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太子妃的咸鱼日常 第84节
作者:青析      更新:2023-05-18 02:50      字数:2504
  胤褆都要被她这幅样子给气死了,倒好像做错事情的人是他一样。他是为了谁啊?若不是看在孩子的份上......胤褆冷哼一声,拂袖而去。男人的背影,冷漠决绝。大福晋闭了闭眼,惨淡一笑。原来有些人会变,不是因为一个女人,没了静宜还有别人。当爷的脑子不清楚,往后这府里,哪儿还能有安生可言。*宫中死了人,还是皇子侧福晋。作为被委以重任的妃子,德妃自然牟足了劲儿要查出端倪。只可惜背后的人隐匿的很深,调动了宫中侍卫,也一无所获。又过了几日,宫中发还了静宜的尸体。胤褆领了回去,到底好生安葬了。因为皇家宣称是意外,大皇子排场又摆的很足,石府的人还上门好生吊唁一番。儿子少了一个侧福晋,惠妃生怕儿子少了伺候的人,又怕大福晋太善妒,拦着后院的,不让胤褆亲近。干脆赐下两个,容貌上乘的宫女。由她这个婆母赐的,想来大福晋也没理由拒绝。瞧着院中身姿窈窕的女人们,大福晋只看了一眼,就撇开目光。随便吧,他们这对母子,爱如何便如何。只要不犯到她和女儿们头上。而这时,边关又一次传来了急报,噶尔丹率领军队,侵犯大清边境。为了钱财粮食,竟然一日屠尽数十余户人家!朝中听闻此讯,便极少再有人会关注大皇子府的事,全在商议对策,看如何回击回去。最叫人意外的人是裕亲王,他竟举荐了太子,提议由太子带兵,亲征准噶尔。大臣们很快分裂开,中间出现了两个声音。一是觉得太子可代天子出征,一样代表皇家威严,可扬我国威。另一部分人觉得太子从未上过战场,恐怕经验匮乏,并不能督战三军。京城中,一所偏僻的小院子里,云夫人正向一位看不清面貌的人,汇报此事。那人身材高挑,身上裹着斗篷,看不出男女。听闻此事,淡淡道。“这么说来,其实是太子自己找的裕亲王?”“据咱们得来的消息,确实如此。”“属下不知,太子为什么执意要亲征,难道他领军能力还能胜过康熙?”云夫人说起当今陛下,语气中并无多少敬意,和说张三、李四并无任何区别。“初生牛犊不怕虎。”那人嗤笑道,语气轻蔑。“那......”“他要去便去,不是想去战场?最好死在战场上,别回来了!”那人笑起来,像是想到了什么好玩的事。“康熙不是才发过热,那药不能要了康熙的命,不知道,他听闻儿子的死讯,惊惧之下,有没有可乘之机。”云夫人也觉得事情如果能按照,他们设想的这般发展,确实不错,只是还有些犹豫。“可是、可是康熙应当不会同意的。”太子毕竟被康熙捧在掌心里长大的,唯一指定的继承人。但凡他脑子清楚,一定会冒这种风险的。噶尔丹来势汹汹,没有绝对的实力和身份压住对方,保不齐,过不了几日就要卷土重来。到时候受苦受难的,还是百姓。若是康熙不作为,根本不用他们动手,民怨激愤,说不得大清江山都要毁于一点。要是他舍不得自己的继承人,就得自己去!那人眼神阴狠,两相比较。“他不同意,你就使法子让他同意!”康熙老谋深算,不那么容易下手。胤礽就不一样了,作为一个将将及冠的少年人,只要在战场上略使计谋,还愁不能取他一命?第54章 孤去征战,不是为了让妻子在……宫内, 御书房。梁九功领着伺候的人守在殿外,殿内一角生着碳火,袅袅香气, 把整个南书房都熏地暖融融的。康熙父子在内室说话, 一站一跪, 气氛稍显紧张。“皇阿玛,请您成全。”胤礽双手抱拳, 单膝跪于地上, 身姿挺拔,虽处于劣势, 身上的气势并未弱下来。康熙坐在书案后面,抬眼看太子。这孩子不卑不亢,其实执着顽固的很, 认定的事情,八匹马都拉不回来。他这边打回去了, 竟然说动了福全来做他的工作。如今又跪在御书房中,一副他不应, 便不起身的架势。“你呀, 怎么就不理解朕的苦心。”康熙叹口气,从案台后绕出来, 亲自扶胤礽起身,对上儿子坚定的双眸, 无奈叹息。旁的孩子都是小时候调皮, 长大了会好很多。就像胤褆, 小时叫他看书,跟要他命似的,没人盯着, 便一个字都不肯写。胤礽却和他完全不同。他小时候乖觉多了,让他看书习字,每次都老老实实的,非要按部就班地写完不可,没弄完,连觉都不肯睡。隆冬腊月,天还没亮就自家爬起来看书了,都不用伺候的小太监提醒......还担心这孩子太老实了,没有自己的主见,谁知大了反倒有自己的主意。君子不立危墙这个道理,想来他不是不懂?认定了,就是不肯回头。“皇阿玛的苦心儿子自然明白,但是儿子成长到如今,一直都有皇阿玛保驾护航,和旁人比起来,未免太顺遂了些。您是儿子的阿玛,自然觉得儿子处处都好,可朝中大臣未必会这么想......”胤礽直起身,侃侃而谈,不急不躁。这个理由,也正是他当初拿来说服恭亲王的。遥想上辈子,他可不就是太顺了么,一点小挫折就能把他打败。皇阿玛给他再多,也是他给的。只有自己争取来的,才是实实在在握在自己手里的。想着出征,是想为百姓办实事不错。未尝不是想,向天下人证明,皇太子之位他当得,也非他不可!对上老父亲担忧的眼神,饶是经历了上辈子的复杂,胤礽也不由软了心肠。“儿子答应皇阿玛,时刻保证自己的安全就是。”胤礽神情很坚定,并不因康熙的劝阻而动摇。康熙站在胤礽旁边,发觉太子站着的时候,竟然比他还高了半头。想到近日来布库师傅说,太子实力不弱,和胤褆对上也未必会输,他便稍稍有些放心。也罢,孩子长大了总要自己学着扑腾。哪怕有什么万一,还有他这个当爹的,给他当后盾。大清的战场,他去得,太子自然也去得。康熙拍拍胤礽的肩膀,“那你要答应朕,暗卫带足,必须全须全尾的回来!”儿子长大了,只瞧他的站姿,如青山翠竹,身姿笔挺,定不愿成为池中物。他觉得又欣喜,又感慨。太子重重点了头。康熙心中豪情万丈,恨不得明日,太子便大胜归朝。到时给天下人看看,他选的太子,胤礽当之无愧!*太子要亲自出征这事,康熙应了下来。很快朝堂内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宁容在毓庆宫里都听见了风声,侧室、小格格们自然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