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远虑
作者:岸易通易岸      更新:2023-05-15 12:19      字数:2243
  在送走晨桥娘的第二天,黄氏由于这些天过度悲伤,再加上吃不好睡不好,身体非常虚弱,在送到医敬老院的第二天,摔了一个大跟头。这一摔可就摔出了大问题。黄氏髋骨骨折,住进医院,不能动弹。菲春再次南下的计划,又一次次被推迟。黄氏本来身体就差,再加上摔了一跤,她的精神和体力已经非常脆弱。医生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告诉菲春,说她婆婆的日子不多了,是该把姊妹们都叫回来的时候了。菲春和医生在是否给黄氏做手术的问题上,产生了不同意见。菲春和晨桥坚持要为这个老人做手术,并且还要最好的进口货。而医生则认为,黄氏年事已高,经不起这个手术的折腾了,假如做了手术,她日后能站起来的可能性也很渺茫。何况这位老人的身体有很虚弱,即便做了手术,术后恢复的也一定非常缓慢。这个手术一做,老人的整体免疫功能,就会下降的更快,到时候伤了元气,这样的年纪是很难补回来的。医生有医生的职业道德约束,他们这样劝阻患者家属,是他们职业道德修养的最好表现。但是对于患者的儿女们来说,尤其是在农村,似乎不为老人做手术,就是不管老人,就是对老人的不孝。正在纠结的时候,菲春的大哥文芳,弟弟文菲,以及大姐芳春,和妹妹芳文菲文,也都来赶到了医院。菲春立刻把大家召集起来,共同探讨研究娘的手术问题。持做手术观点的人有菲春,芳文,和文菲。而文芳和菲文则表示没有必要做手术。他们的理由和医生说的,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姊妹们,大家听我说。咱娘就是医生说的,的确年事已高。她各方面的体能,已经处于极度的衰落之中,本身能活着就不错了!现在如果在他身上,再做上一个大手术,咱们想一想,娘能顶得住吗?手术做完以后,娘的伤口是不是能够尽快得到恢复?娘的元气是不是还能够收回来?这都是一个大大的问号啊!咱们给娘做手术的心情,都可以理解。可是,你们想一想,如果娘真的把手术做了,那是在断送咱娘的性命啊!那是万万使不得的!如果让娘保持现状,娘说不定还可以多活一段日子呢!你们大家仔细的想一想,看看我说的是不是这么回事儿?咱不能为了救娘而害了娘啊!到时候咱们后悔都来不及呀!”文芳动情的声音沙哑的,向姊妹们仔细的介绍道。“大哥说的对呀!我和大哥不是不心疼咱娘,也不是舍不得给咱娘花钱,关键关键的问题,是愿意让咱娘和他们多在一起生活一段日子啊!”听大哥文芳的话讲完,大家默不作声,菲文知道这是已经打动了姊妹们的心。所以,她就借机又解释了这些内容,她的解释说出了她和大哥文芳的心里话。这让其他姊妹们很容易理解,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和误解。“你们说的情况,我心里也清楚,我就是不甘心,咱娘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也愿意让咱娘健健康康的,那多好啊!如果不做手术,我心里总感觉过不了这道坎儿。”菲春掉着眼泪,心情非常激动地说。无论如何,怎样做手术的问题上,最后总算达成了一致意见!那就是听医生的,采取保守治疗的方式。人总是这样,心里惦记着一件事,而这件事又没有做好,往往会惦记一辈子。自从菲春生心去贵阳看闺女张沫那时起,她的心就再也放不下来了。这是处理婆婆下葬的过程中,她的心是漂浮的,她永远也放不下去南方的事。等下着处理完婆婆的白事,本想可以继续到南方去看自己的闺女,可是,很快娘又住进了医院,这让她更加爱莫能助,心力憔悴。好歹儿子已经上了班,并且也看上了对象,这是她心中唯一的安慰!为了让自己的心情尽快放松下来,也为了不让自己承担太重的精神压力,她会在焦头烂额的时候,想起和三嘎子相处的愉快时光。她也会在心底里,默默想着未来的某一天,和三嘎子走到一起的情景。甚至最近几天,她在梦里面就遇到过这样的情景。三嘎子自从当上郎家川村一把手以来,已经忙得不可开交,他除了学习,开会,外出参观,就是奔赴在老家的山山水水,或者出现在纯谭拉皂的中药材加工厂里面。在菲春的支持配合下,他和芳春已经完成了加工厂所有项目的交接手续。加工厂并没有停下来。他在村里和村外,动员吸收了12家致富能手和爆发大户,加入到中药材加工厂的行列。彻底解决了中药材加工厂,运转资金短缺的问题。在菲春的关照和帮助下,他们又把已经从加工厂辞职走开的所有人员,全部动员返回到加工厂,继续他们的工作。这里面既包括了曹寡妇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儿媳,还包括了拉皂的女儿小叶和女婿小赵等等。三嘎子最牛逼的地方,还在于他并没有把拉皂媳妇芳春放在一边,而是让芳春继续担任这个加工厂的财务主管工作。并且还给了她20的股份。由于菲春在加工厂资金运转问题上,给予他的帮助最大,他没有白白借用菲春的资金,而是按照她投入的资金数额,继续给他三万15的股份。这样以来,拉皂原来这个中药材加工厂,比原来更有活力,更具生命力。他继续保持了和黄林草开辟的,一家庄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保持业务来往。他继续与邰峪村拉皂哥们儿茂财那里的中药材种植基地签约。除了这两个主要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之外,他在周边区域内又扩大了中药材种植基地的范围。加工厂内部又上了两套新设备,两个新的加工车间。他还专门为本村安排了21个就业岗位。特别是加大了对于中成药产品研发的力度。他从社会上招聘了三名专业的高层次科技研发人才,专门用于研发中医适宜技术的新产品。加工厂出现了蒸蒸日上的新气象,生产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了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