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太子妃的咸鱼日常 第126节
作者:青析      更新:2023-05-18 02:52      字数:2977
  不过,康熙却是收到了太子正在慢慢康复的消息。新年临近,他没再耽搁,带了人亲自去畅春园,要迎太子回宫。如此隆宠,史上从没有过。宫中四妃,听闻此事,好几位急的嘴角都起了燎泡。惠妃自然首当其冲。她向来认为自己的儿子,和太子比,才华、能力皆不相上下。差就差在,胤褆是她生的,而太子是皇后生的。但她的儿子毕竟是长子,朝中有不少人,明理暗里支持胤褆。若他们双方正面对上,谁输谁赢还未可知。她想不通的是,为什么儿子同太子一块儿去了一回战场,就彻底换了个人似的。对太子的事情上心极了不说,回了京都没正儿八经地过来请过安,就为了给太子找那个叫什么余寅的?眼见皇上亲自去迎太子入宫了,她可不是就急了。拉了胤褆回自己宫里,说什么也要给这个傻孩子洗洗脑。“儿子啊,你是不是傻?你帮着太子有什么好处?他现在中毒起来不来身,不是正合咱们的意?太子处于弱势,就是你冒头的大好时机......”话音未落,便被胤褆打断了去。“额娘,你别再说这话。儿子心里有数。”惠妃恨铁不成钢,“你有什么数?太子还没登上帝位呢,你这么鞍前马后的,那拉氏都好几个人进宫问我,你什么意思了。”“儿子,你自己说说你什么意思?那拉氏举族帮衬你,才为你赢得了如今的局面......”“额娘,你说的都没错,可是太子救过我的命。要不是当日太子在场,儿子恐怕都没命回来见您了。太子中毒,也是为了儿子才中毒的。”胤褆就是认死理,惠妃不论怎么说,都无法让他回转心意。他以前也以为自己和太子不相上下。可上了一回战场,他第一次觉得,太子比自己善谋略,比自己果断,能力绝佳。若是太子毒症能解,就这着救命之恩,他也愿意推举太子上位。再说,人家本来就是太子,登极不是名正言顺吗?“额娘,下回那拉氏的人再来,您就让他们都歇歇吧。学着明相那样,就挺好的。”胤褆出征前,见过明珠一回,也正是因为明珠出谋划策,他才想到跟着太子一起去战场。不过这回归来,他明显觉得明珠同这边疏远了。这位老大人好似变成了一位中立的直臣,他再三拜访都被明珠不咸不淡的打了回来。索性太子中了毒,胤褆也没心思发展下线。明珠不理他就不理他吧,反正他不准备干嘛了,留着这个老大人,也是搁在一旁闲置。说到这个,惠妃更是一肚子火。“明相可是咱们好不容易拉拢来的,要不是他同咱们沾亲带故,你以为能轻易说动他?你若是对做了什么得罪明相的事,趁早负荆请罪还来得及。”明珠是惠妃的堂伯父,一直以来他都是大皇子的坚实后盾。如今骤然冷淡下来不说,惠妃还打探到,老大人有致仕的念头,第一反应就是大皇子犯了什么错,得罪了人而不自知。“停停停,额娘,您消停消停吧,儿子还有事,先告退了。”胤褆掏掏耳朵,实在受不了惠妃的碎碎念。他这个人说白了,挺轴的,决定的事,八匹马都拉不回来。以前想跟太子争高低,不论太子做什么,他都要上前比个高低。就算小时候一块儿尿尿,都要比谁尿的远。现在他觉得太子人还不错,不想要那位置了,惠妃就是说破了天,他也不会听。胤褆说完,随意地行了个礼,就要撤。被惠妃一下子抓住了袖子,“儿子啊,你可别昏头了。这事可不是你一个人的事,而是关系到那拉氏阖族的大事。”“额娘,你放心,太子挺好的,儿子这会儿为太子忙前忙后,他和皇阿玛都会看在眼中。”“假以时日,太子登极也不会忘了我,更不会忘了那拉氏。”惠妃气得胸口剧烈起伏着,恨不得把儿子的脑子剖开来看看,里头是不是装了木屑。以前也没觉得儿子蠢啊,现在看,简直蠢透了。他登上皇位,和太子登上皇位能一样吗?“行了,额娘,儿子真有事,明儿再来看你。”胤褆摆摆手,转身往殿外走。“你有什么事,交给额娘办,你回来,额娘跟你好好说说......”“我去找余寅,额娘您好好歇着吧。”胤褆头也不回的摆摆手,只留给惠妃一个潇洒的背影。惠妃顿时觉得呼吸不过来,那讨债鬼彻底没了影子,才缓过了气。她坐在空荡荡的殿内,“哇”地一下哭出了声。她好好的儿子,养了二十来年,不就上一回战场?彻底被人带偏了。当初就说不要去、不要去,如今可好?眼见再努力一把,就能当上太后之位,把宫中的女人们遥遥甩在身后了。儿子突然来一出,她该怎么办?呜呜呜呜......若是给她知道,是谁怂恿胤褆去的战场,非要叫对方好看不可!想想还是觉得自己惨,呜呜呜呜......她的太后之位,就这么飞了?明珠站在自家院子里,狠狠打了个喷嚏。小厮:“大人,快回屋吧,天寒地冻的,仔细再找了凉。”明珠不甚在意道,“着凉就着凉,等我致仕了,有大把的时间养病......”第83章 胤禩:心在滴血(二更)……康熙接胤礽的阵仗很大, 明黄仪仗开道,御前侍卫拦守在街道两旁。跟随的人,从畅春园开始, 一路排出去很远。百姓们并不知道太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只知道太子领军击退了准格尔, 得胜归来, 结果却受了重伤,一直住在畅春园里养伤。如今见帝王亲迎接, 猜想太子殿下的伤势, 大概是好得差不多了。“太子殿下总算好了,听说这次征战殿下立下了大功, 为了百姓可吃了不少苦!”人群中的一名老者,比起了大拇指同旁边的人道。“是啊是啊,说来太子也是为了百姓而受伤的, 有这样的皇上、有这样的太子,才是咱们百姓之福。”“切。”余寅也站在人群里瞧热闹, 听见百姓们议论的话,自然打心底不服气。谈话的两名百姓, 听见动静都默默离这个青年人远这些。这位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 脸上的嫌弃摆的明明白白。余寅自来被人碰着,何时受过这种冷待。若不是他现在是重点通缉对象, 也非要叫这两人尝尝太子中的药不可。云姨亲自调配的秘方,谁用谁知道。他就不信了, 没有他们拿解药出来, 太子能好?多半是康熙为了稳固朝堂, 故意摆出来的花架子。胤礽觉得轿中憋闷,命人掀开厚毛毡,透透气。他眼神从缝隙中穿过, 偏生和人群中的一个陌生少年对上了眼。对方见他看过来,不躲也不避,待马车即将过去的时候,还故意冲着他笑了笑。胤礽没认出对方来,但就是觉得那个眼神熟悉。双方错身而过的时候,有什么在他脑海中一闪而过,待要命人前去查探,哪儿还有什么少年的影子。余寅刚刚把胤礽的神色看的真真的,他那副模样,可不像是好全了。果然,这不过是康熙故意摆出来,稳定人心的。回了小院,余寅还赞,“云姨,果然还是你的药厉害,用在太子身上,就是大罗神仙来了,恐怕也活不久。”云夫人笑笑,替余寅除了披风。“小主子谬赞了,这些方子还是老太妃那会儿传下来的,属下也是沾了老太妃的光。”余寅叹,“老祖宗有先见之明,旁人不及她多矣。”只可惜,老祖宗早早去世,如若不然,有她老人家在,直接反了便是,又何苦徐徐图之。也是孝庄命好,得了好孙子,老祖宗得的却是他娘这个孙女,否则这天下早就易主了。好在老祖宗给他们留了足够的人手和金银,到了他们这一代,力挽狂澜尚且来得及。关氏出来,见儿子怔怔地站着,便笑。“呆在外头做什么?去里面呀,里面暖和些,叫你别去疯跑,又瞧什么热闹去了?”“儿子去看太子了,人人都说他彻底康复了,以儿子看,不过是强弩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