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进男频搞基建 第400节
作者:封玖      更新:2023-05-16 00:06      字数:2867
  史书上说过,皇帝久居深宫,被底下官员当傻子玩弄是常事。当然,在楼固眼里,楼喻绝对英明神武,是不会轻易被骗的。但官员们奏疏中大多都是歌功颂德,长久生活在这种环境中,再睿智的人都会生出一些自得。他自知见闻浅薄,却还是希望能够对楼喻有些帮助。楼喻翻阅片刻,笑道:“你有这些见解确实不俗,那么,你还坚持之前选的那条道吗?”“嗯,我不喜欢跟人打机锋,我还是更喜欢做研究。”楼固神情坚定道,“入北境后,我更坚定了这一点。”对比大盛百姓和草原牧民的生活,楼固越发觉得,阿兄以前常说的“生产力”是极为关键的。不论是农田还是工厂,只有提高生产力,才能创造出更多的粮食与器具,保障大盛百姓的生活必需。如果继续提高生产力,百姓是否会更加富裕?比起他,阿姐更适合成为朝堂的引领者,而他以后则尽可能地为阿姐的政策方针提供支撑。楼喻正色道:“男子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我以后不会再问,明白吗?”楼固坚定点头。“我明白!”朝廷有能耐的官员还是不少的。不久后,治理北境草原的方案呈交至御案。先是对草原的行政规划。根据考察组的结论,科学合理地重划边境线,直接将资源丰足的地域划为大盛的领土。这些地方本身就有价值,而且对大盛来说,算不得鞭长莫及之地,毕竟从京城到南方同样很远,只要教化安民之策落实到位,不怕牧民没有归属感。这个规划,直接将好的留下,不好的丢给乌帖木他们了。楼喻被官员们的“鸡贼”逗笑了,指着方案道:“要是乌帖木和阿巴鲁他们知道,肯定要气得吐血。”“他们犯边这么多年,咱们是时候讨回一些债了。”霍延淡淡道。楼喻颔首:“你说得对,北蛮抢掠边境百姓多年,必须要连本带利还回来。”霍延俊目含笑。若非眼前这人,大盛的疆域不仅不会如此扩张,或许还会逐渐缩小。两人接着往下看。确定行政区域之后,就得解决区域内百姓的生存问题。接受大盛统治的牧民,可以留在行政区域内,申请成为大盛百姓,每年缴纳赋税,同时可以保留部族本来的风俗习惯。不接受大盛统治的牧民,则自行离开统治区域。最后是教化政策。想要培养牧民的归属感,就得让他们学习中原文化,此举与教化南方三州族民差不多。不过要想教化,得先让牧民稳定下来。官员们为各区域牧民谋划了不同的生存模式。适合耕种的区域,派人教授他们农耕技术;适合采矿的区域,官府在当地建设矿场和加工厂,招募工人参与劳作;适合放牧的区域,依照吉庆草场和吉州肉、奶加工厂的模式,进行集中化、专业化的养殖。等牧民都安定下来,再进行文教传播,让他们打心眼里觉得自己就是大盛子民。前几年或许成效不大,但十年后、二十年后,甚至几十上百年后,只要中途不间断,这些牧民都会真正成为大盛子民。草原也会成为大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楼喻朱笔批阅后,不禁感慨道:“希望这些都能在未来实现。”霍延笃定:“会的。”北境部分草原被纳入行政版图,朝廷肯定要在当地建州立府。那么,派谁去做第一任知府呢?朝中有谁合适?要去北境当知府,不仅要有能力,还得知悉草原风俗习惯,并与牧民交流没有障碍。楼喻想了想,觉得宋砚较为适合。宋砚出身庆王府,从田庄就开始追随楼喻,为人较为机敏,又自学北蛮语言,曾跟随使团一同出使北境。后来楼喻登基,他凭借出色的语言天赋,成为礼部中的一名官吏,这些年依旧不忘学习。宋砚忠心低调,身为庆州系官员,为人处世和思想观念都比较适合这一职位。楼喻遂下旨擢宋砚为北州知府,带着新政策前往北州治理。北州就是北境草原的新称。盛军控制北境草原后,牧民们都有些恐慌。他们只是普通放牧的,失去大部落的庇佑后,并无抵御军队的能力。他们担心自己会成为盛国的奴隶。直到朝廷政令传来。什么!他们这里成大盛的北州了?什么!不愿接受大盛统治的不允许留在北州?他们真的要当盛国的子民吗?有些牧民愿意,有些牧民不愿意。在盛国军队的强势下,那些不愿接受的牧民全被驱逐出北州境内。宋砚刚担任知府的时候,北州什么都没有,只有一望无际的平原。没有城池,没有府衙,他将毡房当成临时办公场所,一项又一项,认真地执行朝廷的政策。他几乎跑遍了整个北州。在北州府衙的努力下,北州的农耕区、矿业区、畜牧区相继建成,牧民渐渐在土地上安定下来。昭庆十五年,远洋航行的船队终于回归。船队途径东洋、南洋、西洋等诸多小国,又驶向更远的地方。他们带回了很多特产,并考察了不少异国的风土人情,同时弘扬了大盛的国威。随行人员对沿途之事进行了详细的记录,记录本被呈至御案。楼喻看得很仔细。远航计划的确是为了威慑远洋小国,但楼喻还抱着一个目的。那就是各个大陆的特产。大盛目前的农作物数量远远比不上他在现代所认识的,除此之外,一些工业上的重要原材料大盛同样稀缺。船队起航前,他就着重交待了各国特产一事。经过土豆、棉花和甘薯的成功种植,众人也期待能够引进更多外来的农作物。故这次远航队伍搜寻特产极为认真负责。若真能寻到如土豆之类的,不仅能够为大盛百姓加餐,或许还能青史留名。何乐而不为?这次船队跑得很远,去过很多国度,带回来不少稀奇古怪的种子。许是大盛真的迎来了国运,楼喻在记录本上竟真的看到了自己想要的。“……长不过成人小臂,上尖下粗,外有青皮包裹,尖端垂有长须……”楼喻目光顿亮,这不就是玉米吗!好家伙,大盛百姓又有口福了。再往后看。“……树干会哭泣,奶白似乳汁……”橡胶树!橡胶可是现代工业必不可少的原材料,这可真是天大的惊喜。橡胶树中的胶汁可以制成天然橡胶,天然橡胶广泛应用于各个方面。太好了,真是太好了!当然,他当了这么多年皇帝,早已喜怒不形于色,即便心中再惊喜,面上也不会真的表现出来。可霍延与他心意相通,对他的情绪极为敏感,楼喻惊喜时有什么样的小动作,他一清二楚。“看到有价值的了?”他凑近笑着问。楼喻抬首挑眉,“你怎么知道?”“你很开心。”霍延眼眸深邃,状似开玩笑问,“不过,何以你从未见过这些,却知道这些东西的用处?莫非,你当真是仙人降世,生而知之?”两人在一起这么多年,楼喻很少在霍延面前藏着掖着,以霍延的敏锐,不可能察觉不出。年少不熟时,方能用“一体双魂”这个借口搪塞过去,但即便楼喻是双魂之一,他的经历与“楼喻”也一模一样,其所思所想为何能够凌驾于所有人之上?楼喻越是超凡脱俗,霍延便越会推翻“一体双魂”的论断。楼喻笑看他,低声问道:“这个问题,你是不是藏了很多年?”“阿喻,问题的答案对我来说不重要,我在乎的不是你从哪里来,而是……”而是能不能一辈子留下来。但这话霍延连问都不敢问。楼喻放下记录本,伸手捧住他的脸,在他唇上亲了亲,眉目含笑道:“如果我是仙人降世,等我回到天上,我就带你一起去,如何?”“真的?!”霍延目露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