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太子妃的咸鱼日常 第41节
作者:青析      更新:2023-05-18 02:48      字数:2958
  不外乎宁容会有此疑问,而是这位夫人的穿戴,非官宦之家不可用。可她思索良久,确实没有在记忆中翻出这么个人来。这位云夫人观之可亲,气质奇特,若真见过,原主与她都不该忘记才是。丹桂熟知京中大小家眷,闻言思索一瞬,肯定摇头。“不曾,可要奴婢去帮您查查?”“不必了,我只是觉得好奇罢了。”容很快便把这事抛之脑后。广济寺清幽安静,确实的避暑的好去处。宁容在这儿除了睡眠尤其充足之外,更让她乐不思蜀的,便是广济寺的素斋。素斋,不仅仅是食素而已。掌勺的大师傅做了三四十年素菜,格外有经验,普普通通的膳食,都能做出花来。尤其今日一道一道蟹酿橙,宁容和太后都赞不绝口。以往吃的蟹酿橙,必定要用蟹和肥肉佐餐。但广济寺的这一道,单单只用了荸荠、鸡蛋、和橙子,做出来的味道,竟然和真正的蟹酿橙一般无二,还更多了些甜鲜味,很是适口。“这菜做得不错,你去替哀家再添些香油钱。”太后抬手,指了指姜嬷嬷。“你若喜欢,后日回了宫,哀家单让小太监出来买。确实味儿不错,哀家一把年纪了,头一次在鸡蛋身上,尝到蟹味儿。”见宁容进的香,太后也跟着多用了几筷子。倒不是这菜好得多离谱,不过是出人意料,又新奇有趣。“不用的,皇玛嬷这么的,旁的人都要以为孙媳是个贪吃的了。”宁容还是很要面子的,宁愿关起门来,自家吃的欢,也不愿给人留下个贪吃的印象。“好好好,不是你要的,到时就说是哀家要的。”太后笑起来,很是喜欢和宁容在一块儿轻松自在的感觉。吃过午膳,太后午睡去了。宁容又去殿中问了长明灯的事,自然得到了一样的回答。如此她也不强求,顺便求了一个平安符,准备拿去哄太子。临走,想到纳兰元晋,终是回头又求了一个。她和纳兰元晋虽无缘,却也盼着他平安,只不过她想着,这平安符大概是送不出去的。上次一别,纳兰元晋恐怕再也不想见她了。却不想,她和太后回宫途中,恰巧碰见纳兰元晋离京。第31章太后车架在前, 已经往皇宫而去了,宁容车架在后,缓缓跟着。她很少有出宫的机会, 此时看见周围来来往往的小摊贩, 很是新奇。原来摆摊这件事, 从古至今就有。宁容不由想着,若是有一天, 她可以如普通女子一般, 从街的这头逛到街的那头,便好了。思索间, 骑着马的纳兰元晋,赫然出现在她的视线里。许久不见,他像生了一场大病, 说是形销骨立也不为过。他视线散漫,四处看着, 又像是什么也没看,待他见到宁容, 眼底终于有了一抹亮色。宁容掀帘子的手一顿, 徒然有几分酸涩。片刻后丹桂下了马车,站在纳兰元晋跟前, 仰头递上一枚平安符。石青色的平安符上,件简单单绣着“平安”二字, 仅握在手里, 就能闻见一片佛香。他再抬头, 丹桂已经上了马车。元晋坐在马上,遥遥看着马车缓缓驶离,他的眼神温柔缱绻, 似在努力透过纱帘,看清楚里面的情形。“他可有说什么?要去何处?”宁容神不思属地问。丹桂摇摇头,“纳兰公子什么也不曾说,不过奴婢先时听见他的小厮说了几句,好像提到一个地方,叫昭觉......”如此,宁容便明白了,纳兰元晋这是要去赴任。可昭觉山高路远,地势险恶,他如今这般,能顺利在昭觉任满三期,等着召回吗?有心想找胤礽求求情,又怕说得太多适得其反。太子喜怒不定,万一哪里惹到了他,只怕纳兰元晋会死得更惨些。也罢,那平安符赠他,但愿他真能化险为夷。他总是呆在京城,两人抬头不见,低头见,未必能有多好,倒不如出去散散心......等马车离远了,宁容感觉有什么东西从她身上剥离,整个人变得轻松起来。她不及细想,两边已经错身而过。“公子,咱们走吧?”小厮在原地等了许久,见纳兰元晋还是看着远方,不动也不说话,有些着急。“二夫人说了,让咱们在天黑之前,赶到下一个驿站落脚......”“嗯,走吧。”元晋收回目光,打马走在前面,那枚平安符被他贴身放在了胸口。元晋怎么说也是纳兰府的少爷,他出行上任,府中配备了好几个侍卫贴身守卫。一路上从京城到昭觉,确实山高水远,他们走了足足三个多月才到地方。待到了山脚下,跟随的护卫、小厮们下了马车,看到眼前的场景,顿时傻眼了。来回依稀有山民路过,不过他们隔着一个山头看不真切,从打探到的消息来看,要入昭觉县就要翻过眼前这座山。青松本想着,说是山,大约只是个小土坡,要不然村民们如何来回进出。不想到了原地才知道,说是山,便真的是山。他抬头望去,这座山和京中的每一座都不相同,见了此山,大约才明白什么叫做“山”。元晋抬头,见山体高耸入云,山路陡峭,英俊的眉头皱起,有些不知所措。一转身见众人都看着他,以为他们是害怕了。“大家也知道,昭觉县就在这山后,你们愿意随我一同登山也好,愿意就此回去向额娘复命也罢,我并不怪你们。”几个侍卫对视一眼,一齐拱手道,“我们愿随公子一齐上山。”“好,待送我去了昭觉,人人有重赏。”元晋笑起来,瘦削的脸上带着几分光彩。几人说好,便抬步上山。并不是说,侍卫们愿意跟,愿意护着,就一定能护着元晋。山上有雾霭,进去了以后,几人再是努力守在一处,还是有人迷了路,分散开来。分出人手去找失散的人,留下守卫元晋的,逐渐变少,到了最后,只有青松守着元晋。“公子,咱们在原地歇歇吧,正好等着他们回来。”青松胆子小,山林数木遮天蔽日,他有些害怕而裹足不前。“也罢,我们便等等吧。”元晋随意坐在一截枯树干上,嘴唇有些干裂。“公子,要不奴才去找找水源?刚刚听见附近有水流声。”青松举着空荡荡的水囊,鼓足勇气道。他还是很怕,但更怕公子因此而生病了,若是有个万一,回去让二夫人知晓,非得揭了他的皮不可。元晋点了头,青松捡了个粗壮的木棍壮胆,这才敢抬步离开。元晋老老实实坐在原地等,大半刻钟,一个人也不曾回来。他抬头,还是不看见日光,脑袋却开始有些昏沉。甩甩头,努力让自己清醒一些,终究还是抵不过,晕倒在了树干旁。迷迷糊糊闭上眼之前,他瞧见一抹粉色渐渐靠近,听见对方小声嘀咕,“怎的这样傻......叫你在原地等......便真的在原地等......若不是我,而是旁的什么豺狼虎豹呢?”*宁容一回宫,杜嬷嬷过来伺候她洗漱,顺道把前些天晚上发生的事,告诉宁容。“......殿下大怒,很是斥责了她们,如今正在李佳氏那院子里关着呢。也是老奴治下不严......”这事确实是她们正殿的失职,并不是杜嬷嬷的,而是她的。陪着太后匆匆离了毓庆宫,后院事宜,却没个章程。幸好撞见的是太子,若是后妃、或是旁的皇子阿哥们,她这个太子妃少不了被拉出来斥责一番。“只此一次,往后宫内还要进新人,旁的地方如何,咱们管不着,但毓庆宫须得有章程拿出来。”“你回去和各院的小主子们都说清楚,以这两个人为例,若是有胆敢再犯的,不用太子吩咐,我亲自送她们入冷宫,此生再无翻身之日!”素来端庄可亲的人,头一次沉着脸吩咐。杜嬷嬷和一众丫头们,立刻躬身应下,“是,奴婢谨记。”待暮色降临,太子回毓庆宫,抬头扫见正殿灯火通明。原本迈着步子正要往书房走,行至一半,改道去了正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