽然没有见过。”“但,水镜先生曾言,他与庞德公,不分上下,言谈之间,虽然刻意保持淡然。”“微臣还是能够品出点味来,只怕,庞德公还是不及水镜先生!”“综上所述,微臣就是觉得,水镜先生,最合适!”一连串的叙述下来。李承乾手指关节不断敲击着桌案间,内心里,也在思考。他的心中。并不平静!韩非推荐苏秦,李承乾能够想通!毕竟。韩非后来推荐的三人,是补充。也许一开始韩非就是最钟意苏秦呢?然而。孙武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他明明推荐的人选之中,没有水镜先生啊。可偏偏,他最终的推荐人选,又是水镜先生?这其中,听起来,就觉得很不可思议。尤其是孙武这一番叙述之下。明显是非常看好水镜先生的。可他一开始,明明就没有推荐水镜先生啊?明明看好水镜先生,却又不主动率先推荐。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道理。一时间。反正李承乾自觉是没有看懂。“孙武,说说,既然你这么看好水镜先生,那为何一开始却又没有推荐水镜先生呢?”想到就问。这里一共也就君臣三人。李承乾也就根本不需要任何避讳了。“回神主。”“主要是,一开始,微臣就在纠结,水镜先生,毕竟曾经是隐士一般的存在,他能否当好礼部尚书,这是微臣一直以来的疑惑。”“可,直到韩非选择推荐水镜先生。”“微臣这才下定决心。”“既然韩非都相信水镜先生,那么,微臣知晓水镜先生之才,又为何不能相信水镜先生呢?”说到这里。孙武便是不由得停顿了下来。他相信。接下来。他所要表达的东西。李承乾应该已经彻底明白。他也是没必要去考虑那么多事情了。一切听凭李承乾最终决断便是。反正。一直以来。他所要做的事情。无非就是推荐人选!决断权,从来就不在他。而在于李承乾!是故。他只要将心中所想,完美的表达出来即可。剩下的。他相信。也知道。李承乾作为神主,自然是会有自己的考量在的。“嗯,朕明白了。”微微额首。无需继续多言。李承乾已经彻底明白了一切。无非就是一开始。孙武也有些摇摆不定。因为韩非的推荐,反倒是坚定了孙武的信念。这其中的种种。听起来。可还真是挺有趣的哦。“既然如此,朕最终的决定。”“礼部尚书,便由水镜先生来担任吧!”“朕,相信,他能够做好!”正如李承乾最终所言!一切。只因为他相信!水镜先生!这位,可是神化状态出世的存在!足足九星半的潜力值。整个大唐。少有人杰可以与之媲美。如果说。他的才能能够完全发挥出来。李承乾相信。这水镜先生担任礼部尚书,一定会比苏秦、张仪等人,要更加合适得多。这一点,毋庸置疑。李承乾心中,亦是无比之确信。“好,既然神主愿意相信。”“那么吾等自当也是相信水镜先生。”说到底,水镜先生,最终还是孙武所举荐的。因而。孙武也是率先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嗯,水镜先生担任礼部尚书一职,微臣也赞同!”这时。韩非也是自然选择无条件同意。不是因为李承乾作为神主应该至高无上,一言而决!毕竟。在大唐,李承乾虽然一言九鼎。但,若是有错。一众人杰也是可以提出来的,李承乾也是从未有过怪罪之念。最为关键的乃是。韩非也愿意相信水镜先生的才华。也是如同李承乾心中所想一般。怎么说。水镜先生也是盖世妖孽级的存在。若是当真能够完美的将其聪明才智发挥出来。一个礼部尚书之职,他定然能够做得很好!“嗯,礼部尚书,水镜先生司马徽,就这么定下了!”李承乾又是悄然额首道。“接下来,就是礼部的左右侍郎了。”“你们都给朕考虑一下人选,哪些人担任,最为合适?”礼部尚书既然已经定下。剩下的就是要尽快敲定礼部左右侍郎两个职位了。“神主,田丰之前一直担任的礼部尚书一职。”“其为人向来正值可靠,不若,便由其担任礼部左侍郎一职好了。”很快。韩非便是举荐道。“可以。”孙武也是表示同意。“行!”李承乾同样没有任何问题。说起来。田丰担任礼部尚书期间,也一直没有犯任何错误。无缘无故就给别人撸了下来。再给田丰保留一个礼部左侍郎,也是应该。况且,以田丰之才,当一个礼部左侍郎,也是足够。就这样,礼部左侍郎一职,很快便是确定了下来。就是田丰!“还有礼部右侍郎。”你们说说,给谁担任比较好。“微臣推荐张昭!”这次,是孙武出声推荐的。张昭?若不是孙武提醒。李承乾都有些忘记这个人了。说起来,这个人,昔年,也算是江东的支柱了。孙策临终前有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由此可见张昭的内政才能。并且。这里面还要考虑到一点。田丰只是一流人杰。而礼部左侍郎又比吏部右侍郎高出一点。若是礼部右侍郎弄个一流之上的人杰,却是很不好的。如此一来。礼部右侍郎,只能是在一流人杰、二流人杰之中考虑。而,在这之中,张昭无疑算是那个最为合适的人选了。“微臣也同意任用张昭。”韩非想了一圈。想来想去。还是觉得。没人比张昭更合适了。“那就张昭好了。”“礼部右侍郎,张昭!”郑重确认之后。李承乾亦是长舒一口气。不管怎么说。这波。也算是有了一半的进程了。嗯。对于大唐文官体系来说。远没有达到一半。但,大唐六部。至此,也算是有了一半!吏部、户部、礼部,共计九大官职,都已经重新确定人选!不多时。神主龙榜之上。亦是多出了三个名字!礼部尚书:水镜先生司马徽!礼部左侍郎:田丰!礼部右侍郎:张昭!其中,水镜先生,被李承乾挂了一个蜀汉军团军师的虚职,品级高达正一品!而田丰和张昭,则都只是从三品。“好了,礼部、吏部,户部,都已经确定。”“咱们接下来,要讨论的就是兵部了!”兵部,六部之一,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源于三国魏五兵制。曹魏始置五兵(中、外、骑、别、都)尚书,另有有关军事的驾部、车部、库部等曹。各曹设郎。隋始合为兵部,以尚书为主官,侍郎为次官。迄至清末,历代沿袭,职权则不尽相同。宋、辽、金、元兵部不辖兵政。明代兵部尚书号为“本兵“,权最重,凡武卫官军选授简练,均为其掌。清光绪三十二,废兵部,改设陆军部。简而言之。也是最为简单粗暴的说法!整个大唐兵部,所执掌的,就是兵权!至高无上的兵权!有关军队兵器等等与军队有关之事,几乎都是由兵部主管!“兵部尚书一职,微臣觉得无需变动!”“微臣也觉得无需变动!”李承乾话音刚落。韩非、孙武便是齐齐出声道。嗯?李承乾双眸微微闪烁之间。也是瞬间明白的二人为何会如此。大唐兵部尚书。一直以来,都是由王阳明担任。这位心学大儒。亦是一个兵道大才。文武双全。又是早已晋升盖世妖孽。可以说。纵观下来。似乎。整个大唐,比王阳明有资格担任兵部尚书的人,可不多了!尤其是,王阳明之前还一直担任的都是兵部尚书。更是李承乾最早期看好的人杰之一。其资历之高,整个大唐更是少有人能够媲美。这么一说。便是更加坚实了王阳明的地位。亦是正如韩非、孙武二人所言。王阳明一直担任兵部尚书一职。他的官职。不需要有变化。兵部尚书一职。还由其担任。挺好的。“好,兵部尚书,就仍旧由王阳明担任。”对于这兵部尚书一职,属实没有什么可考虑,争议的。李承乾也便是顺水推舟的出声道。“好了,接下来,你们就来给朕好好说说这兵部左右侍郎吧。”微微摆了摆手。李承乾继续出声道。兵部左右侍郎的位置,可一直一来都是处于空缺状态。这波。李承乾倒是要真正将其好生完善一番。“兵部左侍郎,微臣推荐郭嘉!”“兵部右侍郎,微臣推荐贾诩!”再接着。仿佛商量好的一般。韩非、孙武相继出声之间,便是各自推荐了一人。分别担任兵部左侍郎与右侍郎!哦?嘴角微微勾勒。李承乾笑了。说起来。这两位。分别担任兵部左右侍郎。还真是甚为合适。这两位,大才也!更是通晓兵事。郭嘉善奇谋!贾诩善毒计!再搭配上一个堂堂正正,成熟稳重的兵部尚书王阳明!这么一来。整个兵部上下的配置,简直堪称完美啊!“好,朕准了!”不带一丝一毫的犹豫。李承乾当即便是应下了。很快。没有什么多余的废话。神主龙榜之上。便是骤然又多出了三个名字。赫然。分别是兵部尚书:王阳明!兵部左侍郎:郭嘉!兵部右侍郎:贾诩!同时,由于三人,不是盖世妖孽级存在,就是绝世天骄级存在。李承乾便是都给他们挂上了相应的虚职。品级都是正一品!从品级上不分高下。但,实权上,算是有高下。不过。李承乾也不担心他们三个会起内讧。李承乾相信。这三位,可都是古今罕见的大才。他们相互之间,一定能够平衡好各自的关系。这一点。亦是无需李承乾去过多操心。“好,很好。”“这个速度,朕很喜欢。”“礼部,吏部,兵部、户部,都已经任命完毕!”“接下来一个,就是轮到刑部了!”“嗯,就刑部吧,从刑部尚书开始,你们给朕好好想想人选。”说起来。大唐刑部一直都是空虚状态呢。一则是因为大唐一直处于战乱状态。刑部形同虚设,问题也不大。二则,也是因为大唐一直以来都是处于高歌猛进之态。国内相对比较稳定。刑部也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李承乾对于刑部,一直以来,也就是没有上心。三则嘛,由于东厂与锦衣卫的存在。一直以来,这两个组织,也算是代掌了刑部的一部分职能。这就使得刑部的作用更小了。不过。现在的话,李承乾既然已经决定重新拟定文官体系。那么,刑部就定然不能再像以前一般形同虚设了。是故。李承乾便是在考虑着。调谁前往刑部。才能够力挽狂澜呢?毕竟。刑部一直没有人入住,不像其他四部都有点底子。总得来说。这个刑部,现在可不好搞啊!刑部尚书的人选,就更难了!纵观一圈,李承乾竟是在盖世妖孽之中,愣是没有找到任何一个合适人选!“嗯?”一时间。韩非、孙武也是不由得犯了难。实在是,这刑部尚书的人选。还真是难搞啊!他们心下,一时,还真是没有一个合适人选!刑部,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隋文帝定六部制度,初沿北齐置都官,主官为尚书;次官,炀帝定为侍郎。后代均以刑部掌法律刑狱,与最高法院性质的大理寺并列。明清两代,刑部作为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与督察院管稽察、大理寺掌重大案件的最后审理和复核,共为“三法司制“。刑部的具体职掌是:审定各种法律,复核各地送部的刑名案件,会同九卿审理“监候“的死刑案件以及直接审理京畿地区的待罪以上案件。总得来说。刑部。就是一个主管刑罚的场所。尤其是在未来大唐相对稳定一点的情况下,刑部的作用,也势必将越来越大!及至成为一个任何人都无法忽视的部门!“微臣倒是有一个人选,只不过”说到半途,孙武不觉眉头皱了起来。“什么人,你说。”李承乾赶忙发问。现在。可不是人选多得用不完的时候。纵然这人选有点瑕疵,只要合适,李承乾也愿意考虑。“微臣推荐狄仁杰!”“狄仁杰!”当孙武话音刚刚落下之际,李承乾便是明白了孙武的顾忌。要知道。之前礼部、吏部、户部、兵部,四部,哪怕是最为将就的户部尚书,也是范蠡这位半步盖世妖孽级存在。而,狄仁杰,这才刚刚晋升绝世天骄不久。莫说是盖世妖孽了,连半步盖世,都有点遥遥无期的感觉。这种情况下。让狄仁杰担任刑部尚书,的确是感觉有点不妥。“韩非,你觉得呢?”认真了思考了一阵。狄仁杰,这位,可是跟随李承乾已久。无论是从李承乾的情感上,还是他本身的资历上,担任一个刑部尚书,都是绰绰有余。唯独就是在等级之上。狄仁杰刚刚晋升绝世天骄不久,着实是个硬伤。李承乾有些头疼。“神主,狄仁杰潜力无限,未来,未必不可期啊!”韩非没有多说。仅仅只是短短一句话。便是彻底点醒了李承乾!要知道,狄仁杰刚刚出世之际,可还不过仅仅一流人杰之境。现在,经过李承乾不断提拔,都已经达至了绝世天骄之境。莫说是半步盖世,便是盖世妖孽,未来,只要李承乾愿意,也能够让狄仁杰晋升上去!所以说。这唯一的瑕疵,似乎也算不得什么了。尤其是在李承乾这边。就更加算不得什么瑕疵了。毕竟,李承乾随时可以弥补的瑕疵,又算得上什么瑕疵呢?“好,既然两位爱卿,都觉得可以。”“在没有更合适的人选情况下。”“朕决定,便由狄仁杰暂代刑部尚书一职。”不过,李承乾还是按照规矩来。不到盖世妖孽级,不能转正!暂代,比较好!“神主英明!”韩非、孙武二人皆是不由得齐齐松了一口气。唯有这样的李承乾。才是他们心中的英明神主啊!不拘一格!唯才是用!这才是雄主气象!“好了,这里也没有别人,就不要拍朕的马屁了。”“都给朕好好想想,这刑部的左右侍郎,定谁比较好?”李承乾好笑着摇摇头。他现在可真是没有心思听着什么吹捧。毫无疑问。他现在啊。一门心思,就是要以最快速度将大唐文官体系彻底完善!这样一来。后边有很多事情。他都能够更好的解决了。整个大唐的运转速度,也将会呈现几何倍提升。这一点,李承乾坚信。“神主,微臣举荐曹参为大唐刑部左侍郎!”孙武率先出声。曹参?这位,曾经可是汉初的宰相啊!萧规曹随,说得便是这一位。能力上来讲,绝对是没有问题的。“神主,微臣举荐陈平为大唐刑部左侍郎!”哦?韩非出声之间,李承乾便是感起了兴趣。这是,韩非与孙武二人首次意见完全不一致啊!一个曹参、一个陈平,都是汉初名臣。相较而言,陈平更加善谋,头脑可能要相对灵活许多。曹参嘛。萧规曹随。不能说他没有自己的东西。只能是说,相较于陈平,李承乾可能更加倾向于陈平。“就陈平吧。”稍稍思考了一番。李承乾最终还是下了决断!陈平、曹参,二选一,他更喜欢陈平啊。反正。左右不过就是刑部左侍郎一职。这两人,任意一人都绰绰有余。有点幸福的烦恼的意思。这么一来。李承乾自然是对谁更有好感,就选谁了。反正,左右都没有什么大问题。“说说,刑部右侍郎,你们都举荐谁?”李承乾倒是好奇。在刑部右侍郎之上,他们二人的意见,是否会再次相左。别误会,这仅仅只是李承乾的恶趣味使然,其他啥意思也没有。十二文学网“回神主,微臣举荐包拯!”“回神主,微臣也举荐包拯!”好嘛。看来,包青天之名。这两位,都是有所耳闻。不然,也不会如此整齐划一的举荐包拯了吧。不过。包拯担任刑部右侍郎,也是正好。毕竟。他只有一流人杰之境,前面两个职位,的确不适合。由他担任刑部右侍郎,很可以啊!“好,那便定下了,就由包拯担任刑部右侍郎!”没有丝毫耽搁。李承乾大笔挥动之间。神主龙榜之上,再添三个名字!刑部尚书:狄仁杰!刑部左侍郎:陈平!刑部右侍郎:包拯!其中,包拯是从三品。狄仁杰、陈平,都是被李承乾挂虚职,提升到了正一品!“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都已经选定完毕,剩下的,就是工部了,你们怎么看?”笑了笑。李承乾整个人,现在心情可谓是相当不错。六部,已经搞定了五部。可以说,已经完善了一大部分。李承乾心情甚好啊!“工部的话,微臣觉得完全不需要有什么争议,工部尚书,便定鲁班好了。”“微臣也赞同!”工部,中国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为掌管营造工程事项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工部尚书,曾称冬官、大司空等。工部起源于周代官制中的冬官,汉成帝置尚书五人,其三曰民曹。后汉以民曹兼主缮修、功作、盐池、园苑之事。西晋以后置田曹掌屯田,又有起部掌工程,水部掌航政及水利。后周依《周官》,置冬官府,长官为大司空。隋代开皇二年始设立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总得来说。工部便是营造工程机关为主。此外,还掌管一些民生、水利事务。反正,正如韩非、孙武二人所言,完全不必要有什么争议可言。鲁班。工部尚书,完全可以!非常合适!这个说起来,鲁班自从出世起,李承乾不谈将其完全闲置,反正对其也是没有太多的安排。现在,让其担任工部尚书一职,也算是让鲁班挑起大梁,不要再无所事事了。“好了,工部尚书可以轻易敲定,就是鲁班了。”“工部左右侍郎,你们都说说,有什么意见。”李承乾知道。鲁班的主要本事,在于制造,可是,工部之中,仍旧有不少民生、水利之事需要解决。这就需要靠工部左右侍郎的才华来填补了。毕竟,术业有专攻嘛。“微臣推荐工部左侍郎曹参!”“臣附议!”可以。这一波。韩非、孙武二人算是意见统一了。没有什么过多的思考。李承乾只是稍稍思索了一番。便是同意了。正如李承乾之前所想。民生、水利等等的事情,都需要有大才坐镇。指望鲁班,不是太靠谱。这种情况下,曾经身为宰相的曹参担任工部左侍郎,可谓再合适不过了。再加上,鲁班主管制造,管理上必然会有所欠缺。有曹参填补,李承乾可就要放心许多了。“如此,工部左侍郎一职,便有曹参担任好了。”很快,工部左侍郎一职,也便是顺势定下。“说说工部右侍郎吧。”接着,便是关于工部右侍郎了。“工部右侍郎一职,微臣举荐赵普!”这次,是韩非的提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不错!微微额首。李承乾很快便是同意了。这位,也正是如之前李承乾幸福的烦恼一般。由于之前李承乾召唤出来的人杰太多。这位,李承乾也没有能够给其足够的发挥空间。一度相当于半闲置状态。现在,令其担任工部右侍郎,也算是人尽其才。不让其闲置浪费吧。“那就这样吧,工部右侍郎就定赵普了。”对此,孙武同样没有丝毫意见,当即便算是表示同意了。再接着。很快。神主龙榜之上,再次出现三个璀璨的名字!工部尚书:鲁班!工部左侍郎:曹参!工部右侍郎:赵普!鲁班、曹参,一个盖世妖孽,一个绝世天骄。李承乾也是给他们都挂上了相应的闲职,位列正一品。赵普的话,身为顶级人杰,李承乾也是没有薄待他。给他挂了一个虚职,品级也是提升到了正二品。如此。六部彻底任命完毕。李承乾也算是长舒了一口气。“那不知,对于三省,神主是怎么安排的?”“还有左右二相?”李承乾这边方才刚刚松了一口气。这边,孙武又是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抛给了李承乾。三省。分别是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一旦完全确立,那么,左右二相的地位,将会显得十分之尴尬。甚至到了形同虚设的地步。这就很难受了。同样。左右二相。也是李承乾一直以来所纠结的问题。霍光还好说一点。荀彧啊。这位跟随李承乾太久太久了。更是一直以来都是大唐的相国,在职期间,更是功绩无数。这要是将其给撤了,李承乾自己心里都有点过意不去。“神主,依微臣看,左右二相可以不需要撤去,但是,同时,让他们进入中书省。”“如此一来,即便未来左右二相的实权淡化,但,入了中书省,神主给他们加同平章事,一样还是相当于宰相的地位,这样不就好了。”似乎是明白李承乾的为难之处。过了不一会。孙武出声对着李承乾道。“哦?”李承乾顿时双眸闪烁起了精芒!这,有点正和他意的心思啊。反正。随着他三省六部制的彻底推行。左右二相,势必在未来不断淡化。可,给霍光、荀彧二人进入中书省,让他们加平章事,不还是一样的吗?这样一来。他一直所头疼的问题,可不就是迎刃而解了吗。到得这里。李承乾就是不觉整个人开心了起来。中书省,古代官署名。魏曹丕始设,掌管机要、发布政令的机构。沿至隋唐,遂成为全国政务中枢。隋初称为“内史省“,后改为“中书省“。宋代中书省与门下省合并为一个机构“中书门下“,掌握行政大权,长官为“同平章事“即宰相,其与掌管军事大权的枢密院合称“二府“。元代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门下、尚书两省皆废,故中书省较前代尤为重要。地方行政由中书省外派的“行中书省“即“行省“掌握。明初沿用,洪武十三年废丞相、中书省,由皇帝直接统领六部。明永乐帝时设内阁,机要之任开始归“内阁“。负责起草诏令,明宣宗后拥有票拟奏章的“票拟权“。嗯。在这里。李承乾最终的选择。就是大抵选择与让中书省与内阁相同。除了中书令,也就是中书省的主管,李承乾现在不想定。其他。凡是入了中书省的,李承乾都会加同平章事。让他们位比宰相。参与国家大事的决断。这可就相当于给李承乾提供了一个很大的智囊团!“好了,除了霍光、荀彧之外,你们都给朕说说有哪些人可以进入中书省。”“凡进入中书省的,朕都会加同平章事,位比宰相!”总得来说。这一波下来。由于决断大权都在李承乾手中。实际上,进入中书省,加同平章事,也就是参与李承乾大事论断。实权,可能甚至还不如六部主官!不过,地位上,可就不好比较了。“敢问神主,中书令,神主可有人选?”孙武斗胆发问。“中书令,事关重大,不可草率,朕心仪之人,还未出世。”微微摇头。事实上,李承乾更想将中书省打造成一个属于他的智囊团队。不过。考虑到一些职能上的冲突。毕竟,中书省还得是政务中心为主,故而,李承乾便是打算,让中书省走内政的路子。即。中书省之人,一定是内政大才!“好了,你们还是说说,那些人可以入中书省吧。”李承乾摆摆手,继续追问道。“微臣觉得,中书省官员,日后再议比较好。”“如今,有左右二相入主,暂时也就够了。”“若是一下子让中书省扩张太多,一则有些混乱之感。”“二则,未免给出外人以假象。”“让外人以为神主在削权,削左右二相的权!”说着!孙武的话,也算是比较直。径直便是剖析出了其中利害关系。“嗯,也好。”李承乾觉得也是。反正。这么一来。中书省有荀彧、霍光入主,也算是暂时成型。后边再增添什么人。那是后边的事情。现在也没必要过于着急。反正。中书省已经算是有了。文官体系的标准也算是初步定了下来。可以了。“尚书省的话,尚书令一职,暂时由朕执掌。”尚书省,南朝宋得名,前身为“尚书台“。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而来。是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令机构,为中央政府最高权力机构之一。“尚书省“的组织机构于隋朝定型。以唐代制度为例:有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户部、工部等六部,下辖吏部、主爵等24司。六部尚书都以所在“部“为名,而郎官以所在“司“为名。负责执行诏令。尚书省,可掌管六部。地位太高。尤其是尚书省首位。尚书令一职,太过重大。暂时,整个大唐。还没有出现让李承乾觉得可以担任此职的存在。是故。李承乾便是直接自领尚书令。也是顺带稳定一下六部情绪。不然的话,一下子便让尚书省统领六部。尤其是六部主官,几乎都是大佬级别的存在。尚书令一职,说实话,整个大唐,到目前为止,还真没有人杰,有资格担任。到时候,冒然任命尚书令,只会引得六部不服。那情况,可就不是李承乾希望看到的了。“除此之外,门下省的话,暂时先让魏征进入,担任谏议大夫一职吧。”“其他的,日后再议。”“门下省“为官署名称。东汉时即设侍中,秩比二千石,属于少府,职掌为侍从皇帝左右、赞导众事、顾问应对,皇帝外出,则侍从参乘。门下省原为皇帝的侍从机构,南北朝时权力逐渐扩大,北朝政出门下,成为中央政权机构的重心。隋唐时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其长官称侍中,或称纳言、左相、黄门监,皆因时而异。其下有黄门侍郎、给事中、散骑常侍、谏议大夫、起居郎等官。相较而言。门下省就要复杂了许多。职权上,也是可大可小的感觉。完全存乎李承乾心念之间。是故。关于门下省如何打造。李承乾现在。一时间,还有些拿不定主意。所以。便是决定。让魏征先入主门下省,让门下省,有个人,算是正式成立。剩下的,就如他所言,日后再考虑。必须得经过认真考量之后。李承乾才会做出其他的决断来。“好了,你们两个可以下去了。”挥了挥手。李承乾示意。孙武与韩非的任务已经完成。“诺,微臣告退。”“微臣告退!”眼见李承乾已经彻底拿定了主意。韩非、孙武便是不再多言。纷纷告辞离去。而且。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点。三省相对于六部,更为敏感。即便是他们位列三公,也有些不敢乱碰了。如今,李承乾让他们退下,他们也是有种求之不得之感啊!“呵呵!”轻笑两声。望着两人离去的背影。李承乾又何尝不知两人心中所想?摇晃着脑袋。随着李承乾笔墨挥洒之间。神主龙榜之上。再添三个名字。中书省:霍光(左相,加同平章事)、荀彧(右相,加同平章事)。门下省:魏征(谏议大夫)。其中,霍光、荀彧,位列正一品。魏征,位列从二品。“恭喜天命之主,成功初步完善文官体系!”“完成成就:文官体系初长成!”卧槽!李承乾顿时间。便是有种错亿的感觉。早知道完善文官体系,还能够有成就完成。李承乾不管咋样。必定早就腾出时间去完善文官体系了。好在,现在还不算晚。李承乾倒是很期待。这还是初步完善文官体系。这成就奖励又会是如何呢?一时间。李承乾心中,不禁升起了许多的期待感。“恭喜天命之主,获得成就奖励一:绝世天骄晋升卡三张!”【绝世天骄晋升卡:使用之后,可以立刻将一位顶级人杰晋升为绝世天骄!】可以。一上来。就是三张绝世天骄晋升卡。李承乾很喜欢。这成就奖励,就很有诚意,不是吗?“命运天碑,立刻给朕将戏志才、袁天罡、赵普三人晋升绝世天骄。”不多时。李承乾便是报出三个人名。亦是做出了最后的决断。戏志才,袁天罡、赵普,都是早已经出世多时。这一波呢。戏志才、赵普,都是有幸成为了六部侍郎之一。李承乾也是想着。强化一下两人的能力,也能够帮助六部更好的运行下去。至于,袁天罡嘛。没有别的原因。则是李承乾认为。大唐如今势力太强。将这个老神棍势力搞强一点,兴许能够算到一点东西,避免一些灾祸发生,也是不错。再不济,就当是李承乾念旧情,帮袁天罡一把好了。“如您所愿!”霎时间。盛京城之中,风云雷动。这一波。完全没有什么问题可言。无论是戏志才,还是袁天罡、赵普,都是在顶级人杰之中浸淫许久。对于绝世天骄之境,也算是略有心得。这一次晋升,也算是很顺利。“恭喜天命之主,戏志才、袁天罡、赵普三人,现已全部晋升绝世天骄!”也没有过多久。约莫三两个时辰的样子。李承乾耳边便是传出了命运天碑的提示音。“微臣戏志才,拜谢神主!”“微臣袁天罡,拜谢神主!”“微臣赵普,拜谢神主!”同一时刻,三人亦是朝着李承乾所在之方向跪伏而下。李承乾微微额首示意之间。亦是显得很满意。“命运天碑,给朕查看一下戏志才、袁天罡、赵普三人的资料。”没有太多犹豫。李承乾便又是对着命运天碑吩咐道。他倒是有些好奇。晋升之后的戏志才、袁天罡、赵普三人,又该能够达到何等层次呢?这其中。尤其是袁天罡的成长,李承乾是最为期待的。老神棍嘛。总应该会有点意思的吧?“如您所愿!”“姓名:戏志才等级:绝世天骄潜力值:七星半境界:至尊神十二阶中期。”嗯。戏志才的提升,还算不错。“姓名:赵普等级:绝世天骄潜力值:八星境界,至尊神十二阶后期。”不愧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存在,这底蕴,果真是不同凡响。八星的潜力值,只差一步,便能够踏足半步盖世之列。很可以!“姓名:袁天罡等级:绝世天骄潜力值:八星半(半步盖世)境界:至尊神十二阶巅峰!”嘶!老神棍不愧是老神棍啊!居然一步踏足半步盖世。李承乾都有些期待了。这老神棍的本事。应该会超乎他的想象了吧?“命运天碑,成就奖励还有没有?”没有停顿。看完三人的资料之后。李承乾便是再度出声发问道。“有!”简单的一个字,便是令得李承乾嘴角不禁微微上扬!“恭喜天命之主,成功获得成就奖励二:盖世妖孽晋升卡一张!”【盖世妖孽晋升卡:使用之后,天命之主可以立刻指定一位绝世天骄级人杰晋升盖世妖孽!】爽!又一尊盖世妖孽名额!并且,由于之前的原因。几乎不用任何思考。李承乾便已经定下了这个名额留给谁。“命运天碑,给朕将这张盖世妖孽晋升卡指定使用在狄仁杰身上!”没错!狄仁杰身为刑部尚书。目前最为欠缺的便是等级了。连半步盖世都不是。着实有些低了。现在,时机正好。狄仁杰之前的功绩也足够。李承乾将这次机会给予李承乾,也还算是公平。嗯。至少,一众大唐人杰,对此,那是绝对挑不出丝毫毛病来得。“如您所愿!”“恭喜天命之主,成功使用一张盖世妖孽晋升卡!”“指定对象,是为狄仁杰!”轰隆隆!轰隆隆!轰隆隆!命运天碑的话音刚刚落下。便正见九天惊雷响起。一道道粗壮的锁链。悍然攻向正在不断腾升之中的狄仁杰。狄仁杰周身有晦涩不明的幽暗光芒闪烁。恍惚之间。其头顶之上,竟有一个大大的刑字凝现!“怎么会?”呢喃自语之间。李承乾都是不觉惊讶了。他也是没有想到。这狄仁杰的悟性。居然会这么的恐怖!不。应该说是恐怖绝伦!在他自身枷锁崩碎的一瞬间。狄仁杰周身。居然有亿万刑道之力升起。那股子恐怖力量。堪称震天摄地。隐约之间,狄仁杰似乎是领悟了刑法本源!李承乾身后,神主龙榜在呼啸。其上。刑部尚书狄仁杰之名不断变得铮亮。“原来如此。”下一刻。李承乾便是有所明悟。似乎。狄仁杰是借用了神主龙榜之中,那独属于刑部尚书的一丝丝恐怖能量!不可见。更不可捉摸。但却能够助狄仁杰成就无穷大势!“恭喜天命之主,狄仁杰成功晋升盖世妖孽。”就这么,一晃三日即过。狄仁杰,成功晋升盖世妖孽!“微臣狄仁杰,拜谢神主!”狄仁杰当空,三跪九叩,拜谢李承乾大恩!“不错!不错!不错!”接连三声。李承乾嘴角微微上扬之间。神色很是舒坦。狄仁杰晋升盖世。大唐六部。除却户部,稍稍有缺之外。其他五部尚书,可都是正儿八经的盖世妖孽级存在!这等威势。李承乾相信。放眼整个天下,绝对没有任何一个神庭,可以媲美大唐这么奢侈的举动!“命运天碑,给朕查看一下狄仁杰现在的资料。”李承乾倒是好奇。这个狄仁杰。应该已经初步触碰到了刑法的本源力量。这种时候。只怕,狄仁杰的晋升,就不会仅仅只是初步踏足盖世妖孽之境那么简单了吧?李承乾心思万千之间。命运天碑的提示音随之响起。“如您所愿!”“姓名:狄仁杰等级:盖世妖孽潜力值:九星半境界:至尊神十四阶巅峰!”呼!长舒一口气。暗道一声果然。李承乾显得很满意。他就知道。狄仁杰。不会让他失望的!九星半的潜力值!这在整个大唐,已经算是位列顶尖!虽然算不上最顶级。但,距离九星半极境,已经只剩一步之遥。虽然,这一步,天差地别。甚至,绝大多数人杰,终身都难以跨越。但是。这些,都无法掩饰。狄仁杰身为盖世妖孽。九星半潜力值的光辉!这便是狄仁杰的本事!九星半!盖世妖孽!这波。李承乾非常之满意。紧接着。那神主龙榜之上,原本狄仁杰刑部尚书之后的暂代,彻底消失!这意味着。从此之后,狄仁杰,就是大唐的刑部尚书!正儿八经的刑部尚书!职权,极高!“恭喜天命之主,成功获得成就奖励三:绝世天骄卡三张!”【绝世天骄卡:使用之后,天命之主可以立刻召唤出一尊绝世天骄!】紧接着。没有用李承乾去催促。命运天碑便是又奖励了三张绝世天骄卡!看起来,这波成就奖励,不小啊!李承乾有预感。这才第三个奖励。未必不会出现到第九个奖励?嘴角微微勾勒。李承乾心中,自是隐隐有所期待!神色微微闪烁之间。李承乾对着命运天碑吩咐道:“命运天碑,立刻给朕先使用一张绝世天骄卡!”绝世天骄。于如今的大唐来说。绝对算是中坚力量。甚至,还要更高一筹。这样一来的话。李承乾自然是有机会就去召唤。不会藏着掖着。那完全没用好吗?每多一个绝世天骄,大唐的实力,也才更强一分。这才是真理!“恭喜天命之主使用绝世天骄卡,成功召唤出绝世天骄:周波!”汉初大将。更是周亚夫的父亲!这位,绝对算是一位良将。其更是两度为相,文武双全!位列绝世天骄。也算正常。“命运天碑,给朕查看一下周勃的资料!”想着之前周亚夫的评价,再想着周勃的来历。一时间,李承乾倒是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周勃的资料了。“如您所愿!”“姓名:周勃字:朝代:西汉人物出处:史实个人经历:周勃,沛郡丰县人。西汉时期开国将领、宰相,名将周亚夫之父。弓马娴熟,孔武有力。秦二世元年,随沛公刘邦起兵反秦,历任五大夫、虎贲令、将军,封为威武侯。参加楚汉之争,攻打赵贲、大败章平、包围章邯,屡建战功。成皋之战时,留守镇关重地,突入成皋战场。带兵攻取曲逆、泗水、东海两郡,凡得二十二县。汉高祖六,封为绛侯。带兵讨平韩信、陈豨、卢绾叛乱,拜为太尉。刘邦死前预言“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吕后死后,联合陈平夺取吕禄军权,诛杀吕氏诸王,拥立汉文帝即位,两度成为丞相,最终罢职归国。汉文帝十一年(前169年),去世,谥号为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