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恼火
作者:岸易通易岸      更新:2023-05-15 12:18      字数:2379
  三嘎子在跑郎家川村孝亲敬老院手续的过程中遇到了难题。这个难题就是,周围几个村子也是和他村子一样,遇到了同样的问题。镇党高官和主管领导和他进行了认真谈话。镇党委,镇政府领导的意思是,你那家川村不能只搞一家自己的敬老院,要搞就要联合几个村,同时进行搞。这下子让三嘎子,非常作难。他做难的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自己本身就没有那么多资金支持,能够把郎家川村的敬老院建好。如果真能把自己村里的敬老院建好,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事了。如果按照乡党委政府的要求,再联合几个村子一块搞,那他确实有些力不从心。镇党高官,乡三嘎子发出了指令,意思是,你三嘎子要搞就搞大的,把周围几个村子的敬老院统一集中起来建设好,要是不搞,那你郎家川村自己的敬老院,也就不要搞了。三嘎子听了心里十分难过。难道说我是郎家川村的人,我搞郎家川村的敬老院也有错误吗?为什么镇党委政府要这样给我摊牌呢?中国人啊,中国人,就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公公婆婆,儿子儿媳妇的工作太不好干呢!可是他转念一想,也不对。为什么不对呢?如果没有全国一盘棋的观念,如果没有大局观念,如果一个村干部没有大格局,那你这个村干部就是不称职。国家,党委,政府想到的都是大格局,一盘棋,你一个村干部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那一定是教条主义,那一定是形而上学。三嘎子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在建设工程方面,深刻的进入了仔细的算账以后,还是答应了镇党委政府的要求。因为他别无选择。你不干,有人干。你们村不干,其他邻村照样干。你没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周围的村庄里的村干部,肯定都有这种思想。如果你三嘎子不干,不较劲,不牵头,那么等这位邻村干起来以后,你三嘎子不就成了落后分子了吗?有了这种思想,三嘎子也就无所畏惧,也就不再考虑其他细节上的事情。当他爽快接受了党委政府的要求以后,镇党委政府立刻做出了反应。秦贵友,你给我听好了,咱们镇敬老院不再多建,就建一所。这所敬老院就全凭你了。“书记同志,我有一个请求,希望你能答应!”三嘎子不失时机的向镇党委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他的眼光之尖锐,口气之坚决,让镇党高官心有余悸。“好,秦贵友,那你就说说看!你有什么要求,尽管告诉我,如果镇党委政府能给你办的事,一定要给你办好!”镇党高官是一个40岁上下的年轻人,你也是一个雷厉风行,实实在在干工作的人。她听到三嘎子要提要求立刻答应下来。“谢谢领导支持!说句实话,领导多次到我这里视察,我的情况,想必镇党委政府都知道。我们郎家川村,今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洪涝灾害,我的几百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和水果种植基地,受到了严重的损害。不仅没有什么收获,而且还要一分不少的归还乡亲们入股租地的红利,所以,我现在手上没有钱,要想把咱们镇孝亲敬老院建好,你们要大力支持才行!”三嘎子说这话的时候,一直睁着盯着镇党高官的眼睛。这个年轻的党高官,被三嘎子眼睛盯得有些不知所措,她下意识的向三嘎子周围的空间看了看。他不看还好,一看居然看到了他们镇委党委办公室主任已经坐在了进门的座位上。这是一个女性办公室主任,现在只不过是30浪荡岁的年龄。正是争强好胜,爱面子的黄金年龄段。“书记啊!这可不行啊!这镇政府已经向外输出的担保贷款哆啦!如果连一个小小的敬老院建设,你也这样办,那我这个办公室主任可就没法干啦!”镇党高官没有想到,就连这个办公室主任,也感觉他的措施是不对的。但是他毕竟是年轻的镇党高官,他看了看色嘎子说道:“关于担保贷款问题,刚才这个这位办公室主任已经告诉我了,我们已经镇政府已经仁至义尽了,我们能做的已经都做了,我们不能做的,现在也没有办法再继续执行了!秦贵友同志,你听懂了吗?我的意思你明白吗?也就是说我们镇党委政府担保的额度已经达到了上限,如果你要担保,你要从银行贷款那是你的个人行为,你自己去想办法解决!”山嘎子听到你年轻镇党高官的话以后,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在心里暗暗责怪这个女性办公室主任多嘴多言。可是现在事已至此,他又能怎么样呢?他确实没有什么好办法。于是他又把原来说过的话,搬回来继续和乡镇党高官诉求。“书记同志,照你这么说,我们村的孝亲敬老院就算完了。如果我贷不了款,这项工作我就要搁置了。现在又赶上村委换届的时候,这是一个民生问题,这是一个乡亲们面临的大问题,你看着办吧!”山嘎子说完话之后,像一般的农村农民和商贩们讨价还价那样,就要离开镇党高官办公室。“诶诶诶,你这是怎么啦?秦大友同志,你还有没有半点党性?你还有没有半点亲情?你还想不想孝敬老人?就因为我刚才说的话,镇党委政府不能支持你,你就要放弃了这怎么行呢?这是一个村干部要说的话吗?下一步我还要培养你呢?就你这种表现,我怎么可以向领导推荐你呢?”真年轻的党高官终于沉不住气了,他拉下脸对三嘎子发出了最后的怒吼!三嘎子表现得非常平稳,心平气和。尽管话说的难听,但是他没有要生气的样子,也没有要离开的表现。“我说啊书记同志,老百姓有句话说得好,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啊!你知道我有多大难处吗?现在我已经借贷了将近50万。这50万都干什么了?为不让受灾群众缺衣少食,应该生产,我把去年水灾的损失全部用借贷的方式,还给了乡亲们。这我可是太难了!如果现在再让我去贷款做这件事,我确确实实做不了啦!当然,话又说回来了。如果要让我单独做俺们郎家川村的孝亲敬老院,不管多大困难,也不管我用什么办法,欠账也好,借贷也罢,我就答应。如果要是让我建设咱们全镇的敬老院,我干不了!”三嘎子说出了这些话,心里非常痛快。可是镇党高官却恼了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