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少年
作者:帝九彦      更新:2023-05-18 12:52      字数:2228
  山路崎岖,大雨滂沱,一行人艰难前行。其中有三个走镖模样的人带队,还紧紧跟随着十几个书生,只是衣服有些破烂。这书生中间,有三五个年龄稍长的,大约有三四十岁的模样。另外还有七八个壮年书生,大约二十几岁,看着家境也不是十分殷实。而远远的,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披着蓑衣倾着身子默默紧随着。虽然披着蓑衣可雨水依时顺着脸流向脖胫。少年抬头望天灰蒙蒙一片,仿若整个人生陷入了灰暗!只是那眼眸依旧清亮。“哎,前面有只小亭,我们暂时到那里歇息片刻!”一个穿着灰色蓑衣的大汉,冲着身后一阵吆喝,众人的行程无形中就加快了不少。“李头,这是到了哪个地界呀?怎么还有人在此处修了小亭?实在难得!”问话的人,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抬头望天灰蒙蒙一片,竟看不到尽头。另一个书生模样的人,身后背着个大箱子,用加大的雨具蓑衣盖得严严实实。他边走边气喘呼吁地回身看身后的少年,显得有些忧心。“泉州吧!离京城不远了,不几日便可抵达京城!只是我们还得加快行程,否则天黑下来,又是雨夜,恐发生危险!”灰衣大汉抖了抖肩上的雨水,不断鼓励。他们这一行队伍,十一二个人,是结伴同行进京赶考的。而尾随的少年,紧紧地跟随着他们,从不曾被落下,当然他不也靠近队伍。一开始还有人有所顾忌,可是一看到这清秀的少年,亦是一副书生的打扮,众人也便不再驱赶于他。众人深一脚浅一脚,走在泥泞的官道上。不一会儿的功夫,果然见前方出现了一条长长的石子路,顺着石子甬道,那雨水缓缓地流淌而下。石子路的尽头一只小亭歪歪扭扭的矗立在风雨中,小亭的顶部铺着厚厚的稻草,有一只亭角竟然被掀了起来。众人终于有了生气,纷纷向小亭连滚带爬地跑去。少年微微叹了口气,似乎在叹气这小亭被打破了沉寂,令他感到极为不适。他并没有走进小亭,而是斜靠在小亭附近一棵柳树旁,任风雨袭来。众人在小亭里歇息片刻,纷纷收拾着身上的狼狈。此时正值秋末,众人淋了这许多雨,一个个嘴唇冻得有些发紫。如今到处都是湿哒哒的,想要点个火取暖都千难万难。“大家伙吃些干粮吧!等走到下一个驿站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好歹补充些体力。”李丰年是个走镖的,被一群穷书生共同邀请来走了这一趟镖。于是带了三两个人,就接了这趟镖。这些穷书生倒并不是怕遇到什么劫匪,而是为了有个向导,以恐走错路。众人纷纷行动起来,身上虽然有些冷,可是好歹有口吃的。很快,众人恢复了不少体力。只是斜靠在柳树下的少年,依旧闭着眼睛,似是睡着了一般,任小雨稀稀疏疏地往身上挥洒着。李丰年见此情形,不由微微地叹了口气。“进来避避雨吧,吃些东西驱驱寒气!”说着竟从怀里掏出半块饼子,递给了少年。少年微微一愣,缓缓地睁开了眼睛,那目光竟然极为清澈。“怎么?难道嫌弃不成?”李丰年见少年没动,不由皱了皱眉头。一路这个少年,一直紧随着他们,却并不靠近,更不与他们搭讪。李丰年本是心善之人,一路走南闯北。自是知道出门在外,得与人为善。看着眼前的少年,和一般穷苦书生不同,所以更没有为难于他,任他跟随着。“谢谢!”声音沙哑,竟完全不是少年的声音!李丰年粗厉一笑,向前走了几步。冲少年点了点头,将手上的饼子递给了他。此时少年并没有客气,向前走了几步,伸手接过了饼子,退回到柳树下,然后和着雨水慢条斯理地吃了起来。李丰年见人接了吃食,脸上多了一丝温度。看着这少年的吃相,虽然吃得慢条斯理,可那半张饼子眼见的以极快速度吃下去了。这极度的反差,令李丰年不由一愣。这少年绝对是家教良好,生活无忧,怎么看怎么像大家公子。“你是哪里人哪?怎么就一个人独自前行?”少年抬起头来,竟然抿了抿唇。“陇县!”“你竟是陇县之人?那你可知张佐村?”李丰年一下子提起了精神,顿时有了谈话的兴致。“我一心读书,倒是有大半年不曾出门!”少年眸光闪了闪,然后将脸望尽无边的雨幕。“李头,你听没听说张佐村一夜之间被一场大火烧了个干净?”旁边破旧斗笠的壮年书生,听见张佐村,不由自主的接了话。“这都好几个月的事情了,你才知道呀!可惜了那么一个村子。唉!”另外一个穿着补丁的三十来书生,正拧着衣角上的雨水,只听哗啦一声,竟挣了一地的水。那斜靠在柳树下的少年,只是微微挑了挑眉,然后摇了摇头。“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李丰年的同伴,是个二十来岁的毛头小子,不由嗤笑一声。看着这些百无一用的书生,脸上隐隐带着嘲讽!这么一群人才凑够了走镖的钱,一个人平摊下来也就百十来文,实在不够瞧的。若不是顺路,更是不会接这样一趟镖。如今又来了一个,竟然分文未付,还一路跟随着他们,实在让人瞧不上。“行了,就你话多。”李丰年一声呵斥,“大家伙儿都吃的差不多了吧,现在雨小了不少,我们还是出发吧。”一听这话,众人这才纷纷闭了嘴。开始收拾行囊,戴上了斗笠,披上蓑衣,缓缓地走出了小亭!等众人走出十几步远,少年这才缓缓地站直了身子,一步步地紧紧跟着。众人顺着泥泞的官路,一点点地向前挪动,周围依旧是密林丛生。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一点儿见不到驿站的影子。雨依旧不急不缓的下着,众人都疲惫异常,这路实在是行走艰难,眼看天渐渐黑了下来,李丰年不由着急起来。然而就在此时,竟然听到一阵急促的铜锣声!“赶紧的,大家围在一处。此处竟然有山匪。”李丰年顿时戒备起来,眼中显出焦急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