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节
作者:捏个面人      更新:2023-05-20 07:49      字数:3293
  “我父亲再三叮嘱我,要我照顾好你。明天到钢厂,你们各地铁路过来的人都会暂时编入工程兵队伍,由我们统一管理。你想做哪方面的工作,可以提前跟我说下,我好有数。”她能归入基建工程兵?听起来好威风!“罗营长,我想开天车,不知道行不行?”有关系不用是傻子。乔羽满怀期待地望向眼前的人。罗辅云端起桌上的搪瓷杯,喝了一小口,摇摇头:“不行。你们不是钢厂正式员工,不能碰里面需要资质的活,只能从清淤,维修厂房,搭建员工简易房,冬衣缝纫,协助后勤这些活里头选一样。”顿了顿,他又道,“不用急着给我答案,我要先出去办点事。一小时以后,你再告诉我。”乔羽刚刚还很开心的脸,耷拉下来。-乔羽最终选择了缝纫。其余清淤,维修厂房之类的,她自认她的身板看着不是很能服众。还不如暂时先加入钢厂下面的服装厂,帮工人还有基建兵们赶制冬衣。等熟悉这里的情况了,再找机会,看能不能转成天车工吧。第二天,基建工程部队安排了一辆大军卡,把乔羽还有其他铁路职工送往唐市的各个单位。以前乔羽都是在影视作品中看到这场大地震的破坏力,现在亲临现场,虽然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可那些残垣断壁,看着还是很触目惊心。破坏力太大了!乔羽心情变的非常沉重。可当军卡驶入钢厂大门,她立刻感受到不一样的氛围。那是一片热火朝天,加油干的劲头!虽然这里的大部分厂房也塌了,但每个废墟堆旁都排着好几队人,他们像蚂蚁搬家似的,把一块块碎砖挪走。还有很多带着安全帽的正式工,他们也步履匆匆,往返着一间门头非常高大的厂房。“那里就是炼出‘抗震志气钢’的厂房。”罗辅云伸手指了指。乔羽听说过这个名号,她读铁道报的时候读到的。说在震后第26天,这里就重新炼出了新钢。为的是重振大家的士气。这个年代的人,果然都是勇士!乔羽不敢想象,全是废墟的地方怎么重新炼钢,还这么迅速!好在她现在算是钢厂一员,虽然是编外的,但也能近距离接触这里的人和物。这接下来的一年,她非常期待。她终于可以不虚此行,亲身感受感受这个非常难得的热血时代!第54章 小组长,大组长唐市钢厂下属的服装厂离主厂区并不远, 乔羽到达主厂大空地上扎着的营部帐篷,认了自己晚上住的床位,就跟着过来领她们的女工陆桂英, 一起朝服装厂走去。跟乔羽同一批去服装厂的,还有俞梅和其余十个来自其他铁路局的女生。可能罗辅云不想让她们这批女生太辛苦, 而她昨天又提出做缝纫女工, 罗辅云索性把从铁路上过来, 举手说自己会缝纫的女生都派去给服装厂。出列要去服装厂的,占到所有从铁路上来唐市钢厂女生总人数的1/3。走在去服装厂的路上,俞梅显得特别兴奋, 拽着领她们过去的陆桂英聊天。“陆大姐,这边以前是什么?”那名女工情绪并不高,冷冷回答:“大礼堂。”“哎呀,塌到一点都看不出来。那这边呢?”“医院楼。”“也看不出…”俞梅还想喋喋不休,乔羽上前一把,拽住她:“俞梅,路上有碎石,你别只顾讲话,看着点路。”她知道, 灾区群众肯定不喜欢俞梅这样对灾情品头论足的,再由她问下去, 她得问人家在这次地震中失去几口人了。俞梅剜了眼乔羽,走到其余几个女生旁边, 跟她们攀谈起来。“你从哪来的?”“聊城铁路局?那离这还挺远的。”几人聊的不亦乐乎。乔羽听了, 撇撇嘴,紧跟上带路人的步伐,没再管俞梅。-唐市钢厂是唐市重要支撑型企业, 尤其在这个工人阶级最吃香的年代,能进唐市钢厂,在相亲市场的话语权都会比别人高出很多。乔羽知道,附属服装厂只是冰山一角,夏天会有附属冷饮厂给职工提供冷饮,还会有各类能源附属站,支持工厂生产。唐市钢铁厂的电力站更是厉害,除了支持这个大厂子,唐市一大半居民的用电也仰仗这里。由此可见,这个单位级别和重要性有多高。这是乔羽在平城看到的那些单位不可比拟的存在。走进厂区,才能亲身感受到,“咱们工人有力量”是一种什么力量。哪怕是一堆堆残壁,近距离接触,依然能想象出他们屹立时的雄伟模样。乔羽踏入震到失去厂门的附属服装厂,里面的破坏也一样,非常严重。这里有另一批解放军们在忙着清淤。中间偌大的空地上,搭着大大小小六个帐篷。其中大一些的帐篷里传来“蹬蹬蹬”,踩缝纫机的热闹声音。“这次地震,我们服装厂失去了十分之一还多的女工。已经有各地知青,农场人员来我们附属服装厂帮忙。”“但职工的冬衣都被房子压了,地震当晚,又接连下了好几场大雨,衣服彻底毁了,所以我们冬衣的缺口很大,感谢很多单位捐赠了布料和棉花给我们,还派了像你们这些会缝纫的人来帮忙。”“临时成衣车间在从东往西数的第二个帐篷,你们铁路上来的人,选出一个组长。我们这边的做法,每天由组长跟进生产计划,完成生产报表,跟踪生产质量,汇报生产进度。”带路女工陆桂英有条不紊地发话。乔羽听了这番话,在心里暗暗感叹。到底是隶属唐市钢厂的,连服装厂女工都跟平城的女工明显不同,精神面貌就不说了,就这些有水平的话一出口,就知道唐市钢厂的企业文化绝对走在这个时代前沿。乔羽很同意陆桂英的看法,在这个有些混乱的过渡时期,按援建团队划分生产小组,非常有必要。一来,责任可以分包到各援建单位,这样既能促进生产积极性,又能提高生产效率。二来,也便于主单位服装厂的管理,即便是援建过渡阶段,他们也能做到井然安排。乔羽心里油然生出很多敬佩感。只是她们这些人虽然都是铁路局派出来的人,可却又来自不同的铁路局,相互之间,不认识的居多。这会儿选组长,不太好选。“陆大姐,我们不是一个地方的铁路局来的,可不可以让我们先试着做一天,我们内部相熟了,明天再定组长?”有个女生有着和乔羽一样的疑虑,她发话问道。“不行,看见上面这个标语了吗?《灾情就是命令》。进了这个帐篷,那大家就跟打仗没两样,每天都有很重的任务要完成。没有组长,就会像一盘散沙,这样是完不成任务的。我看这位小丫头挺好,就由你来做组长吧。”陆桂英指了指乔羽,把组长的头衔派给了她。过来这一路,就她没叽叽喳喳瞎聊天,满目都是沉重和痛心。她很喜欢这个稳重的丫头。乔羽刚想推脱,俞梅插话:“陆大姐,您有所不知,乔羽她傻了十几年,一个半月前刚刚恢复。既然进了帐篷就跟打仗一样,那您就不能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她。”说完,她不嫌害臊地抬起头,“我做衣服很拿手,我有信心当好这个组长。”“领料裁布码棉1人,车线4人,钉扣质检1人,6人能成一个小组。你们十二个人,就先分为两组。一周之后,哪组活做的既快又漂亮,再把你们铁路局合并成一个大组,大组长就由胜出的那个小组长来做。”陆桂英遇到很多来自各地的援建队伍,虽然隶属于一个大集体,但这些人却又分散在祖国各地。先分成几个小组,再合为数量稍微少一点的几大组,是当前最优的开展生产活动方式。她伸手,指了指俞梅和乔羽:“你们俩先各领一组,生产加比拼。其余人,排队加报数,单号跟你,双号跟她。”乔羽满目崇拜地看向这位女工,这个年代工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她可算是亲眼目睹到了。她相信,经过这一年的历练,她也会像这位陆大姐一样,再大的困难也打不倒她!-乔羽当上铁路生产队一队的小组长,兼钉扣加质检员。她带领的这个小组,有来料准备于露露,山城铁路局过来的。还有胡蓓,方晓丹,刘敏静,丁成珊,共四名车线工。这四名车线工来自不同的铁路局,彼此都不认识。乔羽需要让她们在最快的时间磨合起来,迅速拧成一股绳。她的目标,不仅要做合并后的大组长,还要在众多过来帮忙的队伍中打响名气,让铁路局援助队伍如一匹黑马,后来居上。乔羽有些热血沸腾,原来不当天车工,也有机会赚荣誉。这里果然处处都是机会!跟着陆桂英走进大帐篷,里面的缝纫机像士兵一样,摆放的整齐划一。看着非常新,应该是哪个单位才捐赠给这里的。陆桂英带着两队人马认完工位,喊上乔羽和俞梅。“两名小组长跟我走,领一下今天的生产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