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希望
作者:写离声      更新:2022-03-24 12:07      字数:3419
  赵四郎一哂:“外甥女有什么好办法, 说来听听。”

  小孩毕竟是小孩, 再怎么聪明, 智虑毕竟差一点, 赵老翁的性子他最是了解, 他要是能答应此事,除非江水倒流。

  蔺知柔无视四舅话里的嘲讽意味,沉着道:“阿舅可以劝说外翁药铺开到江宁去, 如此一来,我阿娘迁过去便是顺理成章, 闲暇时可以帮忙照看买卖理理帐目, 阿兄离扬州远些也稳妥。”

  赵氏闻言双眼一亮。

  可她还没来得及高兴,赵四郎便嗤笑道:“我还道是什么绝妙的计策, 开店之事去年我便与阿耶提过,他一听便说不成。”

  赵氏道:“阿耶为什么不允?”

  赵四郎瞥了这一把年纪仍旧不谙世事的妹妹一眼:“你道开家店铺是多容易的事?”

  又乜了眼外甥女:“你们晓不晓得, 咱们家一年到头给县衙那几位上了多少贡?何况江宁自有几家大药商, 一年到头贩几次货可以, 要在那儿扎根, 不是从他们口里抢食?”

  他何尝不想说动赵老翁将店铺开到江宁?若是那样, 他便可以长留江宁,将那温柔小意惹人怜爱的外室作了正房,岂不是好过对着家中的母大虫?

  听兄长这么一说,赵氏眼里刚燃起的希望瞬间熄灭了, 她虽不曾做过买卖, 可自小在商贾之家长大, 耳濡目染之下多少懂一些。

  蔺知柔却道:“阿舅可还记得咱们在普通院遇见的淮南节度使公子?”

  赵四郎脱口而出:“要买你那个?”却忘了妹妹并不知道此事。

  赵氏果然大惊失色:“这是怎么回事?”

  蔺知柔对母亲道:“阿娘,我回头再与你分说。”

  又转向赵四郎,淡淡道:“那公子也入了我师父门下,如今是我师弟。”

  赵四郎这回真的是瞠目结舌:“这这”

  半晌,终于转惊为喜,站起身原地打了个转,喜得手脚都不知往哪儿放。

  赵氏仍旧沉浸在人家要买她女儿的惊悸中,胆战心惊道:“柔娘,那小公子为何要买你?他现下可死心了?”难道是看出她女儿身?

  蔺知柔道:“阿娘莫怕,他的书僮恰好病了,这才临时起意,如今知道错了,已向我赔礼道歉了。”

  赵氏这才抚着心口连声道:“佛祖保佑,佛祖保佑。”

  赵四郎一听说堂堂节度使府公子居然向外甥女赔礼,整个人如坠云雾,半天回过神来,一改方才的剑拔弩张,看向外甥女的眼神中竟带了些不易察觉的谦卑。

  他自己也觉尴尬,咳嗽两声加以掩饰,对赵氏笑道:“这孩子,与节度使公子是师兄弟,还故意瞒着阿舅。”

  蔺知柔道:“阿舅有把握说服外翁了么?”仍旧是不咸不淡的口吻。

  赵四郎也顾不上与她计较了,眉梢眼角都是喜意,连连点头:“有这重关系,十拿九稳了。”

  搭上了淮南节度使府的公子,放眼整个江宁,谁敢不卖这个面子?甚至都不消那公子真的出面,只要让旁人知道有这关系,他们在江宁便能畅行无阻。

  赵四郎比蔺知柔还迫不及待,当即起身,整了整衣襟:“我这就去同阿耶商量!你们无事便在此等消息。”

  说罢便急匆匆地掀帘子出了门。

  不一会儿,便有下人满脸堆笑地送上茗茶和点心。

  赵氏待下人离开,仍旧心有余悸,压低声音询问女儿普通院之事的来龙去脉。

  蔺知柔轻描淡写,说笑话一般讲了一遍,赵氏仍旧心疼不已,泪如雨下:“全怪阿娘无用,叫你吃这样的苦,别人家的小娘子哪个不是无忧无虑,阿娘不能让你依靠,反过来要靠你,阿娘对不住你”

  蔺知柔从怀中抽出帕子替母亲拭泪:“阿娘快别这么想,你待我再好不过了。”赵氏为人懦弱,可但凡干系到几个子女,她总是出人意料的坚强,当日为了她不惜当着族老的面顶撞婆母,至今在族中留了个不孝舅姑的坏名声。

  蔺知柔可以不把坏名声当回事,可对赵氏来说却不啻于天塌地陷。

  今日与兄长交涉,更是违背了她的本性和一贯信念,可她有万般的不情愿,为了子女仍肯奋力一试,已是很不容易。

  蔺知柔安慰道:“阿娘,往后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赵氏噙着泪,重重地点了点头。

  约莫过了小半个时辰,赵四郎回来了。

  蔺知柔一看他得意的神色便知道赵老翁是允了。

  赵四郎道搓了搓手道:“阿耶起初仍是犹豫,费了我好一番口舌。”

  这话倒是不假,赵老翁年纪大了,没了锐意进取的心思,凡事都想着稳妥,好在儿子素来得他的意,经他一番劝说,赵老翁终是决定拿出这笔钱来,

  让最看重的儿子去展一展身手。

  此事一成,赵四郎再适时地提了妹妹的事,赵老翁一想,既然要在江宁开铺子,留个信得过的人在那儿也好,赁个宅子,儿子去江宁也有个落脚的地方,不必住客舍,倒也省下一笔花销。

  只是修缮庄屋那笔钱花得冤枉,令他心疼不已,免不得又要将他如何逃难又如何发家的奋斗史再念上一遍。

  赵四郎又道:“我已同阿耶商量好,待这几日把账盘好,我便去江宁物色店铺与宅子,等柔娘考过州府试,你们便一同去江宁。”

  赵氏难以置信:“当真么?”

  赵四郎“啧”一声:“阿兄还骗你不成?”

  蔺知柔心里一块石头落地,谢过赵四郎,与母亲一起回了小偏院。

  赵氏仍旧有些怔怔的,自从丈夫死后,她的人生里坏事、苦事一桩接着一桩,几乎忘了欢喜是什么感觉。

  蔺知柔没有回自己屋子,先去找哥哥。掀开西厢房的帘子一看,却见蔺娴也在。

  两人趴在案边,两颗毛茸茸的小脑袋凑在一块儿,蔺娴嘴里不知在嘟哝什么。

  蔺知柔凑上前去,只见砚台边墨粉洒得到处都是,两个人四只手全都黑乎乎的。

  “你们在做什么?”蔺知柔好奇道。

  蔺娴把手往衣襟上蹭了蹭,捧起水盂就往砚台里倾:“阿兄给我画小狗。”那只青玉小狗蹲坐在砚台边,已经看不出本来的颜色,变成了一只小黑狗。

  水淌得到处都是,蔺娴抓着磨石往砚台里杵:“阿兄你看好,这么磨的。”

  蔺遥捧着脸专心看着:“嗯。”把手拿开脸颊上便是几道黑印子。

  蔺知柔哭笑不得,打了水来替两个孩子洗干净脸和手,又清理了几案:“我来教你们研墨。”

  一边说一边用小竹匙舀了少许墨粉倒进砚台里,滴了几滴清水,用磨石转圈研磨。

  磨完墨,蔺知柔将笔放进哥哥手里,像他小时候教自己写字一样,认真地帮他把每根手指放好位置。

  蔺遥捻着笔管动了动手腕,似乎是想起了往日执笔的感觉,激动地睁大了眼睛。

  蔺知柔取了张竹纸铺好,把砚台往他面前推了推:“阿兄,蘸上墨试试。”

  蔺娴也在一旁催促:“阿兄画小狗,阿娴要小狗!”

  蔺遥小心地将笔尖伸进砚池中,蜻蜓点水般蘸了蘸,然后看了看洗濯一新的玉雕小狗,犹豫地落下笔。

  第一笔下去歪歪扭扭,蔺娴在一边叫道:“歪啦歪啦!”

  蔺遥蓦地一僵,用手背擦擦额头上的汗,长睫毛不停地颤动着。

  蔺知柔见他迟迟不敢下笔,取来一张新纸铺好,鼓励道:“阿兄再画,不妨事的。”

  蔺遥抬眼看她,蔺知柔笑着点点头。

  蔺遥也学着她的模样点点头,稳住手腕,在纸上画出一道圆润的弧线。

  虽然读过的诗文都忘了,可身体的记忆还在,蔺遥画出的线条与一般孩童胡涂乱画的全然不同。蔺知柔倒也不甚奇之。

  蔺遥大受鼓舞,再看一眼小狗,接着方才那条弧线又画了一笔,一条前腿的形状便勾勒出来了。他又蘸了蘸墨,看一眼小狗,再低头添上一笔,纸上的小狗慢慢成型。

  蔺知柔在一旁看着,不知不觉屏住了呼吸。

  待蔺遥最后一笔画完,蔺娴“嗷”地一声欢呼起来:“我的小狗!我的小狗!”

  仰着脸问阿姊:“我的小狗好看么?”

  蔺知柔却顾不上回答她,只觉眼前慢慢模糊。

  纸上的小狗虽后脚略短了些,但憨态可掬,活灵活现,睁着圆溜溜的眼睛,歪着脑袋,似乎正在打量她。

  蔺遥害羞地把纸托起来,撅起嘴,往未干的狗尾巴上吹了两口气,献宝似地捧给蔺知柔:“阿妹……给……”

  阿娴撅起嘴:“这是阿娴的小狗!”

  蔺知柔从哥哥手里接过竹纸,高高举过头顶,对阿娴道:“这是阿姊的宝贝,回头让阿兄给你画只小猪。”

  “阿娴的小狗!阿姊坏!我不叫你阿姊了!”蔺娴一边嘟囔一边使劲往上跳,要去够姐姐手里的画纸。

  蔺知柔笑道:“你不叫我阿姊叫什么?”

  蔺娴想了想道:“四舅母!”

  蔺知柔一乐,一把搂住她,在她脸蛋上重重亲了一口。

  蔺娴终于还是没能抢过蔺知柔,缠着阿兄画了五六只小狗才心满意足地去吃中饭。

  蔺知柔难得放下书卷,陪两个孩子玩了一整天,第二日天未亮,她便背起行囊,带着婢子小金,踏上了前往江宁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