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节
作者:捏个面人      更新:2023-05-20 07:50      字数:3851
  “我不想被你看见这么难看的我,所以才没有转回身看你。林工,你千万别生气。”乔羽想了想,林景行估计还是会生气的,他是直男,他肯定体会不到乔羽此刻别扭又委屈的心情。那就写点他想听的,哄哄他。乔羽红着脸,写上最后一句话——“爱你的乔羽 1976年十二月八日”写完之后,乔羽咬着牙,狠狠下了决心——她才不要这么委委屈屈的,用2021年的身体来跟这里很多练过的,铁板似的身体比拼。她是被迫掉进来,不是她想来这个世界的。既然莫名其妙过来了,那她要用她自己的方式来援建。会不会改变历史,她不想再操这个心了。害她穿过来的平安无事牌,它来负责!不过,关于改变历史这事,很可能也是她自己瞎担心罢了。她一个学文科的,搞玉雕的,会的东西不多,也没本事发明原.子.弹什么的,只有很小的能力,帮忙升级一些小型生产工具。要是这边的生产条件能好一些,她不想出这个手,但现在,她的身体严重被旧式生产工具拖累,还害她不能与林景行相见,她很生气!她现在,只想让自己,还有她的组员们,稍微能舒服一点。乔羽迅速调整了目标,她要援建,赚荣誉,和随时随地敢见林景行三不误!希望下一次,林景行再出现的时候,她已经恢复原先的容貌,可以不用像今晚这么狼狈。没错,她不想躺平任嘲了,她要搞出这里的第一台电动缝纫机!-乔羽当时上时装设计课时,主讲老师给学员们准备了好几页的ppt,仔细讲解过每台电动缝纫机主要的构造和优缺点。乔羽不是学工科的,她虽然听的挺认真,但时间久远,她根本画不出设计图纸。而且这几台最新型号的电动缝纫机里零部件众多,她根本没信心把那些复杂的电动缝纫机提早搬来这个世界。但里面讲到一台生产于1900年a国的电动缝纫机,乔羽当时学的很透彻,很多细节她还记得,而且制造工艺不复杂,她认为,她可以借鉴一下。那台缝纫机用到的金属件非常少,整个造型像是个长着角的字母c,艺术感特别强,跟乔羽喜欢的半环形古玉龙玦特别像,正好契合了乔羽为了玉雕才学缝纫的心思。所以当时乔羽很上心,非常认真地听设计师讲这台电动缝纫机的原理。后面回家,她还上网,查了好多相关资料。甚至一度,还想搞一台回家。但因为这个物件历史悠久,已经算是古董,她实在承受不起溢价,只能放弃。现在她急需电动缝纫机的帮忙,而唐市钢厂恰好有这样的条件,他们下属有很多机加工厂,都有了自己品牌的自行车厂,甚至还在为筹备自动挡汽车的生产打基础,招纳了很多自动化方面相关人才。而汽车发动机,其实与自动缝纫机的核心缝合电机,在设计理念上非常相近。乔羽有信心,只要她画出大体样子,列出主要原理,唐市钢厂,这个拥有众多高学历人才的大摇篮,一定能帮她实现!第56章 聊个五毛钱乔羽跟其他组长在陆桂英那开完早会, 别的人都立刻回去干活了,乔羽还立在那,不走。“小乔同志, 你还有事?”陆桂英抬眸,望向她。“陆大姐, 我们棉衣工装截止目前, 还缺多少件没完成?”陆桂英翻了翻报表:“还差1/3, 有5000多件吧。”钢铁厂竟然有一万五千多名员工!这人数,乔羽惊呆了。怪不得她每天都有质检不完的衣服。“陆大姐,也就是说, 我们全体员工即便保证每天300件的总产量,最快还要半个月,才能做完所有工装。”“是的,熬过半个多月,可以让大家休息几天,然后我们再接着做春秋工装。不过那个就不用赶工期了,这里冬天时间还挺长。”“可是我们组的成员有点熬不住,太多人手和脚上都生了冻疮。”“小乔同志,这些天, 我已经亲眼目睹你和你的组员有着怎样的钢铁意志,也就十来天了, 再坚持坚持。”陆桂英用奉承的方式拒绝乔羽接下来要提出的要求。可乔羽才不买账,她们过来援建是她们觉悟高, 但陆桂英不能用这个反过来拿捏她们, 这是不对的。“陆大姐,为了让钢厂员工早日穿上暖和的工装,我们吃再多苦也值得。可如果我们明明有更快捷地做衣服方法, 却不采用,依然选择在冰寒的天气里用低效方法制衣,我认为,这既对不起广大等着棉衣穿的工人,也对不起生着冻疮咬牙坚持着的制衣工。”陆桂英皱皱眉:“可上海那边单位捐的这批缝纫机,已经是市场上的最先进,我们不可能更高效地做衣服。”“还是有机会的,陆大姐。”乔羽从兜里掏出一张纸,展开,递到陆桂英面前,“可以让电机研究所的同事帮我们改造几台缝纫机,我有信心,改造过的缝纫机效率,至少是现在的3倍。”“这样的话,我们可以提早五六天完成所有任务,让广大职工早日穿上暖和的工装。”乔羽没有拿出她画的另一张图纸,她冷静下来仔细想了想,那其实只是设计原理简图,人家要她深入讲解发动机的内部构造,她根本讲不出来,因为她不是自动化这个专业毕业的。另外,即便是原理简图,也不应该是她这个小学二年级学历的人能画出来的。昨晚没见成林景行,乔羽气到想立刻搬一台电动缝纫机到这个年代来,可睡过一觉之后,当时的勇气兼傻气差不多全消弥了。换句话说,她清醒了!要是她意气用事,后续问题会接二连三产生,这里是全国高材生最密集的地方,她在这些人面前装,肯定连死都不知道怎么死,还是现实一点吧。所以这会儿,她从兜里掏出来的,只是简单改造现有缝纫机的方案,方案的重心在于怎样在缝纫机外面加上一个动力源,取代原先的脚踏板,让缝纫机工作效率高一些。车线的时候,速度能更快点。“连杆上焊上另一根金属杆,再把这根金属杆连到柴油发动机的手柄上,手柄上也要焊上钢条,让发动机像甩小丫头们玩的花绳一样,上下翻飞。这样,就能做到比脚踩快至少3倍的速度。”“听着有点意思,可这是人家捐的缝纫机,乱改不好。”“能复原,加的金属杆,切割机割掉,就恢复原样了。这只是单子太急的权宜之计。”乔羽耐心解释道。陆桂英听乔羽说的头头是道,稍稍有些信服她了:“小乔同志,那你先试着改造一台,但要记住,千万不能弄坏缝纫机,都是国家财产。”乔羽忙不迭点头:“我会很小心的,放心吧,陆大姐。”-唐市钢厂下属的服装厂大空地上,最近出现个奇观,靠着帐篷一头的外围,放着四台柴油发动机。帐篷篷布上被划出几道口子,容纳金属连杆转动。像是在控制着里面的什么工作。帐篷内,乔羽和她的组员们脸上都挺开心。“乔组长,你怎么想到这个法子,用柴油发动机代替脚去转动转轴,实现跟脚踩踏板一样的功能,速度还快很多。”“是啊是啊,我们靠在发动机边上,都会感觉暖和很多,之前坐在这一会儿就手脚冰凉,现在可舒服多了。”“你们看,我手上冻疮都好多了。”大家七嘴八舌,还挺兴奋。围着发动机坐着的乔羽,正在剪衣服上的多余线头,她用手背摸了摸脸,何止她们,她涂上雪花膏,又靠着发动机,这两天也感觉脸上爽滑回来好多。只是还没恢复最佳状态,但已经很不错了,至少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改变!幸亏陆桂英心里,还是同情她们这些来自铁路上的女工的,让乔羽试改了一台,成功后,又想办法帮她们弄来四台。不然,她们还在苦哈哈地“手作”成衣。俞梅最关心的却不是冻疮和暖和,她探过头:“你们说,这次我们能拿到‘先进生产标兵’的称号吗?”乔羽无所谓地摇摇头:“真要把这个称号给我们,别人也许还会说我们作弊。不过没关系,我们自己舒服地把活干好就行。荣誉嘛,有最好,没有也别不开心,以后多的是机会。”众人被她的好心态感染:“对,跟着乔组长,多的是机会!”-因为乔羽成功改造了五台缝纫机,用柴油发动机动当作动力源,代替脚力,加快了车线的速度,原本要半个月才能做完的棉衣,十天就全部完工。所有进服装厂援建的女工都可以休息三天,好好放松放松。上次乔羽给林景行写的信还没寄出去,正好,唐市钢厂也按这边正式工,每月45元的高工资,给她们每个来援建的人发了上个月的工资。乔羽和俞梅,还有她们组的其他十名女生,跟部队请过假后,浩浩荡荡,一起朝唐市大街上走去。她们有人想置办点东西,有人想寄信给家里。冬日,唐市街头的秩序已经恢复到跟震前差不多,骑着二八大杠来来往往的行人还挺多。她们一行人都是第一次上街,这会儿每人都挺新奇。乔羽顾不上东张西望,她只想第一时间把信寄出去。问了几个路人,总算知道邮局的临时办事点在哪,几个同样要寄信的人选择跟她一起走,其余的人想去市场那边逛逛,两队人马说好一小时后在原地集合。“乔羽,你要寄三封信呢?”俞梅也有信要寄回家,她的眸光八卦地落在乔羽右手的三封信上。自从乔羽搞到柴油发动机后,她算是彻彻底底服她了。无论乔羽能不能帮大家拿回奖,至少她让大家舒服地完成了剩下的工作,还能提前完工,休息个三天。两人又是同一个地方来的,俞梅想了想,她还是紧随大势,紧紧围绕在乔羽身边,这样她也能过的轻松一些。“嗯,寄给不同人的信。”“一封给家人,一封给那个大专家,还有一封给谁?”俞梅看乔羽手里捏着三个信封,有些狐疑,问道。“两封都是给他的,不同日子写的。”乔羽红着脸,含糊道。其实第三封是匿名信,她准备寄给这里的研究所。她虽然说不清无级变速器的原理,但这确实是人家a国用在1900年电动缝纫机上的技术。要是这边的人能理清楚这台缝纫机的深层次原理,对启发他们早日研制出,属于中国的自动挡汽车发动机,有着巨大的帮助。她决定,这么重大的事,还是别藏着了,悄悄把功能示意图寄给这边的研究所,希望能帮到他们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