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节
作者:草一斤      更新:2023-05-14 07:09      字数:4885
  说来也是奇妙,福娘结实这些官家夫人小姐并非是因为张柏的缘故,而是她们常常来妙味斋买点心,一来二去的,也混了个面熟,福娘是个和善人,这些夫人小姐们正愁没人说话解闷呢,于是便常常来妙味斋找她聊天。刘夫人便是其中一位。她的夫君在大理寺当差,家里几个孩子都在学堂读书,她的性子有些内敛,人前不喜说话,因此也融入不到官家夫人的圈子里去,直到遇见了福娘,她才觉得找到了知己。福娘一点也不像那些满身铜臭的生意人,相反,她知书达理,知道许多趣事,无论你说什么,她都能接上话,也从来不会问一些让人尴尬的问题。认识了她,刘夫人才知道什么叫做玲珑心肠。福娘儿子的满月酒给她下了帖子,刘夫人十分高兴,特意奉上了一份大礼——一只足有六斤重的平安金锁。她把礼物一拿出来,杨氏和张得贵直接看傻了眼。福娘愣了愣,摇头道:“刘姐姐人来了就已是赏脸了,何必送这么贵重的礼物?”刘夫人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她一直想感谢福娘,因为福娘一直以来对她的鼓励,让她在人前变得不那么拘谨了,连夫君都夸她大方了许多,她想给福娘送银子,可人家也不差这个,正愁着呢,正好福娘儿子满月,她便让人打造了一只平安锁,以后挂在孩子床头,能辟邪的。“妹妹不用跟我客气,这算得了什么,就当是我的一份心意吧。”福娘几番推让后,只好收下了。客人们送的礼物太多,张家人一一谢过,全堆在张柏和福娘的房中,张柏说以后家里也要学着把这些礼节来往登记造册,日后好还礼。儿子满月,张柏也不吝啬,请了京城最大的酒楼的厨子来,饭菜的味道自然是一绝。张柏把小鱼抱出来转过一圈,孩子还小,不敢在外面吹太久的风,虽说现在天气渐渐暖和了,福娘还是给小鱼穿了好几件,白团子戴了顶祖母亲手做的红色小帽,眼珠子滴溜溜地转,跟观音座下的仙童一样玉雪可爱。“哎呀!这孩子生得跟他爹一模一样,长大了也俊的很呀!”一位邻居大娘笑呵呵道。杨氏一脚得意,她的胖孙儿就是会长,她看小鱼是越看越疼爱,总觉得他比一般小孩聪明,说不定以后还能中状元呢!比大郎都强!柳树胡同里的这些街坊邻居们见过张柏的儿子后,更加羡慕了。张家这是积了几辈子的福啊,听说之前就是张得贵从前还是个乡下泥腿子,现在走出去都能被尊称一位“老爷”了!更别说杨氏了,她可以说是这条胡同里最粗鲁的妇人,常常见她在集市里跟别人争论,说人家的菜卖的不值这个价,平时一枚铜板掉地上都要“哎呀”半天,刚开盘胡同里许多妇人都瞧不上她,可瞧瞧现在,别人成了翰林的娘了!“真是累死累活不如生个好儿子啊!”一人感叹道。可不是,张得贵和杨氏有什么本事?可就算别人什么都没有,有张柏这个好儿子就够了!柳树胡同里的人是眼睁睁看着张柏去参加会试,又眼看着他高中进士,眼看着他成了探花,后来又穿上了青色的官服……就像是眼看着一颗小树苗长成了参天大树一般,虽然这棵树苗是别人家的,可张柏这样的好儿郎,众人也都真心为他高兴。“我老婆子呀,啥也不羡慕,就羡慕他家有个好媳妇!”一个老婆婆叹气道。“你瞧人福娘,长得跟仙女儿似的就算了,这人又能干,还孝顺,要我说啊,家和万事兴,这家和不和,不就看娶的什么妇人嘛!”她家里那个就是个搅家精,好吃懒做又想躺着享福,偏生她儿子喜欢的很,被她撺掇着去西域跑商,好几年没有音讯了,也不知是不是死在了外头。她那好儿媳呢,卷了银两跟人跑了,老婆婆真是肠子都悔青了,当初儿子看中了她,就不该心软让她进门!都是一条胡同里的,她家的遭遇大家也都是知道的,纷纷同情地看着她,众人想了想,确实是这个理啊,张柏再好,没有福娘这个贤内助,他也走不到今天!“我听那说书的说,好多男人当了大官就会抛妻弃子呢,这张大郎……”一个油头粉面的男子笑嘻嘻道。方才说话的老婆婆瞪他一眼,嘲笑道:“我瞧啊,你要是做了官,指定会干出那等腌臜事来,张大人可不像是那种人。”男子脸色白一阵红一阵,想要反驳,却又听那老婆婆说,“难道大家都忘了,福娘生产那日,张大人是怎么的?”众人很快就回忆了起来,那是他们见过的张柏最狼狈的一天,他穿着官服,袍子角掖在腰间,在路上狂奔,眉眼间满是焦急。唉……他们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了,张家大郎这明显是一等一的痴情种啊!众人热热闹闹地吃着席,张柏把睡着的小鱼抱回了屋,又出来与福娘一起招待客人,福娘见他不时往胡同口张望,心里知道他在等谁,小声道:“我已经请人去沈府看过了,说沈大人不在府中,不知去了哪里。”张柏眼底浮上淡淡的失落,沈清是他来京城以后结交的第一个朋友,他很想与沈清分享自己的喜悦,早几天就给沈清下了帖子,他也答应的,可今日却没来。也不知是因为什么事耽搁了。张柏有些担心,福娘轻声安慰道:“夫君,别多想,沈大人许是外出有事呢,沈夫人在府中,想来没什么大事。”“等沈大人回来,你单独请他来家里聚一聚可好?”张柏低头感动地看着福娘,他的福娘,总是这样善解人意,每当他心有郁结,她总能用她温柔的话语化解他的烦闷,得妻如此,夫复何求?二人的目光交缠,一人温柔,一人眷恋,谁也舍不得先挪开眼。小鱼的满月酒让张家又出了回大风头,等送走客人,张家人把借来的桌椅板凳都归还后,又收拾了一番,等洗漱好回到屋中,张柏和福娘便开始对客人送来的礼物登记造册。“哇,这可是好东西,玉秋和秦大哥真是有心了。”福娘拿着一件百家衣笑道。小鱼满月,远在湖州的刘玉秋和秦启仁几天前就送来了贺礼,不是金银书画,却比这些都要贵重,是一件百家衣。玉秋在信里说,这百家衣是她找了一百个儿女康健的妇人共同缝制的,样子虽然普通,可选的是最柔软的料子,绝对不会扎到孩子幼嫩的皮肤。福娘很感激这些旧日的朋友们,如今大家虽然隔得远了,可情谊还在,这是隔着千山万水也无法斩断的东西。芸娘子和李叔也送来了礼物,是一把小银锁,还有芸娘子给小鱼做的几个红肚兜和几双虎头鞋,两人都是过来人,在信中传授了张柏和福娘许多为人父母的经验,足足写了五张纸。后头还有许多礼物要拆,信是读不完了,张柏珍重地把信放在一旁,正色道:“我从前以为这养孩子容易,瞧着别家的孩子一晃眼就长大了,可有了小鱼,才发现这事得慢慢来。”虽然一个月大的儿子是一天一个样,可张柏却还是觉得太慢了。他想让小鱼赶紧长大,当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和他一起保护福娘。福娘却误会了他的意思,以为他又是在嫌弃儿子,斜飞他一眼,娇嗔道:“你别乱说话,小心儿子听得懂。”生完孩子的福娘比从前丰腴一些,美人眼波流转,搅动一池春水,张柏被她那一眼看的身子都酥了半边,装作一脸沉思,然而通红的耳根子却出卖了他。瞧他这副模样,福娘捂住嘴,忍不住笑出了声。第67章 晋侍读大丈夫无愧于心。次日张柏回到翰林院, 又被告知了一个好消息。皇上封了他们前三甲为侍读,和其他几位侍读一起,轮流到宫中去为皇上讲书。要讲的书, 头一天会有小太监送过来, 张柏拿出了当年准备会试的劲儿,晚上挑灯夜读,不仅把他要讲的这一章看完了, 还把前后几章都看了看。杨氏只知道他升了官, 为他高兴,却又不太明白这侍读是干什么的, 张柏简单给她解释了一番, 杨氏皱眉道:“这皇上难道跟我一样不识字?怎么还非得让人念给他听呢?”这不糟蹋人吗?干站一整天在那儿念书,嗓子眼儿都得冒烟了。张得贵谨慎地捅了捅她, “你别乱说话,什么皇上跟你一样。”张柏哭笑不得,“娘,皇上学识渊博, 怎么会不识字,这侍读啊,并不是只照着书念, 若是皇上有什么疑问,就需要我们去为他解答。”杨氏恍然大悟, 原来是这么回事儿。张柏却想远了。他们三个里头,陆旻是最先轮上的,三四前就去了明镜轩伴驾,不过他去时一脸春风得意,回来时却脸色苍白, 深受打击的模样。问他他也不说,只抖着嘴唇道:“完了……我完了……”他在想究竟是发生了什么才让陆旻这样害怕,明日便轮到他了,他必须万分小心才是。伴君如伴虎,张柏深知这个道理。别看皇上现在对他们是温和,可那是照顾着他们是新人,等他们真正在朝堂上占了一席之地后,那时皇上又会重新审视他们,这一路,势必是如履薄冰。为了不扰到福娘和小鱼睡觉,张柏便去了前院书房里看书,因明日一早就要入宫,他也不敢看太久,免得脸色不好惹得皇上不快,洗漱完回房时,却发现福娘还给他留了一盏灯。张柏先去看了看摇篮中的小鱼,见白团子小拳头握在唇边睡得正香,张柏给儿子掖了掖小被子,才掀开床帐。福娘安静地躺在床上,脸睡得红扑扑的,还给他留着半边位置,就算睡着了也惦记着他,被子也只盖了半边。早春的夜晚仍然有些寒意,怕把福娘冻醒,张柏特意没盖被子,合眼正要入睡,福娘却翻了个身,一只手轻轻搭在他胸膛。“夫君……回来了……快睡吧……”她并未完全清醒,嘟嘟囔囔地说了几句听不清的话,凑上来在他下巴上亲了一口,然后自然地缩进了他怀中。张柏的心底无比柔软,他喜欢这时候将醒未醒的福娘,她脸皮薄,平日里鲜少会主动做出这些事情,只要在她意识还不清醒的时候,他才能享受到这份甜蜜。他已经许久没睡过一个囫囵觉了,今年比从前更加忙碌,他手上正在修的这一卷史书,不久就可以修完了,这时候又来了侍读的活儿,他不想放弃自己的成果,因此没轮到他进宫时,张柏就在翰林院继续修书。他还是太年轻了,若要论做官,他要学的还有太多,翰林院中有些人都盼着早些出馆,去谋个实差,可他却还想在翰林院多学几年。宋大人不仅是学问好,为人处事也自有一番原则,潇洒磊落又不会惹人憎恶,张柏跟着他,觉得自己的性子似乎也被打磨的更加圆滑了。张柏并没有想过将来非要在哪一处当差,若论轻松,礼部是个好去处,可他心里觉得,那儿离他的本心太远了。他是从普通百姓一步一步走上来的,他想要为天下百姓多做一些事。可宋大人似乎并不太认同他的想法,他皱着眉说,“怀瑜,你想的太天真了。”怀瑜是宋明启给张柏取的字。“只要你穿上这身官服,那么你就再也不能与百姓想到一处了,你以为对他们是好事,可他们却不会这样想。”张柏沉默了。他觉得宋大人说的有些是对的,可是也不尽然。难道真没有一个为民请命的好官吗?这两天他一直在想这件事,思绪一团乱麻,他想等忙过这一阵子,问一问先生的意见。现在还是早些睡吧。张柏抱着妻子,努力平复心情,合眼入睡。第二日一早,张柏就起身了。福娘给他整理官服,他升了一级,原先是正七品的编修,如今成了正六品的侍读。官服仍然是原先的青色,只是身前的鸂鶒纹样换作了鹭鸶,这松柏一样的颜色,把张柏衬得面如冠玉,走出去没有几个人会相信他已经成家了,还有了孩子。想起从前他骑着高头大马游街时的场景,那些夫人小姐们往他身上扔的彩花,福娘就一阵牙酸,都说女子是红颜祸水,让她看啊,这男人啊,也不能生得太好。见张柏眉目间隐有担忧,福娘安慰道:“夫君,别紧张,我想皇上也不会为难你的,你只要像平常一样便是了。”张柏给了她一个柔和的笑,整了整下摆,用力握了下她的手,又很快松开,“我去了。”说完,他大步流星出了门。迎着春日清风,张柏心中突然坚定起来,一时的迷茫不会让他退缩,他身后还有一大家子,为了他爱的这些人们,他一定会走出自己的一番天地。*明镜轩中,皇帝半躺在榻上,小轩窗半掩着,不时从外面吹来一阵凉风,耳边是男子清朗的念书声,如玉珠落盘,皇帝享受地眯起了眼。这张柏,真是个不错的年轻人,他没看错人。每一个侍读第一次来明镜轩讲书,都难免紧张害怕,毕竟要与天子单独待在一起,伴君如伴虎,他们是生怕说错话做错事,皇帝有时问些问题,他们嗫嚅两声,不敢说话。怕他们嗓子疼赐下茶水,也是谢了又谢,恨不得把头磕头。说的就是比张柏来的早一些的陆旻。陆旻原本还算镇定,回答问题也算得上条理清晰,皇帝不过夸奖他了几句,赏了碗茶给他,他就感动得不知该怎样才好了,在地上跪拜了半天,口中说什么自己苦学多年,能得天子一句夸奖,真是死而无憾……