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作者:雅寐      更新:2023-05-17 11:37      字数:6135
  周军拉着他坐下,唉声叹气,义愤填膺。他先感叹一通叶建鸿的建筑手艺有多好,做大工程的时候如何认真细致,事必躬亲,然后臭骂其他工人比不上他,尤其是那个陈明,算是他小楼房工地的二把手了,却自己亲手捅出漏子。叶建鸿是大师傅,要在两个工地轮流干活,时间宝贵,哪能时时盯着人不犯错呢?他们信任陈明才对他委以重任,陈明辜负了他们的信任!叶建鸿被他说得立刻信了,周军为他开脱的理由正中他的心事,他气顺了,理直气壮地声讨陈明。反正这一切都是陈明的错!叶青棠在旁边听着,看到周军噎住的表情,心里暗笑。周军说的一番话其实一语双关,未尝没有敲打叶建鸿的意思。他也想叶建鸿意识到自己的疏忽不足,跟他道个歉什么的。问题是,叶建鸿完全没听出来,他只听了合他心意的部分,并且奉为真理。叶青棠给周军倒了满满一杯啤酒,恭恭敬敬放在他面前,说:“爸爸您也别生气了。我们老师说,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端看您怎么与人相处。”叶建鸿不满说:“大人说话,小孩子不要插嘴。”叶青棠说:“我给您倒酒,您慢慢喝。这段时间您都没有休息过,您的手该上药了吧?”周军问叶建鸿:“你的手怎么了?”叶建鸿挥挥手,不在意说:“水泥泡的,没事。”他人长得粗壮,手指也粗壮。每只手指的指肚上都有一两个大红点般的伤口,是长时间接触水泥,皮肤被腐蚀泡出来的。十指连心,怎会不痛?只是他从小到大粗生粗养,习惯了。周军也是从小工一点一点爬上来的,一样受过同样的伤,知道这种伤痛起来钻心。但叶建鸿从来没给他看过,没抱怨过。周军心里一时不是滋味。自家的房子建出问题,他当然很生叶建鸿的气。他信任他才把工作交给他,可他怎样报答他的信任?但他心里明白,这事不能全怪叶建鸿。让叶建鸿兼顾两个工地,是他的私心,因为叶建鸿的手艺好,他就既想大工程尽善尽美,又想自己的小楼房建得漂亮又省人工费。叶建鸿不喊苦喊累,他便下意识地忽略他是人,不是铁打的,精力有限。而且,大工程要紧,他手底下的熟手工基本调去大工地,建小楼房的工人不是杂工就是新手,挑不起大梁,只有叶建鸿和陈明是熟手工。叶建鸿无力兼顾,陈明又不肯下工夫盯着,可不折子了吗?他甚至怀疑陈明是故意出错的,发泄他不让他参与大工程的不满。只是人呢,出了事很少有反省自己的,大多都是怪罪别人。叶建鸿就是一个例子,还毫不掩饰。周军便觉得,他是苦主,是上司,都没有这么理直气壮的,叶建鸿凭什么?直到此时此刻,看到叶建鸿的伤,想到他的好处,周军压着的怒火一点点消了。他和叶建鸿共事了五年,其实也知道他的臭脾气。撇开这一点,叶建鸿老实憨直,心里没有什么歪歪道道,高兴不高兴全写在脸上,不会有那种暗地里害人的心肠。论吃苦耐劳也是第一,眼里手里都有活,手艺还不错。只要顺着毛摸,是最得力的下属。周军能忍他五年,除了贺世南的关系,也是因为这一点。再说,这次的事,多亏了叶建鸿的大女儿提了一句。不然等外墙铺了水泥再发现,那损失就大了。周军要全部自己吞的。本来他抽调工人给自己建楼房就不合规矩,贺世南睁一眼闭一眼,算是给他福利。让叶建鸿做主监工也是他的主意,不是叶建鸿的职务范围。出事了他想让叶建鸿担责,贺世南第一个不放过他。贺世南瞧不上叶建鸿这个妹婿,对贺丽华这个小妹还是护着的。现在损失不大,周军只是心气儿不太顺。叶青棠也说了,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他不能强求叶建鸿方方面面都令自己满意。对他来说,叶建鸿好的一面胜过他坏的一面。周军把空了的酒杯递给叶青棠,和蔼说:“青棠九月份开学了吧?请假没耽误?”叶青棠给他满上啤酒,笑眯眯说:“没耽误,跟六叔说一声,直上四年级。”叶建鸿哈哈一笑,拍着大腿说:“她啊,请了半个学期的假,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还是第一。她六叔是学校主任,直接让她升四年级了,不用留级。”叶青棠读小学时是妥妥的学霸,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叶建鸿没文化,在叶家地位垫底,偏偏大女儿的学习成绩是小一辈中最好的。他最爱炫耀这个。“真聪明,建鸿你有福了。”这句周军夸得真心实意。他们这一代人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对读书人有种天然的敬畏。读书读得好代表聪明,代表好的前途。最突出的一个例子就是顶头上司贺世南。名校的高中毕业,笔杆子极厉害,刚读完书就各个单位争抢。他不进单位,和几个朋友联合一起创业,不知赚了多少。建筑公司只是其中之一,包揽了半个镇子的工程,连市内和省会的工程都有涉足。镇长对着他都要点头哈腰,叫人看着羡慕无比。叶建鸿说:“她啊,是跑得太快。”语气里不无惋惜。这话叶青棠从小听到大了,因为她小时候太调皮,像个野小子,又聪明伶俐,大人们就有了这个说法,说她跑得太快,进母亲的肚子进早了,所以生出来是女孩,如果她跑慢一点,生出来就是男孩了。周军说:“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听话贴心多了。看我家那两个,姐姐乖巧省心,小子上房揭瓦,我恨不得扔出去,学习成绩也稀巴烂。”叶青棠说:“要不要我给弟弟补习?让弟弟过来我家玩啊!”周军一愣,差点答应了。但他想到叶建鸿家的状况,叶青棠九岁了,是个大女孩,肯定要帮忙干活,带刚出生的小妹妹,哪里有空闲管他家调皮捣蛋的小子?再说,九岁的女孩子,成绩再好,当补习老师也太扯了。但儿子的成绩确实不好,请补习老师好像是一条路子?现在的镇子上,补习老师还不流行,学校里的老师一个教五六十小朋友,干正职都不够人手,哪有余力给人补习?不过如果铁了心要找,还是能找到的。“谢谢青棠啦,等叔叔有空,带弟弟过来和你一起玩。你有空也到叔叔家玩。”叶青棠点头:“好啊,叔叔。如果我能帮上忙,您不要客气。”说得多令人舒心。周军含笑点头。叶建鸿犟得像头牛,大女儿倒是机灵,每一句话好似都说得恰到好处,让人不得不琢磨几分。这次叶建鸿依然迟钝得忘了叫周军留下来吃饭,叶青棠代他说了,热情留饭,叶建鸿才慢半拍地跟着留。周军自然没有拒绝。没有贺世南在场,饭桌就是周军的主场,他把他的八面玲珑发挥到极致,妙语连珠地逗得叶青棠一家哈哈大笑。他和叶建鸿拼酒,三言两语把叶建鸿捧得飘飘然,满口答应明天继续去工地工作,哪里还有白天浑身上下散发“我不干了”的别扭?如此,叶建鸿的收入就有保证了。贺丽华松了口气,十分高兴,忍不住说:“喜事连连!”叶青棠指着叶欣棠,笃定说:“妹妹带来的好运!”贺丽华和叶建鸿都笑了,没把小孩子的戏言当真。但他们这一代人骨子里都有一点迷信的思想,尤其是做建筑的,挖地基嘛,时常会挖出一点禁忌的东西,一套祭祀的仪式就免不了。开工也一定有开工仪式,要拜神放鞭炮,讨个好彩头。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那必然是宁可信其有。所以昨晚叶青棠一说房子歪,哪怕贺世南和周军不是真的相信一个小孩子的言语,也必然会看一看,确保安全。事实证明,他们的谨慎是对的。叶青棠说妹妹带来好运,在贺丽华和叶建鸿心里埋下一颗种子。几乎没正眼看过小女儿的叶建鸿终于认真看了她几眼,捏了捏她鼓鼓的小脸蛋,将娇嫩的小娃娃捏得哇哇大哭。第二天,叶建鸿又天不亮便上工去了。贺丽华起得和他一样早,用背带背着小女儿,提着篮子去买菜。叶青棠也早早起来了。贺丽华惊奇说:“你怎么起这么早?”在娘家中,她养着胎不用做事,大女儿每天除了学习就是玩和看电视,上午能睡到九点才起来。她生完小女儿回到家,家里有月嫂帮忙,大女儿也保持了原来的作息,极少早起。叶青棠一本正经说:“我起来帮忙。”贺丽华大为感动:“青棠做了姐姐,比以前更乖更懂事了。”叶青棠嗔道:“我一直都很乖很懂事。”贺丽华笑着摸摸她的头发。不过到了菜市场,贺丽华很快发现她称赞大女儿的话说早了。第5章 营生菜市场离家不远,是镇子上最大的菜市场,一大早便人头涌涌,吵吵嚷嚷,环境脏乱,地上的垃圾一堆一堆,污水横流,唯独放在摊位台子上的货品还算干净,价格便宜。贺丽华准备做的午饭是酱油鸡加青菜,晚饭番茄炒肉加鸡蛋加青菜。不算小女儿,就是八个成人一个小孩一天的饭菜,特别是叶建鸿做的是体力活,饭量大,一个顶一个半。贺丽华买足了份量,才发现菜篮子装不下,她提篮子也提得极吃力。还好叶青棠拉了一个小板车。小板车就是一块板,下面装了四个轮子,绑了一根粗绳子拉着。把菜放上板车,拿绳子扎紧拉着走,基本不费力。贺丽华生得娇小,力气也不大,用着正正好。贺丽华满心满眼想着今天的工作,没注意叶青棠跟着她,一路买了不少零零碎碎的菜品,有些是贺丽华付钱,有些是她自己付钱。等贺丽华发现时,已经塞了一篮子杂七杂八的。贺丽华想说她裹乱,但想到她最近的良好表现,又把话咽回去。反正都是吃的,女儿喜欢吃,她做给她吃就是,不会浪费。买完菜回到家,贺丽华让叶青棠看着妹妹,开始处理食材。叶青棠把席子摊在大厅的地上,又铺了一层被子,将妹妹放在上面。叶欣棠是个极好带的天使宝宝,只会在肚子饿和拉臭臭的时候哭两声,其它时间不是睡觉就是睁着眼睛看来看去,小胖腿小胖胳膊挥挥踢踢,自己玩自己的,还时不时笑一下,十分省心。贺丽华在厨房忙,她就在饭厅忙,处理自己买回来的食材,偶尔看妹妹一眼。贺丽华经过时看了看叶青棠,发现她把食材分门别类,切成各种小块,再用竹签串起来,以为她在玩,也没有管她。中午叶建鸿不回来吃饭,在工地吃,贺丽华第一天给bb机店做饭,怕不够吃,只留了给叶青棠的饭菜,其余的全带去店里。给店里员工分完饭后,本来有剩的,但老板抱着考察的心思要了一份尝味道,吃过后肯定了贺丽华的手艺,也把所有饭菜吃干净了。贺丽华只能买了一包方便面回家,准备煮面吃当午餐。没想到回了家,叶青棠已经做出一小锅麻辣烫等着她。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叶青棠五岁开始学做饭,七岁的时候已经做得有模有样,但味道只能说勉强能入口。所以除非贺丽华真的没有空做饭才会让她搭把手。叶青棠基本不会主动做。看到麻辣烫,贺丽华再一次在心里感叹,女儿真的长大了,越来越懂事了。这菜就是做得再难吃,她都会捧场吃光。他们所在的岗兴镇是个十八线小镇,贺丽华长到这个岁数,只到省会玩过一次,平时也围着家里的一亩三分穷苦地打转,实在无甚见识。叶青棠做的麻辣烫,她连名字都没听过,更没想过平平无奇的菜品能有这种做法。说复杂嘛,也就是十种八种蔬菜瓜类肉类一起丢进汤里煮,说简单嘛,汤的味道调得鲜,自制的辣椒酱味道一流,搅进汤里配搭得恰到好处,叫人吃完一碗还意犹未尽。贺丽华奇了怪了:“你从哪里学来的做法?”叶青棠心想,上辈子吃麻辣烫多年吃出来的做法。过些年后,麻辣烫是随处可见,但做得好依然不乏青睐,以制作简便,品种多样,价格低廉,味道美味著称。麻辣烫起源于四川,但传到沿海地区,人们口味不一样,味道自然需要调整。她做的就是按这边人的口味做的。这个时间里,可没人做这个。至少在岗兴镇,是个稀罕物。叶青棠说:“我从书上看来的,想试一试。”贺丽华没有怀疑。贺世南名校高中毕业,到如今依然极爱看书,在娘家建的书房比他们的大厅连饭厅加起来都大,书柜一排一排的。她们住在娘家期间,叶青棠没少进去翻书看。鉴于她在读书上显露的天赋,没有人阻止她。贺世南还特意掏了几本适合她看的书,指导她学习。书里什么都有,有菜谱也不奇怪。贺丽华说:“书名是什么?”她也是初中毕业生,看书不成问题。有菜谱学做几个菜也不错。“我忘记了,就记得这个麻辣烫。”“下次你再看到那本书,跟我说说,我问你大舅舅借来看。”“嗯,知道了。妈妈,麻辣烫好吃吗?”“好吃。”贺丽华赞赏地摸摸叶青棠的脑袋,“我们姐姐真棒!”叶青棠说:“我们出去卖麻辣烫好不好?”“啊?”叶青棠揪着贺丽华的衣角,眼睛闪亮:“我也想帮家里赚钱,一起养妹妹!”贺丽华完全没有这个想法。她因为面部有瑕,从小自卑內向,后来读了书,进过工厂做光荣的劳动工人,又为妻为母,才有一点点转变。但大哥和丈夫都是强势的人,一路以来把她安排/压制得明明白白,她对自己的能力是没有自信的,离开了大哥靠关系把她塞进去的工厂,她觉得她只能做最低级的工作。要她出去做小商贩,摆摊卖东西,实在超出她的能力范围。再说,她不觉得做这种小商贩能赚多少钱。但女儿这么懂事,这么积极,即使贺丽华觉得她只是想玩一玩买卖的游戏,也舍不得打击她的热情。她不是很坚定说:“妈妈,妈妈今晚还要做饭……”“我们晚上去,吃完饭去,卖宵夜!”叶青棠摇着贺丽华,“好嘛好嘛,我们试一试!”贺丽华被她缠得心软了,索性没花多少钱,便抱着陪她玩一玩的心态答应下来,但事先声明:“只今晚出去一次,以后不去了。”叶青棠点头如捣蒜。既然答应了陪玩,贺丽华就按叶青棠说的认真准备一番。把叶青棠买回来的杂七杂八的菜品整理串好,用大锅煮好汤底,自制辣椒酱。贺丽华干起活来比叶青棠利索一百倍,动完手便完全摸清叶青棠做汤底和辣椒酱的配方,觉得这麻辣烫做法很简单。做好卖麻辣烫的准备工作,贺丽华再做bb机店那边的饭菜依然时间充足。和中午一样,贺丽华做的晚饭也得到bb机店员工的好评。她原来紧张的心情放松下来,更有耐心陪叶青棠玩卖宵夜的游戏。叶建鸿没有回来吃晚饭,大概又被周军叫去下馆子。周军每次请吃饭都不单请叶建鸿一个,而且必然会喝酒。叶建鸿回到家最多撑着洗个澡便倒头就睡,根本不关心老婆孩子干什么。贺丽华和叶青棠吃过晚饭,洗好碗之后,把已经点着的煤炉,大锅,水壶等工具和各种串串菜一一搬上三轮车,贺丽华背着妹妹在前面踩车,叶青棠在后面聊胜于无地推车,慢悠悠到了夜市摆摊的地方。夜市摆摊的地方就在菜市场附近。岗兴镇虽然是个十八线小镇,但沾了国家大力发展沿海经济的边儿,这里的制造业和基建也在兴起,外来务工人员渐渐多起来。不少私营企业的工人和建筑工人都晚下班,到这个点才到菜市场买菜回家做饭,或者干脆不做饭,在外面找吃的,也有吃完饭没事做,出来逛街的,人一多,就渐渐催生出夜市。现在又正值暑假,学生们不用上学,精力旺盛,缠着家长出来玩也不少。夜市挺热闹。卖水果的,卖棉花糖的,卖红薯玉米,卖凉粉豆腐花等等都有。像贺丽华和叶青棠这种卖现煮吃食的倒没有。贺丽华这时才发现,她们卖的麻辣烫相当于简易火锅。大夏天的,谁会吃热腾腾的火锅?她更觉得东西卖不出去了。叶青棠才不管,催着贺丽华摆好摊子,烧旺煤炉的火等汤底沸腾,立刻脆声吆喝:“麻辣烫,麻辣烫!来自杨市的麻辣烫,新鲜美味,健康实惠!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贺丽华目瞪口呆地看着叶青棠,脸皮爆红:“哎,哎,青棠……”她觉得丢人,手足无措。殊不知别人看到她们的摊子早好奇了,再见叶青棠这个面嫩可爱的小女娃抑扬顿挫地叫卖,都觉得逗乐,立刻有人围过来询问。“嘿,小姑娘,你们这卖的是什么?”叶青棠指着大锅,对答如流:“这叫麻辣烫,杨市新出的吃法,阿叔要不要尝尝?”杨市是越省的省会。如今交通不发达,各地发展速度不一,十八线小镇对杨市有着天然的向往。来自杨市的东西自带光环,听到名头,格调先上三分。“这怎么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