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
作者:捏个面人      更新:2023-05-20 07:46      字数:3119
  她宁愿选择把早上的“豪言壮语”当空气一样,放了。乔羽努力把剩余不多的微笑聚拢:“老伯,我想报名参加十月期的学习班。还有,请问有纸和笔吗?能不能给我点。”-乔羽拿着宣传室给的一叠信纸还有两支铅笔,回到食堂后厨。她已经强迫自己忘掉检讨书的事了。她从后厨拿了把杀鸡用的剪刀,按便签本的比例,将信纸裁小,又问李姨借了针线,沿着左边沿将活页缝在一起。做完这一切,乔羽把信纸做成的小便签本收好在口袋。醒面时间差不多了,她要先揉面,再擀面,最后切面,为中午的面点做准备。也许天天在食堂做面点会让人厌烦,乔羽看其他两名面点阿姨揉面的时候都不肯使力,这么搓揉几下,面团明显松松的,她们就拿起擀面杖擀面。这样做出来的面没有韧劲,嚼起来会失了劲道,但人家都上了年纪,乔羽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管好自己。乔羽胳膊虽细,但很有力。做玉雕要求手有劲且劲要稳,穿来之前,她保持每周三次去健身馆锻炼的频率。体脂率控制的很好,肌肉含量很高。对面的阿姨看乔羽轻松举起二十斤重的面团,就这么“啪啪”的,来回砸案板,大力按捏之后,再砸,再按,娇小的身子跟着她的大动作起伏,她俩都笑了。“二妮,不用使那么大的狠劲,这活要干一辈子呢。”天天这么使劲,腰吃的消吗?乔羽笑笑:“没事,我只当在锻炼呢。”两人便没再多说什么,反正小丫头做两天就会厌烦。这会儿在兴头上,她当然愿意使力气。中午的面点分阳春面和鸡蛋面,阳春面什么也不放,按面的分量定4分到6分不等的价,要加荷包蛋,就得1毛左右了。面汤是提前做好的,普通的葱油汤,猪油还得控制用量,一碗面条里看不到几朵油花。乔羽站在大灶前,下她切出来的宽面,厨师长老何过来找她。“二妮,快去外面看一眼。”“怎么了,何叔?”“面我替你下,你看一眼赶快回来。”乔羽用护袖擦了擦满头的汗,朝外头跑。饭菜排四条队伍,面点排三条队伍。饭菜的队伍排队人数差别不大,但面点区别就大了,最靠窗的那条队伍看不见尾,另两条队伍稀稀拉拉,没人。乔羽明白了,何叔不想让她用力揉面。不然,其他人做的面,没人吃。她无奈叹气,走回锅灶前。“二妮,我们这里不是国营饭店,不那么讲究口感和口味,大家只要吃饱就行。食堂嘛,大锅饭,我们每个人做出来的东西要差不多。要是有人特别突出,反而会造成浪费。”乔羽点点头:“那何叔,我可不可以提前让职工过来找我登记。谁过生日,我就给他下一碗有劲道的面,早餐也给他准备些花馒头,这样可以吧。”她之前做便签本就是为这准备的,拿到林景行的亲口认证这条路已经不通,她得利用好设计总院一千张嘴的天然气氛组。树立艰苦朴素,关爱同事,热爱学习的人设,又能迅速认识院里的职工,一箭四雕。“那肯定行,只要你不嫌累,我现在就去跟他们说。”乔羽提了提嘴角:“为人民服务其乐无穷,怎会嫌累。”何叔被她逗乐,大笑几声,大步朝外走去。乔羽追了过去:“何叔,何树国和他家人不在我服务范围内。”何叔一愣,而后了然:“知道了,我们二妮会记仇。”-设计总院的大食堂今天沸腾了,新顶替张萍的面点工乔二妮放出大话,以后谁过生日,都能吃到寿星生肖做出来的花馒头。她做的面条也特别好吃,很有嚼劲。很多人宁可排上半小时的队,也要等她做的面条出锅。不过明天开始就没了,要等过生日那天,才能吃到她特别制作的劲道面。食堂里职工和家属人数众多,每天总有那么一两个人正好过生日。乔羽下完面,就接到预约。是职工替他家孩子定的。乔羽拿了小马扎出来,从口袋里掏出便签本和铅笔,坐好:“先登记。”那人笑了:“二妮,你不是不会写字吗?”乔羽抬头:“可我会画呀,你是下定人,我得画下来,留个证据。我不收钱,但要出力,谁要用假生日骗我,一经发现,何树国同等待遇。”“二妮真厉害,你怎么知道有刚过完生日的不服气,准备用假生日骗你呢。”乔羽笑笑:“那要麻烦你转告他们,我的傻病已经好了。”旁边几个看热闹的人围过来,跟站在那做人体模特的人聊天。乔羽没搭理他们,继续埋头画画。她画画很快,绘画是玉雕的基本功,高端客户经常要雕佛,雕观音,乔羽需要先把简笔图画在玉上,勾勒出轮廓,然后才能上玉雕机雕刻。所以,对面几人没开两句玩笑,乔羽就停下笔。她把本子递给那人:“麻烦你在你的头像下方签上大名。”那人接过去,眸光立刻被便签本上的简笔画吸引过去。虽然只寥寥几笔,但已经抓住他的面部精髓,大小眼,塌鼻梁,下巴上的痦子,无一不说明乔羽画的就是自己。“二妮,你有两下子嘛,画的这么像,我看你都可以进宣传室了。”那人笑着写上“候志扬”三个字。周围看热闹的人也围了过去,看完之后,都竖起大拇指。乔羽淡淡一笑,她这么做不是为了要人夸,实在是设计院人太多,又没有手机,人脸跟名字很难对应。只能用这种办法迅速认识周围所有人。-国营单位在70年代实行轮班制的多,也没有休息日。像乔羽,上的就属于早班,她做完中饭,打扫完卫生,下午两点就能下班。晚饭有其他晚班的人负责,乔羽不用管。乔羽看日头还早,没直接回家。她喜欢玉雕,她的师父是六十年代生人,七十年代那会儿,他师父师承扬州那边的玉雕大师,在玉雕上颇有造诣。他一直告诉乔羽,七十年代很多行业都很凋零,或者还没做起来,但玉雕业是例外,相对其他厂子,玉雕厂在那个时代算得上红火。甚至一度,各地都有自己的国营玉雕厂。那时人们普遍工资低,但玉雕厂雕一个鹅卵石大小的小摆件,拿到广交会上,最少能卖8美元。效益好一点的玉雕厂都能买得起日本的三菱轿车。已经留在1976了,怎能不亲眼看看师父口中七十年代的玉雕厂呢。第7章 她不允许你摸平城不大,要打听玉雕厂在哪很方便。乔羽一路溜达着过去,倒也算顺利。到了门口,被门卫拦住了。非要她报一个在里面工作的人的名,才肯放她进去。乔羽哪能报的出名字。但平城那么小,她不认识别人,不代表别人不认识她。再加上跟她长的像的乔羽的照片贴遍电线杆,她在厂门口多踱一会儿步,总会有人认出她来。果然,也就数到一千不到,有个女孩喊她。“二妮?还真是你啊。”乔羽抬头,是个看着不到三十岁的女的。“不认识我了?我是尤香玉,你姐乔桃上两届的,我还经常去你家找你姐玩呢。”哦,原来是乔桃的朋友。看,人跟人的差别就这么玄妙。上下只差两届,乔桃在当知青,她朋友却在工资很高的国营单位开心上着班。乔羽揉揉耳朵,甜甜喊人:“香玉姐好。”“来玉雕厂干吗呢。”“今天顶我妈班,下班早,瞎溜达呢。”“别在街上溜达,多危险。走,姐带你去里边转转去。”就等你这句话呢。乔羽继续乖巧:“太好了,早就想看看玉雕厂长什么样。”平城玉雕厂规模不大,看着只有设计总院主楼那么大的占地面积,但里面的玉雕机器品种出乎乔羽预料的多。她原以为这会儿的主流雕刻还是古法,没想到功能简单的切割机,抛光机已经出现了。尤香玉带着乔羽简单转了一圈,看乔羽眼眸晶亮晶亮的,她笑了:“你们设计院的人怎么都对玉这么感兴趣。”“还有别人也来这里?”“你们的大专家,叫林什么的。这个月的每周日,他都会来。这里的机器他也会用,玉雕的比我们还好。”她顿了顿,像是想起什么,继续道,“不过他雕的东西样子很古怪,我们没人认识,看着就像是挺着个大肚的怪猫。最好笑的是,他自己都不知道那叫什么。”乔羽没在意尤香玉后面的话,她只是有些奇怪,为什么她走到哪,都会有人以各种方式提起林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