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 生意1
作者:渺渺黄沙      更新:2023-05-17 16:34      字数:2154
  老太太这个提议,自然得到大家的一致赞成。话题也就此成功转移。果然姜还是老的辣。老太太不过三言两语就轻松化解了姨丈与二表哥之间眼看着就要紧张起来的气氛。老太太又拉过益谦去,随手指着团扇上的一个字柔声问道:“孩子,听说你都在临你父亲的字了,可识得这个字么?”她指的是个正楷的“繁花似锦”的花字,可能本意是想通过逗小孩子来活跃一下气氛的。没想到益谦认认真真地看了一下,奶生奶气地答道:“回老太太,这是花字。”“哟,你才这么大一点,就认得这字啦?不得了,不得了。”老太太用逗孩子的口气夸奖着益谦。益谦认真地道:“爹爹给益谦写的帖子里有呢。”姨丈姨妈看益谦的眼神中含了几分长辈看晚辈的慈祥。姨丈暼了二表哥一眼。二表哥扬高语调,对益谦道:“来,过你爹爹这边来。”益谦看看我,乖乖地走了过去,叫了一声:“爹爹。”老太太好笑地看着二表哥和益谦。姨丈姨妈诧异地看着语气神态像完全换了个人似的二表哥,不知他忽然如此活跃要做什么。“来,背一下前几日教你的东西给大家听听。可记住了么?”“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这是前几日二表哥闲来无事时教益谦念的,不过叫他念了几遍,没想到他居然背得这般流利。在场众人皆意外不已。姨丈看了益谦半响道:“孺子可教也。”又扭头问二表哥道:“你们这算补的虚衔,那今后是否还在秘书省衙门公干?”二表哥回道:“正是。皇上说日后若有需要用得上我们的地方,便会差遣我们去。”又小坐一会儿,我们别了老太太各自回所居的院子。一回了涤松苑,绣春便迎了出来,道:“少夫人,刚刚三夫人打发人过来了,正在厅堂等着您呢。”我应了一声,快步走向厅堂。不知三婶给我带来的消息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厅堂里等我的是平日伺候在三婶身边的丫鬟妍红。一见我进门,她便起身福了一福,含笑道:“少夫人安好。”“嗯。三婶叫你前来可有何事么?”“少夫人莫急,是好消息。”妍红笑道,“我们夫人让奴婢来禀告少夫人,布庄今日去了好几个人,都打听着想要做无愁身上那款衣裳呢。”“是吗?那太好了。”我不由得笑了。那找了裁缝了没?裁缝怎么说呢?”听了我一连串的问话,妍红笑了起来。“少夫人请听奴婢详细道来。我们夫人请了先前联系过的裁缝到铺子里看了,他说可以试着做一下。已经先给那几位顾客量了尺寸。我们夫人说,若是少夫人哪日得闲了,可以去裁缝那里指点指点。”我连声道:“妍红你去回三婶,横竖也闲着没事,我明天就可以去看看,指点倒不敢当。人家可是多少年的老裁缝了。”妍红笑着应了。次日用过早饭,我便带着芸儿绣春去了三叔家的布庄。夏天天亮得早,我们的马车刚停在铺子外,隔着珠帘,我就看到里面竟站着七八个人。三婶的声音从里面传来。“这是不是人们说的那个无愁?是啊。她就是。这位夫人您也听说无愁了么?”“可不可摸一下?当然可以啊。不过,就是得劳驾您先用这个湿巾子净净手罢。毕竟摸多了,咱们无愁的衣裳脏了可就不好看啦。您说对吗?”三婶若不是个不宜整日抛头露面的深闺妇人,这滔滔不绝的口才搁在铺子里,绝对是个招揽顾客的好手。我从芸儿手里接过准备好的面纱遮上,由芸儿绣春搀扶着下了马车。三婶一见我进了铺子,便迎上前来,笑着道:“烟儿来啦?昨日有几个顾客想做无愁身上这款衣裳呢,刚好你帮着去参谋一下呗。”我点点头:“咱们此刻便去如何?”有个身材胖墩墩的中年妇人见我们往外走,追上前来问道:“东家娘子这是要去做什么?”三婶笑道:“前日有几个顾客在我们铺子里定做的衣裳,现在去裁缝那里再核实一下具体尺寸花色。这位夫人,您有事尽管开口。”妇人微红着脸,有些扭扭捏捏地道:“我,我是想做一身衣裳,尽量能又好看又显瘦。改天要去参加外甥女的喜宴呢。”三婶“哦”了一声,扭头看着我。我冲三婶轻轻颔首,又看着妇人道:“如果夫人信得过,我倒可以替夫人提供一些建议。”三婶道:“对啊,我这位亲戚最擅长此道了。夫人您可以先听一听她说,若觉得有道理便借鉴,觉得无甚用处,就当与人闲聊了片刻便是。”胖妇人用疑惑的目光打量我一会儿,道:“便听东家娘子的罢。”柳掌柜早指挥小六子从里屋搬出一张椅子来,请妇人坐下,笑着道:“夫人您来得可真是时候,这位姑娘一向精于丹青,擅长服饰的搭配。您不妨听她说一说。”妇人坐下来看着我。我的目光飞快地打量了她一下。身高不足六尺,目测足有一百二三十斤的重量。偏偏着一件时下流行的长及臀下的鹅黄色绣碎花的贴身袄子,下穿一条绛纱百褶复裙。窝在椅子上,便是红红黄黄一堆,整个人如同发酵了一般虚胖。我微笑道:“夫人,第一,我觉得您以后尽量少穿浅色衣裳比较好。因为浅色会有放大的作用。柳掌柜,有空的话,麻烦帮我取张纸和几样颜料过来。”柳掌柜马上应道:“得嘞,姑娘。”转身便向里屋走去。片刻便取了笔墨纸张和几样颜料过来。三婶疑惑地看看柳掌柜,又看看我。不知我接下来打算怎么做。柳掌柜满面含笑,大约是已猜到我想做什么了。芸儿早上前双手接过他递过来的东西,小心铺开在柜台上。一旁绣春已开始研墨。柜台外围着个顾客,纷纷好奇地看着我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